曾祥云
(南京政治學院,江蘇 南京 200433)
·文史哲·
評中國邏輯史研究的中國觀和歷史觀
曾祥云
(南京政治學院,江蘇 南京 200433)
中國邏輯史是中國固有邏輯理論發(fā)生發(fā)展的歷史,它既包括中國固有邏輯理論在我國發(fā)生發(fā)展的歷史,也包括中國固有邏輯理論在本土之外的傳播與研究情況。西方邏輯和印度因明在我國的研究情況,既不是中國邏輯史考察研究的對象,更不能作為劃分中國邏輯史歷史分期的依據(jù)。
中國邏輯史;中國觀;歷史觀;西方邏輯;名辯邏輯
中國邏輯史研究必然要涉及到邏輯觀、中國觀和歷史觀問題。如果檢視一下我國近幾十年的中國邏輯史研究,就會發(fā)現(xiàn)其中的邏輯觀、中國觀和歷史觀都明顯存在著有待深入討論的問題。有關中國邏輯史的邏輯觀,我們已撰文作專門討論,本文再就中國邏輯史研究的中國觀和歷史觀問題作出分析。
一
從最近幾十年出版發(fā)表的中國邏輯史論著來看,在我國中國邏輯史研究中,實際上存在著兩種不同的中國觀。一種觀點認為,中國邏輯史應當是中國古代土生土長的邏輯理論或邏輯思想發(fā)生發(fā)展的歷史。按照這種中國觀,印度因明在中國的傳播與研究、西方邏輯在中國的輸入與研究等,不能作為中國邏輯史的研究對象和研究內容。在中國邏輯史研究中,這種以本土邏輯理論即“中國 (古代)邏輯”、“名辯邏輯”為研究視域的中國觀通常被稱為“狹義”的中國觀。另一種觀點認為,中國邏輯史除了研究中國古代土生土長的邏輯理論或邏輯思想,還要研究印度因明和西方邏輯在中國的傳播與研究情況。其主要依據(jù)是,印度因明和西方邏輯傳入我國之后,凝聚了中國人的勞動和智慧,影響和促進了中國本土邏輯思想的發(fā)展,因此,它們應當成為中國邏輯史的研究對象和研究內容。在我國的中國邏輯史研究中,這種觀點通常稱為“廣義”的中國觀,并且它已成為中國邏輯史研究者最普遍的看法和最基本的觀點。
在中國邏輯史界,我國固有的土生土長的名辯理論被看作是中國古代邏輯的代表,并將其與西方邏輯和印度因明并稱為世界古代三支邏輯傳統(tǒng)、三個各自獨立創(chuàng)建的邏輯體系。因此,“狹義”中國觀的中國邏輯史研究,實質是“中國 (古代)邏輯”或“名辯邏輯”的歷史研究,也就是本土邏輯理論的歷史研究。顯然,“狹義”中國觀凸顯了一種邏輯理論產生、創(chuàng)立的原初性、本土性,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它強調了一種邏輯理論在知識產權上的所屬性或所有權。需要指出的是,這種本土邏輯意義上的中國邏輯史研究,盡管是以“名辯邏輯”在中國發(fā)生發(fā)展的歷史為主要研究內容,但從理論上說,它也應當包括“名辯邏輯”理論在中國以外的地域或國家的傳播與研究情況。因為,突顯“名辯邏輯”的中國本土性和理論體系的原創(chuàng)性,并不意味著要否定“名辯邏輯”思想發(fā)展流向的多樣性?!懊q邏輯”的“源”雖在中國古代,但其“流”至少從理論上說是不能有什么主觀限定的,至于它流向的范圍有多廣,路徑有多遠,影響有多大,這是由“名辯邏輯”理論的實際發(fā)展情況所決定的。我們注意到,持“狹義”中國觀的研究者在論述中國邏輯史研究對象時,往往要強調指出,“中國邏輯”史是中國固有邏輯理論或者說“名辯邏輯”理論在中國發(fā)生發(fā)展的歷史。我們認為,這種強調是不必要的,甚至可以說是錯誤的。研究“中國(古代)邏輯”的歷史,不僅要重視它的源的本土性,也要關注它的流的多樣性。從我國最近幾十年、特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中國邏輯史研究的具體情況來看,真正名副其實的“中國 (古代)邏輯”史或“名辯邏輯”史論著,尚未出現(xiàn)。并且,在現(xiàn)已出版的所有中國邏輯史論著中,也鮮見有關“中國 (古代)邏輯”或“名辯邏輯”在中國之外傳播與研究情況的系統(tǒng)介紹?;蛟S,這其中的主要原因并非我們研究者沒有關注這一點,而是“中國 (古代)邏輯”或“名辯邏輯”在中國之外獲得的關注與認可,還未達到足以引起我國中國邏輯史研究者關注的程度。
如果說“狹義”中國觀的中國邏輯史,實質是“中國 (古代)邏輯”或者說本土邏輯的歷史,那么,“廣義”中國觀的中國邏輯史,實質是“中國人”或“中國地域”的邏輯研究的歷史,是包括中國本土邏輯理論在內的世界各國邏輯理論在中國地域上獲得研究的歷史。顯然,“廣義”的中國觀是以突顯中國地域為特征的,但不強調一種邏輯理論產生、創(chuàng)立的所屬性及其流變。換言之,只要是中國人在中國地域所研究的“邏輯問題”及其成果,不論它們源出于哪個國家或民族,也不論它們來自于哪一種邏輯理論體系,都是屬于中國邏輯史研究的對象和范圍。由于這種中國觀也是以世界邏輯有三支即中國名辯、西方邏輯和印度因明作為基本預設前提的,因此,按照這種中國觀,中國邏輯史不僅研究“名辯邏輯”在中國發(fā)生發(fā)展的歷史,還要研究西方邏輯和印度因明在中國傳播與研究的歷史。但是,它既不研究“名辯邏輯”在中國之外的傳播與研究情況,也不考察西方邏輯和印度因明在中國之外的研究與發(fā)展情況。按照這種中國觀,中國本土邏輯理論雖是考察分析的主要對象和主要內容,但其歷史脈絡是不清晰的。因為這種意義的中國邏輯史研究,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實際研究中,都不考察本土邏輯在中國之外的傳播與研究情況;而在考察本土邏輯理論在中國發(fā)生發(fā)展歷史過程時,又納入了西方邏輯和印度因明在中國的傳播與研究情況。同樣,這種中國邏輯史所研究的西方邏輯和印度因明的歷史脈絡也是不清晰的,因為它僅研究西方邏輯和印度因明在中國的傳播與研究情況,而不研究西方邏輯和印度因明的源及其除中國之外的其它流向。顯然,這種片面強調“中國地域”的中國邏輯史研究,既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世界邏輯史研究,也不是一種嚴格意義上的“中國 (古代)邏輯”或“名辯邏輯”史研究,更談不上是西方邏輯史研究和印度因明史研究。因此,如果說“狹義”中國觀意義上的“中國 (古代)邏輯”或“名辯邏輯”史研究,可以看作是一種真正的邏輯史研究的話,那么,這種“廣義”中國觀意義上的中國邏輯史研究,實質上不屬于科學的邏輯史研究范疇,不屬于真正的邏輯史研究。
我們認為,如果以世界邏輯有三支即中國名辯、西方邏輯和印度因明作為預設前提的話,那么,中國邏輯史就應當是、也只能是我國固有的土生土長的“中國 (古代)邏輯”或“名辯邏輯”發(fā)生發(fā)展的歷史。相應地,西方邏輯史是西方邏輯理論或邏輯思想發(fā)生發(fā)展的歷史,印度因明史是因明理論發(fā)生發(fā)展的歷史。實際上,在我國的西方邏輯史和印度因明史研究中,這種區(qū)分是嚴格的,也是明晰的。在我國出版的西方邏輯史論著中,既沒有“名辯邏輯”史的內容,也沒有印度因明史的內容。在我國出版的因明史論著中,也同樣不涉及到西方邏輯史和“名辯邏輯”史的研究內容。特別是在我國的因明史研究中,如姚南強先生的《因明學說史綱要》(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0年),不僅論及到因明在印度的發(fā)生發(fā)展情況,而且對我國的藏傳因明和漢傳因明研究作出了考察,同時還介紹了二十世紀的因明研究、尤其是國際因明研究的情況。這種因明史研究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關于印度因明理論發(fā)生發(fā)展的全貌,因而是一種真正的印度因明的歷史研究。有意思的是,上述有關我國因明研究的內容,竟成為了許多中國邏輯史論著的重要組成部分。
由于“邏輯”一詞源自西方,我國古代雖有名、辯研究之實,卻并無“中國 (古代)邏輯”、“名辯邏輯”之名,它們是在西方邏輯理論傳入中國之后才提出和使用的。換言之,“中國 (古代)邏輯”之說、“名辯邏輯”之論,實際上是以西方邏輯的邏輯觀為認知基礎和立論前提的,否則就無所謂“三支邏輯傳統(tǒng)”之說,也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中國邏輯史研究。因此,對于中國邏輯史研究來說,它在開展“名辯邏輯”理論發(fā)生發(fā)展歷史及其特點、規(guī)律的研究之前,必須完成兩項前提性、基礎性研究工作。一是證明“名辯”作為一種理論體系的客觀歷史存在。眾所周知,在我國古代,并沒有一個相對獨立和有著明確研究對象、研究內容的“名辯”理論體系。因此,要探討“名辯邏輯”發(fā)生發(fā)展的歷史,首先要解決是否有“名辯”理論這一前提性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說,使用“中國(古代)邏輯”這一名稱,可能比使用“名辯邏輯”這一名稱顯得更具靈活性和包容性。二是遵循西方邏輯的邏輯觀來證明和彰顯“名辯”的邏輯存在和邏輯價值。“邏輯”的話語權在西方。在我國,無論是傳統(tǒng)邏輯研究,還是現(xiàn)代邏輯研究,擬或是西方邏輯史研究,都是以源自于古希臘的西方邏輯的邏輯觀為基本遵循的。因此,中國邏輯史中的“邏輯”一詞,也應當是并且必須是與西方邏輯中的“邏輯”同義的。否則,中國邏輯史研究即使在國內邏輯界也會變成一種另類。這決非“崇洋媚外”,也決非危言聳聽。
二
在中國邏輯史研究中,不同的中國觀決定了不同的歷史觀。由于“狹義”中國觀意義上的本土邏輯史研究,在實際上遭到了研究者的排斥,因而,迄今為止,真正意義上的“中國 (古代)邏輯”史或“名辯邏輯”史研究論著并未面世。這樣,我們有關中國邏輯史研究的歷史觀的討論,就只能限于“廣義”中國觀意義上的歷史觀。
很容易看出,在中國邏輯史研究中,對于印度因明和西方邏傳入中國之前的中國邏輯史的歷史分期,基本上是以“狹義”中國觀即本土邏輯的發(fā)展情況為依據(jù)的。如有研究者將這一歷史區(qū)域的本土邏輯研究,區(qū)分為先秦創(chuàng)立時期、漢魏再發(fā)展時期、唐明衰落時期等幾個不同的發(fā)展階段。我們認為,這種歷史分期至少從中國固有名、辯思想的實際發(fā)展情形來說,它是有一定根據(jù)的,因而是有其合理性的。但是,對于唐明及其后的中國邏輯史歷史分期,由于簡單地將印度因明和西方邏輯的傳入和研究,作為中國邏輯史的歷史分期依據(jù),因而造成了中國邏輯史研究在歷史觀上的極大混亂。
首先,關于印度因明在中國的傳入。在中國邏輯史研究中,研究者通常將因明在中國的傳入,作為劃分中國邏輯史歷史分期的一個重要依據(jù)。眾所周知,因明之傳入我國,有兩傳、兩支之分?!皟蓚鳌笔侵肝簳x時期的初傳和隋唐時期的再傳;“兩支”則是指傳入中國內地的漢傳因明和傳入中國藏族地區(qū)的藏傳因明。然而,不論是初傳的魏晉時期,還是二傳的隋唐時期;無論是藏傳因明,抑或是漢傳因明,實際上對中國固有名辯思想或本土邏輯理論都未產生直接的和決定性的影響。唐代因明研究的繁榮,并未拯救和改變這一時期中國名辯思想或“名辯邏輯”趨于衰微的歷史命運。相反,在魏晉時期,出現(xiàn)了我國歷史上繼戰(zhàn)國之后又一新的名辯思想研究高潮,而同一時期傳入我國的印度因明,卻是稍縱即逝,無甚影響。因此,可以說,印度因明在中國的傳入,與中國固有名辯思想或“名辯邏輯”的發(fā)展沒有任何必然的聯(lián)系。以印度因明之傳入中國作標志、依據(jù),來劃分以名辯思想或“名辯邏輯”為研究主體的中國邏輯史的歷史發(fā)展階段,對于揭示中國邏輯思想發(fā)生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特點,不僅沒有什么實際性意義,反而妨礙和消解了對中國固有名辯思想或“名辯邏輯”發(fā)展歷史的分析考察。
其次,關于西方邏輯在中國的傳入。在中國邏輯史研究中,研究者通常還將西方邏輯理論在中國的傳入與傳播,作為劃分中國邏輯史歷史分期的一個重要依據(jù)。西方邏輯傳入中國始于明代,即從李之藻與當時來華的葡萄牙傳教士傅汛際翻譯的《名理探》問世開始。但是,從明末到 19世紀末,西方邏輯在中國的影響甚微。直到 20世紀初期,嚴復、王國維等人翻譯或編譯的西方邏輯著作出版,才對中國固有名辯思想的研究發(fā)生影響,這就是展開了名辯理論與西方邏輯的對比分析。作為現(xiàn)代邏輯標志的數(shù)理邏輯,雖于 1920年開始移植中國,但在 1949年前,因其傳播的范圍極為有限,影響不大,并沒有將中國名辯思想或“名辯邏輯”研究帶入到西方形式邏輯發(fā)展的“現(xiàn)代時期”。用數(shù)理邏輯作工具來研究中國名辯思想,只是最近 20年的事情。如果按照一些中國邏輯史論著所認為的那樣,以《名理探》的翻譯為標志,將我國“五四”運動前的中國邏輯史劃分為“西方傳統(tǒng)邏輯的傳入時期”;以數(shù)理邏輯的傳入為標志,將“五四”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這一時間區(qū)域,稱之為中國名辯思想新的繁榮時期,那就無法去理解和把握中國名辯思想在這兩個不同歷史階段的不同發(fā)展特點。因為,中國名辯思想的真正復興或者說“名辯邏輯”研究的真正開始,是在 19世紀末、20世紀初。從 19世紀末至 1949年前,盡管期間發(fā)生了“五四”新文化革命,并且西方數(shù)理邏輯也開始傳入中國,但是,這一時間區(qū)段的中國名辯思想研究或“名辯邏輯”研究的特點,并沒有因之而有所改變。而在此前的中國名辯思想研究,也沒有因為《名理探》的翻譯而改變其遭受冷落的歷史命運。因此,與以印度因明之傳入作為中國邏輯史歷史分期的依據(jù)一樣,以西方邏輯之傳入我國為依據(jù)、標志,對于揭示整個中國邏輯史發(fā)生發(fā)展的歷史過程和規(guī)律,同樣沒有什么特別的實際意義。
在我們看來,無論是印度因明還是西方邏輯在中國的傳入與傳播,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中國固有名辯思想或“名辯邏輯”的歷史發(fā)展進程。因此,以印度因明和西方邏輯在我國的傳入與傳播作為劃分中國邏輯史的歷史分期依據(jù),是缺乏說服力的,也是沒有意義的。而下文的分析將表明,以印度因明和西方邏輯在我國的傳入與傳播作為劃分中國邏輯史的歷史分期依據(jù),從根本上說,是混淆了邏輯史研究與邏輯理論研究的區(qū)別,是用邏輯史研究的歷史取代邏輯理論或邏輯科學研究的歷史。
三
在中國邏輯史研究中,還存在著一個與上述中國觀和歷史觀既相聯(lián)系又相區(qū)別的問題,這就是兩個歷史進程即邏輯史研究的歷史進程與邏輯科學發(fā)展的歷史進程的關系問題。
任何科學都是一種歷史的科學,這是就科學理論發(fā)生發(fā)展的過程而言的,但這并不意味著科學史研究與科學研究本身沒有區(qū)別。同理,邏輯史研究與邏輯理論研究也是有所不同的。西方邏輯告訴我們,邏輯是研究推理有效性的科學,它研究的主要對象和主要內容是命題形式、推理形式及其有效性,概言之,邏輯理論或邏輯科學是以人類思維中的“邏輯問題”為研究視角的,其研究結果是一種新的邏輯理論的創(chuàng)建或邏輯思想的產生。邏輯科學研究的目的是通過概括和總結人類共同的邏輯思維形式,揭示人類邏輯思維的基本規(guī)律,為人們開展正確的邏輯思維活動提供一種方法和工具。與邏輯理論或者說邏輯科學不同,邏輯史是邏輯理論或邏輯科學發(fā)生發(fā)展的歷史,它的研究對象是歷史上已經(jīng)存在的邏輯理論或邏輯思想,其目的是揭示邏輯理論或邏輯科學發(fā)生發(fā)展的規(guī)律。因此,邏輯史要研究考察邏輯理論或邏輯科學產生的條件,要對歷史上的邏輯理論或邏輯思想的理論淵源、研究特點和研究成就作出分析評判。由于邏輯史研究并不涉及“邏輯問題”本身的研究,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邏輯史研究并不意味著一種新的邏輯理論或邏輯思想的提出和產生,其本身并不是對邏輯理論或邏輯思想的豐富與發(fā)展。
不言而喻,作為科學的邏輯理論研究是一個不斷發(fā)展的歷史過程,同樣,作為科學的邏輯史研究也是一個不斷發(fā)展的歷史過程。邏輯史研究并不是今天才有的,而是歷史上早已存在的。從某種意義上說,自邏輯科學誕生之日起,也就有了邏輯史的研究。這就告訴我們,歷史上的邏輯史料實際上存在著兩種不同的歷史形態(tài),一種是邏輯理論或邏輯科學研究本身即關于“邏輯問題”研究的史料,這類史料是開展邏輯史研究的客觀歷史依據(jù),是邏輯史考察分析的主要對象。另一種是歷史上開展邏輯史研究的史料,這類史料是對已有邏輯理論或邏輯思想發(fā)生發(fā)展情況的歷史研究,從研究的學術屬性來說,它與我們今天的邏輯史研究是一脈相承的。今人的邏輯史研究可以沿承歷史上的邏輯史研究傳統(tǒng)或看法,也可以否認、甚至推翻歷史上的邏輯史研究傳統(tǒng)或看法,但是,它不能否認邏輯理論本體的客觀歷史存在。由于歷史上的邏輯史研究不是直接對“邏輯問題”的研究,它既不是邏輯理論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沒有為邏輯科學提供或增加新的研究內容,更不能決定和改變邏輯科學的研究狀況及其歷史進程,因而它不屬于邏輯史研究的對象和范圍。
由于邏輯史研究與邏輯理論或邏輯科學研究是有根本區(qū)別的,二者的研究對象、研究內容、研究目的明顯不同,而邏輯史研究與邏輯理論或邏輯科學研究一樣,它本身也是一個歷史發(fā)展過程,因此,在我們的中國邏輯史研究中,應當首先對我們所依據(jù)的史料作出甄別與區(qū)分,不能把歷史上的邏輯史研究當作邏輯史研究的對象。晉魯勝曾作《墨辯注序》,對先秦名辯思想的內容、特點與流變,作出了考察、分析與評論。這是一種典型的關于名辯思想的歷史研究,而不是對于名辯本身的理論研究,因為《墨辯注序》并沒有提供關于名辯本身問題的理論創(chuàng)見。前人的邏輯史研究可以作為后人的邏輯史研究的借鑒,但它不是后人開展邏輯史研究的對象和客觀依據(jù)?!赌q注序》為其后續(xù)的直至我們今天的名辯思想史研究提供了研究的思路或參照,但嚴格說來,它不是名辯思想史研究的對象。同樣道理,印度因明、西方邏輯在我國的傳入與研究,究竟是因明義理本身在我國的創(chuàng)造發(fā)展,是西方邏輯本體理論在我國的理論創(chuàng)新,還是僅僅是我國研究者對印度因明和西方邏輯的一種歷史考察或解讀,這是需要加以嚴格、具體區(qū)分的。我國的邏輯史研究表明,我國自唐代以來的因明研究既有對因明典籍的翻譯、注疏,也有對因明義理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但中國 1949年之前的西方邏輯研究,則鮮見有對邏輯理論本身的創(chuàng)見與發(fā)展。
由于邏輯史研究的歷史進程并不必然與邏輯理論或邏輯科學研究的歷史進程同步,二者屬于兩種不同的歷史發(fā)展進程,因此,我們既不能將邏輯理論或邏輯科學發(fā)生發(fā)展的歷史,等同于邏輯史研究的歷史,更不能用邏輯史研究的歷史來取代邏輯理論或邏輯科學發(fā)生發(fā)展的歷史。從嚴格的邏輯史研究意義上說,我國明清至 1949年期間的“名辯邏輯”研究,實質上是一種對名辯理論或名辯思想的歷史研究。換句話說,從現(xiàn)有中國邏輯史論著提供的實際研究情況來看,名辯思想本身的發(fā)展在明清之前就己走向衰落或終結了。因此,學術界有關名辯思想在隋唐之后即趨于衰微、亡絕的觀點,并不失其合理性。而所謂的延續(xù)論,實際上是一些思想家對先秦名辯思想的評論,它是對先秦名辯思想的歷史研究的延續(xù),不是先秦名辯思想本身研究的理論延續(xù)。從這個意義上說,名辯理論或“名辯邏輯”研究的歷史,在中國隋唐之后就基本上中止了。
眾所周知,隨著西方邏輯在中國的系統(tǒng)傳入、傳播,引發(fā)了我國學人對西方邏輯理論的學習,也引發(fā)了中國學術界對中國固有名辯思想進行對比分析的熱潮。但是,這種對中國固有名辯思想進行的對比分析,只是對中國固有名辯思想的再評價,是對中國固有名辯思想的學術屬性或者說學術成就的再認識,即以西方邏輯理論為分析工具,來論證名辯理論的邏輯存在、邏輯價值,它不是名辯理論本身的再創(chuàng)造或新發(fā)展。因此,西方邏輯在中國的傳入與傳播,引發(fā)的是我國對名辯史研究的重視、名辯史研究工具的變更以及對中國古代名辯理論的價值重估。概言之,它引發(fā)的是“中國 (古代)邏輯”史、“名辯邏輯”史的研究,而非“中國 (古代)邏輯”、“名辯邏輯”本身的理論研究。由于西方邏輯傳入中國之后的明末清初至 1949年間,既沒有對西方邏輯理論的創(chuàng)新,也沒有對名辯理論的發(fā)展,因此,以西方邏輯在中國的兩次傳入作為區(qū)分中國邏輯史不同發(fā)展階段的依據(jù)和標志,實質是用邏輯史研究的歷史取代邏輯理論或邏輯科學發(fā)生發(fā)展的歷史,是根本不能成立的。
總之,在我們看來,如果認為中國古代有邏輯,那么中國邏輯史就應當是關于中國固有邏輯理論發(fā)生發(fā)展的歷史。就像西方邏輯史不研究中國名辯史和印度因明史、印度因明史也不研究中國名辯史和西方邏輯史一樣,中國邏輯史也不研究西方邏輯史和印度因明史,三者之間的界限是清晰的,是不能相互混淆的。同理,中國邏輯史的歷史分期應當以中國固有邏輯理論發(fā)生發(fā)展的實際情況為依據(jù),不能將西方邏輯和印度因明在我國傳播、研究,作為劃分中國固有邏輯理論發(fā)生發(fā)展不同階段的客觀依據(jù),邏輯理論研究與邏輯史研究之間的界限也是明確的,不能混為一談。
責任編輯:秦小珊
B81
A
1004-3160(2011)02-0059-05
2010-12-22
曾祥云,男,湖南祁東人,南京政治學院上海分院教授、哲學博士、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中國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