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大學荊州臨床醫(yī)學院 荊州市中心醫(yī)院神經內科,湖北 荊州434020)
腦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指的是腦卒中后引發(fā)的抑郁癥,它屬于繼發(fā)性抑郁癥的一種,是腦卒中后情緒障礙的主要表現形式,而且也是腦卒中后的常見并發(fā)癥之一[1],據報道其發(fā)病率為30%~50%[2]。卒中后抑郁患者臨床主要表現為情緒低沉、思維遲頓、興趣減退、自我責備、睡眠障礙及食欲減退等。因卒中后抑郁的發(fā)病率較高,而且臨床表現較為隱匿,較易被原發(fā)病掩蓋抑郁情緒及癥狀,容易漏診、誤診。腦卒中后抑郁將會直接影響到患者肢體功能以及神經功能缺損的康復以及預后與生活質量,將為患者及其家庭、社會帶來極大危害。近年來,伴隨著醫(yī)學模式的不斷轉變,該并發(fā)癥受到愈來愈多的臨床醫(yī)護人員的重視,很多學者認為PSD的發(fā)生與腦卒中部位、病程、肢體肌力以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等多種因素密切相關。為了探討分析腦卒中后抑郁患者的臨床特點以及相關因素,我院神經內科選取腦卒中患者120例,并予以系統觀察分析,現報道如下。
選取從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于我院神經內科住院的腦卒中患者120例,均為腦梗死或腦出血患者,作為觀察組,全部病例均符合1995年中華醫(y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會議修訂的腦血管病診斷標準[3],且均為第1次發(fā)病,均通過顱腦CT或MRI證實。觀察組中男70例,女50例;年齡為52~70歲,平均年齡60.9歲;腦出血45例,腦梗死75例;病程均超過15d;既往無抑郁癥史,且近1年內無重大精神創(chuàng)傷史;排除伴有明顯失語、失認等癥狀且無法配合檢查患者,排除病情嚴重或伴意識障礙無法配合檢查患者。根據配對資料的相關要求,同期選取120例非卒中者作為對照組,要求入選對象與觀察組患者的性別、年齡、職業(yè)、受教育程度以及生活條件等相似,主要為門診就診的患者及病患家屬。
應用Zung氏抑郁自評量表對兩組研究對象進行評分,測試兩組被試人員,并由專人執(zhí)行。計分方法為[4]:SDS的總分乘以1.25,取整數即為標準分,以標準分來進行評定。標準分≥50分確定為抑郁,按抑郁程度可分為4個等級:≤49分為無抑郁,50~59分為輕度抑郁,60~69分為中度抑郁,≥70分為重度抑郁。
應用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1995)來評估觀察組全部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由于入選病例已經排除意識障礙與失語患者,故缺損分值0~15分為輕度,16~30分為中度,31~45分為重度。
按照SDS總標準分比較,觀察組均值為(51.29±10.50)分,對照組均值為(41.96±8.56)分,兩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中發(fā)現抑郁患者59例(49.2%),對照組中僅發(fā)現輕度抑郁者15例(12.5%),對照組抑郁患者明顯少于觀察組,兩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抑郁情況比較 例
通過研究觀察組中抑郁患者與非抑郁患者的CT或MRI發(fā)現,卒中部位位于額顳葉與基底節(jié)區(qū)的患者發(fā)生抑郁的機率明顯高于其他部位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PSD與卒中部位的關系
病程為3~6個月患者的SDS得分均值高于其他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PSD與病程的關系
肌力≤3級抑郁患者42例,SDS得分(49.59±10.25);肌力≥4級者17例,SDS得分(30.16±3.29),兩者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120例腦卒中患者中神經功能輕度缺損者52例,發(fā)生抑郁者19例,發(fā)生率為36.5%;神經功能中度缺損者68例,發(fā)生抑郁40例,發(fā)生率58.8%。神經功能輕、中度缺損抑郁的發(fā)生率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越嚴重,抑郁的發(fā)生率越高[5]。
PSD是腦血管病的常見并發(fā)癥之一,是由腦卒中所導致的一種繼發(fā)性抑郁癥,以情緒低落、興趣下降、絕望、焦慮及睡眠障礙為主要表現,其發(fā)生率隨著腦卒中發(fā)病率的增高而不斷增高。本次臨床觀察資料顯示,腦卒中后不僅抑郁的發(fā)生率高且程度較重,即腦卒中后抑郁是腦卒中后較為常見的情感障礙,早期較易為臨床醫(yī)生所忽視,故臨床上需重視該方面的觀察。PSD嚴重影響到患者的康復及生存質量,增加患者殘疾、認知障礙的發(fā)生率與病死率,因此充分認識并重視PSD的重要性對于腦卒中的康復顯得尤為重要。腦卒中后抑郁的發(fā)生與許多因素密切相關,本次研究發(fā)現:該病的發(fā)生率與卒中部位密切相關,尤以額顳葉和基底節(jié)區(qū)為多;病程為3~6個月的患者相對更加容易患腦卒中后抑郁;腦卒中后抑郁患者癥狀的嚴重程度與肢體肌力呈負相關,肌力越低,患者患抑郁的可能性越高,抑郁程度也可能相對更嚴重;神經功能缺損程度也密切影響著抑郁發(fā)生,缺損程度越嚴重,抑郁發(fā)生率也越高。根據相關結果提示,臨床醫(yī)師在工作中也應得到適當啟發(fā),如在病程為3~6個月時,適當予患者一些心理干預,使患者盡早擺脫抑郁陰影,多給予鼓勵,以助其樹立信心[6]。
總而言之,PSD會嚴重影響到患者預后與生活質量,作為醫(yī)務工作者,必須具備責任心,應用科學、恰當的方法與和藹的態(tài)度為抑郁患者進行心理疏導、開解,促進其盡早擺脫該狀態(tài),幫助其使機體調整到最佳心理和生理狀態(tài),以正視疾病,并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1]向明清,楊濤.艾司西酞普蘭聯合家庭心理治療對腦卒中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 [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醫(yī)學卷,2011,8(8):154.
[2]馬蘭,吳慧芳.西酞普蘭治療中風后抑郁和/或焦慮的臨床研究 [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醫(yī)學卷,2010,7(1):30-31.
[3]郎衛(wèi)紅,趙艷茹.腦卒中后抑郁的發(fā)病機制以及相關影響因素研究進展 [J].赤峰學院學報,2010,26(2):66.
[4]Fu C Y,Williams S C,Cleare A J,et al.Attenuation of the neural response to sad faces in major depression by antidepressant treatment [J] .Arch Gen Psychiatry,2004,61:877-889.
[5]汪向東.心理衛(wèi)生評定量表手冊 [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3,7(增刊):160.
[6]方定華,陳小梅,李渏,等.腦血管臨床與康復 [M].上海:上??茖W技術文獻出版社,20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