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鑫 葉曉航 許金衛(wèi) 王夢影
頸椎間盤突出是臨床一種常見病,其發(fā)病以中老年多見,近年來發(fā)病年齡有逐漸變小趨勢,隨著現(xiàn)代醫(yī)學影像技術的發(fā)展,CT對頸椎間盤突出檢查的檢出率和準確率均明顯提高[1],本文收集我院2010年1至6月240例頸椎間盤突出患者,對其CT表現(xiàn)進行分析,以探討椎間盤突出的發(fā)病機制、節(jié)段、類型以及程度和臨床意義。
1.1 一般資料 本組病例共240例,其中男156例,女84例;年齡28~84歲,平均年齡56歲;頸部疼痛不適216例,頭痛、頭暈32例。肩部或手指放射痛,活動受限,肌力減弱,手指麻木,單側上肢發(fā)病64例,兩次上肢發(fā)病72例,19例四肢麻木,全身無力。有外傷史60例,長期曲頸史186例,如長期低頭工作、靠床頭看電視、枕高枕頭。
1.2 檢查方法 檢查設備采用西門子spirit-CT機,常規(guī)層厚、層距2 mm,椎間隙狹窄者采用層厚、層距1 mm,掃描層數(shù)4~5層。用頸椎側位定位片,掃描角度平行與椎間隙平面,掃描部位以 C3~4、C4~5、C5~6、C6~7椎間盤為主。掃描時勿做吞咽動作,以減少偽影,觀察圖像和攝片時使用軟組織窗和骨窗。
2.1 椎間盤突出類型 240例患者共有椎間盤突出672個,其中中央型突出422個,側后型突出350個,C3~4突出52個(22%),C4~5突出 170 個(71%),C5~6突出 232 個(97%),C6~7突出218個(91%)。
2.2 椎間盤突出程度 <2 mm為輕度,2~4 mm為中度,>4 mm為重度,輕度突出218個,中度突出282個,重度突出172個。
2.3 椎間盤突出節(jié)段 單節(jié)段57例(24%),多節(jié)段183例(76%)。
2.4 椎體邊緣骨質增生 椎體前、后緣唇樣骨質增生,以前緣為著,后緣的骨質增生可壓迫硬膜囊或神經(jīng)根。240例患者中C3骨質增生96個,C4骨質增生132個,C5骨質增生156個,C6骨質增生 182個,C7骨質增生118個。以 C5、6骨質增生最多見。
2.5 椎間盤“真空”征 48例(20%)。椎間盤真空區(qū)形態(tài)多種多樣,可呈圓形、扇形、不規(guī)則型等,氣體樣低密度影。
2.6 椎間隙狹窄 椎間隙狹窄156例患者,其中C3~4椎間隙狹窄16 個(10%),C4~5椎間隙狹窄 85 個(55%),C5~6椎間隙狹窄 151 個(97%),C6~7椎間隙狹窄 104 個(67%)。以 C5~6椎間隙最多見。
2.7 椎管變窄 膜性椎管狹窄240例,椎體后緣骨質增生所致椎管狹窄170例。先天性椎管狹窄本組病例未見。黃韌帶肥厚鈣化所致18例。
2.8 側隱窩狹窄 側后型椎間盤突出所致80例,其中左側36例,右側44例,椎體側后緣骨質增生所致59例,左側25例,右側34例。
2.9 韌帶鈣化 黃韌帶18例,后縱韌帶 109例,項韌度152例。
2.10 小關節(jié)骨質增生 117例(74.7%),C3~4骨質增生34個,C4~5骨質增生 102 個,C5~6骨質增生 115 個,C6~7骨質增生62個。
頸椎位于較為固定的胸椎和有一定重量的頭顱之間,其活動度較胸、腰椎大,又須支撐頭部使之保持平衡,很容易發(fā)生勞損退變。頸椎間盤由纖維環(huán)、髓核及其上下的軟骨板構成,由于頸椎生理曲度前凸,頸椎間盤的前部較后部稍厚,除了后外側受鉤突的限制,椎間盤的邊緣和相鄰椎體的邊緣一致,上下相鄰椎骨的椎體鉤突和椎體相對合,構成椎體側方的鉤椎關節(jié),鉤椎關節(jié)緊密,能限制椎體向側方移動和防止椎間盤向側后方突出[2]。椎間盤退行性變在30歲開始[3],隨著年齡的增長發(fā)生變性,纖維環(huán)和髓核的水分減少,纖維環(huán)彈性減弱、變薄,而且承受較大壓力,向四周膨隆,纖維環(huán)的脆性增加,其薄弱處可發(fā)生斷裂或裂隙[4],此時在一定的內因或外因情況下,如慢性勞損或壓縮載荷力度加大、外傷,最終髓核突出。
頸椎間盤突出的CT表現(xiàn)為,椎間盤邊緣局部突出的軟組織密度影,一般呈半圓形或丘狀,輪廓規(guī)則,密度與椎間盤一致,略高于脊髓。可見椎間盤邊緣的鈣化,硬膜囊受壓、變形及移位,椎間盤側后突出可使神經(jīng)根受壓移位。根據(jù)椎間盤突出的方向,我們將椎間盤突出分為中央型和側后型,向后方正中突出為中央型,向后偏于一側的但未超過椎間孔的為側后型。本組240例患者共有椎間盤突出672個,中央型突出422個,占63%,側后型突出250個,占37%,中央型明顯多于側后型,這可能與頸椎間盤前部較后部稍厚,后縱韌帶較前縱韌帶細長,且韌度弱以及頸椎兩側鉤椎關節(jié)限制有關,所以,我們認為頸椎間盤突出以中央型多見,該結果與李果珍等[5]一致。
頸椎間盤突出以多節(jié)段多見,頸椎每個椎間盤及其相鄰椎體、關節(jié)突為一個運動單位,頸部脊柱需由多個頸椎共同完成伸曲或旋轉運動,因而任何單位發(fā)生病變都可以影響相鄰的運動單位,這是椎間盤容易多節(jié)段發(fā)生的根本原因。本組病例中,2節(jié)以上椎間盤突出例占76%。由于C1~2椎體間沒有椎間盤,C7~S1椎間盤運動度小,所以頸椎間盤多發(fā)于C3~7椎間盤,其中C5~6椎間盤受到應力較大,因此,C5~6椎間盤突出最多。
頸椎間盤突出的臨床癥狀,一方面取決與椎間盤突出的程度,另一方面取決與椎管的大小。關于椎間盤突出的程度,我們將中央型突出分為:<2 mm為輕度,2~4 mm為中度,>4 mm為重度。中央型突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脊髓受壓癥狀為主,側后型突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神經(jīng)根受壓引起的癥狀為主,突出的越重,臨床癥狀越明顯,但少部分病例椎間盤突出的程度與臨床癥狀并不完全一致,這就與椎管骨性間隙有關,椎間盤突出引起頸椎病時可不同程度的合并肥大型改變[6],在頸椎病骨性有效前后徑較小時,雖突出較輕但椎管狹窄明顯,臨床癥狀亦較重,如椎體后緣骨贅、肥厚的黃韌帶、鈣化的后縱韌帶以及小關節(jié)、鉤突突增生肥大與椎間盤突出所致椎管狹窄的臨床表現(xiàn)可能相同。本組病例中,其中28例椎間盤突出較輕,合并椎管狹窄,癥狀較重。
CT掃描可以直接顯示椎間盤突出的部位、大小、形態(tài)及周圍結構的關系,CT對椎間盤的鈣化、氣化比MRI有極高的敏感性,對椎體后緣以及小關節(jié)突骨質增生導致的椎管、椎間孔狹窄優(yōu)于MRI,而且CT掃描時間短,費用低,所以,我們認為CT是頸椎間盤突出的首選檢查方法。
1 孫虎,溫玉梅.頸椎病患者影像學分析.河北醫(yī)藥,2010,32:2197-2198.
2 孟慶學,柳澄,田軍主編.實用CT診斷學.第1版.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7.693.
3 金征宇主編.多層螺旋CT影像診斷學.第1版.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480.
4 陳國玉,吳文溪主編.外科學.第1版.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801.
5 李果珍,戴建平,王儀生主編.臨床CT診斷學.第1版.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663.
6 高元貴,蔡幼銓,蔡祖龍主編.磁共振成像診斷學.第1版.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1992.303-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