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維達
(西南財經大學 經濟學院,四川 成都 610074)
金融危機發(fā)生以后,中國以其在危機中經濟穩(wěn)定復蘇的表現備受關注,也引發(fā)了人們對所謂中國模式的討論,毀譽不一,各見智仁。其實,中國在改革開放初期就提出了中國特色的問題,后來確定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就是建立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是關于中國的市場經濟模式的理論表達,也明確說明了中國市場經濟模式的性質。
不同的國家往往會有不同的經濟模式。例如學術界曾經把市場經濟國家區(qū)分為三種模式:以英美為代表的自由市場經濟模式、以日本為代表的政府主導市場經濟模式和以德國為代表的社會市場經濟模式。幾種模式各有特點,又具共性。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這些國家的內部經濟結構已經發(fā)生很多變化,在國際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所謂不同模式的邊界已經比較模糊,模式的內容和特征也在不斷變化之中,而相互借鑒和學習,強調國家間經濟利益的共同性和經濟政策選擇的協(xié)調性也為人們共同理解。中國作為一個后發(fā)的從計劃經濟體制轉型而來的市場經濟國家,其特殊性不容被忽略;同樣,中國作為國際大家庭的一員,作為一個開放的國家,其經濟政策選擇和發(fā)展模式與國際社會共同的一面同樣不容被忽略。因此,從中國發(fā)展看社會主義,從全球化看市場經濟,是我們理解當前中國市場經濟模式的基本出發(fā)點。
中國市場經濟模式有什么特點?中國市場經濟模式不同于已有的三種模式,因為這三種模式都不是在傳統(tǒng)的社會主義制度基礎上形成的,沒有斯大林主義的高度集權的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而且市場經濟的發(fā)展都已有一百年以上歷史。中國不同,中國在一個和平的環(huán)境中真正搞市場經濟只有三十多年時間,而且中國在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型的過程中,不可能擺脫以往制度、習慣和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中國模式是一種轉型中的模式。中國模式的特點就在于一個“新”和一個“舊”上。所謂新,是指中國改革開放以后,形成了根本不同于以往體制的新體制,即市場成為資源配置的基礎方式而不再是計劃“一竿子插到底”的命令式經濟,經濟結構和經濟運行機制發(fā)生了根本性改變。所謂舊,是指在這個新體制中,還保留有舊體制的因素和成分,政府作為經濟的主導力量,不僅在廣泛的經濟領域發(fā)揮作用,而且還經常有強勢的表現。
這個“新”,是針對中國的傳統(tǒng)體制而言的,對于市場經濟國家來說是舊,因為新體制的基本內容符合市場經濟的一般要求,是市場經濟國家早就實踐過了的事物。但值得我們注意的是,我國在市場經濟機制的激勵下,所要追求的目標即工業(yè)化城市化以及所走的道路即依靠資本等要素投入實現經濟增長的增長方式也是“舊”的,也是作為“過來人”的發(fā)達國家經歷過的事情。
這個“舊”,是針對中國的新體制而言的,在新體制中,傳承了過去體制中的一些東西,例如公有制、國有企業(yè)、大政府體制等等。這些東西對于市場經濟國家來說卻是新,因為中國把社會主義公有制與市場經濟融合起來了,不僅西方經濟學理論,就是傳統(tǒng)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經典理論也沒有如此論證過。在中國進行的制度變遷過程中,正是這種傳承,既體現了一種社會博弈基礎上的制度創(chuàng)新,又體現了一種兼顧左右的路徑依賴,當代中國經濟社會的若干特征也由此而表現出來。
經濟模式包括社會經濟運動的基本方面,即資源的配置、財富的生產、流通、分配和消費以及這一運動所依賴的制度。經濟運動的起點和終點都離不開社會成員的利益和他們之間形成的利益結構。本文僅從利益結構與經濟運動的關系方面來對中國當前的經濟問題進行探討。
從經濟現象來觀察,凡是經濟制度的變遷在實質上都是社會不同成員之間利益的調整和重構。人們在社會經濟活動中形成一定的經濟關系和利益關系,構成一定的利益結構,在此基礎上建立的一定的經濟制度和經濟體制,決定了社會經濟的運行機制或運行原則,因而利益關系和利益結構反過來對經濟活動又有多方面影響。人們的利益結構因經濟活動而形成,又要在經濟活動中尋求平衡,如同宏觀經濟運行中商品的運動必須保持總供求關系基本平衡一樣,人們的利益關系和利益結構也必須保持一定的平衡關系,才能夠使經濟運行保持一種良性的常態(tài)。
利益結構指社會不同成員依據其特定的社會經濟地位、職業(yè)和身份,通過社會認可的方式所獲得的經濟利益的組合狀態(tài)??疾焐鐣娼Y構可以有不同的視角,如所有制結構、收入分配結構、居民財產結構、階層結構、資源配置結構等都可以表現一定的利益結構。這里的利益也是多方面的。但在經濟活動中,不同社會成員最重要的利益主要是兩個:一是實際擁有的財產,二是對可用資源的實際支配能力。本文主要從這兩方面來分析利益及其結構。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的利益結構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在原有計劃經濟體制下,社會成員的利益本身是由計劃安排的,利益結構十分單一,社會成員分為三大階層(當時叫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干部知識分子階層),階層之間有差別,但這種差別和階層內部利益差別都不大。這種利益結構與計劃安排生產、流通和消費是相適應的,因為社會成員對財富的分配和獲取、他們所掌握的財富數量與資源配置都不受市場支配,在計劃中不會有太多的分配差距和利益的不平衡,利益格局較為一致和均等。但這種體制的運行實踐是形成了長期的低效率和普遍的貧困。隨著經濟體制的改革,資源配置和經濟運行由計劃機制轉變?yōu)槭袌鰴C制,所有制出現了多元化結構,社會階層急劇分化,出現了不同的利益主體和多個新階層。①在市場機制作用下,各階層分配財富和支配資源的方式、途徑都離不開市場,這就產生了計劃經濟體制下沒有過的財富分配機制和資源配置機制,形成了一個新利益結構。
這個新利益結構由于是在新舊兼容的新體制中形成的,它既具有一般市場經濟體制的特征,又具有中國式的特點。
首先,新利益結構的多元性、差異性、傾斜性表現了一般市場經濟的特征。中國經濟改革是市場化改革,市場化改革的核心是多種所有制并存,承認多元化的利益主體,并以市場機制作為資源配置、財富分配和利益調節(jié)的基礎。不同所有者和不同利益主體的出現,使社會成員能夠以不同的方式占有和分配資源、財富,不同利益主體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經濟選擇過程中,必然出現利益的差異,出現階層的分化。因此,改革以來就出現了城鄉(xiāng)居民、壟斷行業(yè)與非壟斷行業(yè)、資本所有者和工薪勞動者、管理者階層和普通勞動者階層、藍領和白領等等這些利益分化現象,出現了由不同階層和不同利益主體、不同人群構成的不同的利益集團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利益結構。這種多元性和差異性是市場經濟中普遍存在的現象,沒有一個國家的市場經濟利益結構不存在多元和差異。
新利益結構還存在傾斜性,資源和財富會向某些特定的領域傾斜。因為市場經濟是競爭經濟、效率經濟,作為市場經濟的分配機制,按要素分配和按效率分配是以要素所有者的“先賦”條件和生產經營者效率高低為分配依據的。換句話說,誰擁有的要素多,誰的效率高,資源和財富的分配就會向誰傾斜。在工業(yè)化時期,市場競爭性強,由于資本在經濟中的主導地位,資本積累的一般規(guī)律決定了市場經濟中財富分配和資源支配的一般規(guī)律,或者說,財富分配和資源配置的機制就是由資本積累的機制決定的。這其實就是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提出剩余價值理論時分析過的原理。[1]馬克思寫作《資本論》時正是英國等資本主義國家處于工業(yè)化的早期增長階段,這時資源和財富的分配都是向資本傾斜,在資本有機構成提高的條件下,資本擴張和資本積累與貧富兩極分化相伴而生,形成了這一特定時期中利益結構的主要特征。在我國的新利益結構中,也出現了資源和財富分配向資本看齊的傾斜性,資本所有者在財富分配和資源配置方面具有絕對優(yōu)勢,兩極分化嚴重,這種現象與發(fā)達國家工業(yè)化時期出現過的現象一樣,這也是工業(yè)化時期市場經濟一般規(guī)律的表現。
其次,新利益結構中公有制的模糊性和利益行政化傾向體現了中國模式的特征。在我國市場化改革形成的利益結構中包含著比例龐大的公有制經濟體。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一般基礎,我國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原意是把社會主義公有制與市場經濟結合起來,發(fā)揮兩個方面的優(yōu)勢,兼顧公平與效率。但在這種結合的過程中,公有制內部利益分化,在不同層次的公有制經濟體中,出現了不同的利益主體。例如在分稅制改革后,各級政府有了不同的利益,在地方經濟發(fā)展中不僅有了相對獨立的決策權,而且有了收益權,當這種權益能夠從市場機制的運行中得到體現時,各級政府就會有介入市場追求地方和部門利益的激勵與沖動;而公有制企業(yè)內部在改革中已經使要素所有權分解,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所設想的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的直接結合重新變?yōu)殚g接結合,勞動者因此而喪失了對公有制企業(yè)的控制權。從市場經濟運行規(guī)律的角度說,公有制內部出現不同的層次和不同的利益主體是必然的、正常的。問題在于,公有制內部利益分化后,不同的利益主體以產權為核心的權益缺乏清晰的界定,公有制經濟的最終所有權主體存在模糊性,人民在公有制經濟中的所有者地位不能在法制和具體操作中得到實現,只能在制度設計中為公有制的主體、全體人民的代表——各級人大設立有限的監(jiān)督權。這樣,在公有制經濟內部,就出現了一個不用接受人民實際監(jiān)督的強勢的、以各級地方政府和壟斷性國有企業(yè)經營者為代表的利益群體或利益集團。這樣的利益集團形成后,對利益結構影響最大的就是使財富的分配和資源配置行政化,也就是讓市場機制的運作服從行政權力的要求,使特殊集團規(guī)避市場競爭和平等交易的應付成本,在大政府和國有壟斷的體制上實現集團利益最大化。而當這種公有制內部的利益行政化傾向同市場經濟所決定的資本利益最大化結合起來,就構成中國當前利益結構的特殊性,并引發(fā)了中國現階段的特有問題。
最后,新利益結構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嚴重失衡和不可持續(xù),這體現了當前中國利益結構的過渡性。利益結構的嚴重失衡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在國民收入分配中出現的利益結構失衡,主要是收入分配差距持續(xù)拉大。從居民個人收入分配來看,表現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數在進入新世紀時就已經超過國際公認的0.4的警戒線,之后一直擴大,目前為0.47~0.48,中國已經是世界上兩極分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城鄉(xiāng)居民之間、城鄉(xiāng)居民內部之間、行業(yè)之間、同行業(yè)內部高層管理者與普通職工之間、壟斷企業(yè)與非壟斷企業(yè)之間都存在很大的收入差距。從集團分配來看,政府和企業(yè)的收入在國民收入中所占比重一直在上升,而居民收入和勞動報酬所占比重一直在下降。2001-2008年,中國財政收入以每年平均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長,遠遠超過這一時期GDP平均10.2%的增長速度。2009年中國財政收入達到68477億元規(guī)模,占當年GDP的20.42%,相當于3.99億城鎮(zhèn)居民的年可支配收入和9.3億農村居民的年純收入。②這說明社會不同成員、不同群體之間出現了巨大的利益差距。二是資源實際支配的利益結構失衡,表現為資源配置機制被扭曲。主要是資源配置出現向大資本看齊、出現資本集中和壟斷。競爭、集團博弈、政府調節(jié)是市場經濟中資源配置的基本機制。但在我國大政府體制下,政府往往成為投資人,政府和具有壟斷地位的國有大企業(yè)是大資本的所有者,當政府的行政權力和資本權力交融起來時,資源配置就只能向強勢集團傾斜,財富的積累機制轉變?yōu)橘Y本的集中機制,政府和大企業(yè)就擁有更多的資源實際支配能力。尤其在工業(yè)化城市化高速發(fā)展時期,土地、礦產、勞動、技術等資源都會按照資本集中的原則,形成特定的配置方向和規(guī)模,由此又形成一定的經濟增長方式和經濟結構。
這種利益結構為什么不可持續(xù)?因為利益結構的嚴重失衡引發(fā)了一系列社會經濟矛盾,不僅支撐了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和以低端制造業(yè)為主的經濟結構,而且產生了日益尖銳的社會沖突和社會矛盾。這種沖突和矛盾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還在深化。由利益結構失衡所引起的投資過度消費不足的問題、因公共產品供給不足導致的民生問題、因勞動報酬比重過低引發(fā)的勞資沖突問題、因利益行政化造成資源配置中的不公平而通過圈地、拆遷剝奪城鄉(xiāng)居民利益的問題、因缺乏監(jiān)督滋生腐敗的問題,都成為當前社會經濟中帶有全局性普遍性的熱點問題,并且對宏觀經濟運行產生了若干消極影響。這就使得中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調整利益結構已經成為經濟社會保持穩(wěn)定、和諧發(fā)展的前提條件。因此,當前的利益結構具有過渡性,它并不表示中國的經濟模式已經成熟,也不表示中國的改革可以告一段落。
2008年我國宏觀經濟出現急劇動蕩,經濟從過熱轉為下滑,GDP增長速度從2007年11.4%的高峰轉而向下,出現了2008年9%、2009年8.7%的一個衰退期。雖然中國經濟下滑是在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下產生的,但根本源頭卻在于中國經濟運行的內在矛盾。中國國內經濟長期存在投資過度、消費疲軟的矛盾,投資膨脹使供給增加,部分行業(yè)出現產能過剩,在內需不足的條件下,只有依賴國際市場的消化,所以中國經濟增長主要是依靠投資和出口來拉動。這種格局與利益結構是什么關系呢?
利益結構出現失衡,意味著財富和資本的集中程度提高,財富和資本的集中不僅會對宏觀經濟運行產生多方面影響,而且會影響政府的宏觀調控,因為在業(yè)已形成的財富分配機制和資源配置機制的作用下,既得利益集團會通過不同的途徑影響政府的政策取向和行為選擇。同時,財富轉化為資本、資本引導資源配置,這一過程中的某些非市場因素改變著市場競爭的格局,使經濟因素的作用發(fā)生變化,影響到政府宏觀調控的效應。這些影響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財富和資本的集中使各級政府的投資機制得到強化,投資膨脹的原因難以消除,宏觀經濟結構調整的難度加大。
為什么會出現投資過度?因為我國的投資體制是以政府為主導的,政府具有投資的激勵和不斷擴大投資的條件。政府主導投資表現在:(1)龐大的財政投資引導和刺激著資本的流動和集中,(2)政府通過國有企業(yè)和國有控股企業(yè)往往影響著產業(yè)的發(fā)展方向和發(fā)展速度,(3)各級政府搭建各種融資平臺不斷放大投資規(guī)模。投資主導是以政府對資源的實際支配權為基礎的,如一些地方政府雖然并不擁有土地等資源的所有權,卻可以隨意經營土地、經營資源,當這些資源能夠轉化為資本和收入時,幾乎沒有人能夠阻止投資的增長。
工業(yè)化和城市化的目標使各級政府都把急功近利作為一種特殊的強烈的路徑依賴,不斷擴大的投資規(guī)模維持了經濟增長的高速度,但這是在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和低端產業(yè)結構基礎上來實現的。在我國投資結構中,各地投資重點一類是出口導向型的加工貿易產業(yè),它在外貿中占據了半壁江山,產品多為勞動密集型的技術含量低、附加值低的產品;另一類是資源性的重化工業(yè),它具有高投入、高產值的特點。這兩類都具有地區(qū)的資源稟賦優(yōu)勢和比較利益,上馬快、見效快;但同時具有技術性和結構性弱點,長期競爭力不高,在金融危機中表現出了多方面問題。對于中央政府來說,既要保增長速度,又要調經濟結構;保速度就得增加投資,然而增加的投資并不一定有利于調結構,反而可能成為維持原來結構的因素。原因就在于掌握了資源實際支配能力的各級政府具有保速度增加投資的積極性,缺乏轉變增長方式調結構的積極性。
第二,財富和資本的集中使中央政府拉動消費的努力難以達到目的,內需增長緩慢。
為什么會出現消費不足?主要原因一是收入分配制度出現問題,拉大了收入分配差距,二是資本集中不利于增加就業(yè)。資本集中會引起需求不足,這是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就提出的原理。在資本有機構成提高的條件下,資本越是集中于少數人或少數企業(yè),相對過剩人口增加,勞動者的有效需求越是不足。[1]因此人均收入的增長在收入差距擴大的趨勢下沒有太多意義。從消費的角度說,高收入家庭的恩格爾系數總是低于低收入家庭,其消費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大大小于低收入家庭。2008年,我國城鎮(zhèn)居民中,占人口總數10%的最高收入家庭,其年人均消費性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1.9%,而占人口總數10%的最低收入家庭,其年人均消費性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95.4%。③這說明財富和資產的集中并不會相應刺激消費需求的增長,結果往往相反。同時,隨著我國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進行醫(yī)療、住房、教育等改革,公共產品急劇減少,使居民對未來支出預期增加,從而減少即期消費、增加儲蓄。因此我國消費對GDP的貢獻率不僅低于發(fā)達國家,也低于許多發(fā)展中國家。這就容易使宏觀經濟的社會總供求關系出現失衡,導致經濟波動。
經濟增長、財富增長,政府財政收入大幅度增加,而我國政府財政還沒有實現向公共財政的轉化,財政在維持收入公平和增加公共產品供給、提高公共福利水平方面的作用還欠充分,因此財政收入的增長不能夠及時轉化為消費需求的增長。
第三,財富和資本的集中不斷抬高資產價格,推動金融資產不斷創(chuàng)新和金融資產結構變化,貨幣政策有被引導的風險。
在政府投資體制的主導下,中央政府如果實行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地方政府會跟進和放大投資乘數效應,擴大貨幣需求和貨幣供給;如果中央政府宏觀調控政策緊縮,地方政府已經形成的投資規(guī)模并不會立即收縮,各種項目吸納的信貸資金也不能立即回收,地方政府會借用地方負債如搭建地方融資平臺來維持投資規(guī)模。中央政府采取緊縮的貨幣政策往往可以抑制銀行信貸,卻很難抑制地方投資,因為在宏觀資金運用總量中,信貸在金融資產中已不占主要比重,地方政府有多種融資渠道。2003年至2008年,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資金來源中,國內貸款資金所占比重從20.5%下降到14.5%,而自籌和其他資金則從70.5%上升到78.3%。[2]目前龐大的地方債務就是一個潛在的風險,由于它容易脫離中央政府的監(jiān)管視線,實際放大的貨幣供給是很難通過常規(guī)渠道回籠的,它如果流向資產市場,就會抬高資產價格,增加通脹壓力。
2009年末,我國廣義貨幣(M2)供應量余額為60.6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27.7%;狹義貨幣(M1)供應量余額為22.0萬億元,增長32.4%,說明2009年貨幣增加幅度較大。增加貨幣的主要流向是固定資產投資,其中又以電力、鐵路、公路、電信等基礎設施建設為主,其次是為基礎設施提供產品的制造業(yè)以及化工制造、黑色金屬和有色金屬加工、通用設備制造等制造業(yè),再者是房地產業(yè)。在固定資產投資中,中長期大型項目主要是國有及國有控股的政府項目,不僅短期不能收回投資,還需要一段時間連續(xù)投資。追加投資主要不是靠財政收入,而是依靠銀行貸款和直接融資。銀行和融資機構融資規(guī)模的擴大意味著產業(yè)運行成本和風險的增加,大的投資者和金融機構會主動尋求資本出路和規(guī)避風險。在我國現有投資體制和資本積累機制條件下,資本的出路有兩個:一是資本涌進資本市場,通過企業(yè)并購、資產重組套現或通過股市、債市分散風險;二是向易于控制資源實際支配權的行業(yè)如房地產業(yè)擴張,形成行業(yè)壟斷,通過壟斷價格謀求壟斷利潤。前者需要充裕的流動性,貨幣擴張、外貿順差產生的巨額外匯儲備以及財富積累機制為其創(chuàng)造了條件;后者由于現有資本集中機制的作用,通過利益集團之間的契約(顯性或隱性契約)也可以做到。在這種情況下,中央政府的貨幣政策可能出現“被引導”,即跟著壟斷集團所攪動的貨幣供應量變化,而忽略一些更長遠、更重要的戰(zhàn)略目標。正如有學者指出(曾康霖,2009),在金融危機背景下,我國貨幣供應量的增多可能會推動金融機構信貸的非良性循環(huán),因為隨著貨幣進入資本市場,資產價格提高使資產價值增加,在泡沫破裂前,增值的資產又成為新的貸款抵押品,推動信貸擴張,信貸又進一步吹脹泡沫。[3]并且,寬松的貨幣政策表現為對積極財政政策的一種填補,因為積極財政政策并未減輕稅負、直補收入,而主要是增大投資,投資最終還是靠銀行資金來保障。正是由于利益結構對經濟運行有多方面影響,所以,把貨幣政策目標僅僅放在貨幣現象或金融經濟的變化上是不夠的,很難達到宏觀調控的戰(zhàn)略目標。
上述分析說明,利益結構失衡對宏觀經濟運行和宏觀經濟調控都會產生影響,而利益結構失衡實際上反映了我國經濟體制還存在若干缺陷。在未解決深層次的制度矛盾的條件下,中央政府的宏觀調控政策往往不一定達到政策制定者預想的結果,而可能被各級地方政府演化為或部分演化為體現地方利益的工具。我國存在較大的地區(qū)差異,但地方政府有一點行為共同性,即在中央政府的政策框架下爭取地方最大利益。中央政府的宏觀調控政策容易出現雙面效應。一方面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利益目標一致,政策的積極效應明顯,宏觀調控目標順利達到。例如這次金融危機后,中央政府出臺一系列反危機舉措,以積極財政政策和寬松的貨幣政策刺激經濟,以達到保增長速度的目的,這與地方政府長期以來的投資傾向和擴張傾向是相吻合的,因此政策效應在保增長方面很明顯。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演化政策為我所用,中央和地方的利益目標出現不一致,政策的積極效應不明顯甚至出現消極效應。最典型的案例要數房地產市場價格了。2003年以后,中央政府曾經多次出臺政策調控房地產市場投資總額和市場價格,但幾乎是每次調控政策出臺后,最后都以投資膨脹和價格飆升為結果。房地產市場很典型地表現了中國經濟模式的特征:大政府體制,政府控制資源及市場,政府經營與壟斷集團的結合,利益行政化傾向等。在財富積累機制和資本積累機制的作用下,土地、資本、規(guī)劃、項目審批、工程建設、物資設備供應、市場交易等等環(huán)節(jié)都構成了一個龐大的利益鏈,在這個鏈條上始終是一些強勢的壟斷利益集團領導著市場,操控著市場價格和利潤,以至于所謂房價調控不過是成了壟斷集團的游戲而已。
金融危機為中國提供了一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調整產業(yè)結構的機會,但能否抓住這個機會,還取決于失衡的利益結構能否調整到基本平衡的狀態(tài)上來。而要調整利益結構,就必須從深化體制改革的角度做文章,以改革促調整、以改革把調整利益結構與完善宏觀調控聯系起來。
第一,清晰界定公有制經濟各個層次經濟主體的產權,明確公有制經濟提供公共產品、提高社會福利水平的職能。產權是利益的基礎。2003年,中央就非常明確地提出,產權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內容。要建立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現代產權制度。但在公有制經濟的產權界定方面至今還存在缺陷,主要是公有制經濟產權主體存在模糊性,不同層次的政府和國有企業(yè)最終產權主體不明晰,缺乏可操作的監(jiān)督程序和有效的治理結構,政府和企業(yè)在經濟運行和利益結構中的地位和作用會出現被扭曲的現象。比如,政府是否對屬地自然資源擁有所有權?如果有,依據是什么?如果沒有,又該怎么規(guī)范政府對資源的支配和使用,限制政府行為?國有企業(yè)歸國資委管理就完成產權界定了嗎?國有企業(yè)尤其是壟斷企業(yè)在經濟中的主要職能和作用是什么?其利潤是屬于誰的?應由誰來決定分配?在國有企業(yè)中,職工究竟有無產權地位?職工的權益構成與私營企業(yè)能不能、或應不應該有不同?這些權益沒有清晰界定,政府和國企就會在市場上作為強勢主體站在其他市場主體的對面,與民爭利。尤其是界定了政府產權,才能明確各級政府的權利和職責,促進建設服務型政府,轉變政府職能。政府產權界定不清,政府權利就會泛化,出現政府行為不規(guī)范。[4]界定政府產權,就是明確人民和政府各自的權利范圍,以保證人民能夠約束和監(jiān)督政府行為,這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要求。政府產權明確了,才能夠分清政企界限和職責,進而界定公有制經濟各層次主體的職能,一方面有效發(fā)展公有制經濟,一方面保證公共產品的供給和全社會福利水平的真正提高。
政府保持較多的財力,擁有一定的資源配置支配權,對于一個發(fā)展中大國是必要的,在社會處于特殊情景(如經濟危機、自然災害等)之中時可以表現出極大的優(yōu)越性。有學者認為中國的大政府體制是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條件,也是中國作為一個發(fā)展中國家而產生世界強國影響的原因(梅寧華,2009),[5]但這不等于政府在產權模糊的條件下獲取更多收入是合理的。中國人均GDP即將達到4000美元,意味著中國即將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在利益結構安排上,應當不失時機地調整利益行政化所帶來的利益失衡,擺正政府和國企為民服務、為民謀利的位置,讓公有制經濟收入和政府財政收入有效地為調整經濟結構、增加消費、拉動內需服務。
第二,合理調整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利益關系。中央和地方的關系,是中國社會利益結構中一個十分重要的關系,歷來為國家領導所重視。分稅制改革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出現利益分享,地方政府有了較獨立的利益,從而有利于地方政府在地方經濟發(fā)展中充分發(fā)揮政府職能,促進地方經濟增長。但有的地方政府在地方經濟中扮演壟斷經營者的角色,擁有資源實際支配能力,通過對土地、資本等要素的經營,拼命擴張以謀求集團利益,又成為宏觀經濟失衡、結構難調的根源。占全社會投資將近2/3的投資活動處于中央政府實際管理范圍之外,國有投資的2/3以上是由地方政府決策的(張漢亞,張欣寧,2005)。[6]“土地財政”、地方赤字財政、以及各地眾多的“涉政企業(yè)”、“涉政項目”都潛藏著金融風險。這種狀況與中央和地方的利益關系有關。2008年,在我國財政總收入61330億元中,中央政府約占53.29%,地方政府約占46.71%。但在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總額28650億元中,卻有近38%來自主體稅種以外的非稅收入如專項收入、行政事業(yè)性收費、罰沒收入和其他收入,共計10789多億元。[2]這多少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地方政府脫離法定稅另謀財源的現象。應當在合理分配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事權、財權的基礎上,保證地方政府有能力為本地區(qū)提供基本公共服務;應增加地方政府的法定稅收益,減少稅外收益;通過稅收合理分配和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的完善,使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利益上取得“體制性”平衡,既能夠調動地方政府統(tǒng)籌經濟發(fā)展的積極性,又能夠抑制地方政府的資本擴張、監(jiān)督地方政府行為符合經濟社會全局目標。
第三,加大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的力度。收入分配不公是導致我國經濟消費疲軟、內需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溫家寶總理在2010年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對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提出了三項措施:一是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和勞動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二是深化壟斷行業(y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對壟斷行業(yè)工資總額和工資水平實行雙重調控政策;三是規(guī)范收入分配秩序,保護合法收入,調節(jié)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7]世界各國調節(jié)收入分配的普遍做法是通過財政稅收手段。近年來不斷有人大代表建議提高個人收入所得稅的起征點,也有人建議開征財產稅等稅種。從發(fā)展的角度這都勢在必行。不過要讓稅收真正對收入分配不公起調節(jié)作用,還必須構建公共財政制度,保證財政收入能夠通過財政轉移支付扶持弱勢階層。
同時,增加消費、拉動內需不僅是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的問題,還涉及整個“民生工程”。因此一方面要努力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實現城鄉(xiāng)居民全覆蓋,另一方面要重新審視醫(yī)療衛(wèi)生、教育、住房和文化體育事業(yè)的改革,矯正改革偏差。筆者認為,作為社會主義國家,中國必須建立以滿足全民的不同需求為目的的分層次的社會服務體系。通過公有制的公共服務體系滿足居民對基礎醫(yī)療、基礎教育、基本住房和基本文化體育等的基本需求,公共服務體系在這個層次上提供的產品就是公共產品或準公共產品,這一性質不容歪曲。而以私有制和股份制為基礎的服務體系則可以向社會部分中高收入成員提供收費服務,這一層次的產品是私有物品。這實際上是利益結構調整的一次“還利于民”,公共財政的職能是保證基本公共服務,而絕不是成為少數人侵占多數人利益的工具。
第四,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構建利益結構調整機制。利益結構調整只有在一個良性的市場經濟體制中才可能順利進行,并且利益結構調整需要一個合理透明的長效機制。應當從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角度去探討構建利益結構調整機制。在利益結構的形成過程中,財富積累機制和資源配置機制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需要從這兩方面加以改進。
在市場經濟中,居民的收入一般有三個來源:勞動性收入、財產性收入和政府轉移性收入,前二者也屬于要素收入。由于市場分配機制的傾斜性,高收入階層的收入主要來源于財產性收入,而低收入階層的收入主要來源于勞動性收入和政府轉移性收入。要提高低收入階層居民的收入,除提高他們的勞動收入外,必須讓他們擁有財產性收入并能夠不斷提高財產性收入比重。低收入階層往往沒有或少有財產,因此,改進居民財富積累機制的重點是要增加低收入階層居民的財產,并為他們開辟獲取財產性收入的通道。這里的財產不是指居民用于個人消費的住房、生活設施和其他消費品,而是具有收入資本化效應的生產要素,如資金、技術、土地、可抵押不動產、有價證券等。增加居民的財產和財產性收入,有效途徑有二個。一是大力扶持中小企業(yè)發(fā)展。中小企業(yè)是吸納勞動者就業(yè)的主要經濟體,中小企業(yè)越發(fā)展,勞動者收入增長越快,擁有財產的可能性越大。二是在進一步界定勞動者私人產權的基礎上,鼓勵勞動者擁有的生產要素資本化。例如在企業(yè)中鼓勵勞動者以技術、土地、房屋、資金、有價證券或其他要素入股持股,在資本市場上一定要充分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等。
在市場經濟中,資源配置機制由競爭、集團博弈、政府調控三個維度構成。利益結構調整一是通過市場自發(fā)進行,而要使這種調整具有合理性,就要保證市場競爭的公平、公開原則。二是集團協(xié)商簽訂契約,如勞資協(xié)商,關鍵是構建平等協(xié)商機制、保證勞動者的基本權益。當前應當尤其重視保護憲法賦予勞動者的政治權利如言論、集會、結社的權力,支持勞動者組織起來以獲取平等的談判和協(xié)商地位。三是政府調控。在市場競爭失靈、集團博弈失衡的情況下,要依靠政府的力量進行有效調節(jié),平衡各方利益。政府主要是通過財政稅收手段來調節(jié)收入分配差距,同時要提供政策和制度保障,通過必要干預使利益結構趨于平衡。當前要保護公平競爭、抑制壟斷和財富資本的過度集中、反對強取傷民,規(guī)范收入分配秩序。
宏觀調控的有效性是與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分不開的。從構建合理透明的利益結構調整機制來說,最終取決于政府行政管理體制的深化改革和政府職能的根本轉變。只有政府完成了從資源的壟斷者、經營者的角色向市場經濟中的公益人、服務員的角色轉換,我國特有的政府投資體制才能轉變,合理的財富積累機制和資源配置機制才能形成,利益結構才會趨于平衡,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建立合理的經濟結構、實現經濟社會穩(wěn)定和諧發(fā)展的宏觀調控目標才能達到。
注 釋:
①據陸學藝等人研究,中國社會形成了十大階層。參見陸學藝等.當代中國社會流動[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②資料來源于《中國統(tǒng)計年鑒(2009)》以及《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 (2010年2月25日)。
③根據《中國統(tǒng)計年鑒(2009年)》計算。這里最高收入戶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是43613.75元,為調查數據,疑與實際相比偏低。
[1]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國家統(tǒng)計局.中國統(tǒng)計年鑒(2009)[K].北京:中國統(tǒng)計出版社,2009.
[3]曾康霖.不同視角看“錢多”[J].中國金融,2009,(20).
[4]陳維達.論政府產權制度的完善[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2).
[5]梅寧華.對中國發(fā)展進程新歷史現象的思考[N].北京日報,2009-11-30.
[6]張漢亞,張欣寧.政府該管什么?——中國投資體制改革的歷程[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7]溫家寶.政府工作報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