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周敏
(1.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江蘇南京 210093;2.南京郵電大學外國語學院,江蘇南京 210046)
稱呼語研究的歷史由來已久,它不僅是語言學家研究的對象,同時也是人類學家、心理學家、文化學家所涉足的領域。Lyons和Fillmore從語法范疇出發(fā)試圖將稱呼研究納入語法系統(tǒng),Levinson[1]將其確定為人稱指示語研究領域并探討其在言語交際中的言外之力; Roger Brown & Marguerite Ford[2]把美國英語中的稱呼系統(tǒng)分為三種語義模式:彼此直呼其名(the mutual exchange of first name)、彼此選用頭銜加姓氏的方式(the mutual exchange of title+last name)、非對稱選擇方式(the nonreciprocal pattern); Ervin-Tripp[3]概括了20世紀70年代以來稱呼問題的研究概況,并以流程圖的方式描述了美國西部學術界及依地語、波多黎各語中稱呼系統(tǒng)的情況。國內(nèi)許多學者從不同的角度研究了稱呼的社會意義。曲婧華[4]運用言語行為理論分析了稱呼語的言外之力,從指令類和表達類論證了稱呼語的不同語用功能。也有學者從認知的角度解釋稱呼的認知圖示特征,認為一個稱呼語的使用過程就是稱呼者與被稱呼者通過稱呼圖式相互認知的過程[5]。更多的則是以社會視角研究稱呼語的社會文化特征,指出稱呼語能夠充分反映一個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倫理道德、價值觀念和社會政治制度等[6],并在此基礎上描寫漢語稱呼系統(tǒng)的各種稱呼方式。漢語界稱呼語研究影響較大的有趙元任[7]、祝畹瑾[8]、衛(wèi)志強[9]等,他們或從社會文化的角度或從語用功能的視角探討漢語稱呼語,其研究已經(jīng)相當系統(tǒng)。以上這三種研究傾向分別代表了現(xiàn)階段稱呼語研究的語用視角、認知圖示視角和社會文化視角。本文采取Hartmann & James[10]對稱呼語的定義:即稱呼語包括代詞、個人姓名、專業(yè)稱呼、敬稱、社會頭銜以及昵稱等。我們無意從權勢、親疏關系、語言得體等方面描寫稱呼語的語用功能或者概括影響稱呼語表達的語用要素,而旨在借鑒社會心理學身份表征理論,在以往研究的基礎上并運用順應理論和語用平衡理論,考察稱呼語的身份標記功能的元語用特征。
社會心理學家Tajfel & Turner[11]2-6提出并區(qū)分了個體認同與社會認同。他們認為群體成員資格能夠帶來群體內(nèi)的社會身份認同[12]。該理論對于群體偏見和群體沖突具有巨大的解釋力,也可以用來描述個體行為的動機和深層原因[13]。基于此的自我分類理論(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不僅僅是要對某一具體的群體行為作出解釋,而且重點關注某一心理群體的認同行為與身份特征。社會認同理論及后續(xù)發(fā)展的自我分類理論對個體和群體的身份建構具有重要的意義。它揭示了社會個體具有內(nèi)群體偏好和外群體偏見的傾向,個體具有自動自我分類的功能。個體自我歸類為什么樣的群體即被認定為具有什么樣的社會身份[14]。
Brewer & Gardner[15]在總結身份的社會學、社會心理學研究的基礎上,認為有必要區(qū)分三種層次的身份表征:個體表征(the individual level)、人際表征(the interpersonal level)和群體表征(the group level)。個體表征指的是個體層面具有區(qū)分功能的獨特的自我身份概念;人際表征則是關系自我,代表著與其他顯著社會成員的交往和角色關系而形成的自我概念;群體表征則是源自顯著社會群體的自我概念。正因為如此,我們每次說話都會或多或少地向聽話人傳達自己的身份表征信息。
人們在使用語言時并不是被動地受語言結構和語言系統(tǒng)的制約,而是在語言結構和系統(tǒng)的原則內(nèi)有意識地選擇不同的語言形式以滿足現(xiàn)時語境的交際需要。語言是一個多功能的語義系統(tǒng),語言作為一種社會符號其語義功能的體現(xiàn)還在于“能做”(can do)、“能表”(can mean)和“能說”(can say)[16]?!澳茏觥薄ⅰ澳鼙怼焙汀澳苷f”不僅是社會符號的語義功能體現(xiàn),同時也是具體語境中語言使用的具體體現(xiàn)。順應理論認為語言具有變異性、商討性和順應性。順應性則是指交際者能夠從一系列可變異的語言選項中作出商討性選擇。而這種基于語言變異性基礎上的商討性順應是交際者在交際需要引導下的意圖性控制行為。因此這種語言選擇的過程在語言產(chǎn)出之前即在大腦中進行,在人的意識范疇下主動積極地順應物理的、社會的、心理的語境層面從而選擇合適的語言形式。Leech[17]稱之為語言外動機, Verschueren[18]更加明確地界定為元語用意識(metapragmatic awareness)。一般來講,如果說話人有特殊的交際目的,他在作出語言選擇時元語用意識往往會在較大程度上參與指導與調(diào)控,最終使作出的語言選擇有明顯的語用特征[19]。因此有意識地使用不同的稱呼語則反映了交際者在元語用意識下順應不同的交際語境而采用的元語用策略,在語用平衡的指引下,稱呼語則成為元語用策略的外在標記。
語用平衡理論認為人們?yōu)榱藢崿F(xiàn)其交際需要(communicative needs,用N表示)總要付出一定的語用努力,交際者通過調(diào)用各種語用資源從而產(chǎn)生語用力量(pragmatic force,用F表示),該語用力量與交際需要之間的作用力會產(chǎn)生二大類交際結果[20]:
語用平衡:N=F,交際平衡,說話人一般取得預期的語用效果。
語用不平衡:N≠F,交際失衡,說話人可能會也可能不會取得預期的語用效果。
正向不平衡:當N 負向不平衡:當N>F,說話人一般不會取得預期語用效果。 另外陳新仁[20]還指出話語交際中存在“緩沖區(qū)”或“不敏感區(qū)”,這種情況下N與F的相差不大,雖然產(chǎn)生了語用不平衡,但是不足以引起對方的消極反應。 基于以上兩種理論,我們認為無論是交際還是文本演說,說話人/作者都會有意無意地為達到交際需要順應社會心理語境并使用相關策略追求語用平衡。稱呼語則是說話人采取不同的身份視角調(diào)節(jié)其話語的語用力量以達到語用平衡的一種元語用策略。 我們借鑒身份表征理論的三分法即個體表征、人際表征和群體表征,依次對應稱呼語的個體身份、人際身份和群體身份。自稱是個體身份的典型表達方式,而他稱反映的是通過人際互動和人際角色分配所獲得的身份概念,也可以是通過群體特征而獲得的身份特征,當然,以群體區(qū)分為基礎的自稱同樣能夠折射出說話人的群體特性。下面我們分別予以考察。 自稱反映的是個人身份獨特性概念。說話主體通過使用不同的稱呼標注自我以達到某種語用目的。其意圖一般出于交際現(xiàn)時語境中的交際需要(communicative needs)。如何自稱反映的不僅是現(xiàn)時語境中發(fā)話者對自我概念的認知,而且會引導聽話人對其話語內(nèi)容的解讀。請看下例: (1) 某客戶和工作人員正在商談合同文本的事情: 客戶:我要見總經(jīng)理,你的意見我不能采納。 工作人員:別忘了,我是代表總經(jīng)理跟你協(xié)商這件事的。 (2) 某校外語系主任參加該系元旦文藝演出時與某學生的對話: 學生:劉主任,這個節(jié)目怎么樣? 老師:很多年啦,記得幾年前我女兒在全校高中畢業(yè)聯(lián)歡會上演過類似的角色。 學生:主任想女兒啦。 老師:呵呵,你不在這上學的話,大街上碰到得叫我叔叔啊。 學生:是啊,劉主任。哦,不,叔叔好![14] 例(1)中的客戶指明要見總經(jīng)理,而工作人員自稱代表總經(jīng)理,將自己的身份定位在總經(jīng)理層面上,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分析,說話人對自我的界定非常明顯:雖然我不是實質(zhì)上的總經(jīng)理,但此時此刻就這件事情的協(xié)商而言,我已經(jīng)具有了總經(jīng)理身份。在該語境中發(fā)話人的自我稱呼表現(xiàn)出較強的元語用意識,首先只有自己被賦予總經(jīng)理身份才能與客戶進一步交談,為了協(xié)商的需要,發(fā)話人意識程度(the degree of salience)非常清晰,必須在總經(jīng)理身份下才能確保交談的順利進行。因此使用“我是代表總經(jīng)理”的稱呼標記引導會話的進一步深入。例(2)中的自稱身份轉(zhuǎn)換更體現(xiàn)了身份標記的這種元語用意識。主任在晚會的現(xiàn)場觸景生情,想到在外求學的女兒。場景因素和現(xiàn)時認知語境使“主任”的稱呼變得不合適。主任發(fā)話說“大街上碰到得叫我叔叔”順應了此時的交際需要。聽話人學生也意識到了主任此時自我表征的轉(zhuǎn)換,用“叔叔好”再次稱呼主任。另外學生為什么此時改稱“叔叔好”,而不是主任所說的在大街上,這也能在順應框架下得到較好的解釋。 我們再看例(3),該例中說話人的自稱指向規(guī)約化了的個人身份“奴才”。 (3) 旺兒又打著千兒回道:“奴才天天在二門上聽差事,如何能道二爺在外頭的事呢?” (《紅樓夢》第六十七回) 該例的承上話輪發(fā)話者是王熙鳳,答話的是賈府的家奴來旺。來旺自稱“奴才”,并使用第三人稱“二爺”,表明發(fā)話人在交際中的心理定位是準確的,他清楚自己在交際場中的身份地位及其與受話者的關系,因此,稱呼的運用明確地體現(xiàn)了其中蘊涵的上級對下級的權力操控,符合當時社會的規(guī)約性原則。這也是發(fā)話人有意識運用稱呼語的元語用策略在等級森嚴的舊社會中的求生之道。試想來旺如果是這樣回答的,他可能會被扭送官府甚至家法喪身。 (4) 旺兒又打著千兒回道:“我天天在二門上聽差事,如何能道他在外頭的事呢?” 下例的自稱轉(zhuǎn)換則反映了交際者在元語用意識引導下對交際雙方身份進行協(xié)商的過程。 (5) 太子:皇阿瑪,我錯了。 康熙:不要叫我皇阿瑪,叫我皇上。 太子:皇上,兒臣錯了,請皇上降罪。[20] 該例中,康熙不滿意兒子對他的身份設定,通過協(xié)商(當然這里由于社會權勢的絕對化,更多的是一種命令言語行為),最終身份要素轉(zhuǎn)移到皇帝的角色上。第一身份設定中的父子關系自然變更為君臣關系。而康熙之所以讓太子稱自己為皇上,是為了讓對方正確評估自己在當前語境中的交際需要,即必須以臣子的身份向自己認罪、道歉[20]。稱呼變更之后,后面的語言形式也隨之變化,“我錯了”變更為“兒臣錯了,請皇上降罪”,這里稱呼語的元語用意識以及使用稱呼語來調(diào)控后續(xù)話語的元語用策略可見一斑。 人際身份是在人們的言語互動中建構的。個體與他人相遇, 才會開始思考自己是誰[21]。說話人總能在人際交往的現(xiàn)時語境中通過角色分配、交往設定來獲得相應的身份。 (6) 同志,請問到珠江路怎么走? (7) 老大爺,請問到珠江路怎么走? (8) 小李,你把這些材料放到會議室。 這些例子中稱呼不可缺失的原因一方面在于打開話輪的需要,另一方面受交際需要和認知語境的制約?!巴尽钡姆Q呼表明交際者互不相識,并且根據(jù)常規(guī)關系可以推定雙方的年齡特征,對方不會太小,否則會采用“小朋友”的稱呼或者零稱呼(零稱呼是指點頭微笑等招呼方式);也不會太大,否則應該采取仿親屬的敬稱或者敬稱式零稱呼。而“小李”的稱呼明顯體現(xiàn)了雙方的交際地位和交際身份,說話人稱呼小李之后隨即發(fā)出了指令性言語行為。 身份本身雖然具有穩(wěn)定性,但這并不意味著言語交際的雙方總是在一種身份設定下進行交談。隨著交談的推進,說話人會對雙方的身份進行協(xié)商,借用稱呼語引導聽話人對身份重新設定進行認知。 (9) 某校英語系新進一位老師A,對早他一年進來的老師B總是以“陸老師”稱呼: 老師A:陸老師早啊,今天有課啊? 老師B:江宏啊,別喊我老師老師的,我都不習慣,我們之間叫名字就得了。 老師A:陸老師,您比我早來??! 老師B:咳,我要走了。 該例中,新來的老師A可能出于維護禮貌的交際需要,順應傳統(tǒng)的先來后到的語境選擇了較為禮貌的語言形式。而B則從同事的角度認為年輕人之間沒有必要這么正式。因為大家都是老師,B聽不習慣這種稱呼,要求互相以姓名相稱。但A依舊堅持,B于是感嘆了一下后便忙自己的事去了。該例中交際者對如何稱呼他人的元語用意識凸顯度較強,并對此進行了協(xié)商,雖然協(xié)商的結果沒有達成一致。這個日常招呼式對話沒有實現(xiàn)常規(guī)的日常交往,其原因可以在語用平衡理論框架中得到較好的解釋。A的交際需要為正常的維持關系型對話,可以調(diào)用的語用資源并不多,零稱呼完全能完成招呼功能,然而A所調(diào)用的語用資源稱呼的語用力量F大于交際需要的力量N,導致了正向不平衡,雖然取得了預期的招呼效果,但是額外效果可能是消極的,即給人留下過于客氣甚至導致交際者之間的陌生化,但是由于緩沖區(qū)的存在,一般不會導致交際者即該例中聽話人的較強消極反應。 規(guī)約性的身份特征在特定的語境和交際需要中也可以通過稱呼語的使用得以改變。請看下例: (10) 另有他圖的地委副書記來到美女舒暢家做客,風韻十足而又聰明的女主人早就想接近書記: 喝完了湯,舒暢低了頭說:“見你吃這么多飯,我好開心的。女人嘛,就是喜歡看著男人吃得香”。朱懷鏡突然發(fā)現(xiàn)舒暢今天始終沒有叫他朱書記,只是左一個你,右一個你。他心里便有種異樣的感覺。 ——王躍文《梅次的故事》 上例中,說話人的動機十分明顯,她借助自己的女性身份特征,產(chǎn)出了建構該身份的語言語用行為,但是她并沒有采取規(guī)約性的稱呼“朱書記”來稱呼對方,而是“左一個你,右一個你”,從而改變了書記的規(guī)約性身份,意圖借此巴結權貴,接近作為高官的地委副書記。當然其語用身份[注]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陳新仁教授分別于2008年4月10日在湖南大學所作的學術講座“語用身份:理論與應用”以及2009年7月22日在武漢大學舉辦的第十一屆全國語用學研討會暨中國語用學研究會第五屆年會的學術報告“身份準則:理論建構及應用”中提出語用身份的概念。建構的效果如何,從某種程度上說取決于聽話人的心理動機,如果該地委副書記習慣了權色交易,其效果則不言而喻。 群體身份反映了交際者的機構身份(institutional identity)和專業(yè)身份(professional identity),能夠?qū)浑H者在某一群體中進行定位,從而折射了其所在群體的某些特征。 (11) 你知道我是誰嗎?我是北京交通部派下來的,級別和你們市長一樣高。 ——中國青年報(2008年11月4日) 我們不妨來分析一下該官員語言產(chǎn)出的社會動機是什么。例(11)中該官員之所以會自稱是交通部的官員是因為該身份能夠給他帶來交際資本。作為個體的交際者,供其選擇歸類(自我身份定位)的群體很多,為什么選擇這一群體而不是那一群體?這種選擇有什么樣的特征呢?社會身份理論為我們提供了答案。Tajfel & Turner[11]9認為社會身份的取得來自群體成員資格,個體社會身份的形成表面上是個體自我歸類造成的,然而更深層的意義是通過歸類獲得的社會身份具有提高自尊和獲得尊重的社會內(nèi)涵[14]。因此說話人一般根據(jù)社會的積極取向定位或者凸顯自己的身份,例(11)中說話人即希望利用身份的效用屬性,通過尋求積極的身份認同以期達到其高官身份建構的目的。由此,我們不難推斷說話人選擇該類自稱建構了其特定的語用身份,其元語用意識源于該類語用身份建構的效用性,亦即采取這種方式自稱至少在說話人看來可以為自己的某些不當行為增加砝碼從而獲得特殊對待。也正因為如此,研究語用身份體現(xiàn)了對以言成事行為的關注,彌補了言語行為理論強調(diào)以言行事行為從而忽視了以言成事行為研究的不足。 身份是交際者為滿足交際需要可供調(diào)配的語用資源之一。本文依據(jù)身份表征理論,認為言語交際中身份的體現(xiàn)形式有個體我、人際我和群體我。語言使用的過程就是交際者順應相關語境因素為實現(xiàn)交際需要而對不同的語言項目進行選擇的過程,這種對不同語言項目的選擇體現(xiàn)了交際者調(diào)控語言的元語用意識,而稱呼語則是交際者內(nèi)在身份表達的外顯標記,是交際者實現(xiàn)語用身份建構的重要手段之一。 參考文獻: [1] Levinson S C. Pragmatics[M]. Cambridge: CUP, 1983:71. [2] Brown R, Ford M. Address in American English[M]∥Hymes D. Language in Culture and Society. New York: Harper & Row, 1964:234-244. [3] Ervin-Tripp S M. Sociolinguistic Rules of Address[M]∥Pride J B, Holmes J. Sociolinguistics. Harmondsworth: Penguin Books Ltd., 1972:225-241. [4] 曲婧華. 稱呼的語用研究[J].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 1999,22(2):25-27. [5] 李明潔. 稱呼圖式:稱呼語的認知模式[J]. 漢語學習, 2000(3):10-15. [6] 王曉紅. 稱呼語的社會文化標志功能[J].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 2001,24(1):54-56. [7] Zhao Yuan Ren. Chinese Terms of Address[J]. Language, 1956,31(1):217-241. [8] 祝畹瑾. 漢語稱呼研究[M]∥胡文仲. 文化與交際.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1994:271-277. [9] 衛(wèi)志強. 稱呼的類型及其語用特點[J]. 世界漢語教學, 1994,8(2):10-15. [10] Hartmann R R K, James G. Dictionary of Lexicography[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58. [11] Tajfel H, Turner J C. 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of Intergroup Behavior[M]∥Worchel S, Austin W.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Chicago: Nelson Hall, 1986. [12] Brown R. Social Identity Theory: Past Achievements, Current Problems and Future Challenges[J]. European Journal Social of Psychology, 2000,30:745-778. [13] 袁周敏. 言語交際中的身份建構及其理據(jù)研究[J]. 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10(3):56-59. [14] 袁周敏. 克林頓總統(tǒng)就職演說的身份建構研究[J]. 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11(2):61-66. [15] Brewer M B, Gardner W. Who Is This “We”? Levels of Collective Identity and Self Representation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6,71(1):83-93. [16] Halliday M A K.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M]. London: Edward Arnold Limited, 1978. [17] Leech G.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 London: Longman Group Limited, 1983. [18] Verschueren J.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187. [19] 吳亞欣,于國棟. 話語標記語的元語用分析[J]. 外語教學, 2003,24(7):16-19. [20] 陳新仁. 論語用平衡[J]. 外語學刊, 2004(6):42-47. [21] 王建平,劉嬌. 走出身份迷誤——解析《眼望上蒼》的種族身份建構[J]. 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9(4):372-376.二、 稱呼語的元語用特征
1. 個體身份
2. 人際身份
3. 群體身份
三、 結 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