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玉波,郝運慧
不倫之戀,無間地獄
——探析《紅字》中丁梅斯代爾的救贖之路
宮玉波1,郝運慧2
本文通過不倫之戀&無間地獄這一文學(xué)敘事模式來探討《紅字》中罪與救贖這一主題,特別是牧師丁梅斯代爾艱難、痛苦的救贖歷程,并探析造成他在救贖路上的延宕之因,即清教思想的體制化和牧師自身的智性化傾向。同時探討霍桑在清教主義語境下對普遍的救贖之路做出的嘗試。
丁梅斯代爾;無間地獄;救贖
不倫之戀&無間地獄式的悲劇愛情是備受歐美作家青睞的一個創(chuàng)作主題,似乎已沉積在其創(chuàng)作的集體無意識之中。在近現(xiàn)代的歐美文學(xué)中,涉及此主題的名作屢見不鮮——《紅字》、《喧囂與騷動》、《無名的裘德》、《洛麗塔》、《荊棘鳥》、《巴黎圣母院》等等。其中描寫的教民戀、兄妹戀、婚外戀以及父女戀等一系列為世人所禁忌的愛情和悲劇,無不給讀者以強烈的震撼。誠然,禁果也許異常甘甜,但無一例外都需付出巨大代價。正如《荊棘鳥》中作者題記所言:“這一曲無比美好的歌,曲終而命竭……因為最美好的東西只能用深痛巨創(chuàng)來換取……?!北疚挠ㄟ^不倫之戀&無間地獄這一文學(xué)敘事模式來探討《紅字》中罪與救贖這一主題,特別是牧師丁梅斯代爾艱難、痛苦的救贖歷程,并且探析造成其救贖路上延宕的因素。
在《紅字》這部小說中,那個“熠熠發(fā)光的、妙不可言的”[1]34的A字無處不在。在通奸之罪被發(fā)現(xiàn)并審判后,女主人公海絲特選擇了佩戴著有形的A字,坦然地面對自己的罪,以一位殉道者的姿態(tài)走出了一條平靜、光明的救贖之路。而與之通奸的牧師丁梅斯代爾卻因虛偽、怯懦以及諸多其他方面的考慮,選擇了背負著無形的A字,在無間地獄中遭受歷練,在分裂的人格中自我折磨。從表層意義上說,牧師丁梅斯代爾似乎逃脫了教會與民眾的審判;但在內(nèi)心深處,他卻一刻也沒得到安寧。上帝的注視、情敵的窺探、良心的拷問使他游離于人生的兩極、日漸走向了崩潰的邊緣。在公眾面前,他光輝圣潔猶如上帝的天使;面對自我時,他怯懦、虛偽,是騙子、是罪人。在他的生活中,只有“暗影”與“人格面具”的永恒沖突,只有處于人生兩極的焦慮與壓抑,而沒有作為真實自我的緩沖,因此他只能終日在自我分裂中放逐、折磨著自己。
丁梅斯代爾的人格面具是一個正派、善良、博學(xué)、雄辯、備受崇敬的牧師;他摒棄一切的世俗、情欲、本能的需求,極力壓制心底任何一點的暗影向自我顯現(xiàn),把整個的自我與這種人格面具等同起來。但是,他又無法壓制來自“暗影”的贖罪呼喚。“他是被那追逐得他無地自容的悔恨驅(qū)趕到這里來的,而這悔恨的胞妹與密友則是怯懦。每當(dāng)悔恨的沖動逼迫他走到坦白的邊緣時,怯懦就一定會用顫抖的雙手把他拖回去”[1]99,回到人格面具所容許的世界里。于是他只有靠在密室中禁食、鞭笞自己等一系列的自虐行為來減輕一些心理上的緊張狀態(tài)。他之所以不肯袒露 “那顆懷有秘密而又負罪感的心”,是因為他此時已被無形中膨脹起來的人格面具所占據(jù)和支配,無力恢復(fù)本真的自我。這一面具把他推上了榮光的巔峰,得到萬千教民頂禮膜拜;也是這一面具把他拉向了壓抑痛苦的深淵,忍受長達七年之久的“難言的折磨”。但是,上帝的注視、內(nèi)心“暗影”的呼喚、齊靈渥斯的無情窺探終于使他的人格面具走向了崩潰的邊緣。他選擇了在總督就任的盛大日子,向所有人袒露實情,他走上了那個夢游時曾登上的恥辱臺——“牧師站在那里,臉上泛著勝利的紅潮,仿佛一個人在極端痛苦的緊要關(guān)頭獲了一次勝利,隨即就倒在了刑臺之上”[1]178。此時,丁梅斯代爾勝利了,矛盾體對立的雙方終于在此達到了和解,完成了一個真實的人的心靈得以重塑的過程,他的暗影獲得了顯現(xiàn)的機會,并且與其真正的人格面具合二為一。雖然以付出生命為代價,但他的人格在人格面具和暗影重合之后獲得了新生,走出了無間地獄,實現(xiàn)了救贖。
霍桑把《紅字》這部小說的背景置于17世紀北美清教殖民統(tǒng)治下的新英格蘭。當(dāng)時流亡到此的清教徒懷著“天定命運”的使命感,以“上帝的選民”自居,欲在這片荒野之中建立一座“上帝之城”。為了在新大陸站穩(wěn)腳跟、履行上述使命,清教徒們實行政教合一的統(tǒng)治,制定嚴格、專制的教義,整個新英格蘭到處充斥著陰郁恐怖的氣氛。這一切都可在全書的第一章“獄門”中初見端倪:“新殖民地的創(chuàng)建者們,不管他們原先計劃建立的是什么樣的人類美德與幸福的烏托邦,一定會在處女地上圈出一塊做墓地,另一塊修建監(jiān)獄,因為他們認為這都是殖民地草創(chuàng)時期不可或缺的東西”[1]39。由此可見這些早期來此的清教徒們抵御一切世俗、情欲以及人的一切自然、本能的需求,踐行苦修、戒律、虔誠懺悔,以求洗清身上的罪惡,獲得救贖。嚴苛的清教主義思想作為集體無意識已經(jīng)滲入到每一個教民的骨髓與細胞,無所不在地支配著人們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
嚴酷的清教體制把人的自然的、本能的生命意志不斷削減,以謙卑侍奉上帝為最高美德、以自我的張揚為罪惡之首。它就像一座無形的“圓形監(jiān)獄”,里面的囚徒不僅在行動上受著無所不在的“監(jiān)視”,而且靈魂也在受“奴隸道德”的“規(guī)訓(xùn)”。法國著名哲學(xué)家米歇爾·??麦@呼:這種“圓形監(jiān)獄”是“人類心靈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政治秩序中的哥倫布之蛋”。17世紀新英格蘭的清教體制無意識之中便成了??率降摹皥A形監(jiān)獄”的翻版,它“發(fā)展出一整套對人類進行馴服的技巧,把他們禁錮在特定的地方,進行監(jiān)禁、奴役、永無止息的監(jiān)督”[2]。它就像一個人格面具罩在了所有新英格蘭教民的臉上,使其無時無刻不在“上帝”的“監(jiān)督”之下。久而久之,教民們便形成了尼采所說的“奴隸道德”的執(zhí)行者,他們變得謙卑、怯懦、散盡原始的生命意識和反抗能力。如果說教民們是麻木地將這一人格面具罩上,那么丁梅斯代爾則是有意識地把這一面具罩上,而且越罩越緊。他潛心鉆研教義、嚴于律己、以標本式的虔誠布道來回報上帝的恩寵。作為清教主義的代言人,他的牧師身份以及內(nèi)心對這種思想的完全認同使他不敢越出這一體制半步,只能終日生活在內(nèi)心的折磨之中。
雖然備受煎熬與折磨,但是丁梅斯代爾從未想過逃走。清教體制的“規(guī)訓(xùn)”已經(jīng)浸淫到其全身的每一個細胞,抽走了他作為自然人的血性與行事的勇氣:“我沒有力量出走。像我這樣一個不幸的罪人,我已經(jīng)沒有別的想法,只求在上帝給我安排的地方茍延殘喘、了此一生。雖然我已失去了我自己的靈魂,但我仍然可以盡我所能為別人的靈魂做些事!雖然我是個不忠于職守的衛(wèi)兵,凄苦的守衛(wèi)終了時,所能得到的報償只是死亡和恥辱,但我仍不能擅離崗位”[1]178。此時的丁梅斯代爾雖然覺得沒有救贖的希望,但他仍然甘愿做上帝忠實的奴仆,直到生命消失殆盡??梢?,丁梅斯代爾完全自覺地成了清教體制的囚徒,并最終成為這一體制的殉難者。
體制化的清教構(gòu)成了丁梅斯代爾悲劇的內(nèi)因,但其自身的因素也不容忽視。他的博學(xué)多才使他成為萬人敬仰的牧師。但同時他的知識與智慧亦賦予了他神經(jīng)質(zhì)般的敏感與壓抑、哈姆雷特式的憂郁與躊躇、卡夫卡式的迷離與無助。知識把他裝扮成光輝圣潔的天使,導(dǎo)引著人性的方向、播撒著天國的慈善與良知;但知識也使他寧愿受刑于無間地獄,而不能戰(zhàn)勝怯懦、撕掉虛偽。正如亞當(dāng)、夏娃因食智慧之果而失去天堂樂園,因此求知的同時便會有開啟智性的痛苦,便會開啟智性與心靈的沖突,這便成了人間一個永恒的隱喻。
英國著名哲學(xué)家培根曾言:“知識就是力量”。幾百年來,人們在頌揚知識的力量的同時卻極少對知識進行質(zhì)疑與反思,對知識的悲劇更是關(guān)注甚少。知識的力量永遠都是建設(shè)性的嗎?暫且拋開丁梅斯代爾的悲劇不談,中外有太多的飽學(xué)之士皆因智性的灼熱而煎熬于心神憔悴,甚至走向自我毀滅——美國作家杰克·倫敦、哈特·克萊恩、海明威,英國小說家弗吉尼亞·沃爾夫,俄國詩人葉賽寧、法捷耶夫,奧地利作家史蒂芬·茨威格,日本作家川端康成、芥川龍之介,臺灣女作家三毛,著名學(xué)者王國維、詩人海子…… 這些競相走向隕落的巨星無不在一個層面上說明這樣的道理——知識在本體論意義上的無力感,即對生命本原的輕視、行動能力的減弱、痛苦的增長、甚至于信念的喪失。當(dāng)代著名文學(xué)批評家哈羅德·布魯姆(Harold Bloom)曾指出英語中meaning(意義)一詞和moaning(悲嘆、呻吟)在古英語中是同一個字[3],這似乎也在影射著誰欲探究事物的意義本原將會走向痛苦與無奈。德國著名哲學(xué)家叔本華也曾言:“智慧之燈愈明亮,愈能看透‘生存意志’的原形,那時才了解我們竟是這樣一幅可憐相,而興起悲哀之念”[4]。德國作家歌德在其巨著《浮士德》中,將知識悲劇冠于五個階段之首。老浮士德雖已鉆研了哲學(xué)、法律、醫(yī)典與神學(xué),最終卻悟得:“我一切的歡娛從此遠去,再不想,求得什么卓識真知……”[5]。學(xué)問、知識就像一場浮華的語言騙局,并未把握住生活的精髓,反而卻抑制了本然的生命。
作為新英格蘭牧師中學(xué)識的典范,丁梅斯代爾自然是這場語言騙局的俘虜。對智性的熱衷造就了他多思而憂郁的本性,并進而造成了行動上的延宕。在“牧師夜游”一章中,同樣有著智性化特質(zhì)的齊靈渥斯一語道出了智性化尷尬的局面:“我們讀書人,埋頭在書本里……我們醒時做夢,睡夢中走路……”[1]139。正是這種現(xiàn)實與夢境的兩界游離為丁梅斯代爾增添了太多的假設(shè):“如果我是一個無神論者——一個喪盡良心的人——一個本性粗野的惡棍 ― 我也許在很久以前早就找到了平靜”[1]172。而正是這種假設(shè)延長了其救贖路上的痛苦。正如《舊約·傳道書》所言:“我又專心察明智慧、狂妄和愚昧,乃知這也是捕風(fēng)。因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煩;加增知識的,就加增憂傷?!?/p>
作為人類心靈幽暗處的探索者,霍桑在自己的被稱之為“傳奇”的作品之中,以寓言的手法挖掘著“人性的真”,他用自己的藝術(shù)揭示著人類命運的困境。在他大多數(shù)作品里,中心問題并不是神學(xué)上的罪惡問題,而是這種罪惡的信念在早期的殖民者心中所產(chǎn)生的心理后果[6]。對于霍桑內(nèi)心的罪惡情結(jié),公認的解釋莫過于祖輩的所行在其心中留下的“歷史重負”。因此,霍桑一方面認同清教的主張,深感人性之墮落、罪惡之普遍。然而,做為慣用諷喻的藝術(shù)家,霍桑又是超然的,他站在人道的立場,批判清教的專制與嚴酷。霍桑的這種“含混”或者“矛盾”其實是他對清教體制下救贖的普遍意義做出的思考。在上帝與罪惡不可調(diào)和的清教徒極端主義本體論中,竭力尋找單一的終極意義必然會陷入形而上學(xué)的漩渦,進而導(dǎo)致自我的分裂;當(dāng)眾懺悔前的牧師丁梅斯代爾、好小伙兒布朗便是絕好的例證?;羯T谄鋭?chuàng)作中一直在嘗試探求一條救贖之路,來消解這一絕對二元對立的危機[7]。他塑造出海斯特· 白蘭、米麗安等形象,她們先為罪惡所丑化,又為恩典所改造,通過苦修、內(nèi)省、行善、懺悔等方式達到道德和精神上的升華。牧師丁梅斯代爾雖然生命消殞,但卻在臨終前勇敢的懺悔中獲得了救贖??梢姡诳隙ㄉ系鄣拇嬖?、善惡并存的世界中,走向道德、走向人性的復(fù)歸是霍桑對救贖之路做出的可貴嘗試。
[1][美]納撒尼爾·霍桑.紅字[M].姚乃強,譯.南京:譯林出版社,1996.
[2][法]米歇爾·??拢?guī)訓(xùn)與懲罰[M].劉北成,楊遠纓,譯.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99:30.
[3]楊周翰.鏡子和七巧板[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1990:154.
[4]叔本華.生存空虛說 [M].陳曉南,譯.重慶:重慶出版社,2009:166.
[5]歌德.浮士德 [M].郭沫若,譯.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57:21.
[6][美]羅伯特·斯比勒.美國文學(xué)的循環(huán)[M].湯潮,譯.北京:北京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1993:68.
[7]張晶.霍桑與救贖 [M].北京:中國商務(wù)出版社,2007:6.
I106.4
A
1001-6201(2011)05-0219-03
2011-05-07
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wù)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2009JBZ022)
(作者單位:1.北京交通大學(xué)語言與傳播學(xué)院;2.北京外國語大學(xué)英語學(xué)院)
[責(zé)任編輯:張樹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