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徹
(遼海出版社,遼寧 沈陽 110038)
地域文化史的定位、特點、結構
——讀《遼寧文化通史》札記
徐 徹
(遼海出版社,遼寧 沈陽 110038)
《遼寧文化通史》是繼《安徽文化通史》、《上海文化通史》及《齊魯文化通史》等之后問世的國內(nèi)第四部省級地域文化通史。它的適時出版,填補了遼寧省地域文化史沒有通史著作的空白。這一部通史著作是否成功,其重要的標志是看其有否提出了新的學術觀點。新穎的學術觀點是一部著作的靈魂。缺乏靈魂的歷史著作是沒有生命的。作者在本書中提出了很多新鮮的學術觀點,令人耳目一新。
地域文化史;遼寧;特色
《遼寧文化通史》已由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了。該書小16開精裝本,200余萬字,插圖500余幅,洋洋灑灑9大冊。該書總主編為著名的文化學民俗學學者曲彥斌研究員。這部大部頭的重點圖書的出版,是遼寧省社會科學界的一件大事。該書是繼《安徽文化通史》、《上海文化通史》及《齊魯文化通史》等之后問世的國內(nèi)第四部省級地域文化通史。它的適時出版,填補了遼寧省地域文化史沒有通史著作的空白。
這部文化通史著作,特色鮮明,看點甚多。
第一,審慎研討,確定思路。多人參與的一部巨型著作的撰寫,最重要的是要在動筆之前確定撰寫思路。思路明確,可以事半功倍,少走彎路。本書的撰寫,結合已經(jīng)出版的三部兄弟省的文化通史,結合本省文化史的發(fā)展實際,經(jīng)過反復而細致的一再討論,得出了一些重要的主體思路,筆者將其概括為七個結合:一是全書編年體的縱向線索與文化史的橫向線索相結合;二是通史體的記敘方式與斷代專題的記敘方式相結合;三是記敘內(nèi)容上的物質(zhì)文明和精神文明兩個文明相結合;四是內(nèi)容全面翔實與語言流暢靈活相結合;五是遴選學有專長的專家撰寫與聘請業(yè)務精湛的學者審訂相結合;六是體例總體統(tǒng)一與細節(jié)個別差異相結合;七是分卷記敘與總卷說明相結合。
這七個結合是多位作者經(jīng)過反復討論達成的共識。
其中,體例總體統(tǒng)一與細節(jié)個別差異相結合,是別具特色的一個結合。由于多位學者參與撰寫,其知識結構不同,學術背景不同,研究領域不同,觀察視角不同,因此在學術見解上難免會有不同。在撰寫本書時,在體例總體統(tǒng)一的前提下,允許學者保留自己的學術見解。這就給撰寫者提供了表達個人學術見解的廣闊空間。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由此,本書在學術觀點上多有發(fā)明、多有創(chuàng)見??梢哉f,審慎研討,確定思路,是多人撰寫巨型著作的一個成功的經(jīng)驗。
第二,結構嚴謹,體系完整。本書是一部地域文化通史,時間跨度長,內(nèi)容涉及廣,圖片刊載多。全書時限從遼寧的石器時代一直延續(xù)到當代社會,即從上古直到20世紀末。為記敘需要,全書劃分為九卷:總卷、先秦卷、秦漢卷、魏晉南北朝隋唐卷、遼金卷、元明卷、清代卷、近現(xiàn)代卷和當代卷。
為了各卷的撰寫能夠統(tǒng)一,僅有撰寫的基本思路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制定具體的撰寫體例。本書的撰寫在制定撰寫體例上作足了功課。經(jīng)過反復研究,他們在三個方面作出了具體細致的規(guī)定:關于全書文體;關于各卷內(nèi)容;關于行文規(guī)范。
關于全書文體,總主編曲彥斌寫道:“采用‘通史體’(如《史記》)與‘斷代專題’相結合的記述方式。亦即各卷的總體結構以‘編年體’(按年月日順序記載的中國史書體裁)為總綱,同時各卷在具體內(nèi)容上又參照‘紀傳體’(以人物傳記為中心的中國史書體裁)、‘紀事本末體’(以歷史事件為綱的中國史書體裁)對事件、事物和重要歷史人物設專題記述的綜合性寫法?!焙喲灾?,縱向記載采用編年體,橫向記敘采用本末體和紀傳體。再簡言之,全書的文體就是縱向記載的編年體和橫向記敘的本末體、紀傳體相結合的文體。
關于各卷內(nèi)容,基于“大文化”的理念,總主編曲彥斌就文化的內(nèi)涵和外延,提出了四個層面的概念:
1.物態(tài)文化層面:指人的物質(zhì)生產(chǎn)活動及其產(chǎn)品的總和,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實在的事物,如人們的衣、食、住、行等。
2.制度文化層面:指人們在社會實踐中建立的規(guī)范的自身行為和調(diào)節(jié)相互關系的準則。
3.行為文化層面:指人們在長期社會交往中約定俗成的習慣和風俗,它是一種社會的、集體的行為,不是個人的隨心所欲。
4.精神、心理文化層面:指人們在社會心理和社會意識形態(tài),包括人們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以及由此而產(chǎn)生的文學藝術作品。
依據(jù)“大文化”的理念,提出了文化的四個層面的概念,這使本書的撰寫內(nèi)涵豐富,視野開闊,脈絡清晰,流傳有序。
關于行文規(guī)范,全書規(guī)定了三級標題,即卷、章、節(jié)三級。
需要特別提出的是本書特設了一個總卷,將在其他分卷不宜闡述的論題,全部在此卷加以闡釋。提綱挈領,總攬全局,畫龍點睛,突出重點。
嚴謹?shù)慕Y構,完整的體系,是本書成功的又一個重要標志。
第三,觀點新穎,多有創(chuàng)見。一部通史著作是否成功,其重要的標志是看其有否提出了新的學術觀點。新穎的學術觀點是一部著作的靈魂。缺乏靈魂的歷史著作是沒有生命的。作者在本書中提出了很多新鮮的學術觀點,令人耳目一新。
例一,考古學者郭大順在《先秦卷》提出的新觀點:“遼寧先秦時期的文化,是遼寧文化史的萌芽期和形成發(fā)展期。在遼寧漫長的古代歷史文化發(fā)展的初始階段,應該有個萌芽期,這就是距今數(shù)萬年到數(shù)十萬年的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到青銅時代是遼寧文化的形成與發(fā)展時期……遼寧地區(qū)的新石器時代,區(qū)域文化特征鮮明,區(qū)內(nèi)外的文化交流頻繁,從而在文化上不時出現(xiàn)亮點?!贝送?,郭大順還論述了“遼寧上古龍文化”、“遼寧史前玉文化”、“祖先崇拜與薩滿式文明”、“遼寧文化史最輝煌的一頁——紅山文化”及“遼東半島的巨石文化”等。這中間,新論迭出,新說屢見。
例二,博物學者王綿厚在《秦漢卷》提出的新觀點:“‘漢郡文化’是本書提出的一個新的概念。所以應當從中國歷史發(fā)展的宏觀進程中,闡釋‘漢郡文化’的本質(zhì)內(nèi)涵及其命題的基本要素。從確立秦漢時期的一種地域文化看,本書所指的‘漢郡文化’,作為特定歷史時期的社會文化,從其結構看,至少應有三個內(nèi)容要素。一是以漢文化為主體的多元文化,是它的基本內(nèi)涵;二是以郡縣制為主體的政體文化,是它的主要形式;三是以封建經(jīng)濟為基礎的城市文化(郡縣文化),是它的主要載體?!焙苊黠@,作者提出的關鍵詞“漢郡文化”,是作者的一個大膽的創(chuàng)造。在這里,作者對“漢郡文化”的“三個內(nèi)容要素”的闡釋,極具說服力。
同時,作者在撰寫本書時,別出心裁地提出了自己的指導思想:“本卷在編寫中注意了‘兩個區(qū)別’和‘三個結合’?!畠蓚€區(qū)別’,即區(qū)別于一般的社會發(fā)展史和文化專史(如文學史、宗教史、民俗史)?!齻€結合’,是將地域文化史、民族文化史和社會文化史結合。其中從遼寧區(qū)域文化史的角度,更注重地域文化的特色。如漢郡文化、城市文化、長城文化和交通文化等?!边@里提出的“兩個區(qū)別”和“三個結合”的寫作的指導思想,完全出自作者的發(fā)明??脊艑W者王綿厚的《秦漢卷》多有發(fā)明,多有創(chuàng)造。
其他各卷也都提出了新的見解,限于篇幅,在此不一一列舉。
第四,資料豐富,采用精審。大部頭學術著作的成功,豐富的資料是其重要的支撐。這些資料,包括地上的,地下的;文字的,口述的;圖片的,實物的。豐富的資料在運用時,還要經(jīng)過學者仔細地辨別,審慎地選取。本書的資料十分豐富,選用極為精審。
現(xiàn)僅以韓世明教授著《遼金卷》的“參考文獻”加以說明。本卷文字僅26.6萬字,但“參考文獻”卻多達118條。這118條的編排,先古后今,從遠及近,劃分板塊,排列有序。本卷劃分二編,上編“遼代文化”,下編“金代文化”?;诖?,“參考文獻”的大排列,就是先遼后金。但是,這中間,又是先古后今。大體在51條之前,全部是古人對遼金的論述;52條以后,才是今人對遼金的論述。51條以前,又是按照先斷代歷史、后筆記志書的順序,先后有序的加以記錄的。全部文獻,大體可以劃分為5個板塊。
第一個板塊。第一條至第九條,為古人撰寫的斷代歷史板塊。這和條全部是古人撰寫的斷代歷史,依次包括《遼史》、《宋史》、《金史》、《元史》、《高麗史》、《契丹國志》、《遼史拾遺》、《遼史拾遺補》、《全遼文》等9條。
第二個板塊。第十條至第五十一條,為古人撰寫的筆記志書板塊。第十條為《三朝北盟會編》。此書是什么性質(zhì)的著作呢?是斷代歷史,還是筆記志書?抑或是其他別種著作?為什么將此書放在第十條?這需要加以認真考析?!度泵藭帯肥撬未幠牦w的歷史名著,全書250卷。作者徐夢莘(公元1126年——1207年),江西清江人。29歲中進士。一生著述,69歲時才撰成此書?!叭笔侵杆位兆谮w佶、宋欽宗趙桓、宋高宗趙構三朝。該書會集了三朝有關宋、金和戰(zhàn)的多方面史料,兼收并蓄,內(nèi)容豐富。宋、金和戰(zhàn)是北宋末南宋年間的頭等大事,宋人據(jù)親身經(jīng)歷或所聞所見記錄成書者,不下數(shù)百家,但“各說異同,事有疑信”。為了留存史料,歷史學者徐夢莘將各家所記,以及這一時期的詔敕、制誥、書疏、奏議、傳記、行實、碑志、文集、雜著等,凡是“事涉北盟者”,均加著錄,按年、月、日標示事目,加以編排。征引的文獻多達200余種。其選擇史料的特點是,對記敘的異同或疑信,一律不加考辨,照錄無誤。其收錄的材料,大體可分為政府公文與民間筆記兩大類。因此,該書既不是斷代歷史,也不是筆記志書,可定性為原始資料長編。
由于《三朝北盟會編》是原始資料長編,作為全部文獻的第十條及筆記志書板塊的第一條就十分準確了。它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第三個板塊。第五十二條至第八十七條,為今人著作板塊。這里依次包括《二十二史朔閏表》、《金史拾遺五種》、《金史簡編》、《金史論稿》(一)、《金史論稿》(二)、《金代經(jīng)濟史略》、《金代女真研究》、《金朝史研究》等。
第四個板塊。第八十八條至一○六條,為今人論文板塊。這里注釋了發(fā)表在重要期刊上的部分重要論文,其所涉期刊有:《考古》、《文物》、《歷史研究》《、中國經(jīng)濟史研究》、《北方文物》、《遼海文物學刊》等,如蔡美彪《試說遼耶律氏蕭氏的由來》一文,就發(fā)表在1993年第五期《歷史研究》上。
第五個板塊。第一○七條至一一八條,為其他論著板塊。這里似乎注釋了后來發(fā)現(xiàn)并引用的其他重要文獻。
第五,評價準確,取舍得當。對此,《當代卷》表現(xiàn)突出。建國后,最難處理的是歷次政治運動應如何敘述。對此顯然作者都動了腦筋,下了功夫??傮w看,對待諸如大躍進、反右派、反右傾、文革等,作者或直斥其謬,或深刻剖析,或弱化帶過,取舍有據(jù),分寸得當??傮w看,對待這半個世紀的遼寧文化,作者敘述得體,評價準確。
綜上,《遼寧文化通史》是一部嚴肅的文化通史巨著。作者是全部熟悉本段歷史文化的行家里手。本書起點高、思路明、視角新、資料富,是繼已經(jīng)面世的三部省級文化史巨著的第四部省級文化史的成功之作??傊骶幥鷱┍笱芯繂T高屋建瓴、慧眼識珠、篳路藍縷、英明決斷,為此付出甚多,這是有目共睹的。此部巨著的出版,在遼寧省社會科學界具有劃時代的重要意義。我祝賀這部通史文化巨著的成功出版,感謝作者為遼寧省提供了一份能夠流傳史冊的文化大餐。
【責任編輯:劉 強】
K29
A
1673-7725(2011)02-0016-03
2011-02-20
徐徹(1939-),男,吉林長春人,編審,教授,主要從事晚清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