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波
不同教學思維下課堂教學方法選擇與運用的比較
陶 波
本文從教與學兩種語文教學思維概念的界定入手,著重從不同教學思維主導下教師課堂教學方法的選擇與運用的角度進行比較分析,進而幫助語文教師更好地了解不同教學方法的選擇與運用的差異,從而根據(jù)課堂教學的實際需要轉(zhuǎn)變自己的教學思維,靈活地選擇、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優(yōu)化語文課堂教學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教學思維 教學方法 選擇 運用
教學方法是教師指導學生為了實現(xiàn)教學目的,在教學過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辦法和措施。它是教師傳授知識、培養(yǎng)學生能力和開發(fā)學生智力的重要手段。教學方法包括教師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學生學的方法(學習方法)兩大方面,是教授方法與學習方法的統(tǒng)一。研究和分析各種教學方法,筆者認為每一種語文課堂教學方法,都有其獨特的作用和功效,方法本身沒有什么優(yōu)劣高下之分。我們??吹胶芏辔恼聦σ恍┙虒W方法予以褒貶,似乎總要把一些教學方法分出個三六九等,這種單純就方法而論方法的優(yōu)劣,是一種認識的誤區(qū)。方法只是我們?yōu)閷崿F(xiàn)教學目的而采用的工具和手段而已,它們的優(yōu)劣不是取決于它們本身,而是取決于使用者如何去使用?使用者有怎樣的教學思維?又會在什么情境中去運用?
語文教學思維不同、情境不同,就會選用不同的方法,事實上即使選用同一種方法,因為教學思維不同在具體運用時也會有很大差異。
教語文教學為“教”而教,以傳遞固有的知識體系為教學的基本任務。教語文教學思維下教師選擇教學方法的出發(fā)點是便于“教”。正是基于此,教語文教學思維下使用頻率比較高的語文課堂教學方法是“講授法”和“串講法”。
講授法是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運用講授法能使知識系統(tǒng)化,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教給學生以全面而準確的知識。而串講法是在課堂教學中有“講”有“串”的一種方法?!爸v”即講解,“串”即串連,就是把上下文串通起來,實質(zhì)也是“講”,但講的特征是“串”,即把詞、句、語段、段落、全篇連貫起來系統(tǒng)講解。講授法和串講法本身各有其優(yōu)點,但同時也有缺陷,如果在教語文教學思維的指導下,教師整節(jié)課都滔滔不絕的“講”,單一去運用這兩者中的某一種教學方法去組織教學,就很容易使課堂教學走向了“滿堂灌”的泥淖之中。
隨著課改推進,教語文教學思維下課堂教學方法也有很多變式。譬如,時下很多教師采用的討論法。討論法本是在教師指導下,通過以學生為主體的集體對話和互學形式,進行學生之間或師生之間多向信息交流,借以實現(xiàn)語文教學目的的一種教法。但在教語文教學思維下,教師對討論法的運用卻常常走樣。筆者觀察很多語文討論課,一節(jié)課先由老師給出問題,學生分組討論,少則幾次討論,多則十幾次,小組討論后教師依次讓學生代表發(fā)言,發(fā)言結束后,教師給出“權威”答案,然后宣布整個討論結束。
這種模式的討論有兩個特點,其一所討論問題的結果幾乎是不用討論的,因為不論學生怎么討論交流,教師最終所給的結論才是問題唯一正確的答案。其二討論過程機械,教師問題提出來,讓學生討論,學生就開始了,而不論學生是否思考好,交流好,教師設置的時間一到,學生就被叫起來回答問題。
這種討論法只是為了把教師要講給學生的問題,換了個形式去“灌”給學生。與討論法的宗旨不相符合,學生討論不是為了能動的去探究和鉆研他們覺得有疑難和有碰撞的問題,不是為了讓學生合作學習,交流意見,只是一個形式,一個新的程序。這種教學方法看似比滿堂灌的講授法有了進步,實際可能還不如講授法,因為討論本身是無效的,只是浪費了教學時間。
問答法本是以問題為中心組織課堂教學的一種常用教法。主要通過教師提問,學生答問;或?qū)W生質(zhì)疑問難,教師引導學生解疑辯難的對話形式,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教語文教學思維下,很多教師把問答法當作輔助自己“講”的一個手段,如:提問本身并不是為了辯難,解決問題。這樣的問答往往造成了表面熱鬧的課堂氣氛,問題本身卻被忽略和掩蓋。
縱觀教語文教學思維下,課堂教學方法的選擇與運用呈現(xiàn)兩個比較鮮明的特點,
其一,方法的選擇有明顯的傾向性,側重于教師的“教”;
其二,因“教”定法,任何方法都是為了便于教師的“教”與“講”,重方法的形式,而忽視方法的內(nèi)在功用。
學語文教學著力于學生的學,因?qū)W而教,以學定教,由學知教,依學執(zhí)教,所以,教師課堂教學方法選擇的出發(fā)點是便于 “學”。學語文教學因?qū)W情而定課堂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談話法、自學輔導法、練習法、情境教學法、范例法等等教學方法,在學語文教學思維下可以靈活地選擇運用。
學語文教學思維下,課堂教學方法的選擇依據(jù)學生的學情而定,這種教學思維下組織課堂教學的基礎是:在研究學生“學什么,怎樣學”的前提下來研究“教師怎樣指導學生學什么和怎樣學”的問題。所以課堂教學方法選擇的根本趨向是:有利于學生明確學什么,怎樣學;有利于老師明確指導學生學什么,怎樣學。學語文教學思維下的課堂教學方法側重于“自學式和自悟式”的學習方法,側重于啟發(fā)式、討論式的教學方法。
預習法是語文學習中自學式學習方法,學生從樸素的閱讀文本開始,教師從研究學生學情,誘發(fā)學生持續(xù)學習動力著手。預習的首要問題,不是簡單地給學生布置預習任務,而是引導學生接觸文本,讓學生自覺的去閱讀感知,自主的去學習,并力求使自主閱讀和自覺感知成為一種學習習慣。
就語文學科而言,“教書千法,以讀為本”,學生不閱讀,沒有自覺自主的學習,僅靠教師“講”,是不可能在語文學習上有很大作為的?;诖?,學語文教學思維下的預習,首先要激發(fā)學生主動地去閱讀,教師在學生閱讀之后,依據(jù)學生對文本的閱讀感知進行進一步的學法指導,從學生的質(zhì)疑中感知學生學情,從學生的問題中把握學生的求知動機和求知方向,從而順向引導,引導的目的是使他們有更強的求知欲望和更理性的求知動機。
討論法在學語文教學思維下的運用與在教語文教學思維下的運用有很大不同。學語文教學思維下的課堂教學中討論的問題要有針對性、適應性等特點。學語文教學思維下的課堂討論中教師是討論的參與者和調(diào)控者,而絕不僅僅是問題答案的終結者。學語文教學思維下的課堂討論是教學方法而不是課堂教學的目的,課堂教學的目的在“學”,所以,討論應該建立在沉心靜氣的獨立思考的基礎上,不是簡單地就出問題進行討論,而是每一個學習個體都有獨立的閱讀思考,然后帶著自己的思考結果進行交流,通過討論交流不僅豐富了對問題的認識,而且審視自己的思維廣度和深度,修正個體對相應知識的認知,鍛煉了個體的思維品質(zhì)。
學語文教學思維下的課堂提問是激發(fā)學生 “學”的興趣和動機。所以問題的提出必須是建立在充分掌握學情的基礎上,問題要根據(jù)學生學情相機提出,且問題要能進一步激活學生的思維,能推動學生進一步去“學”,使他們“學”得更為深入。提出的問題要適度而且有漸進性,使學生在問題的導引下學激發(fā)熱情,并能獲得成功的喜悅。
★作者單位:廣東省汕尾市林偉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