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菁華
舞劇《一把酸棗》是由山西藝術職業(yè)學院華晉舞劇團在2004年創(chuàng)編并進行演出的,我親歷了她的構思、立項、創(chuàng)作、排演到蜚聲海內外的全過程,深刻地體會到了創(chuàng)業(yè)的艱辛和不易?!兑话阉釛棥芬呀浗洑v了三批學員的演出和付出,劇目也在這些學員的人生經歷中留下了精彩的印記。有的學員已經成為我們舞劇團的簽約演員,一部舞劇已經對我們的學員和演員職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產生了深遠影響。
由于受到主觀抑或客觀因素的影響,想要迅速從一名學生轉變?yōu)橐幻麅?yōu)秀的舞蹈演員,其中經歷的過程也著實不易。學生接受教育的環(huán)境在教室,演員展示的環(huán)境在舞臺,兩者在不同的空間與時間中展示藝術,散發(fā)出的藝術效果也有所差異。我們也在思考一種新的教學模式能使兩者很好地結合。
舞劇團是在“院團合一”的方針下施行團帶班的教學模式,以“劇目引導”的教學方法,圍繞舞劇《一把酸棗》設計課程、組織教學、安排演出實訓。在教學中努力做到“學、練、創(chuàng)、演”緊密結合,打破理論課與實踐課、基礎課與專業(yè)課、教室與實訓場所的界限,把學業(yè)與就業(yè)、學習與工作、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每次在外演出,我們都會帶領學生參觀博物館、藝術館,和當?shù)氐母叩人囆g院校進行交流,深入挖掘這些不同地域的歷史和人文寶藏,培養(yǎng)他們的觀察力和想象力。讓我們的演員學習不同地域的文化內涵,體會風土人情,并結合演出的需要運用到舞臺藝術當中,使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幾年當中我們多次赴新疆、內蒙、云南、寧夏等地演出,許多學生在與當?shù)氐难莩鰣F體和藝術院校進行交流的過程中,對我們祖國各地的民族舞蹈充滿了好奇,那種對地域民族舞蹈細致的觀察和更加深刻的領會與理解已經貫穿到他們的日常生活當中。耳濡目染,他們會不由自主地進行模仿和創(chuàng)新,結合我們山西的民族舞蹈元素,回來后已經能夠獨立自主地編排非常精彩的民族舞蹈,這是我們當初出去演出時所沒有預想到的。點點滴滴中已經凸顯我們獨特的藝術教育成果。今后我們還將注重學生意志的鍛煉和他們對自己所從事事業(yè)熱愛程度的培養(yǎng),并且以人為本,從學生和演員的職業(yè)生涯著眼,以服務為出發(fā)點,使他們對自己,對未來充滿信心。
我們以舞劇《一把酸棗》為平臺,學生參與到《一把酸棗》的排練演出之中,有機地把教學與實踐相結合。通過在舞臺上不斷磨煉自我,培養(yǎng)出自身很好地使用舞臺空間的能力,大大縮短了學生與演員之間的必然跨越過程的時間,使得他們很快適應社會及工作需求。同時,學生有機會聆聽著名編導張繼剛導演等專家的教誨,還能與國家級優(yōu)秀演員同臺獻藝,赴不同國家不同城市演出,既體會到創(chuàng)業(yè)的艱辛和付出之后的快樂,也開闊了視野,增長了才干,在課堂教學中缺失的課程我們要在排練的過程中進行彌補,他們所學到的東西要遠遠大于課堂上的知識,經過一段時間后,學生們都能夠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演出、學習和排練當中。在舞劇《一把酸棗》中,有很多高難度的托舉動作,要求雙人舞演員有很高超的配合能力才可以完成。我們的《團扇》、《紅燈賀喜舞》等經典的群舞段落,整齊劃一的動作甚至要求她們的呼吸都保持一致,默契程度可見一斑,只要有一方不按照規(guī)定的節(jié)拍,抑或一個人的氣息達不到統(tǒng)一,必然會失敗。這就要求他們在課堂上要付出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演員就必須在排練時絲毫不能放松每一個細節(jié)的處理,反復揣摩、配合、練習,才可以確保在舞臺上的萬無一失。在排練廳汗水的付出提高了他們的專業(yè)技能、審美意識與創(chuàng)造性思維,而舞臺上的藝術表現(xiàn)又為他們幕后的努力提供了參考,兩者相輔相成,不可或缺。
優(yōu)秀的舞蹈演員是不會像棋子一樣只擺放在規(guī)定的位置上,那是規(guī)矩,演員會在編導的指導幫助下進行形象創(chuàng)作,同時編導會讓演員進行獨立思考,發(fā)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使其情感感知先于動作感知,進而強化動作技術上的感知,以表現(xiàn)出獨特個性和形象,使其有再創(chuàng)造的欲望和積極性,也就是舞蹈演員的“二度創(chuàng)作”。
因為還沒有適合的成熟的教學模式可以借鑒,所以我們也在摸索中前進,這中間也遇到了很大的困難,比如由于排練和演出任務繁重,學生經常不能按課表進行有序學習,耽誤了文化和專業(yè)課的學習,學生也因此有很大的怨言。經過認真的思考和論證,我們制定了適合自己發(fā)展的教學大綱,區(qū)別于正常院校的教學模式,在演出與教學兩不誤的前提上,創(chuàng)新一條適合自己發(fā)展的教學模式。我們邀請省內外著名的舞蹈家、歷史學家、文學家、心理學家以及戲劇家舉辦定期的講座,使我們的學員和演員對自己的職業(yè)生涯充滿信心,除掌握對所跳舞蹈背景知識的理解外,還能大大增加他們的外延知識,為我們以后舞劇的演出儲備了很好的能量。另外,學習舞蹈專業(yè)和藝術創(chuàng)作是需要靈性的,也稱為悟性。它是對周圍發(fā)生事物的感官認識。思維開闊對作品的理解及舞蹈表演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我們在平日里的專業(yè)基本功和文化課學習的課時很多,不同于普通的藝術院校,學生一天當中幾乎沒有空閑的時間,舞劇《一把酸棗》在平日的演出已經讓我們的學生收獲了很多想法,即使在排練演出的空閑時間,他們也能夠很自覺地進行訓練,并且編排一些自己感興趣的舞蹈動作,他們創(chuàng)作的思維和欲望已經在舞劇之外得到很好體現(xiàn)。我們還開設文章閱讀、音樂欣賞和作品賞析方面的課程,學生從一開始對這樣的大學生活不理解到慢慢接受再到樂于學習,我們也收獲了許多寶貴的經驗。這樣,當學生的悟性和靈性加強之后,就會對藝術有了自己的見解和認識,避免過于死板的學習,解放思想束縛,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對藝術的表演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舞蹈學生與舞蹈演員之間需要跨越的正是不斷創(chuàng)造開發(fā)大腦的二度空間思維。打破規(guī)矩不拘泥于程式中,使舞者不僅是節(jié)奏感、律動感和移動的“活”的情感載體,而且成為了具有情感性、創(chuàng)造性的人。舞劇《一把酸棗》成功入選2005—2006年度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榮獲中宣部“第十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yōu)秀戲劇獎,文化部“第十二屆文華獎”文華劇目獎、文華編導獎、文華音樂創(chuàng)作獎、文華舞臺美術 (舞美設計)獎、文華表演獎,“2007—2008年度優(yōu)秀出口文化產品和服務項目一等獎”,“2009—2010年度國家文化出口重點項目”等多項大獎。這些都離不開我們的學生和演員的智慧和汗水。
用舞蹈的實踐演出來帶動教學,會使演員和學員的成熟速度遠遠大于舞蹈藝術本身發(fā)展的速度,這對于培養(yǎng)我們自己的舞蹈家,培育階梯式的舞劇表演人才是很有益處的。我們在演出初期有很多不適應的地方,從忙于演出到善于演出;從雜亂無章到配合默契;我們的努力終于有了回報。你在觀看舞劇的時候,會感覺到民間素材發(fā)揮得出人意料:音樂聽得過癮,聽得來勁;舞美大氣磅礴,震撼人心;服裝色彩斑斕,道具琳瑯滿目。這些都具有山西黃河流域獨特的形式美。學生在演出的過程中自覺或不自覺地就已經被它感染,那種學習和創(chuàng)作的欲望便油然而生。整個作品的現(xiàn)實意義、文化底蘊和它的國際性,反映了具有中國精神、中國特色的文化美。學生在這樣的經歷中不斷汲取養(yǎng)分,在今后的學習和創(chuàng)作中也將會致力于對優(yōu)秀民族文化的傳承和創(chuàng)新。
舞蹈比所有美麗的語言更為優(yōu)美,但是,只認識字母是不夠的。當一個有天才的人把字母組成單詞,再用單詞組成句子的時候,它就不是無聲的了;它就會變得更有力能夠說出話來了;這樣舞劇就成為最好的表演,使人著迷,引人動情,受到感動,以至流出眼淚。
我們舞劇的演出也在不斷地錘煉學生,讓那些只致力于掌握技術而不去探求戲劇效果的舞蹈演員能有所改變,實踐證明我們的嘗試取得了很大的效果,許多同學已經在舞劇編導方面凸顯他們的能力和過人之處,他們希望到我們山西,到全國各地去采風,去學習,專業(yè)的培養(yǎng)、經驗的積累會讓他們如魚得水。圍繞舞劇《一把酸棗》,我們也培養(yǎng)出了自己的主持人、優(yōu)秀的道具管理人員、舞美師、化妝師、音響燈光操盤手等。更多業(yè)務的拓展,也給他們的工作帶來了新的機會。我們的演員也能夠很好地駕馭自己的心理活動和表情,克服了這一短板,這和他們在排練廳注重戲劇化的表演形式密不可分,希望他們能給今后的演出以及自己的發(fā)展帶來新的驚喜。
市場化的改革和運作已經使我們的舞劇演出達到850余場,享譽海內外。它的足跡不僅遍布祖國大江南北、港澳臺地區(qū),還走出國門,遠赴日本、韓國、澳大利亞、俄羅斯、巴林等國家,與不同種族、不同膚色、不同文化背景的各界人士、各國民眾見了面。我們的品牌優(yōu)勢和舞劇《一把酸棗》的國際化路線使它多次登上國際舞臺,充當了文化使者的角色,為宣傳我們中國文化作出了貢獻。舞劇團給學生所創(chuàng)造的機會與平臺,是一般演出單位所不能提供的。所以,我們能夠在舞劇演出之外還參加省級、國家級、中央級的大型演出,這是舞劇團得天獨厚的先天條件決定的。通過這些演出,我們可以第一時間了解到目前中國藝術界藝術作品的發(fā)展趨勢,演員的專業(yè)水平,從而看到自身所欠缺的地方和所需要努力的方向。當再次回到排練廳的時候,學生就會有目的性地學習。有了這樣的經歷,不至于當我們的畢業(yè)生在接觸到社會才了解自己身上的欠缺之處,以致再想重新加強自身素質的時候就已經錯過了很多時機和機會。
身處舞劇團這個大家庭,我們經常會為同一件事情堅持不懈地努力著,互相鼓勵互相幫助必不可少。我們有著共同的目標,就是當幕簾緩緩合住的時候,在觀眾的掌聲和舞臺燈光的照耀下,我們幸福的笑臉。如果說舞劇中的“酸棗”精神是“探索、創(chuàng)新、開拓”,那我們早已把它升華為一個整體的團隊精神??粗麄冊谖枧_上如此投入,用舞蹈來釋放心中的激情和情感,那在實踐中日積月累下的團隊關系讓我們備感幸福。
創(chuàng)作的艱辛、演出的不易,讓這些提前適應社會的演員有了比同齡孩子更多的人生感悟,他們所能接觸到的東西也許是大部分在校學生需要花很長時間才能完成的。在美國肯尼迪藝術中心的演出,我能感覺到他們在國旗的陪伴下演出的自豪與榮譽感;在山西省重點工地為農民工的演出,我更能感覺到他們前所未有的投入與激情。演出經歷的增加也陪伴著他們情感經歷的豐富和完善。他們知道用自己獨特的方式來回饋社會,通過演出而產生的感恩心境在散發(fā)著它的光和熱,延伸到了我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學生更加理解老師的不易,更加孝敬自己的父母,理解了回報社會也是他們自身價值的很好體現(xiàn)。他們定下奮斗目標,為其向前努力,懂得了如何用堅強去支撐自己的挫折,懂得了時間的寶貴,他們成長著。
我們的舞劇成功了,我們的學生也在排演舞劇的過程中收獲著,那種全方位的進步和提高正是在實踐中形成的,也更凸顯了我們探討這一話題的意義。校園舞劇的天地是永遠令人難忘的精神家園,它不僅曾經培養(yǎng)和造就過投身于舞劇事業(yè)的專門人才,而且還將影響和浸潤無數(shù)的莘莘學子的靈魂。舞劇擁有永恒的生命力,它向我們展示了一代代青年學生在人生道路上那一段鮮活而光彩的生命軌跡。我們的同學懷著對人生的美好追求,來到這所有著優(yōu)良傳統(tǒng)和深厚底蘊的校園里,開始了緊張、充實而富有意義的求學歷程,也開始了他們和舞劇《一把酸棗》的不解之緣。幾年當中,我們也在進行著各種有益的藝術教育實踐,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更重要的是,同學們善于將自身的豐富實踐經驗進行自然轉化,在自身發(fā)展過程中演變?yōu)閷儆谧约旱奶厣?。我們既要培養(yǎng)面向行業(yè)需求的文藝精英,同時也要培養(yǎng)面向文藝市場需求的大眾化人才,培養(yǎng)學生的一技之長、謀生之道、創(chuàng)業(yè)之道。多年以來,我們也從無到有,從發(fā)展到完善,逐漸走出了一條具有自己特色的舞蹈藝術職業(yè)教育之路,并且正在構建著獨特的理論體系。愿這種改革之路能夠繼續(xù)走下去,愿我們的舞劇《一把酸棗》能夠越走越遠,也希望我們的特色教育之路能夠永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