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洪波 (湖北省襄州區(qū)一中) 吳永峰 (湖北省襄陽市三十五中)
多讀、熟讀、讀后深思,能有效地激發(fā)語感。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講的就是誦讀的效果。古時的私塾先生們就很看重誦讀,他們要求學生反復讀、仔細讀,做到熟讀成誦。“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便是對誦讀的評價。指導學生朗讀的方法很多,如果能根據(jù)實際情況,針對不同形式內容的文章采用不同的朗讀方式,會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體會情感,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因此,讀法的選擇在語文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讀的形式多種多樣,讀法不同,效果就不一樣。拿常見的幾種讀法來說:默讀,它屬于內部精神活動,有廣闊的思維空間,可以自由地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朗讀,它變視覺為聽覺,能使朗讀者在美的音韻里發(fā)現(xiàn)美的思想,體驗美的境界,受到美的熏陶;自由讀,這種讀法可以充分體現(xiàn)面向全體、因材施教的教學規(guī)律;齊讀,這一讀法能培養(yǎng)集體意識,同時還便于教師在短期內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那么,如何在這各具特色的諸多讀法中選擇最佳的讀法,讀出最佳的效果呢?
首先,要根據(jù)文章內容的特點,選擇恰當?shù)淖x法。不同的內容和文體,其語言風格和思想感情也不同。在讀法選擇上要根據(jù)文章的內容確定,進行合理的訓練。
古詩詞和寫景類的文章,不但語言精練、詞藻華麗,而且飽含感情,這些都是感情朗讀的最好材料。我們就可以充分運用各種感情去朗讀,直至達到積累語言、陶冶情操的目的。教師要引導學生理解語言對象的內容。如溫庭筠的《望江南》,筆者在教讀時,引導學生反復的朗讀,借助豐富的想象,使學生體會到這樣的一種境界:一位女子獨自在樓上憑欄遠眺,盼望所愛的人歸來,望眼欲穿,而太陽落山,思念的人兒不見蹤影。水脈脈、思悠悠,面對江水斜陽,更是愁腸寸斷。學生們也能體會到女子思念親人的款款深情。事實證明,學生認真參與、積極投入朗讀了,教師在緊要處稍加點撥,學生往往體會得很快,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寫人記事類的課文,語言沒有古詩詞及寫景文章那樣優(yōu)美精練,但思想內容卻往往很深刻。要思考的問題多,自由讀的形式就比較合適。而說明文、應用文的特點是知識豐富,這類文體多半只要求增長知識、了解事物,可以默讀為主,如《蘇州園林》《中國石拱橋》等。
其次,選擇讀法還要根據(jù)教學程序,也就是:初讀——精讀——熟讀,這樣循序漸進的過程來選擇讀法。初讀,就是快速閱讀,整體感知。閱讀者可按這種思路流程速閱課文;文中提出什么新的見解,它的依據(jù)是什么,作者對此又是如何評價的等等,這樣便對全文有一個初步的、整體的感知。這里可采用默讀的形式,給學生廣闊的思維空間。精讀,即明確目的,瞄準關鍵。在全文大概了解的情況下,再看清閱讀提示中的要點,有的放矢、重點精讀,再細細揣摩。對文章中的重點語段精細朗讀,會讓課文的教學效果更佳。熟讀,理解文意、品味風格。在感知到理解的基礎上,準確把握課文的基調,充分調動激情,把文章內涵、作者的情感、風格讀出來,讓自已真正有身臨其境之感。
再次,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為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教師的范讀也是不可或缺的。葉圣陶認為:“美讀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說些什么,而且與作者的心靈相通了,無論興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獲?!彼痔貏e指出,教師在范讀的時候,要“激昂處還他個激昂,委婉處還他個委婉”“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在聲調里曲曲傳達出來,讓學生耳與心謀,得到深切的了解”。像《春》《敬畏生命》《金盒子》《濟南的冬天》《紫藤蘿瀑布》等課文,教學時我們完全可以由老師范讀,或播放配樂詩朗誦代替教師范讀,來引導學生進入與作者神氣相通、心靈感應的境界。學生從教師的朗讀中獲取信息,感受文章的意蘊,進而產生強烈的朗讀欲望。
綜上所述,文章的讀法是根據(jù)其本身的內容特點、教學程序而確定的,因而,教師為了能更快地提高教學效率,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在設計教案時,一定要根據(jù)課文的內容、文體、教學程序,有針對性地給學生進行讀法指導,幫助他們更好地品味名家名篇、提高語言修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