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曉玲 (湖北省襄樊市第一中學)
記得《紅樓夢》第四十回《史太君兩宴大觀園》中寫劉姥姥參觀了幾處閨房,其中一處這樣寫道:
一進門,只見兩邊翠竹夾路,土地下蒼苔布滿,中間羊腸一條石子漫的甬路。……劉姥姥因見窗下案上設著筆硯,又見書架上放著滿滿的書,劉姥姥道:“這必定是那位哥兒的書房了。”賈母笑指黛玉道:“這是我這外孫女兒的屋子。”劉姥姥留神打量了黛玉一番,方笑道:“這那里像個小姐的繡房,竟比那上等的書房還好呢。”
細品之下,發(fā)現(xiàn)這瀟湘館可真真是為黛玉而天造地設的啊!
瀟湘館的特點有三,其一便是竹多。大觀園修建成后,賈政曾攜諸多學士來此視察,只見館內(nèi)“有千百竿翠竹遮映”,不禁都贊這里是個絕妙的所在;而此后賈母等人再來游覽,進門時“只見兩邊翠竹夾路”,曲徑通幽,有著難言的精致曼妙。竹在中國古代文人的心目中是節(jié)高心清的君子之象征,蘇東坡就曾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而黛玉也是因為“愛那幾竿竹子”才選擇在瀟湘館居住的。這瀟湘館和黛玉那清高孤傲、卓然獨立的高潔情操交相輝映著。
瀟湘館的特點之二是:書多。劉姥姥眼中的黛玉臥房,是“窗下案上設著筆硯,書架上放著滿滿的書”。黛玉是個才女,且具有詩人獨特的憂郁氣質(zhì)。她的喜怒哀樂,百轉(zhuǎn)柔腸,必定要付諸紙上。她的才華橫溢,機敏黠慧,甚至言語尖刻,都與她的飽讀詩書有很大關系。而且,由此也可以看出,黛玉是個真性情的人。在那個崇尚“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年代,黛玉如此布置房間,也算是對當時落后觀念的一種小反抗。無怪劉姥姥說:“這那里像個小姐的繡房,竟比那上等的書房還好呢。”
其特點之三是:窄。書中對瀟湘館唯一的一次全面描寫,從房舍,門,后院的退步,最后到院中的泉溝,無一不用一個“小”字來形容;住慣了寬敞大屋的賈母,在瀟湘館坐久了,也難免覺得屋子窄。瀟湘館的布局也許正應了黛玉性格中的一個特質(zhì),她原是有些敏感愛較真的。
瀟湘館內(nèi)的植物以翠竹為主,后院還有梨樹和芭蕉,色調(diào)是綠白的冷調(diào)子。這樣的植物配置體現(xiàn)出林黛玉孤潔的性格特點。竹是瀟湘館的標志,也是林黛玉品格的象征。在這里,館的形象、人的形象、竹的形象融為一體。不僅“瀟湘館”與黛玉的性格相得益彰,融為一體,從《紅樓夢》另外幾處住所的建筑風格也可覓得其主人的影子。
“怡紅院”是大觀園內(nèi)最雍容華貴、富麗堂皇的院落。院內(nèi)外的植物配置極其繁雜。院外有碧桃花、薔薇花、寶相花、玫瑰花、垂柳等,院內(nèi)有一株海棠花樹,有芭蕉、松樹。因此,“怡紅院”總的色調(diào)是以紅色為主的暖調(diào)子,并襯以綠色為輔,色彩鮮艷明快,富麗清新,很好地烘托出賈寶玉的性格特征。
“蘅蕪苑”是薛寶釵的住所,院中一株花木全無,只配上各色香草。香草雖不艷麗,但有沁人心脾的芳香。這種表面無華而暗香浮動的植物配置,很好地襯托出薛寶釵樸素大方的外表,而其周身卻散發(fā)著動人的人格魅力,一如深受孔子贊譽的空谷蘭花,外表質(zhì)樸無華而馨香遠播。此等描寫,何其妙哉!
我們不禁感慨曹公的匠心獨運,同時也對中國建筑與國人性格的關系好奇不已。正所謂“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如此說來,一種建筑也孕育一種性格啊!不單文學作品中的建筑與美學、文化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中的建筑也與國人的性格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先說說北京的四合院。四合院是北京傳統(tǒng)的民居形式,遼代時已初成規(guī)模,經(jīng)金、元,至明、清,逐漸完善,最終成為北京最有特點的居住形式。所謂“四合”,“四”指東、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圍在一起,形成一個“口”字形。經(jīng)過數(shù)百年的營建,北京四合院從平面布局到內(nèi)部結(jié)構(gòu)、細部裝修,都形成了京師特有的京味風格。
這種京味建筑的顯著特點是:大氣規(guī)整,由此孕育了北京人的豪爽大氣;四合院方方正正,使得北京人向來愛守規(guī)矩,此點在著名作家汪曾祺的《胡同文化》中也有體現(xiàn),他在文中指出:“胡同文化的精義是忍,是安分守己?!北本┧暮显褐v究綠化,院內(nèi)種樹種花,確是花木扶疏,幽雅宜人,而且這些庭院大都寬敞開闊,自由生活于此的北京人也就能言善侃,性格豪放,心寬得像長安街,大氣得如紫禁城。此外,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身處天子腳下的地勢,造就了北京人的傲氣,他們常稱呼自己為“爺”:做生意的叫“倒爺”,蹬三輪的叫“板爺”,能吹牛的叫“侃爺”。
再說說江南水鄉(xiāng)吧!江南河網(wǎng)交織,流水環(huán)繞門前屋后,可謂“家家枕河,戶戶依水”。水、房、橋融合成獨特的空間,使我們想起了馬致遠的小令《天凈沙·秋思》,里面正有“小橋流水人家”的雅致描寫。這江南水鄉(xiāng)人間天堂般的圖景,賦予了江南人“水一般的靈性”。其次,江南民居的色彩為“黑、白、灰”三色。這淡雅的色彩與北方紅墻黃瓦的濃墨重彩有著鮮明的差別,它勾勒的是一幅清淡的中國山水畫,把水鄉(xiāng)特色渲染到了極致,使我們又想起了戴望舒的《雨巷》,那鋪著青石板的悠長又寂寥的雨巷,那丁香一樣的女郎,代表著江南人不喜張揚、藏拙內(nèi)斂而又情意繾綣、溫柔纏綿的特點。三是“輕、秀、雅”的建筑風格,從人性方面來說也吻合江南人的玲瓏、清秀等特點。
最后說說極富特色的陜北窯洞。它們?nèi)缤瑵M天星星,散落在黃土高原的溝梁峁壑之間;它們是黃土高原的產(chǎn)物,陜北農(nóng)民的象征,沉積了古老黃土地的深層文化。過去,一位農(nóng)民辛勤勞作一生,最基本的愿望就是修建幾孔窯洞。有了窯、娶了妻,才算成了家、立了業(yè)。男人在黃土地上刨挖,女人則在土窯洞里操持家務、生兒育女,小小窯洞濃縮了黃土地的別樣風情。
陜北窯洞的特色可用“天人合一”來形容。它就地取材,倚黃土坡而建,向內(nèi)深挖幾十米,這充分體現(xiàn)了陜北人民的淳樸、敦厚;窯洞內(nèi)陳設簡單,一張大炕就占據(jù)了洞內(nèi)一大半空間,人們在大炕上聊天吃飯,這正體現(xiàn)了陜北人民的粗獷、熱情,使我們想起了已故作家路遙的小說《人生》中的男女主角們。
在曹公的引領下,我琢磨著《紅樓夢》諸多建筑背后深藏的意味;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又細細欣賞了中國的許多建筑,發(fā)現(xiàn)建筑和國人的生活、性格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這些或精巧或大氣的建筑像一個個飽經(jīng)滄桑的老人,在娓娓地向我們訴說著什么,可能是一種精神,可能是一種文化,可能是一種情結(jié)。如果我們凝神傾聽的話,將會感悟很多,學會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