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玉明
(四川省醫(yī)學科學院四川省人民醫(yī)院城東病區(qū)消化內科,四川 成都 610101)
肝臟病變是臨床上較常見的病,某些病變常規(guī)影像學檢查難以明確病變的性質,特別是肝臟包塊的性質及病毒性肝炎的臨床指導治療都依賴于肝臟病理學檢查。因此肝組織病理學檢查在肝臟疾病的診斷、分類及預后判定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明確診斷、衡量炎癥活動度及判定藥物療效的金標準[1]。本文搜集2010年2月至2011年7月在B超引導下行肝臟病變穿刺活檢術48例,獲得了滿意的效果,現(xiàn)總結報道如下。
48例患者中,男27例,女21例;年齡23~71歲,平均47.5歲;穿刺前所有病例經(jīng)增強CT或MRI及超聲等影像檢查和肝臟生化檢查,發(fā)現(xiàn)肝臟包塊或肝損害。
術前行血常規(guī)、出凝血時間、血小板計數(shù)、凝血酶原時間檢查;術前2d及當天用維生素K1 10mg靜脈滴注,每天1次,術前當天禁食4~6h;并和患者溝通,取得患者的積極配合。
使用PHILIPS-HD1 1超聲儀、3.5MHz高頻探頭及固定導向穿刺架。穿刺槍為美國Bard公司生產(chǎn)的連續(xù)可調式自動活槍,射程1.5~2.2cm,用Bard 18G一次性穿刺針。一般患者左側臥位,穿刺前先進行超聲檢查,避開大血管及周圍臟器,并做體表標記。皮膚常規(guī)毒、鋪洞巾,2%利多卡因沿超聲指示穿刺方向做局部浸潤麻醉至肝包膜,穿刺點先用手術尖刀做0.3cm小切口,穿刺時囑患者屏住氣,取18G穿刺針沿固定導向穿刺架的針槽快速刺入肝臟病變部后,啟動穿刺槍按鈕,然后拔出穿刺針,取出肝組織,根據(jù)需要可以重復同樣方法穿刺2-3次。取出的肝臟組織,均置于中性福爾馬林液中固定,經(jīng)脫水、石蠟包埋,切片染色后在顯微鏡下觀察。
病理組織檢查48例中良性病變20例,占41.7%,肝血管瘤1例,慢性乙型肝炎8例,脂肪肝3例,肝硬化結節(jié)6例,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1例,自身免疫性肝炎1例;惡性病變28例,占58% ,其中肝癌10例,肝轉移瘤16例,膽管癌2例。本組病例穿刺后有3例出現(xiàn)疼痛,未作特殊處理,無出血、膽汁漏和氣胸等并發(fā)癥發(fā)生。
肝組織病理學檢查在肝臟疾病的診斷、治療及預后判斷中有重要的地位[2],B超引導下肝臟病變穿刺活檢術應用于臨床,尤其是在局部麻醉下利用活檢槍穿刺肝臟病變部位,瞬間抽取少量肝組織進行病理學和免疫組織化學等檢查,是診斷和鑒別診斷的重要手段。我們在超聲引導下應用18G活檢針做肝臟活檢未發(fā)生出血、穿孔、膽瘺、氣胸等并發(fā)癥,均取得較好的病理標本,因而是安全可靠的,能滿足病理組織切片及診斷分析的需要,而且具有適應癥廣、損傷小、操作簡單和檢查結果迅速可靠等特點。
我國是肝炎大國,僅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就有9.09%[3]。超聲引導肝臟活檢除了明確肝臟包塊性質、腫瘤分化程度,指導臨床選擇治療方案外,還對慢性乙型肝炎的炎癥分級及纖維化分期程度,指導臨床合理的抗病毒治療及療效判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還能明確慢性肝臟損害的病因(如其他病毒性肝炎、藥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肝臟遺傳及代謝性疾病、肝臟血管性疾病、肝臟感染性及肉芽腫性疾病等),做相應的免疫組織化學,制定不同的治療方案;對明確原因不明的肝脾腫大、原因不明的黃疸且已排除肝外膽道梗阻者、全身系統(tǒng)疾病或肝外疾病累及肝臟也有重要的診斷意義。
為了保證穿刺的成功和安全,準確的超聲導向是保證安全性的前提,操作過程中要嚴格控制穿刺方向、角度和深度,穿刺完畢后紗布包扎穿刺傷口,并按壓10~15min,腹帶沙包加壓2~4h以防止出血,心電監(jiān)護,前2h沒半小時測一次血壓,血壓穩(wěn)定可撤出沙包。另外消除患者的恐懼心理及取得患者的積極配合等可以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本組雖然采用了18G粗針活檢,但未發(fā)生出血、膽汁漏及氣胸等并發(fā)癥。目前多數(shù)學者認為只要經(jīng)過一段正常的肝組織,用18G以下的針穿刺,即使是血管瘤也是比較安全的[4]。
總之,B超引導肝臟穿刺活檢既安全,穿出肝組織又能滿足病理要求,可提高肝臟疾病的診斷水平,該技術為臨床提供了可靠的診斷依據(jù)以及治療方案的重要參考,一般在比較高分辨力彩色多普勒B超下都可以開展此項檢查,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與良好的診斷應用價值。
[1]中華醫(y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分會和肝病學分會.病毒性肝炎防治方[J].中華傳染病雜志,2001,19(1):56-62.
[2]中華醫(y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會和肝病分學會.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華傳染病雜志,2001,19(1):56.
[3]中華醫(yī)學會肝病學分會,中華醫(y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中華傳染病雜志,2005,23(6):421- 431.
[4]劉吉斌.現(xiàn)代介入性超聲診斷與治療[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4: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