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麗芬 普潔雁
(云南省急救中心,云南 昆明 650106)
院前急救是急診醫(yī)療體系重要的組成部份,云南省急救中心作為昆明市惟一的院前醫(yī)療急救機構,主要負責昆明市區(qū)的院前急救工作,現就云南省急救中心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月1日院前急救兒童病例進行分析,以提高對兒童患者搶救成功率和轉運能力。
所有資料來源于云南省急救中心病案室。
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月1日由云南省急救中心轉運的2787例年齡范圍在出生至14周歲的兒童患者。
根據ICD-10分類,將2787例兒童病例分類排序,進行總結分析。
表1 院前急救疾病排序
從表1可見,癥狀、體征和臨床與實驗室異常所見排第一位,損傷、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排第二位,起源于圍生期的某些情況排第三位,呼吸系統(tǒng)疾病排第四位。
院前急救兒童疾病的年齡分布見表2。
表2 院前急救兒童疾病的年齡分布
從表2可見,不同年齡排名前3位的是:1歲以內組:①起源于圍生期的某些情況;②癥狀、體征和臨床與實驗室異常所見;③損傷、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1~3歲組:①癥狀、體征和臨床與實驗室異常所見;②損傷、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③呼吸系統(tǒng)疾病。3~6歲組:①損傷、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②癥狀、體征和臨床與實驗室異常所見;③呼吸系統(tǒng)疾病。6~14歲組:①損傷、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②癥狀、體征和臨床與實驗室異常所見;③呼吸系統(tǒng)疾病。
病情判斷根據患者情況,分危、急、一般、死亡4級。危:指患者生命體征不平穩(wěn)或直接威脅患者生命,需立即搶救的;急:指急性病、慢性病急性發(fā)作、急性中毒和意外損傷等,需立即明確診斷和治療的;一般:指危、急情況以外的其他情況;死亡:指呼吸心跳停止、瞳孔散大、各種反射消失,采取積極的急救措施,機體不能復活的[1]。院前急救病情判斷及處置情況見表3。
表3 院前急救病情判斷及處置
云南省急救中心從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月1日,共救治患者53380人次,其中兒科患者2787人次,占全年救治總數的5.22%,小兒院前急救疾病排序中,癥狀、體征和臨床與實驗室異常所見排第一位,它是一些原因不清,以癥狀判斷有異常,未明確診斷的疾病,這類疾病排名第一,與院前急救接觸患者時間短和救護車內設備配置簡陋,輔助檢查手段單一,及隨車醫(yī)師臨床工作經驗、技術水平參差不齊有關。另一方面,由于小兒不能自述病史,監(jiān)護人觀察不仔細,無法提供準確病史有關。不同年齡階段疾病排序有一定差異:1歲以內小兒,起源于圍生期某些情況是危害嬰兒的主要原因,因此做好圍生期保健,對保護嬰兒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隨著小兒年齡的增長,活動范圍的擴大,運動能力增強,但認知能力不足,不能識別危險,損傷、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后果導致的傷害增多,應加強對兒童的監(jiān)管和識別危險的教育,以減少意外傷害的發(fā)生。呼吸系統(tǒng)疾病是小兒時期不同年齡階段危害小兒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防治呼吸系統(tǒng)疾病是保護小兒健康的重要手段。
表3顯示,病危者533例,靜脈開通375例,僅占70.36%,存在處置不到位的情況,由于小兒病情起病急、變化快、病情重、可預見性差[2],及時開通靜脈有利于病情變化時的搶救,對病情危重的患兒,靜脈的開通率應達100%。
雖然小兒疾病病情變化快、易反復、且變化多端[3],但及時合理的救治,則好轉亦快。院前急救可使患病的小兒得到及時救治,最大限度地減少患者的“無治療期”(從發(fā)病到獲得救治的時間),是提高搶救成功的首要環(huán)節(jié)、黃金時段[4]。從小兒院前急救疾病譜看,病種涉及兒內科、兒外科、新生兒科等,因此院前急救是一門獨立的臨床學科,由于小兒處于生長發(fā)育階段,在疾病的診斷、治療等方面具有特殊性,為能提高小兒疾病在院前急救過程中的診斷符合率和搶救成功率,應加強院前急救人員對兒科疾病救治的專業(yè)培訓,掌握小兒不同年齡階段生理特點,制定兒科危急重癥的搶救規(guī)范,對兒童患者進行及時合理的救治,保證兒童患者安全轉運,提高小兒院前急救水平。
[1] 衛(wèi)生部關于修訂下發(fā)住院病案首頁的通知[S].衛(wèi)醫(yī)發(fā)〔2001〕286號.
[2] 劉萍,劉元輝,趙揚.危重兒院前急救在小兒急救網絡實踐中的應用286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9,9(7):1643.
[3] 薛辛東.兒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2.
[4] 王肖蓉.1478例兒童燒傷流行病學分析及早期急救[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3,18(6):487-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