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淺析概念整合理論對中國古典詩詞的闡釋

2011-01-03 03:42劉海迪
沈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1年3期
關鍵詞:廬山古典詩詞

劉海迪

(長沙理工大學 外國語學院,湖南 長沙 410076)

淺析概念整合理論對中國古典詩詞的闡釋

劉海迪

(長沙理工大學 外國語學院,湖南 長沙 410076)

結合Fauconnier等人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論的主要觀點,從認知層面對中國古典詩詞進行分析,通過構建整合與之相關的心理空間,結合相關背景知識,讓讀者領悟到作者的目的;結合案例分析可發(fā)現(xiàn),一方面概念整合理論有助于人們理解中國詩詞,另一方面該理論為人們研究詩人賦詩作詞過程中的認知活動提供了一種有效的工具。

概念整合;中國古典詩詞;組合;完善;擴展

中國古典詩詞具有豐富深邃的思想內容、渾厚醇美的意蘊、強烈震撼的審美張力,是中國文化的瑰寶。過去對于中國古典詩詞的研究大多從美學以及文化角度對其進行賞析,這類研究很少會涉及人們在構建詩詞意象以及解讀過程中的認知活動。傳統(tǒng)的認知學家在分析解讀語言運作機制時,是用“框架”來解決一切問題的,并認為框架是靜止不變的。但語言是發(fā)展變化的,靜止的框架不能應對變化多端的語言,而 Fauconnier和 Turner等人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論主張用動態(tài)的心理空間來分析語言現(xiàn)象,是一種重要的認知工具[1-2]。在闡釋言簡意賅的中國古典詩詞時,運用這一理論可以很好地從認知層面解讀中國古典詩詞。

一、概念整合理論

1.概念整合的四個心理空間

1985 年 Fauconnier在《Mental Spaces》中 ,提出了“心理空間”這一理論。此后 Fauconnier和Turner又在此基礎上發(fā)現(xiàn)了反映許多語言現(xiàn)象中的一條重要的心理空間的認知操作——概念整合(conceptual integration/blending)[1-2]。概念整合模式是一種復合空間模式,就是將來自不同認知域的框架組合起來的一系列認知活動。概念整合理論探討的是語言通過認知語義構建所闡述的心理空間這一解釋中介所反映的客觀事件與場景[3]。一般來說,基本的概念整合包括四個心理空間:兩個輸入空間(input space),一個類屬空間(generic space)和一個整合空間(blended space)。認知主體有選擇性地從兩個輸入空間提取部分信息匹配并映射入整合空間;類屬空間中包括兩個輸入空間共有的輪廓結構,以保證映射能順利進行;整合空間會利用并發(fā)展二輸入空間的對應部分的連接,將相關事件整合為一個更為復雜的事件,這其中包含了一個帶有新創(chuàng)特性、富有想象力的結構——新創(chuàng)結構(Emergent Structure),從而浮現(xiàn)意義。

2.概念整合的過程

在整合空間中,這些元素通過組合(composition),完善 (completion)和擴展(elaboration)的方式來產生新的結構[1]。

(1)組合。由兩個輸入空間中的元素組合而成,表現(xiàn)出它們在輸入空間里不存在的關系。

(2)完善。從背景概念結構和知識及長期記憶的信息中提取相關物與來自輸入空間的結構匹配[4-5]。即將存在于潛意識中的背景知識和輸入空間結構相結合,得到最大程度的完善。

(3)擴展。根據(jù)整合空間組成的原則和邏輯將合成事件進行心理或物質模擬,從而進一步完善整合空間。整合擴展的過程能夠不斷完善其原則和邏輯,同時還可衍生新的原則和邏輯[6]。

3.概念整合的基本形式

概念整合分為三種基本形式:非組合性概念整合,糅合性整合以及截搭性組合[5]。

首先是非組合性概念整合。傳統(tǒng)的結構分析認為:形容詞是修飾名詞的,作定語,具有限定名詞的屬性。如英語中的red flower,green trees.表示顏色屬性的形容詞從表層看是指具體名詞的屬性,體現(xiàn)的是修飾與被修飾的關系。然而漢語中的“紅花”“紅匪”等,結構上雖然同是adj+n,表征形式是同樣的,但都不是組合性的,而是非組合型概念整合性的,其意義來自形容詞與名詞兩個概念的空間性質、輸入特點,而不是意義的簡單組合。

糅合型整合指的是兩個相似而不相關的概念整合。象似性是糅合整合的基礎,是象似性將兩個不相關的概念域中的相似成員的性質整合在一起而產生新概念意義。例如白居易的“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中的“露”與“珍珠”,“月”與“弓”分別涉及兩個事件概念域,這兩對概念域都是可見可觸的,源域空間的“珍珠”和目標域“露”中可供選擇的是直觀性很強的屬性,即露水的形狀以及顏色;“月”和“弓”兩概念域糅合的則是弓的形狀這一顯征。然而它們都是香山詩比喻中的下品,露與珍珠,月與弓都是外在特點強的物體,兩個域的相似點過大,缺少審美距離。兩個域如果都可見可觸,其比喻就顯得距離太近,缺少審美效應[7]。

基于象似性、類推的隱喻句都體現(xiàn)為糅合型概念整合,同時,隱喻、雙關語、幽默語表達形式都體現(xiàn)出概念糅合型的整合[8]。

截搭型整合指的是把兩個具有相關性(correlation)而不具有象似性的事件整合在一起,以產生新的概念意義。南唐李煜的《虞美人》中有名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痹摼涞妮斎肟臻g1為“問君能有幾多愁”,輸入空間2為“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意象“愁”隸屬一個概念空間,“春水”則在另一個概念空間內,兩者之間無象似性而有相關性?!俺睢迸c“春水”通過“恰似”連接(connection),將二者限定在同一屬性框架之內。詩中,“君”暗指作者自己,“自己愁幾許”這是作者在自問,借用“春水”回答了之前的問題:“恰似”“愁如一江春水之多”,這一問一答的形式便是相關的連鎖事件,把他們截搭在一起產生了新概念,從而浮現(xiàn)意義:愁如一江春水之多[9]。

二、個案分析

1.利用概念整合理論解讀《題西林壁》

題西林壁[10]蘇軾(南宋)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是宋朝詩人蘇軾在49歲時所作的描寫廬山的一首詩,是作者在經(jīng)歷了一系列的挫折,對政治乃至整個生活產生困惑時寫的。這首詩沒有直接描繪“奇秀”的山景,也沒有抒“平日所未見”“應接不暇”的欣喜。整首詩包括了兩個輸入空間(input1和input2),在第一句和第二句中,根據(jù)“橫看”和“側看”兩個不同的方位角度勾畫出了從正面和側面欣賞廬山的兩幅不同的景色。如圖1所示 ,在input1中包含了“嶺”“橫看”“遠近”等元素,在 input2中有“峰”“側看”“高低”等元素?!皫X”和“峰”作為具體的物象,與“山”是部分與整體的關系。

圖1 《題西林壁》概念整合理論分析圖

認知主體運用輸入空間彼此映射連接,產生圖示映射(schema mapping),進而抽象出兩個輸入空間中都有的某些相同的結構成分(兩個空間所共有的一些輪廓組織結構):游山,其基本角色都是時間、地點、登山者、所見之景色。根據(jù)詩中所提供的信息,高度選擇性地整合和突顯相似的結構,即類屬空間:游廬山這一活動。在完成以上的跨空間部分映射及組合之后,第二步則是完善。將組合而成的結構“游廬山”這一結構,借助背景框架知識和認知、文化模式,從輸入空間投射到整合空間。根據(jù)整合原則構成了“游山”這一緊密整合的場景(scenario),人們就把“游廬山”這一場景作為一個單位來進行認知操作,即“將某一常規(guī)圖示、框架或者模式用于語境中的某一情景的構建”[9]。一般就游山這一活動而言,會激活包括山上的自然景色、山上的動植物、茅草房及幽谷等相關圖示。在經(jīng)歷壓縮、摒棄、整合等一系列認知活動之后,有選擇性地描述廬山的整體表象,忽略該圖式中的其他次要元素,得出結論:從不同角度觀察廬山,看到的景色是不同的。那么廬山到底是什么樣子?很難得出結論。因為你在山中只能從一個角度觀察,限在具體的角度里是無法認識“廬山真面目”的。這些淺近不過的觀山感受,給人的聯(lián)想?yún)s是無限的,根據(jù)整合原則和心理模擬便完成了概念整合的第三步——擴展:該詩表面上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其實不然,作者即景說理,談游山的體會。為什么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呢?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局部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游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該首詩有著豐富的內涵,啟迪人們認識為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于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fā)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范圍,擺脫一己之見。

2.利用概念整合理論解讀《楓橋夜泊》

楓橋夜泊[11]張繼(唐)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該詩表達了作者濃重的羈旅之情。前兩句“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形成兩個輸入空間(input1和input2),它們有各自的語義結構成分,而且數(shù)目也不相同,跨空間映射通過截搭型整合自動實現(xiàn),見圖2。

圖2 《楓橋夜泊》概念整合理論分析圖

在“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中,并置“月、烏鴉、霜、江、楓、漁火”等原型意象。這些意象不具有相似性,只具有相關性:江面上流淌著月亮的倒影,烏鴉棲于楓樹;漁火的燈光被霜霧籠罩。這一切物象彼此融入,構成了一幅“楓江月夜圖”?!皩Τ蠲摺敝械摹皩Α笔莾蓚€輸入空間的映射連接,這首詩的前兩句形成一個整合空間。在這個整合空間中,從第一句和第二句輸入空間選擇性投射出“天氣寒冷、發(fā)微光、夜寂靜”“霜滿天”“楓”預示已入晚秋,天氣寒冷;月亮與漁家燈火均被霧氣籠罩;整個江面唯聞烏啼,愈加凸顯深夜寂靜。抽象出的信息構成類屬空間中的主要結構,投射到整合空間中?!八獫M天”“漁火”這一矛盾結構關系映射形成了“寒冷”和“溫暖”矛盾結構關系。通過組合“天氣寒冷,發(fā)微光”以及input2中“溫暖的漁家燈火”,映射出“家中的燈火也很溫暖”這一新結構關系。寒江上只聽得見烏鴉啼叫下的寂靜與家中孩子們嬉戲于溫暖的燈光下的熱鬧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越發(fā)顯得詩人孤獨。在整合空間中,我們可以調用更多的背景知識進行進一步認知運作組合?!霸隆薄皸鳌边@兩個意象作為單個意象頻頻出現(xiàn)在古典詩詞中,具有豐富的文化認知模式和密切相關的圖示結構。著名的李白的《靜夜思》中“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被譽為“千古思鄉(xiāng)第一詩”,月亮自古被譽為思鄉(xiāng)首選第一物;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中有“青楓浦上不勝愁”;魚玄機的《江陵愁望有寄》中有“楓葉千枝復萬枝,江橋掩映暮帆遲”[12]。究其原因,大概是紅楓是深秋中頗具特征性的景物,往往給人以時光流逝、歲月不再的信息,所以用它來訴說離鄉(xiāng)別土之情特別適宜。結合這一被激活的背景知識,連同新組合,共同投射到整合空間,完成了整合的第二步:完善。詩人在這霜降天寒的郊野,本應有的是瑟瑟凍感,可眼前出現(xiàn)的這閃爍漁火,卻令他想起家中的燈火,于是便有了一絲暖意,但也使他愈加思鄉(xiāng)不已。由此產生了不同于兩個輸入空間的突生結構,通過擴展從而構建出新的意義:思鄉(xiāng)。此刻詩人孑然一身,面對月落西山、烏鵲亂啼、繁霜布滿大地、漁火零星這一蕭條景象之時,千萬愁緒不禁紛至沓來,涌上心頭[11]。怎么不讓人愁呢?怎能不叫人思鄉(xiāng)?從這首詩我們知道:詩人此時落榜,江南秋夜,孤舟一葉,羈旅的孤單在寒冷的秋夜達到了極至。月落烏啼,寒霜滿天,江邊楓葉,漁家燈火,穿過時空而來的悠悠鐘聲,這美麗而寂寞的江南秋夜令游子斷腸。

3.利用概念整合理論解讀《蘇幕遮》

蘇幕遮[13]范仲淹(北宋)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xiāng)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我們來分析一下范仲淹的《蘇幕遮》中的經(jīng)典名句“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痹摼涞膇nput1為“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input2為“化作相思淚”。就“愁腸”這個元素而言,其內部已經(jīng)發(fā)生了非組合型概念整合,所謂整合不是簡單的信息相加,這有悖于傳統(tǒng)語義學的“組合”,實質類似于“化學變化”?!俺睢边@個形容詞屬于修飾語范疇,對名詞有描繪、修飾作用?!俺钅c”從字面上該理解為“憂愁的腸子”,實為不雅。實則“愁”不僅僅說明名詞的特征,而主要是能激活該名詞所處語境的相關認知域?!澳c”為人體的一部分,歸類于部分與整體的關系,喻指人?!俺钅c”通過概念整合產生出“人憂愁”這一新意義。在整合過程中,認知主體必須意識到該過程是復雜、動態(tài)的過程?!叭藨n愁”這一新結構繼續(xù)發(fā)展,經(jīng)過抽象結構整合投射于類屬空間:“愁”“為何愁”。兩個輸入空間中的意象“酒”與“淚”以及類屬空間中共有的組織結構被投射到整合空間中,通過“化作”來連接,將“酒”與“淚”限定在同一屬性框架內。“酒”的外在形態(tài)是透明的、液態(tài)的,而“淚”與之相同。而“酒”這一實體通過一系列的認知活動及整合構建出其適合該名詞的場景,或者說是一個抽象的框架(frame):酒包括其狀態(tài),喝酒的場合及喝酒時的心情等。而“淚”所塑造的場景可分為兩種類型,或高興或悲傷。根據(jù)詩詞的整體語境,我們知道作者因為愁而喝酒,欲借酒銷愁,但酒卻又喚起了愁,使人更愁,在此之中作者“借酒銷何愁”的組織性結構在整合空間中繼續(xù)延伸,在賦象“相思淚”的作用下衍變出新結構“相思之愁寄于酒中而化作點點淚珠”。此詞不是普通的游子秋思之作,而是邊關統(tǒng)帥寫的思人思家之作,作者因心之憂愁,不自聊賴,始動其鄉(xiāng)魂旅思,只是借酒澆愁愁更愁,醉意更深地觸動心中的離愁,化作點點相思之淚,幽幽地滴落胸前。讀者要理解詩詞的意義就必須展開聯(lián)想,喚醒我們頭腦里的“小概念包(Small Conceptual Package)”即背景知識,從一個心理空間跨越到另一個心理空間,進行推導和填空,從長期記憶中提取多種相關概念,將它們置于短期記憶中進行概念整合。

三、結 語

運用概念整合理論來分析中國古典詩詞,從組合、完善、擴展三個具體整合過程對中國古典詩詞進行解讀,深化了我們對詩詞語言意義構建過程的認識。在解讀過程中,讀者結合儲存于長期記憶中的背景知識使詩詞衍生出比原來更加豐富的意義,了解了作者賦詩作詞構建心理空間的具體過程,解釋了詩人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和豐富的想象力的認知機制,獲得一種新的閱讀體驗。古典詩詞的魅力在于它能帶給讀者無窮的聯(lián)想,而概念整合理論為研究中國古典詩詞提供了閱讀聯(lián)想的可能性和準確性,能夠從一個全新的角度為讀者理解詩詞意義提供有步驟的認知過程,為研究中國古典詩詞提供了一種強大而有效的認知工具。

[1] Fauconnier G.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71-123.

[2] Fauconnier G,Turner D.Conceptual Integration Networks[J].Cognitive Science,1998,22(2):133-187.

[3]王寅.認知語言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305-306.

[4] 丁川.概念整合理論對委婉語構成的認知闡釋[J].宜春學院學報,2007,29(1):157-165.

[5] 李松.概念整合理論對英語委婉語的認知闡釋[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8,10(2):180-181.

[6] 黃華.試比較概念隱喻理論和概念整合理論[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1(6):20-34.

[7] 劉英凱.概念整合理論對《圍城》比喻的解釋能力[J].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1):144-147.

[8] 王正元.概念整合理論及其應用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52-153.

[9] 袁周敏,金梅.概念整合理論對詩歌意象的闡釋[J].外國語言文學,2008(3):217-223.

[10] 李夢生.宋詩三百首全解[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106.

[11] 朱炯遠,畢寶魁,陳崇宇.唐詩三百首譯注評[M].沈陽:遼海出版社,1997:116-118.

[12] 郁賢皓.唐詩經(jīng)典[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9:498.

[13] 畢寶魁.宋詞三百首譯注評[M].2版.沈陽:遼海出版社,2006:4-5.

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s Interpretation Power for Chinese Classical Poems

L IU Haidi
(College of Foreign Studies,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angsha 410076,China)

Based on the 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CIT)by Fauconnier and Turner,Chinese classical poems are interpreted from the cognitive prospective.In order to make readers know the motive of the author,the relevant mental spaces are organized,as well as combining the background knowledge to prove it.With the interpretation by CIT,it proved that CIT has explanatory power on Chinese classical poems.Meanwhile,being a general cognitive operation,CIT can offer an useful and effective facility to interpret the cognitive mechanism behind the poems in the process of composing poems.

conceptual integration;Chinese classical poems;composition;completion;elaboration

H 05

A

1008-9225(2011)03-0086-04

2010-11-15

劉海迪(1986-),女(回族),湖南常德人,長沙理工大學碩士研究生。

【責任編輯:李 艷】

猜你喜歡
廬山古典詩詞
從不同側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與現(xiàn)代之間
關注詩詞
關注詩詞
關注詩詞
做一次廬山客
怎樣讀古典詩詞?
毛澤東登廬山
《李白 廬山謠》
古典樂可能是汪星人的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