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平洋的雪玉島附近碧藍的海域里,有一種長得極為漂亮的明藍魚,渾身都透明光澤,非常耀眼。凡是看到它的人,無不為之驚嘆。有許多人曾試圖把它移植到其他水域,為此培育人員下了很大工夫,想了很多辦法,但一切努力都歸于失敗。因為這種魚實在太干凈了,干凈得水里不能有一點雜質(zhì)。為了讓明藍魚與周圍世界“同流合污”,培育人員讓明藍魚一點點地適應那些必須的雜質(zhì),但明藍魚概不接受人類對它的好意,堅持干凈到底。最后連雪玉島的水域也不再適應于它了,為了保持自己的干凈,明藍魚最終從世界上絕滅了。
非洲的雨林里有一種非常美麗的花,叫六鮮花。這種花開放時,有十六種鮮艷的顏色,真是好看得讓人驚愕。然而,它與明藍魚一樣干凈得不得了,不能接受一點污染。人類對它的一切改良都沒有取得成功,最后也同樣因為不能適應天地間的變化而從世界上絕滅了。
由此我想到,人類太干凈了是不是也有害無益呢?最近看到一份資料:越來越多的專家意識到,人類過度講究衛(wèi)生反而容易致病。他們認為,現(xiàn)代人日益遠離泥土和細菌,正是造成許多國家哮喘病迅速蔓延的原因。而且,可能正引發(fā)其他過敏癥。近年來糖尿病、類風濕關節(jié)炎等更嚴重的自身免疫系統(tǒng)疾病發(fā)病率的上升,也可能與人們愛干凈、講衛(wèi)生的習慣有關。這是因為,在人類進化的大部分歷程中,免疫系統(tǒng)自人出生時起,就不斷遭到泥土和細菌的侵襲和進攻。免疫系統(tǒng)因而學會了在逆境中生存,通過這種無情地作戰(zhàn),建立并維護起—個由化學通道和特殊免疫細胞構成的錯綜復雜的防御網(wǎng)絡。而當“戰(zhàn)斗”的刺激被取消不復存在時(尤其在幼兒期),免疫系統(tǒng)就被迫要在貧瘠的環(huán)境中運作,功能因此大大降低,人們的身體就會出故障、鬧毛病了。
有傳媒報道,新加坡和日本有些居民由于潔癖過度,房間一塵不染,飲水和食物高度嚴格消毒,甚至連內(nèi)衣、內(nèi)褲和鞋子也特定使用滅菌織物,弄得正常菌群也不能生存,結(jié)果機體因為缺乏抗原刺激造成免疫力低下,特別容易患感冒、肺炎等。他們到東南亞和非洲旅行時更是因為適應力差、抗病能力不強而動輒發(fā)燒、腹瀉、頭痛,以至于寸步難行。這一切都是清潔過度所致。因為就人體而言,過于頻繁地清洗,往往會破壞天然形成的保護屏障,給細菌病毒入侵造成可乘之機。如果天天洗澡,每次都使用大量肥皂、浴液,務求徹底干凈消除機體污垢,除去異味,結(jié)果就會使皮膚表面油脂和保護菌群一起洗掉,以至好發(fā)皮膚皸裂、皮膚騷癢、炎癥等。美國科研專家研究發(fā)現(xiàn),婦女盆腔炎、宮外孕及陰道細菌感染都與過度地陰道沖洗有一定關系。因為過度地沖洗改變陰道菌群,并破壞致病菌與保護菌之間的平衡。
如此說來,是不是就不要講衛(wèi)生了?當然不是。講衛(wèi)生、愛清潔并沒有錯,但須恰當和適度。物極必反,事物超過了一定的度,就會走向反面。如果太愛干凈了,以至成為潔癖,不但無益反而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