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習慣;文明;誠信;自信;博愛;樂觀
良好的習慣是幸福人生之基,是學生健康成長之本,也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我校對此高度重視,真抓實干,很有實效。學校提出了德育為先、智能為重、發(fā)展為本的工作思路,在實踐中通過班隊活動課實施,結合心理活動課進行。針對社會現(xiàn)實和學生成長、發(fā)展的需要,有計劃、有目的地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習慣。并在各班設立學生小小自律卡,要求學生每月制訂“我要做到的一個小目標”“我要克服的一個小缺點”“我要完成的一項小任務”“我要堅持的一項家務活”,等等。讓學生每天進步一點點,有意識地培養(yǎng)他們自我約束、自我控制和自我強化的能力。
一、文明的言行
文明的言行是做人的起碼要求,也是社會文明的基石。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首先要引導學生革除自身不文明的言行。我校的做法是:一是抓好學生的常規(guī)教育,大力貫徹落實《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二是開展“文明在我口中、文明在我手中、文明在我腳下、文明在我心中”系列活動;三是在各年級開展評選“文明班級”活動;四是創(chuàng)建“美的教室”“美的校園”,實行“抵制零食”“告別不文明言行”等簽名活動,營造文明向上的校園氛圍;五是形成網絡,齊抓共管,師生共同參與,家庭密切配合,使不文明的言行無立身之地。如今,校園整潔美麗,學生言行文明,成為我校一大亮點。
二、誠信的品格
誠信是人的立身之本,也是做人的基本品質。誠信的品格要從小培養(yǎng)。在這方面,我校堅持誠信立校、誠信立教、誠信育人,努力營造人人講誠信、處處講誠信、事事講誠信的濃厚校園氛圍。通過多種途徑,教育學生誠實做人、守信做事;教育學生與同學交往講信用、守諾言;教育學生完成作業(yè)靠自覺、不抄襲,考試時嚴要求,不作弊。通過各種事例,讓學生認識到誠信的可貴和說謊、做假的危害。通過心理活動課、生命教育課、品德與生活課讓學生體會到誠信的作用和意義。通過多方面的教育,學生變化很大,成績提高不少,考試時抄襲的人少了。許多家長都反映孩子變得誠實了。
三、自信的精神
自信是自立的基礎,也是成功的精神支柱。在建立自信方面,我們的做法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通過各種活動讓學生不斷地取得成功、想象成功和總結成功。二是要求學生人人學會使用快樂人生三句話:“太好了”“我能行”“我?guī)湍恪?。三是在各班開展評選“班級之最”活動。評選內容有學習、生活、為人、表現(xiàn)、個性、特長等五十多項,盡可能地讓每一位學生的個性得以張揚,特長得到發(fā)揮。通過上述三方面的教育,學生的自信心明顯增強,學習上你追我趕;主動參與學校的各項活動,不甘落后,比學趕幫,精神狀態(tài)煥然一新。
四、博愛的情懷
博愛是一種情操,是一種修養(yǎng),更是做人的根本。因此,在小學生中開展“愛心”教育,培養(yǎng)他們的博愛情懷顯得尤為重要。我們開展了“我愛爸爸、媽媽”“我愛老師”“我愛同學”“我愛我家”“我愛我班”“我愛我?!钡纫幌盗谢顒樱婚_展生命教育和感恩教育的專場講座,結合心理活動課、生命教育課、品德與生活(社會)課、主題班會、知識競賽等形式,讓學生認識愛、感受愛、表達愛;在各班建立“愛心儲蓄罐”,讓學生將零花錢積攢起來,用以幫助有困難的學生以及參與救災捐助。每年的助殘日,都組織學生進行宣傳教育,讓學生認識弱勢群體,體會到關心他人既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樂趣。定期組織學生觀看愛國主義影片、感恩教育片、安全教育片、法制教育片等,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熱愛生命的思想感情,奏響他們心中愛的主旋律。
五、樂觀的心態(tài)
樂觀的心態(tài)是健康的基礎。我們通過全面推行愉快教學法,要求全校教師精心設計每一節(jié)課,盡可能地采用多媒體教學和直觀教學,努力為學生提供實踐體驗的時間、場所和機會;定期組織學生開展各項技能和體育競賽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激發(fā)其學習興趣。除此之外,我校還長期設有“心理咨詢室”“悄悄話信箱”和“心理發(fā)泄室”,通過電話、書信或家訪的方式,為情緒不穩(wěn)定、有心理障礙、遇到困難或挫折的學生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和行為訓練,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
通過近幾年來的實踐與探索,我們深深地感受到:只要注重學生良好習慣培養(yǎng),就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稿件編號:101117005)
?。ㄗ髡邌挝唬焊=ㄊ∧习彩械谝恍W,電郵:czc1956@126.com)
編輯/于 洪 終校/何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