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賜東,李志軍,張 媛
(龍巖學院 體育系,福建 龍巖 364012)
客家文化對客家民間武術傳播發(fā)展的影響*
——以閩西客家地區(qū)為例
張賜東,李志軍,張 媛
(龍巖學院 體育系,福建 龍巖 364012)
客家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客家武術又是客家文化的一朵奇葩。闡述了客家文化對客家民間武術的產生、傳播、發(fā)展的影響,為閩西客家地區(qū)民間武術更好地傳承和發(fā)展提供依據。
客家文化;客家武術;武術傳播
閩西客家地區(qū)是客家人最早的遷徙地,被稱為“客家民系形成的中心地域”,“客家文化、語言的搖籃”“客家祖地”,長汀被譽為“客家首府”等??图椅幕械墓鍖殹图椅湫g,大多就發(fā)源于閩西地區(qū)。如在粵東地區(qū)的興寧、永和、四望嶂、泥陂、壢陂等地流行的“鐘家教(拳)”,是在清嘉慶年間由上杭縣的吳宗均先生傳授的。然而,外界對閩西客家地區(qū)的客家民間武術拳械卻知之甚少。
在上下一千多年的遷徙歷史中,客家先民與遷徙途經地、定居地人民進行了廣泛的交流,吸收了各地文化的精華,形成了在語言、民情、風俗、精神特質等方面具有顯著特點的客家文化。客家文化有許多種解釋,大多數人認為客家文化是以漢民族傳統(tǒng)文化為主體,融合了畬、瑤等土著民族文化而形成的一種獨特文化。客家人既繼承了中原古文化的精華,又在新的環(huán)境里創(chuàng)造豐富了它,從而使它嬗變成了一種內有自己特色的新文化——客家文化。客家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是客家人在征服自然、改造社會和改造客家人自身中,在客家人求生存、爭發(fā)展奮斗過程中,長期創(chuàng)造所形成的、相對穩(wěn)定的、被客家人認同和接受的精神成果的總和。
客家武術是指在客家地區(qū)流傳、流行的民間傳統(tǒng)武術。客家武術是客家先民的遺產和智慧結晶,是客家先民經過長期的勞動斗爭以及與當地其他少數民族武術文化交融而不斷發(fā)展的成果,是客家民系在政治、經濟、軍事、宗教、文化生活的一種特殊反映。作為一種長期發(fā)展而逐漸完善的文化活動,在成長過程中受客家文化淵源的影響,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武術文化內涵和特點。
據龍巖市志和相關縣(市、區(qū))志記載,閩西地區(qū)客家武術主要種類主要有連城拳(“南田黃家拳”“洋地巫家拳”)、“五梅拳”、“朱家拳”、“石家棍(石家拳)”、“五獸拳”、“鐘家教(拳)”、“少林十八步”、“少林八步”、“羅家槍”、“盤龍棍”、“子午棍”等。這些拳種在閩、粵、贛客家地區(qū)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 。
客家武術各拳種雖然在功法和技法上各有不同,但它們也表現(xiàn)出了一些共同特點,如動作靈活多變,發(fā)勁快速有力,擊打精準,善攻要害,擅長于發(fā)短勁、含胸蓄氣,防守嚴密,以防為主,以靜制動,發(fā)勁雄厚。短打的特點頗似南派,而步法的快速,身法的靈巧,手腳的并用又兼有北派之長。攻防中跌打滾翻動作多,講究手腳配合,實用性強。在器械方面則以棍為主,相關器械主要有:棍、雙刀、鐵尺、勾連槍、锏、雙劍、凳、盾牌、大刀、戈、矛、戟、叉、鞭、錘、弓箭、流星等各種長短器械,以及較為常見的農用器具如山字耙、七星耙、鐮等??图胰说母谥性?絕大部分客家人都是從中原遷徙而來,客家武術多數流派的源也可以追溯到長江以北的河南、山東等地,故客家武術具有明顯的北派痕跡,又有南派的特點。
客家先民在西晉永嘉(317年)從中原第一次南遷開始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上較大規(guī)模的南遷主要集中在唐、宋年代。因戰(zhàn)亂、災荒等原因輾轉南遷的客家先民,為了保護家族及其成員,他們崇文重武,耕讀傳家,在辛勤耕耘創(chuàng)立新的家園的過程中,客家先民常以習武求自保。閩西客家地區(qū)地域都是屬于自然環(huán)境比較惡劣的山區(qū),群山連綿,地勢險要,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兵匪山寇,時有橫行聚嘯,烽煙不絕。閩西客家先民的生存還面臨著與當地土著居民競爭生存資源的壓力,同時受山林野獸的威脅,自然條件、社會條件的惡劣,以及客家不同姓氏為了爭奪生存空間,如山林、水源等,經常發(fā)生械斗。特別是一些小姓弱房如果單純依靠群體的力量,根本無法與巨姓大族相抗衡。在這種情況下,某一個或某一小群人的高超武術往往成為一個姓氏、一個房派的重要支柱。像連城縣的“南田黃家拳”、“洋地巫家拳”、“石家棍(石家拳)”都是以姓氏來命名的。其次是客家人經過歷代長期艱苦奮斗使民族性格得到考驗和磨煉,使客家人自始至終帶有一種浩然正氣的民族節(jié)操,他們崇尚忠義,反抗壓迫,具有強烈的國家觀念和民族意識以及宗族觀念,這是由于客家民系是在遷徙流移中形成??图蚁让耧柺軕?zhàn)亂和壓迫帶來的痛苦,因此客家人對家園的安定,國家的強盛,民族的崛起有著強烈的渴望。翻開數百年之中國歷史,沒有一次政治變動是與客家人無關的。像連城“洋地巫家拳”、武平“朱家拳”等,在清朝統(tǒng)治時期由于滿清貴族為維持自己的統(tǒng)治地位一度限制練武。當時存在許多反清復明組織,人民群眾習武練功以圖推翻滿清統(tǒng)治之風反而使各種流派的武術更加紛呈于世。連城“洋地巫家拳”就是以少林拳為基礎,結合不同拳種的長處,去粗取精,將少林拳多種攻防剛勁手法與內家拳的藏精、蓄氣、培神之固本強骨法緊密結合,創(chuàng)編出“洋地巫家拳”;還有像“朱家拳”,相傳太平天國失敗后,由反清志士所傳授,取名朱家拳,寓有懷念朱洪武之意。
客家先民從第一次遷徙開始,在一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客家武術以她不朽的生命力,不斷地傳播、發(fā)展、豐富壯大,深深地植根于廣袤的客家民間沃土之中。在不同的年代、區(qū)域、人群中,涌現(xiàn)出了各具神功妙招絕技的門派??图椅湫g作為客家文化的一部分,由于其文化本身存在的特性,它的傳播和發(fā)展具有客家文化所固有的方式和特征。
客家人經歷6次大規(guī)模的遷徙,歷代因戰(zhàn)亂從中原大規(guī)模直接遷徙而至,或輾轉遷移,決定了客家武術的遷移性傳播。閩西客家地區(qū)是客家人最早的遷徙地,是“客家民系形成的中心地域”,“客家文化、語言的搖籃”“客家祖地”等??图胰说牟粩噙w徙也將客家武術帶到不同的地域,如在粵東地區(qū)的興寧、永和、四望嶂、泥陂、壢陂等地流行的“鐘家教(拳)”,是在清嘉慶年間由上杭縣的吳宗均先生傳授的;在湖南省的湘潭、長沙、株洲、岳陽等地廣泛流傳的“連城巫家拳”,是在乾隆末年由連城縣的巫必達先生傳至湖南而得到推廣?!斑B城拳”還在閩西周邊、贛南及東南亞等地區(qū)流傳?!拔迕度眲t主要流傳于閩、粵、贛三省的客家地區(qū)。而在近代至解放初期,在城鎮(zhèn)的街頭巷尾的武術表演(俗稱“耍百戲”“耍把戲”),表演的武藝有使拳、踢腿、使棒、弄棍、舞刀槍、舞劍等,由于這些武術藝人居所的流動性,使得客家武術隨著這些武術藝人的流動而傳播,對客家武術的傳播與發(fā)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客家先民在遷徙流移中飽受戰(zhàn)亂、兵匪山寇、小姓弱房與巨姓大族的抗衡壓迫、山林野獸的威脅等自然條件和社會條件惡劣帶來的痛苦,因此客家人對家園的安定有著強烈的渴望,為了保護家族及其成員,他們崇文重武,在辛勤耕耘創(chuàng)立新的家園的過程中,客家先民常以習武求自保??图胰藗鹘y(tǒng)的宗族觀念體現(xiàn)在客家民系強化宗族制度,實行宗族管理,客家人喜好聚族而居,客家先民對武術傳授戒律也是遵從所謂的“傳男不傳女”、“傳媳不傳女(“五枚拳”除外)”、“外姓人不傳”“傳拳不傳譜”“拳不妄傳”等的傳播理念。以及受到文化素養(yǎng)和保守意識的局限,在其漫長的發(fā)展過程中,家族式的口傳身授,耳提面命式,手把手的教授,使得客家武術傳承下來的拳譜和要訣,大多只能由活著的人攜帶,只能隨著繼承人的存在而存在,隨著繼承人的逝去而消失。在本次調研中發(fā)現(xiàn),像“鐘家教(拳)”在閩西客家地區(qū)已經失傳;而“石家棍(石家拳)”的傳承人也只剩下三個人,沒有拳譜。由于這種傳承方式與保守意識,使閩西客家武術的傳承和發(fā)展受到嚴重制約,使客家武術的傳播范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影響著客家武術的發(fā)揚光大。
閩西客家地區(qū)傳統(tǒng)節(jié)日民俗活動中,有很大部分是客家體育民俗活動??图殷w育民俗活動是在長期的發(fā)展歷程中和原始宗教的影響下逐漸形成的,很多傳統(tǒng)體育活動都與客家地區(qū)保留的宗教活動、民俗活動有著不可分割的交融關系。自古以來,閩西客家民間就有習武之風,許多村莊都有家族舞龍、舞獅武術隊。每年正月前后,舞龍、舞獅武術隊便走家串戶進行舞龍、舞獅和武術表演。根據客家地區(qū)的風俗,這種表演意在為家人驅趕邪魔歪氣。如正月期間,在閩西各縣舉行的舞龍、舞獅活動結合武術的表演,如連城縣廟前的舞龍“紅龍纏柱”,以武術“六九拳”為龍頭的舞步,武術棍棒的“四勾撥”為龍珠的舞步,剛柔相濟,形成珠逗龍、龍抱珠,戲珠藏珠,覓珠纏柱等優(yōu)美舞姿。舞獅是閩西客家地區(qū)最為普遍而重要的一種習武形式。舞獅看似一種在鄉(xiāng)村舉行重大儀式時所演繹的節(jié)日民俗藝術,其實也是一種武藝表演和雜技表演,一個獅班就是一個民間武術組織。在客家地區(qū),舞獅這種民間風俗活動從入年關(春節(jié)前)開始,至農歷二月結束。如長汀縣的青獅表演,在春節(jié)期間,各村的家族舞獅武術隊走村串巷,一路鑼鼓喧天。他們先進行舞獅,待舞獅結束后,便開始進行武術表演。先進行單人拳術和單人器械,棍、叉、鉤、雙刀、長柄大刀、雙鈞、短戟、鐵尺悉數表演,然后進行雙人或三人拳術及器械對打表演。隨著鑼鼓聲的節(jié)奏加快,對打也更加激烈,這是最激動人心和最精彩的表演。還有如連城縣隔川鄉(xiāng)的隔田村,每年的農歷正月二十定為各村舞獅武術隊聚會競技的節(jié)日,叫“天川獅會”。這天,十鄉(xiāng)人寨的舞獅隊會從四面八方涌向隔田村相聚比武。各色獅隊在十番樂隊的伴奏下在黃氏宗前的大坪上各獻技藝,煞是壯觀。獅舞結束后,就表演拳械格斗,刀光劍影,閃展騰挪。觀眾很多,熱鬧非凡。上杭縣的民間舞獅、舞龍活動普遍,在春節(jié)期間,往往是舞獅表演告一段落后,以拳術表演以及棍、耙頭(三齒叉)、鉤刀(鉤鐮槍)、半斬(雙刀)、鐵尺等五種武術器械表演收場。武平縣舞龍舞獅,是縣內流傳久遠、群眾喜愛的傳統(tǒng)體育活動。每逢春節(jié)、元宵節(jié),城鄉(xiāng)各地都有獅班、龍班四出表演。獅戲畢,則表演拳技,有拳、棍、刀、耙和矛、盾牌,作單人表演或雙人對打,還有飛身過桌等,扣人心弦。新羅區(qū)的舞獅表演結束后,有拳術和刀、槍、劍、棍、戟等器械武術表演,形式多樣,風格各異。漳平市的舞獅表演是簸箕獅。另有跳獅、殺獅、翻獅等武藝表演。舞獅表演結束后有矛、盾、鐵尺、雙刀、九節(jié)鞭、棍棒、鉤鐮、鈀頭等武術表演。永定縣舞獅有單獅、雙獅之分,舞獅結束后還有拳術和刀、槍、劍、棍、耙頭、鉤刀等器械表演。明溪縣舞獅有青獅、黃獅兩種。舞青獅者在舞獅表演結束后,必須表演拳術或刀、槍、棍術。如兩青獅相遇則須較量武藝,分出高低。清流縣舞獅后表演套路、徒手對打、長短兵器(鐵尺、短刀、耙頭、鉤刀)對打等武術。所以閩西客家地區(qū)的民俗活動也對客家武術的傳播和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影響。
科舉制度是中國歷史上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員的一種基本制度。我國歷史上的武舉制度創(chuàng)始于唐代,自此以后,武舉考試為大多數封建王朝所承襲,成為封建王朝網羅武備人村的重要制度。武舉的興盛于明清兩代,特別是在清代。明代武職多半由世蔭承襲,加上由行伍起家者,武舉只是個補充形式。清代武官雖然仍以行伍出身為“正途”,科舉次之,但科舉出身者數量不斷增大,在軍中占有很大比例,武術被用于軍事。由于封建統(tǒng)治政府的大力提倡,因此,客家民間習武者對武舉考試趨之若鶩。武舉科考制度,使得閩西客家民間尚武風氣更濃,不僅把武術視為防身之用,還作為家族成員步入仕途的手段,許多平民百姓通過武舉科考的階梯而入仕登上歷史政治舞臺。據閩西客家地區(qū)的各縣縣志記載,僅在明、清年代閩西客家地區(qū)共有武進士92名、武舉人1108名。武進士、武舉人在不同的地方或軍隊供職,也使得客家武術在不同區(qū)域得以傳播,也促進了客家民間武術的傳播、發(fā)展。
客家武術作為客家文化在政治、經濟、軍事、宗教、文化生活的一種特殊反映,作為一種長期發(fā)展而逐漸完善的文化活動,在其成長過程中受客家文化淵源的影響。武術的戒律,家族式的口傳身授,耳提面命式的傳承,都導致了客家武術的傳播、發(fā)展具有一定的區(qū)域性。如“石家棍”只在武平縣的個別鄉(xiāng)鎮(zhèn)流傳;上杭縣的“五梅拳”主要在上杭的藍溪、黃潭、太拔、中都等鄉(xiāng)鎮(zhèn),以及和閩西交界處的粵東的個別鄉(xiāng)村流傳;連城縣“南田黃家拳”主要在閩西的連城縣隔田附近村莊流傳;新羅區(qū)“五獸拳”、“少林十八步、少林八步”“羅家槍”“盤龍棍”“子午棍”等則多在新羅區(qū)的部分鄉(xiāng)鎮(zhèn)、村流傳。雖然也有像連城縣“洋地巫家拳”在湖南的一些地區(qū)得到發(fā)展的,但大部分客家武術也只是在客家地區(qū)流傳,區(qū)域還是相對集中??图椅湫g的這種區(qū)域傳播,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客家文化的影響,同時也制約了閩西客家民間武術的傳播、發(fā)展。
(1)客家武術在成長過程中受客家文化的影響,是客家先民的遺產和智慧結晶,是客家民系在政治、經濟、軍事、宗教、文化生活的一種特殊反映。
(2)閩西客家地區(qū)民間武術種類流派較多,而且客家民間武術特點大體相同,即具有明顯的北派痕跡,又有南派的特點,富有南北武術所長。
(3)閩西客家民間武術的產生和客家文化有關,客家先民飽受戰(zhàn)亂、災荒和壓迫帶來的痛苦,因此客家人對家園的安定,國家的強盛,民族的崛起有著強烈的渴望??图蚁让駷榱吮Wo家族及其成員,他們崇文重武,耕讀傳家,在辛勤耕耘創(chuàng)立新的家園的過程中,客家先民常以習武求自保。
(4)客家文化對閩西客家民間武術的傳播、發(fā)展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客家武術的遷移性、家族式(宗族式)傳播,閩西客家節(jié)日民俗活動,歷代武舉科考,區(qū)域性傳播等方面。
閩西客家地區(qū)的民間傳統(tǒng)武術,要延續(xù)、要發(fā)展,必須摒棄一切禁錮閩西客家武術發(fā)展的封建保守的東西,不斷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在保持客家民間武術風格特點的基礎上,不斷吸取更多的現(xiàn)代信息和科學技術。加強客家民間武術藝人的保護和各武術館之間的交流切磋,充分發(fā)揮其多功能作用,走多元化的路。并以全民健身的形式,讓客家民間武術通過不同形式進課堂、進社區(qū),為民所用。同時通過不同方式傳播、傳承閩西客家民間武術,舉辦每年一次或多次的閩西客家民間傳統(tǒng)武術比賽,推動閩西客家民間傳統(tǒng)武術的不斷發(fā)展。
[1]陳金芳,李風貴,江東.連城縣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5.
[2]劉增晶,鄭摹岳,陳志霞.永定縣志[M].福州:福建省人民出版社,2005.
[3]陳漢孝.漳平縣志[M].北京:新知三聯(lián)書店出版,1995.
[4]丘永源,廖春生.長汀縣志[M].北京:新知三聯(lián)書店出版,1993.
[5]吳錦通.上杭縣志[M].福州::福建省人民出版社,1993.
[6]藍國華.武平縣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7.
[7]李占領,何明才,林浩,等.清流縣志[M].北京:中華書局, 1994.
[8]陳秉怡,張長河.明溪縣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
[9]劉善群,余兆庭,吳世光.寧化縣志[M].福州:福建省人民出版社,1992.
[10]李中堅,楊彪,鄧永光,等.龍巖市志[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
Influence of H akka culture on spreading of H akka folk Wushu
ZHANG Ci-dong,LI Zhi-jun,ZHANG Yuan
The Hakka culture is a part of the Chinese culture.The paper expatiates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Hakka culture on the development and spreading of the Hakka folk Wushu.
Hakka culture;Hakka Wushu;spreading of Wushu
’s addressSport Dept.,Longyan Inst.,Longyan 364012,China
G80-05
A
1672-268X(2010)05-0003-02
2010年度國家體育總局武術研究院課題(WSH2010D003)。
(2010-03-27 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