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人類文明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宗教在各國文化中占有不可忽略的地位。其中對美國文化影響最深遠的便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基督教。而反映并影響著美國文化的美國電影,也或多或少受到宗教的影響,從而具有與其它非基督教國家不同的特色。
說到基督教對美國文化的深遠影響,不可不提的是美國建國的最初起因。為了逃避宗教迫害,1620年,102名清教徒乘坐“五月花號”,從英國出發(fā),經(jīng)過66天的航行,最終抵達美洲,并建立了普利毛斯殖民地。正是這些早期的清教徒移民把基督教的教義帶至美國并大力推廣,基督教才成為了美國最具影響力的宗教。
根據(jù)蓋洛普民意調(diào)查,美國人中90%自稱相信上帝,80%承認基督教對自己的生活非常重要。同時,美國的國歌里有“上帝保佑美國”,錢幣上印著“我們信仰上帝”,總統(tǒng)就任時必須手按《圣經(jīng)》宣誓,甚至在與宗教完全無關(guān)的法庭上,證人們也必須手按《圣經(jīng)》發(fā)誓不作偽證。
甚至在與宗教兩相對立的學(xué)術(shù)上,基督教也顯示出巨大的影響力。眾所周知,達爾文的進化論是對地球上生命多樣性的唯一解釋,也是被世人廣泛接受的科學(xué)理論。但正因為《圣經(jīng)》宣稱上帝創(chuàng)造了世間萬物,許多對此深信不疑的美國人便拒絕接受這一理論。由此引出了1925年著名的“猴子審判案”,即田納西州法院因教師約翰?斯科普斯(John Scopes)在課堂上教授進化論而判其有罪。即使在人類登上了月球,克隆技術(shù)也日趨成熟的今天,美國人也仍然在為把上帝創(chuàng)世說引入課堂而絞盡腦汁,從而引發(fā)了2005年關(guān)于智慧設(shè)計論(變相的上帝創(chuàng)世說)的舉國大爭論,甚至把當(dāng)時的總統(tǒng)小布什也牽涉也內(nèi)。
上述種種都向我們表明了基督教對美國文化的影響。1954年,曾任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州長,時任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的厄爾?華倫(Earl Warren)所說的話更是一針見血:“我認為一個人若不明白《圣經(jīng)》和救主從一開始就是我們的守護神,他就無法明白我們國家的歷史?!?/p>
電影是反映人類生活的一種藝術(shù)形式。因此,它必然會打上各國文化的烙印。作為文化的一部分,基督教對美國電影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使其具有了與非基督教國家電影不同的特質(zhì)。
正因為大部分美國人信仰基督教,作為大眾傳媒的一種重要形式,美國的電影也就承擔(dān)了宣揚基督教的任務(wù)。《圣經(jīng)》是基督教唯一的也是最重要的經(jīng)典。自從1895年電影誕生,美國拍攝了許多取材于《圣經(jīng)》的電影。
《圣經(jīng)》中最為人所熟知的故事除了亞當(dāng)和夏娃偷吃禁果被趕出伊甸園之外,便是摩西的生平和十誡了。美國導(dǎo)演們當(dāng)然不會放過這樣的精彩故事。1956年,西席?迪米爾拍攝了《十誡》(The Ten Commandments)。這部影片生動刻畫了帶領(lǐng)猶太人出埃及、穿越紅海的先知摩西,講述了“十誡”的由來。這部影片被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列為政府收藏作品,并入圍了當(dāng)年的奧斯卡多項大獎。1998年,美國夢工廠又耗資近一億美元,歷時四年出品了同樣題材的動畫片《埃及王子》(The Prince of Egypt),再次大獲成功。
為人類的救贖而被釘上十字架的上帝之子耶穌是《圣經(jīng)?新約》中最著名的人物,他的故事也廣為人知。喬治?史蒂文斯于1965年執(zhí)導(dǎo)的影片《耶穌傳》(The Greatest Story Ever Told)堪稱同類影片之最。這部影片講述了耶穌從出生到被釘上十字架最后復(fù)活的整個一生,可說是對《圣經(jīng)》中這一故事最忠實的記錄。
與之相反,馬丁?斯科西斯于1988年拍攝的影片《基督的最后誘惑》(The Last Temptation of Christ)雖然同樣取材于耶穌的故事,但卻對耶穌和猶大的形象作了徹底的顛覆,賦予了耶穌更多人性的特點。
2004年,梅爾?吉布森執(zhí)導(dǎo)的《耶穌受難記》(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敘述了耶穌最后的12小時以及他受難的經(jīng)過。這部影片同樣引起了極大的爭議。
基督教在美國人的日常生活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據(jù)統(tǒng)計,美國人中70%的人入了某個基督教派,60%的人每天祈禱,40%的人堅持每周去教堂作禮拜?;浇痰膬x式悄然滲入了美國人的生活。一個從來沒有去過美國,也從來不了解基督教的人,只要他看過幾部美國電影,自然而然會對一些基督教儀式有所了解。這不得不歸功于電影在傳播各國文化中所承擔(dān)的獨特作用。因為在美國影片中,宗教儀式無處不在。
在很多愛情電影,如1997年的《新娘不是我》(My Best Friend’s Wedding),1999年的《逃跑新娘》(Runaway Bride),2008年的《27套禮服》(27 Dresses)里面都完整展現(xiàn)了基督教婚禮的場面:在親朋好友的注目中,身穿白色婚紗的新娘在父親的引導(dǎo)下緩緩走向教堂的圣壇;牧師向并列的新郎新娘祝福并念出結(jié)婚誓言:“主啊,我們來到你的面前,目睹祝福這對進入神圣婚姻殿堂的男女。……”而他問新郎新娘的那段話更是膾炙人口:“你是否愿意這個男子成為你的丈夫(妻子)與他締結(jié)婚約?無論好與壞、貧窮還是富貴、疾病還是健康,都愛他(她),照顧他(她),尊重他(她),接納他(她),永遠對他(她)忠貞不渝直至生命的終結(jié)?”
同時大量電影里也為我們展現(xiàn)了基督教的葬禮過程,如1994年的《四個婚禮和一個葬禮》(Four weddings and a Funeral),1972年的《教父》(Godfather)等等。最經(jīng)典的場景是:迷蒙細雨中,黑色的送葬車,眾人身穿黑衣圍在棺材周圍,牧師低沉的聲音傳來:“塵歸塵、土歸土……”
此外,為嬰兒施洗禮、到教堂作彌撒、到神父那里懺悔、吃飯之前禱告、睡覺之前禱告……凡此種種,美國人生活中的宗教儀式,我們都可以在電影中找到。
除了情節(jié)直接取材于《圣經(jīng)》以及引入基督教的宗教儀式外,另一種比較常見的美國電影題材便是故事情節(jié)圍繞宗教教義而展開。
這類影片中比較經(jīng)典的便是1995年由大衛(wèi)?芬奇(David Fincher)執(zhí)導(dǎo),摩根?弗里曼(Morgan Freeman)和布萊德?皮特(Brad Pitt)主演的懸疑驚悚片《七宗罪》(The Seven Deadly Sins)。早期基督教隱修院根據(jù)圣大格列高利的分類規(guī)定了七大罪,即:驕傲、貪婪、淫欲、妒忌、貪食、忿怒和懶惰。教會認為這七大罪是不可寬恕的罪孽,違犯了它們就會導(dǎo)致人魂死亡并受到天罰。而片中的殺人狂正是根據(jù)這七大罪來選擇他的下手對象。他先后殺死在他看來犯了貪食之罪的肥漢、犯了貪婪之罪的律師、犯了驕傲之罪的影星、犯了淫欲之罪的妓女、餓死犯了懶惰之罪的青年,然后以自身為妒忌之罪的違犯者,引導(dǎo)警察犯下忿怒之罪來殺死自己,從而完成整個七宗罪的制裁任務(wù)。這部影片把濃郁的宗教色彩和懸疑恐怖的情節(jié)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再加上三位影星的精彩演繹,為它贏得了奧斯卡獎和英國電影學(xué)院獎的提名。它不僅讓觀眾對基督教的教義有所了解,同時也引發(fā)人們對現(xiàn)實和人性的反思。
《啟示錄》是《圣經(jīng)》最后的章節(jié)。在基督教徒看來,這是對人類最后時期和最終命運的預(yù)言。根據(jù)《啟示錄》,世界上會有一場規(guī)模巨大、代價慘重的正邪較量,這也正是人類的劫難。到時會有無數(shù)災(zāi)難降臨地球,所有人都會經(jīng)歷“最后的審判”。罪人們將受到懲罰,墮入地獄之火,永世不得翻身;而信仰上帝的人則進入圣城新耶路撒冷,永享快樂幸福。好萊塢圍繞這一預(yù)言創(chuàng)作了眾多影片,如1999年由施瓦辛格主演的《魔鬼末日》(End of Days)。劇中的主人公為了阻止魔鬼撒旦的復(fù)活和世界末日的到來而出生入死,最終正義戰(zhàn)勝邪惡。
與非基督教國家出產(chǎn)的影片不同,好萊塢拍攝的許多影片都是關(guān)于世界末日的,這些其實都或多或少受到了基督教《圣經(jīng)?啟示錄》最后預(yù)言的影響?;蛟S我們可以這么說,美國人潛意識中有一種末日情節(jié)。他們覺得地球和人類會最終毀滅,并把這種潛意識代入了電影之中。在這些影片中,有各種各樣的原因?qū)е率澜缒┤?
1. 人類對先進科學(xué)的過分追求。這類影片中著名的有:1984年首映的《終結(jié)者》(Terminator)系列、1999年出品的《黑客帝國》(The Matrix)系列2002年開始的《生化危機》(Resident Evil)系列等。
2. 自然災(zāi)害。比如:1995年的《末來水世界》(Waterworld)、1998年的《末日救未來》(Deep Impact)、2003年的《地心毀滅》(The Core)、2004年的《后天》(The Day After Tomorrow)、以及2009年新鮮出爐的《2012》(2012)等。
3. 外星人來襲。如:1996年的《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2004年的《地球戰(zhàn)場》(Battlefield Earth: A Saga of the Year 3000)2005年的《世界大戰(zhàn)》(War of the Worlds)等。
當(dāng)然,還有許許多多有關(guān)其它原因?qū)е氯祟悳缤龅拿绹捌?在這里筆者不再一一冗述。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上述影片中,無一例外地人類總會克服種種困難而幸存下來,從而為想象中的未來添上一筆亮色和希望。這也正符合《圣經(jīng)?啟示錄》中的教義:劫難過后,信仰上帝的人們便會迎來嶄新的世界。
還有一類電影并非與基督教教義或儀式直接有關(guān),而是在片中出現(xiàn)基督教《圣經(jīng)》或傳說中提及的一些特定物品?;蛟S導(dǎo)演和編劇正是利用基督教在美國的深入人心,以此激發(fā)觀眾的好奇心,從而引導(dǎo)他們?nèi)ビ^看這類影片。
在這些電影中最負盛名的莫過于哈里森?福特(Harrison Ford)所主演的《奪寶奇兵》(Indiana Jones)系列了。這個系列由美國著名導(dǎo)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Steven Spielberg)執(zhí)導(dǎo),跨越二十多年而歷久不衰,成為美國電影史上最經(jīng)典的冒險片之一。
其中1981年的《奪寶奇兵之一:法柜奇兵》(Raiders of the Lost Ark)里男主人公所要搶救的是《圣經(jīng)?出埃及記》中所提到的約柜。根據(jù)《圣經(jīng)》,摩西帶領(lǐng)以色列人離開埃及后,在上帝的引導(dǎo)下不僅制訂了《十誡》,還為上帝建造了圣所。約柜便是圣所里的重要物品之一,用以存放上帝賜給摩西的法版。而1989年的《奪寶奇兵之三:圣戰(zhàn)奇兵》(Indiana Jones and the Last Crusade)中的圣杯更是耶穌與門徒在最后的晚餐中用過的杯子。這兩部影片能在票房上大獲全勝,除了精彩的情節(jié)和特技外,也與約柜和圣杯作為基督教的重要圣物而易引起美國人的共鳴密不可分。
基督教認為上帝是唯一的神,信仰其它教的人都是邪惡的。這一觀念不僅引發(fā)了中世紀(jì)的十字軍東征,同時也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信仰基督教的現(xiàn)代美國人心目中。此外,基督教的圣物如十字架和圣水等,都是趨邪除惡的有效手段。好萊塢拍攝了很多影片來反映基督教終將戰(zhàn)勝邪惡這一觀念。比較有名的電影有1973年拍攝的《驅(qū)魔人》(Exorcist)。這部影片講述了一個12歲的小姑娘被魔鬼附身,神父和牧師為了拯救她而犧牲自己生命的故事。
事實上,還有許多美國影片都與基督教有關(guān)。如1997年的《魔鬼代言人》(Devil’s Advocate),講述一個年輕律師如何戰(zhàn)勝魔鬼的引誘的故事。而2006年的《達芬奇密碼》(The Da Vinci Code),更是引出了公眾對一些基督教基本理論的普遍興趣。
總而言之,基督教是美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影響深深滲透到了美國的電影創(chuàng)作之中。認識到這一點,不僅有助于我們更好地欣賞美國影片,也有助于我們更進一步了解美國的文化。
[1]The Holy Bible. The Worldwide Bible Society LTD, 2006.
[2]安德魯?莫蘭?格雷利,1992,《七重罪》[M],孫予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