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金融風險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與分析*

2010-10-21 06:16:52席玲慧歐陽勝銀
湖南行政學院學報 2010年4期
關鍵詞:外債金融危機金融風險

席玲慧,歐陽勝銀

(湖南大學,湖南長沙410079)

金融風險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與分析*

席玲慧1,歐陽勝銀2

(湖南大學,湖南長沙410079)

開放條件下,中國金融系統(tǒng)安全受到嚴峻的挑戰(zhàn)。運用KLR信號分析法構建金融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并對受2008年金融危機影響后的中國金融體系進行實證分析,發(fā)現(xiàn)中國金融系統(tǒng)整體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但信貸增長量/GDP、短期外債/外債總額、外匯儲備/M2三項指標超出了臨界值。

金融風險;統(tǒng)計評價;指標體系;KLR信號分析法

金融風險是指在資金的籌集和運用等金融活動過程中,由于各種無法預料的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使經濟主體的實際收益與預期收益發(fā)生偏離,從而有蒙受損失或獲得額外收益的可能性。金融風險很容易引發(fā)金融危機,并且傳導到實體經濟,其造成的災難和損失是非常巨大的,1997年開始爆發(fā)的亞洲金融危機和2008年席卷全球的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fā)的全球金融風暴是兩個最典型的例子。

盡管金融風險孕育著不可估量的危機,但還是可以被識別、被管制的。目前國外監(jiān)管部門中,對金融風險的識別預警研究有較深影響的主要有:法國銀行協(xié)會的“銀行業(yè)務分析支持系統(tǒng)”、美聯(lián)儲的“CAMELS現(xiàn)場評級系統(tǒng)”、美國貨幣監(jiān)理署的“銀行測算系統(tǒng)”、美國聯(lián)邦存款保險公司的“增長監(jiān)測系統(tǒng)”、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經濟學家Kaminsky建立編制的綜合指數的預警方法等。在國內,金融風險研究則還很不成熟。鑒于金融風險的危害性,以及中國加入WTO后與世界聯(lián)系的緊密性,中國應當也必須加強研究金融風險的誘發(fā)和傳導因素,建立一套完整的金融風險評價指標,確保國內金融體系的穩(wěn)定運行。

一、文獻綜述

我國對金融風險的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但至今還不完善,國內學者對金融風險指標體系和預警的研究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對金融風險指標體系的探討

仲彬、劉念(2002)對我國金融風險指標體系和預警模型進行了初步探討。王國實(2000)根據指標設計的基本原則以及金融風險統(tǒng)計監(jiān)測預警指標體系設計的目的和原則,將金融風險指標體系分為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統(tǒng)計監(jiān)測預警指標和非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統(tǒng)計監(jiān)測預警指標。黃道平、李正輝、王洪波(2001)通過對90年代以來金融風險評價指標體系研究的評價,重新構建了我國金融風險評價指標體系。陳黎明、周四軍(2003)根據金融風險形成的原因不同,將金融風險分為“引致型金融風險”和“自發(fā)型金融風險”兩大類,并分別構建評價指標體系。李學民(2006)針對我國金融系統(tǒng)現(xiàn)狀,提出了包括微觀審慎指標、宏觀審慎指標和市場指標三個層次的金融安全預警系統(tǒng)。劉志強(1999)設計了一套金融危機預警指標體系,對國外金融危機進行檢驗并取得較好的預警效果。曾文革、安穩(wěn)(2009)闡述了建立金融風險預警機制的重要性,認為應該借鑒發(fā)達國家或地區(qū)的成功經驗和成熟制度,并對我國的金融風險指標體系進行了思考。黃福員(2009)提出一種改進型粒子群算法,并結合神經網絡與模糊邏輯系統(tǒng)建立了金融風險預警模型。

(二)對我國金融風險的實證分析

張小兵、黃建(2003)通過層次分析法和模糊綜合評判法對我國金融風險進行了綜合評價,并判斷出我國當前正處在潛在非安全狀態(tài)。張元萍、孫剛(2003)運用KLR信號分析法對我國1997—2002年的相關數據進行了實證分析,發(fā)現(xiàn)在不存在外部投機沖擊的前提下,我國整個經濟系統(tǒng)在近期內可以消化掉銀行領域的風險。信玉紅、高東偉(2004)應用KLR信號分析法對中國宏觀經濟指標進行了分析,得出中國發(fā)生金融危機的可能性主要集中在國內經濟,發(fā)生外部沖擊型金融危機的可能性不大的結論。陳守東、楊瑩、馬輝(2006)通過研究我國金融風險的來源,并建立宏觀經濟風險預警模型和金融市場風險預警模型,分析發(fā)現(xiàn)我國當年整體金融狀況良好。陳球玲、薛玉春、肖璐(2009)通過梳理金融風險預警相關研究成果,提出了一套具有強警戒功能的金融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對中國金融發(fā)展狀況進行了實證分析,并對2009年進行了預測。陳守東、馬輝、穆春舟(2009)通過構建金融風險預警指標,運用MS-VAR模型,對我國的貨幣危機、銀行危機和資產泡沫危機進行了實證分析,并且符合實際意義。

由上述可知,國內各學者對金融風險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大多只是進行探討,進行實證分析的則大部分缺乏充足的指標體系,而且絕大部分是在2007年以前,對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后指標體系的研究則更少。本文正是基于受美國次貸危機影響后的中國金融風險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并根據所構建的指標體系對國內金融系統(tǒng)的穩(wěn)定進行評價。

二、金融風險評價指標體系的分析與構建

世界上關于金融風險評價指標的研究有很多,其中影響范圍廣、可操作性強且廣泛得到認可的有三種:FR概率模型、STV橫截面回歸模型、KLR信號分析法。根據AndrewBerg和CatherinePattilo在1998年由實際分析驗證的結果可知,F(xiàn)R概率模型的預警效果最差,STV橫截面回歸模型的預警效果次之,KLR信號分析法的預警效果最好,因此KLR信號分析法成為當今最受重視的分析方法。本文也是采用KLR信號分析法來分析中國發(fā)生金融危機的可能性。

KLR信號分析法的核心思想是選擇一系列指標并根據其歷史數據確定臨界值,當某個指標的臨界值在某個時間內被突破時,就意味著該指標發(fā)出了一個危險信號。危險信號發(fā)出的指標越多,說明該國在發(fā)生金融危機的可能性就越大。

引發(fā)金融危機的主要原因通??煞譃槲鍌€方面:(1)巨額的外債負擔;(2)固定匯率制與經常項目逆差;(3)國內銀行體系的脆弱性;(4)對進入自由化處置不當;(5)薄弱的制度建設。本文正是從引發(fā)金融危機的原因出發(fā),在借鑒國內外各學者的研究經驗上,針對我國特定的金融環(huán)境制定的金融風險評價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分為三個部分:一是反映宏觀經濟發(fā)展狀況的指標;二是反映國內金融機構資產質量、經營穩(wěn)定性、信貸增長率等的指標;三是反映對外經濟活動的指標。三部分指標介紹如下:

(一)反映宏觀經濟發(fā)展總體狀況的指標

GDP增長率反映了一國經濟發(fā)展的總體狀況,一國的GDP持續(xù)快速增長,表明該國經濟充滿了活力,并且能為其他指標的穩(wěn)定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通貨膨脹最為直接的結果是物價上漲,用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來體現(xiàn),因此通貨膨脹率應該保持在一個適當的水平;財政余額與GDP的比率反映一國財政政策和該國經濟發(fā)展狀況的關系,長期觀察財政余額與GDP的比率,能夠看出該國財政政策走向。

(二)反映國內金融機構資產質量安全的指標

信貸增長率和信貸增長量與GDP的比率這兩個指標反映了國內信貸的擴張程度。國內信貸的擴張程度如果超過實際需要,一方面會引發(fā)通貨膨脹,另一方面也會使金融體系的脆弱性增大;資本充足率這一指標顯示金融機構抵御外部風險的能力。資本充足率嚴重不足將難以防范外部沖擊下的銀行倒閉事件的發(fā)生。但由于資本充足率在計算上較為復雜,而且由于風險權重計算標準的不同以及資料來源的限制,并無法準確獲取資本充足率數據,因此常選用另外一個可以考察銀行穩(wěn)定性的指標,即自有資本率;貨幣供應量增長幅度如果不當,將會產生金融泡沫,金融泡沫破滅時銀行就會產生巨額呆壞賬,誘發(fā)金融危機的產生。該指標如要增長過快,將會引發(fā)通貨膨脹,進而強化投資者對通貨膨脹的預期,引發(fā)資本外逃,對本幣造成投機沖擊;商業(yè)銀行不良貸款率是反映銀行脆弱性、流動性最重要的指標之一,大比例的不良資產構成了對整個金融體系甚至整個經濟體系的威脅。

(三)反映對外經濟活動的指標

由于短期外債要求較高的流動性,所以可以用短期外債與外債總額的比率來反映一國在短期內外債結構是否合理。如果外債中大部分為短期外債,就很有可能發(fā)生純流動性短缺的危機,如果這一危機引發(fā)了其他指標的惡化,就會發(fā)生大范圍的金融危機。所以,短期外債比重過高時造成危機的根源之一;負債率即外債總額與GDP的比率,可以說明一國經濟在總體上對外債的承擔能力;經常項目差額反映對外經濟與整個國民經濟的聯(lián)系,如果經常項目差額長期處于逆差狀態(tài),說明該國出口不暢,進口增長過快,對外貿易失衡;債務率即外債額與年出口額的比率,外債還本付息,一般要支付外匯,所以債務率可進一步從外匯收支上直接考察舉債能力;清償率即外債余額與外匯儲備的比率,它用來考察資本項目對外支付的潛在要求;匯率是一國貨幣兌換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是以一種貨幣表示另一種貨幣的價格,匯率下降能促進出口,但也會起到抬升物價總水平的作用,并可能受到國際投機資本的沖擊,因此該指標也應該保持在適當水平;償債率,即年還本付息額與年出口額的比率。一國有無還債能力,更直接、更緊迫的問題是當年還本付息的來源,而償債率恰能反映這一狀況;外匯儲備與M 2的比率這一指標主要用來反映外匯儲備是否適度,進而會影響匯率的穩(wěn)定。在出現(xiàn)貨幣危機和貶值壓力時,流動性貨幣資產可以轉換為外匯,如果這一比率過低,對外匯儲備的潛在需求就會越大,外匯儲備的需求與供給之間的缺口就越大,潛在的風險也就越大。相反,如果這一比率過高,又會造成匯率的升值壓力;短期外債與外匯儲備的比率這一指標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為它是償債能力的象征;凈資產收益率即凈資產利潤率,是凈利潤與平均資產總額的百分比,反映金融機構的收益狀況,指標值越高,說明帶來的收益越大。

三、金融風險評價指標體系的實證分析

(一)金融風險評價指標體系臨界值的確定

構建的金融風險評價指標就是用來判定指標的實際值是否處于正常狀態(tài),也就需要對指標確定一個臨界值。金融風險評價指標有些國際上有公認的臨界值標準,如經常項目逆差占GDP的比重不宜大于5%;對沒有明確的國際公認臨界值標準的指標的臨界值,則通過參考國內學者已有的研究成果,考慮本國與別國經濟的差異,可通過比較制定,其確定的總的原則是把將會發(fā)生金融危機而沒能發(fā)出預警的概率和發(fā)出錯誤預報的概率相等時的數據作為臨界值。

(二)金融危機前后我國金融風險評價指標體系的實證分析

從表1的指標數據可以看出,通貨膨脹率在2004年超出臨界值,其后又恢復正常,而在2007年、2008年又突破臨界值,2009年再次降為負值。這是因為受美國次貸危機影響前,中國經濟快速發(fā)展,帶動了物價水平的提高,而金融危機傳導至中國后,經濟出現(xiàn)局部下滑,通貨膨脹得到緩解,甚至出現(xiàn)緊縮現(xiàn)象。

財政余額與GDP的比率總體來說是正常的,且大多為負值,這與我國一直堅持擴張性財政政策有關,2009年降到-2.2%,與中國應對金融危機采取的積極的財政政策一致。

表1 中國2002-2009年主要經濟指標數據

信貸增長率指標數據一直都比較高,且信貸增長量/GDP也一直高于臨界值,但考慮多中國目前消費、投資結構和經濟快速發(fā)展的狀況,較充裕的信貸支持是合理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居民消費需求不足。但國家同時要對信貸資金的具體流向給予關注,吸取美國次貸危機的教訓,如果信貸資金過度流向了風險較高或沒有發(fā)展前景的行業(yè),必定會累積經濟泡沫或形成不良資產,影響金融系統(tǒng)的穩(wěn)定。

不良貸款率在2002年、2003年、2004年都比較高,均突破臨界值,但從2005年開回落到臨界值內,說明這一指標的預警信號目前來說是正常的,這與銀行業(yè)在整頓處理不良貸款率方面所采取的積極措施是相符的。

如果短期外債在外債中占有很大比例,就有可能發(fā)生純流動性短缺的危機,如果這一危機引起了其他指標的惡化,就會發(fā)生大范圍的金融危機,我國短期外債/外債總額于2001年開始也居高不下,到2009年已超過60%,嚴重超出了警戒線25%,是很不正常的。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一直保持在8左右,這基本符合金融正常運行要求,2008年的匯率降到6.8,和臨界值出現(xiàn)較大偏差,是由于美國的次貸危機引起的美元大幅貶值,造成人民幣升值的巨大壓力。

外匯儲備/M 2數據一直較高,這說明中國的外匯儲備非常充足,經濟增長強勁,從2002年開始一直高于臨界值,表明中國存在匯率升值的壓力,這與匯率的變動基本一致。但外匯儲備的持續(xù)走高對國內經濟穩(wěn)定也是不利的,持續(xù)增加的外匯勢必造成人民幣更大的升值壓力,打擊中國的出口企業(yè),甚至會對部分出口企業(yè)造成毀滅性的打擊。因此應該高度關注外匯儲備的異常充足,防止對中國實體經濟的影響。

四、結論與建議

通過KLR信號分析法可知,我國金融風險的預警指標大部分來說是處于正常狀態(tài),出現(xiàn)異??赡苄暂^大的指標為信貸增長量/GDP、短期外債/外債總額、外匯儲備/M 2,因此監(jiān)管部門應加強對這幾個方面的監(jiān)管與控制。

然而需要說明的是,金融風險預警指標并不是單獨起作用,需要各指標共同反映金融的動態(tài)。個別指標超出臨界值并不能說明整個金融體系處于不穩(wěn)定狀態(tài),只有當較多的指標超出臨界值時,才能說明金融系統(tǒng)存在風險。同時美國次貸危機也充分表明,在金融市場日益全球化、金融創(chuàng)新日益活躍、金融產品日益復雜的今天,傳統(tǒng)金融市場之間的界限已經淡化,跨市場金融產品日益普遍,跨部門的監(jiān)管協(xié)調和監(jiān)管合作顯得日趨重要?,F(xiàn)代金融體系的監(jiān)管應該更多地強化功能監(jiān)管和事前監(jiān)管,監(jiān)管者要能夠審慎地評估金融產品,洞悉其對整個金融體系形成的風險。

[1]劉杰,金芳,梅俊杰等.全球金融危機下的國際秩序[M].上海:時事出版社,2009,5:177-194.

[2]唐風.金融風暴下的2009[M].北京:中國商業(yè)出版社, 2009,1:177-195.

[3]仲彬,劉念.金融風險預警系統(tǒng)的理論與實踐探討[J].金融縱橫,2002,(3)7-11.

[4]王國實.對金融風險統(tǒng)計監(jiān)測預警指標體系的思考[J].管理世界,2000,(2):199-200.

[5]黃道平,李正輝,王洪波.對我國金融風險評價指標體系的探討[J].南方金融,2001,(12):25-26.

[6]陳黎明,周四軍.國家金融安全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統(tǒng)計與決策,2003,(2):6-7.

[7]李學民.我國金融風險預警指標體系化建設[J].商業(yè)時代,2006,(11):62.

[8]曾文革,安穩(wěn).論我國金融風險預警制度的構建[J].河南商業(yè)高等??茖W校學報,2009,(3):11-14.

[9]黃福員.金融風險預警的MPSO-FNN模型構建與應用[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09,(14):210-212.

[10]陳球玲,薛玉春,肖璐.金融風險預警:評價指標、預警機制與實證研究[J].上海大學學報,2009,(5):127-144.

[11]陳守東,馬輝,穆春舟.中國金融風險預警的MS—VAR模型與區(qū)制狀態(tài)研究[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9,(1): 110-119.

[12]劉志強.金融危機預警指標體系研究[J].世界經濟, 1999,(4):17-23.

[13]張小兵,黃建.金融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及綜合評價方法研究[J].統(tǒng)計與信息論壇,2003,(2):34-37.

[14]張元萍,孫剛.金融危機預警系統(tǒng)的理論透析與實證分析[J].國際金融研究,2003,(10):32-38.

[15]信玉紅,高東偉.金融危機預警系統(tǒng)的建立與實證分析[J].農業(yè)與技術,2002,(6):144-148.

[16]陳守東,楊瑩,馬輝.中國金融風險預警研究[J].數量技術經濟研究,2006,(7):36-48.

[17]余明江.我國金融風險測度方法與控制模型研究[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4):17-24.

[18]賓建成,馮銀蘭.越南金融危機與亞洲金融危機的比較與啟示[J].湖湘論壇,2009,(2):83-85.

F8

A

1009-3605(2010)04-0056-04

*本文系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開放條件下金融運行異常情況的統(tǒng)計監(jiān)測》[項目編號:09JJ5048]的階段性成果。

2010-04-14

1.席玲慧,女,湖南衡陽人,湖南大學金融與統(tǒng)計學院學生,主要研究方向:風險管理與金融統(tǒng)計;2.歐陽勝銀,男,湖南湘潭人,湖南大學金融與統(tǒng)計學院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風險管理與金融統(tǒng)計。

責任編輯:譚桔華

猜你喜歡
外債金融危機金融風險
金融風險防范宣傳教育
大社會(2020年3期)2020-07-14 08:44:16
起底中資房企海外債
中國外匯(2019年19期)2019-11-26 00:57:30
合規(guī)視角下的外債業(yè)務
中國外匯(2019年15期)2019-10-14 01:00:44
構建防控金融風險“防火墻”
當代陜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2:08
外債及其他信貸業(yè)務
中國外匯(2019年10期)2019-08-27 01:58:28
大力增強憂患意識 進一步防范金融風險
遼寧經濟(2017年12期)2018-01-19 02:34:01
如何認識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
學術論壇(2016年5期)2016-05-17 05:44:42
關于當前互聯(lián)網金融風險的若干思考
山西農經(2016年3期)2016-02-28 14:23:54
北歐金融危機對我國的啟示
對外經貿(2014年5期)2014-02-27 13:55:57
民生建設在應對金融危機中的作用
治县。| 建湖县| 长治县| 宜丰县| 治县。| 忻州市| 容城县| 会东县| 永胜县| 进贤县| 筠连县| 宁晋县| 枞阳县| 上高县| 弋阳县| 长沙市| 安阳县| 信阳市| 上饶县| 舞钢市| 阜南县| 恭城| 正安县| 建昌县| 莱西市| 苏州市| 赤水市| 南安市| 商洛市| 内乡县| 城固县| 平度市| 徐水县| 水城县| 固阳县| 鹿邑县| 盐源县| 兴文县| 成武县| 洞口县| 丽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