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韓詠紅
汪暉:我從不拒絕學術批判
■文/韓詠紅
“汪暉抄襲門”至今仍熱度不減,絕非學術界揪住它的小辮子不放,關鍵在于,它已經(jīng)將學術界那些“積壓”多年有關學術規(guī)范的時代性、學術誠信、學派之爭等“敏感”問題一一踢爆。
7月中旬,保持了長時間緘默的汪暉在北京寓所接受我們的專訪,這是他自3月底做出“希望學術界自己澄清”的簡短表態(tài)后,第一次對抄襲指控作出直接回應。歷時兩個多小時的訪談里,汪暉語調(diào)平緩,但當涉及具體過程尤其是媒體的角色時,他的強烈不滿清晰可察。
問:你自己如何回應關于“抄襲”的批評?為什么至今不公開回應?
答:關于對我的所謂“抄襲”的批評,將會有專門的調(diào)查報告出來。
要說明這個問題,首先是要認定抄襲的標準,其次是要認定抄襲的事實;前者需要研究相關的規(guī)章、法律,后者需要以文本為據(jù),詳細比對和研究各條指控。很不幸,雖然媒體就這個問題的討論已經(jīng)累積了數(shù)十萬字,但在抄襲標準和事實認定方面的討論卻很少見。
坦白地說,我在閱讀了王彬彬文章后,的確感到很驚訝。根據(jù)研究,王文對于《反抗絕望》的指控共計十條,其中六條原著提供了注釋,但他忽略或掩蓋這些注釋,或者將所謂參見式注釋曲解為抄襲。這些做法只要稍加核查就可以發(fā)現(xiàn)。有兩處原著提供注釋,但重版時由于編輯分段,而將原注釋與分段后的引文脫節(jié),但注釋仍然存在,屬于技術性的失誤。另外的例子則用完全不能成立的“偷意”概念來指控,有很強的隨意性。
我對《文藝研究》和《南方周末》的主要意見是:在發(fā)表這類文章時為什么在發(fā)表之前不與當事人核實,在發(fā)表之后又以各種方式拖延發(fā)表不同意見?
《反抗絕望》是22年前的著作,就像許多著作一樣,存在一些缺點、疏漏,有些是當時的學術和出版慣例造成的,有些是校訂和寫作中的問題,在重版中未能加以糾正;重版過程中,由于校訂不細,還造成了一些新的問題,如前面提及的由于分段而造成的脫注現(xiàn)象。
>> 新聞提示
今年3月,《文藝研究》刊出南京大學教授王彬彬長文,引述例子指汪暉1988年的博士論文多處抄襲了李澤厚、勒文森、林毓生等中外學者的專著。之后,隨著大量網(wǎng)站的轉帖和媒體的跟進報道,“抄襲門”事件迅速成為輿論熱點,綿延數(shù)月,并將160多名中外學者卷入其中,“挺汪”、“倒汪”各執(zhí)一詞。而在此過程中,汪暉始終緘默。
如果就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和批評,我不但愿意接受,而且一定持歡迎態(tài)度,并在再版時吸納這些意見。但這些疏失與抄襲、剽竊是完全不同的事情。如果刻意捏造事實或掩蓋證據(jù),用莫須有的定義對早期作品進行攻擊和構陷,就是另外一種性質的問題了。
我至今沒有看到對于捏造事實或掩蓋證據(jù)等行為的嚴肅批評—如果一個社會容忍這樣的行為,將會對公民權利造成很大傷害。
這類問題在媒體中很難說明,應該由學術共同體來澄清,作者個人可以提供一切必要的幫助。由于這些指控涉及20多年前的著述,也需要從當時的學術規(guī)范出發(fā)研究相關的例證,才能全面客觀地說明問題。4月回國后,我將相關資料交給專門研究和處理著作權問題的法律機構進行研究。相比于在媒體中炒作,我覺得只有對相關法律、規(guī)章進行研究,對具體指控進行核實,才能有助于澄清問題。
問:你如何看待學術規(guī)范問題?
答:學術規(guī)范問題看起來很簡單,其實也有其復雜性,離開歷史的脈絡和學科格局的發(fā)展,按照現(xiàn)在的規(guī)范對以往的論著加以判斷往往會造成很大問題。以注釋的體例而言,不同的領域與時期有不同的學術慣例,引注的嚴格性方面也會有所不同。此外,還有歷史條件的約束和一些出版慣例。八十年代當然是有學術規(guī)范的,但由于時代氛圍不同,整個學術風格與今天不一樣。這只要拿當時的一些代表性著作與今天的著作做個對比就很容易了解。
中國對學術規(guī)范問題的討論始于20年前《學人》叢刊創(chuàng)刊之際。我是這場討論的親歷者和推動者之一。在倡導學術史和學術規(guī)范的過程中,我和我周圍的朋友們曾對我們自己在八十年代的學術方式作過深入的自我批評。也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從不拒絕批判和自我批判—但這個批判應該是真正的學術批判,也應該是從歷史的觀點展開的學術批評。
問:你對這次爭論的評價?
答:在今天中國社會的大轉變中,有爭論是好事情,但如果為了達到打倒論敵而采取捏造證據(jù)、向國內(nèi)或國外大規(guī)模寄送匿名信等方式,這樣的爭論就會走向反面。如果媒體以學術規(guī)范的名義展開批評,那么至少自己也應該遵守基本規(guī)范;如果媒體工作者一面發(fā)表單方面的觀點,另一面又參與組織針對某個作者的社會動員,你就很難信任這樣的媒體。
林毓生先生公開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本是很好的事情,但他不做核查,以不實的例證作為指控的根據(jù),就不合乎規(guī)范。他對我的思想觀點展開批評,我也很歡迎,但他既沒有引證,也沒有上下文的關聯(lián),近于無的放矢。以這種方式在大眾傳媒中發(fā)言除了起到“動員”作用外,很難引起有意義的爭論。
聯(lián)系編輯:caiyalin@blogweek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