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霞
(廣西師范學院,南寧 530001)
簡析“新寫實小說”對“五四”問題小說中女性命運的繼續(xù)思考及延伸
陳 霞
(廣西師范學院,南寧 530001)
對女性生命個體的關注是“問題小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此后的文學創(chuàng)作中特別是建國后文學中女性更多的是以附屬品的位置存在?!靶聦憣嵭≌f”對女性命運的關注延續(xù)著“五四”的“問題小說”對女性現(xiàn)實生活困境的延伸與思考?!皢栴}小說”描寫女性生存困境面臨的問題與無奈,面臨這些問題的時候這些女性開始有了反抗的意識并采取了進一步的行動,無論結(jié)果怎樣,相對于“五四”時期的“問題小說”所反映的社會現(xiàn)實都是一種社會發(fā)展進程中女性自我意識覺醒的進步表現(xiàn)?!靶聦憣嵭≌f”褪去了“五四”時期貴族式的蜻蜓點水的人道主義情懷,而更多的是對現(xiàn)實的殘酷與女性悲劇命運深層次的思考。
問題小說;新寫實;女性命運
“‘五四’文學對人的發(fā)現(xiàn),自然引伸出對婦女的發(fā)現(xiàn)?!盵1]34女性的生存困境成為“五四”“問題小說”關注的主要問題之一。20世紀 80年代“新寫實小說”的崛起使得女性的生活被社會所關注,這期間有對“問題小說”的傳承與新的反思。
“問題小說”產(chǎn)生于中國的文化大變革與社會大變革時期——“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高潮期。文學研究會的“為人生”的“問題小說”成為一枝奇葩閃耀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史冊中。這一時期關注女性命運的“問題小說”主要有葉圣陶的《這也是一個人?》,體現(xiàn)了底層女性的生存困境,沒有任何人的權利,生與死完全是一種被操控的狀態(tài),揭示了中國底層女性的生存狀況;冰心的《秋風秋雨愁煞人》體現(xiàn)一群受新式教育的女學生的命運遭際,她們有理想、有抱負,但是她們命運的操控終究在封建家長手中,她們沒有抗拒命運的意識,而是將種種的遭際完全地沉浸在苦惱與無可奈何之中。她們受到新思想的教育,是最早有覺醒意識希望為社會服務的新女性之一,但是在與舊式家庭道德的掙扎中,她們最終成為犧牲品;廬隱的《象牙戒指》寫女性的愛情路上的坎坷與對命運反抗的玩味態(tài)度。女主人公愛上了有婦之夫,因為受到道德的譴責與憐憫心的約束放棄了愛人,但卻將這份感情郁結(jié)于心無法自拔而終日縱情。這在當時是屢見不鮮的故事,舊式的妻子,迷戀新式女性的情愛,無論怎樣的結(jié)局受傷害的都是女性,面對這種情勢,主人公穿梭于不同男性之間以示對社會所謂道德的反抗,但具有自甘墮落傾向;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記》可謂是對女性自我壓抑苦悶的真實寫照,大膽地袒露了中國幾千年來女性自身面臨的壓抑。但是這些“問題小說”在揭示某些社會問題的同時也在不自覺中帶有了一絲貴族氣質(zhì)的憂郁與哀傷。特別是在女性作家的作品中,因為性別因素她們比男作家更能體會女性被壓抑的真實心理,但更多的是停留于問題的表面提出而沒有更深層次的挖掘。
“而‘新寫實小說’作為20世紀80年代后期興起的一股文學力量,在新時期歷史轉(zhuǎn)折的過程中突破了文藝教條化、概念化的桎梏后,重新選擇了‘現(xiàn)實主義’,而且更加關注起了社會轉(zhuǎn)型期普通人的現(xiàn)實處境和具體命運,平民生活得到了冷靜客觀的敘述和描寫?!盵2]“新寫實小說”與五四時期“問題小說”的出現(xiàn)有一定的相似性。在關注女性生命個體意識的作家中以方方最具代表性。小說《暗示》對男女道德的二重標準的批判,面臨著有出軌行為的男性,女人依然要保持自己的道德操守,而最終要為這種悲劇埋單的往往是女人,葉桑的小姨與葉桑成為女性為男性愛情的犧牲品,提出了男女在愛情面前的道德雙重標準;《有愛無愛都刻骨銘心》描述了一個女性在愛情的道路上為自己的戀人獨身多年,她一直活在一種虛幻的境界中,但是答案揭開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自己深愛的戀人竟然是個偽裝的衣冠禽獸,愛情破碎了,她選擇了現(xiàn)實,一個沒有愛但卻真實的生活,愛情向現(xiàn)實妥協(xié)的悲劇中女性被玩味的狀態(tài)一直層出不窮,但是最終為這愛情埋單承擔責任的人還是女性;《在我的開始是我的結(jié)束》講述生活在男權社會下新時期女性的悲慘命運,她擁有所有,但是又一無所有,因為自身最簡單的欲望都無法滿足,最終選擇雙面人生來反抗人性的壓抑。這些作品都在不同的層面反映著新時期女性的生活困境,有瑣碎的家庭生活、對愛情的追求、對人生的反抗,這些描寫都最終以失敗告終。但是女性的自我意識已經(jīng)明顯比“問題小說”中有了提升,并且采取措施進行反抗試圖尋求自我,女性對自我的追求開始明晰,比“問題小說”時期的溫婉和人性關懷為主的隱忍有了進步。這一時期的小說中女性人物開始尋找屬于自己的社會,她們試圖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命運,社會、世俗的左右成為她們必須沖破的牢籠。
“問題小說”注重對社會的時效性問題的提出與記錄,比如女性的生存問題、婚戀問題、思想迷茫,大都是提出問題沒有答案。而且女性一般處于被動的狀態(tài),出于本能地反抗沒有任何的生存能力。《這也是一個人?》女主人公伊的生存沒有人關心她,她的出逃是出于生命的本能;《秋風秋雨愁煞人》中云英有知識,是個受了新思想教育的的女性,她有自己的抱負,她有思想,但是面對現(xiàn)實的時候依然是個任人宰割的羔羊,這些都反映了一個時代女性的生存境況。對女性生存的關注是“問題小說”對時代的貢獻,但是女性究竟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卻沒有答案。魯迅在《娜拉走后會怎樣》中給出了結(jié)論——回家或者成為妓女。
“新寫實小說”將注意力轉(zhuǎn)向底層的市民階層的瑣碎生活,淡化了“問題小說”中貴族化的哀傷。他們更多的是面對現(xiàn)實解決問題。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方法只有面對,沒有逃避的可能,他們堅持著、努力著、“無處遁逃”地活著。方方小說《出門尋死》的女主人公何漢晴為生活的瑣碎不停地忙碌奔波,家里所以的事情都需要她來管,但是沒人說她好,還是數(shù)落她,于是她想到了死,在尋死的過程中她還是不斷地幫助很多人,漸漸地她意識到自己生的價值,然后重新回到自己的家中,承受著世俗的日常生活的煩擾。從中可以看出女主人公開始掌握自己的人生,有了覺悟的意識,生與死是自己選擇的。她知道自己的價值,活著的目的以及重要性,所以她選擇了活著。與“問題小說”相比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女性掌握了自己的生死,不再被其他人操控。在“新寫實小說”中女性自我主體意識開始成長、覺醒,在社會生活中開始占有一定的主導地位,沒有“我”不行,這個信念的滋長說明了女性的自我認同,這是對“問題小說”中女性人物的超越。
《莎菲女士的日記》中女主人公莎菲用日記陳述自己對欲望的渴望但是又不敢涉足的矛盾心理,這也是相當一部分“問題小說”中反映的社會真實——女性對性欲望的渴望一直處于一種禁欲的狀態(tài)。在當時社會丁玲作品能袒露此處已經(jīng)是非常前衛(wèi)的。“新寫實小說”中對于女性對欲望的渴望、壓抑也有揭示?!对谖议_始的時候是我的結(jié)束》中黃蘇子跟莎菲相似——對性非??释?。但是黃蘇子大膽追求性,滿足自己對性欲望的渴望。突破社會道德強加給女性的過多的道德壓力,追求真實的自我,這種大膽的追求是對丁玲時代的繼承與發(fā)展,對性欲追求正是當代女性對自我主體感受的一種認同以及對以往女性性壓抑的超越。
“新寫實小說”中女性人物具有獨立性與“問題小說”中女性的逃避與順承相對比是一種進步。女性一直“在社會中位于附屬地位”[3]但在“新寫實小說”中我們看見的是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即使這個男權社會中男性掌握更多的決定權,但女性在成長初期通過用男性的標準來衡量事物,在逐漸成熟后她們開始反思自己,有意識地爭奪話語主動權。從而不再以男性的標準來衡量事物,而是以女性獨特的感知來評判是非。這種反抗的徹底性在五四時期是沒有的,這種反抗的決絕與所處時代的發(fā)展也息息相關。“五四”女作家們“無論從覺醒者成長的歷史看,還是從個人成長的歷史看,這些女作家都不免年輕稚嫩。”[4]這些“五四”作家們都受過良好的教育,一般都是家境殷實,他們放眼望去的愁苦是對舊制度的質(zhì)疑但缺少深度,她們通過“善”與“美”來描寫凄婉的哀傷,這種貴族的筆調(diào)遠離塵世的喧囂,因而就缺乏社會深刻性的先天不足。而“問題小說”作家們大都經(jīng)歷過文化浩劫,其本身的經(jīng)歷使他們更加貼近平民生活階層,如方方曾經(jīng)當過裝運工人等,這些都是致使兩代作家筆下人物面對生存困境、壓抑等表現(xiàn)的不同的原因之一。
歷史的車輪一直繼續(xù)向前,有關于女性生存狀況的關注還在繼續(xù)?!皢栴}小說”開關注女性命運之先河是對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豐富,而女性用自己手中的筆來描寫從未受到關注的自身命運則是女性覺醒意識邁出的第一步,也為“新寫實”小說中女性對話語的爭奪埋下了伏筆?!啊畣栴}小說’對于問題的思考,有的是‘只提問題,不開藥方’,有的是思考停留在淺顯表面的層次,未能深入。但無論如何,它表現(xiàn)了作家對現(xiàn)實人生的勇敢正視和難得的俗世情懷”[1]36。有關對俗世方面“新寫實小說”繼承了“問題小說”中的思考,特別是關于女性命運的思考與關注。但是“新寫實小說”沒有跳出這個瑣碎世界的圈子,甚至在反抗的時候沒有一種大我的社會反抗意識,過多地關注自我的狀況,缺乏整體觀把握。
[1]雷達,等.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通史 (上)[M].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8.
[2]張敬文.從周作人的《平民文學》和“新寫實小說”說起——關于“平民意識”回歸問題的思考[J].柳州師專學報,2007,22(3).
[3]西蒙·波伏娃.第二性 [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9: 224.
[4]李玲.青春女性的獨特情懷——“五四”女作家創(chuàng)作論[J].文學評論,1998,(1).
(責任編輯:劉東旭)
I206
A
1001-7836(2010)10-0133-02
10.3969/j.issn.1001-7836.2010.10.053
2010-09-09
陳霞 (1983-),女,河北滄州人,2008級現(xiàn)當代文學碩士,從事現(xiàn)當代文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