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浪漫的混亂*
——五四小說中偽抒情現(xiàn)象之探究

2010-08-15 00:43:56李麗琴
湖州師范學院學報 2010年6期
關(guān)鍵詞:抒情作家小說

李麗琴

(福建師范大學閩南科技學院,福建泉州 362332)

浪漫的混亂*
——五四小說中偽抒情現(xiàn)象之探究

李麗琴

(福建師范大學閩南科技學院,福建泉州 362332)

“五四”時期出現(xiàn)了一大批以感傷抒情為主的小說,但由于時代的特點,作家們視野的狹小,生活經(jīng)驗積累的不足,創(chuàng)作想象力的薄弱和難以突破的對“人生問題”的思考,使其在小說創(chuàng)作中忽視了對現(xiàn)實本身的細密描繪和深入剖析,而過分夸大了情感的效用,以致許多小說題材、情節(jié)雷同,或所抒情感矯飾、夸張,給人留下了偽抒情的印象。

抒情;偽抒情;文學想象力;人生問題

“五四”時期出現(xiàn)了一批以主觀抒情為主的小說。小說中,作家們率真地袒露著自我,表達著自我的內(nèi)心體驗。但由于現(xiàn)實的黑暗與理想生活的沖突,作家們的“自我”大都表現(xiàn)出弱者的形象:體質(zhì)的孱弱、氣質(zhì)的文弱和情感的脆弱。這種弱勢在一個個體意識極大張揚的年代里,最終導致感傷情調(diào)的盛行。一些“啊呀呀,我悲哀呀”,“愛啊,海中的青霹靂啊”之類的話語充斥了小說創(chuàng)作。他們不關(guān)心現(xiàn)實本身的細密描繪和深入剖析,而只是一味的宣泄自己的情感,使得一些小說因其情感無節(jié)制的奔流,而至無根游談,流于淺薄、蒼白和矯情,給人留下了偽抒情的印象。魯迅曾經(jīng)批評過這個時代以宣泄個人寂寞或情愛為主調(diào)的抒情文字。梁實秋也將此情感宣泄定論為“浪漫的混亂”。[1]那么造成這一混亂局面的原因是什么?具體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本文擬就此做一探討與研究。

一、這是一個抒情的時代

五四時期,中國社會處在一個非常復雜的歷史轉(zhuǎn)型期,這一時期,諸多西方近現(xiàn)代思想文化在現(xiàn)代都市的傳播,為五四的作家們提供了一種新的文化營養(yǎng)。在新的文化環(huán)境中,以民主主義、人道主義為核心的現(xiàn)代意識就成為了他們文化思想的主要內(nèi)容。當他們從新的視角出發(fā),以理性眼光重新審視他們曾經(jīng)生活過的地方時,發(fā)現(xiàn)了其中的野蠻落后、愚昧腐敗,于是扛起了旗幟,決心以新的文明來對舊社會進行改革,從而建設新的生活。這些改革者的年齡基本處于十八九到二十余歲,適值風華正茂,激昂青春,但不幸,所遇的時代是軍閥混戰(zhàn)、民不聊生的黑暗牢籠。他們雖激情飽滿地反抗,但終究失敗,信心備受打擊。郁達夫說:在他們眼里,所看到的,“沒有一處不是失望、沒有一處不是憂傷,同初喪了夫主的少婦一般,毫無力氣,毫無勇毅,哀哀切切?!顏頍o路,也只好拿起筆來寫寫,寫些憤世嫉邪,怨天罵地的牢騷,放幾句破壞一切,打到一切的狂囈。”[2](P218)于是在寫作的時候,“什么技巧不技巧,詞句不詞句,都一概不管,正如人感到了痛苦的時候,不得不叫一聲一樣。”[2](P217)于是,壓抑的情感江河般的從心中奔涌了出來。在小說中,不管是運用第一人稱手法,還是第三人稱敘事,字里行間都抒發(fā)著“我 ”或者作者自己的情緒與感受。即使在敘事性較強的小說中,如魯迅的《故鄉(xiāng)》、《一件小事》、《孤獨者》等,也在“客觀性”的外殼下,流瀉著作者自己的感情。

但由于個性氣質(zhì)、生活經(jīng)歷,文學素養(yǎng)的原因,不同的作家,在作品中呈現(xiàn)的抒情形式和抒情風格也千差萬別:郁達夫的坦率直露,廬隱的悲哀陰翳,郭沫若的火熱狂放,葉圣陶的沉著平實,魯迅的內(nèi)蘊深沉……但他們在創(chuàng)作中幾乎本著同一種創(chuàng)作心理——在“個性解放”的呼聲下,表現(xiàn)自我。向讀者傾吐心中的喜怒悲傷,也深刻地挖掘著自身的靈魂。但新時期之初,文學進程的艱難,作家視野的狹小,視角的單一,生活經(jīng)驗積累的不足,致使小說中“我”的形象與“我”的行為如出一轍。

翻閱五四的小說,其中有百分之七八十的內(nèi)容是寫愛情題材。主人公不是訴說著單身的寂寞,就是傾訴著多角戀愛的痛苦,或者渴求性愛卻得不到滿足的失望,或是壓抑太久縱欲過后的懺悔,基本是圍繞情與理的矛盾來寫,而且在處理愛情的方式上也有著古代言情小說中的舊情調(diào),或男才女貌,或偷情,或情之不得而抑郁乃至久病不起,或吐血身亡,或吞金自殺。這種情的相互吸引不是在現(xiàn)代社會的相互平等、互相尊重、心心相印的基礎(chǔ)上擦出的火花,更多的是源始于本能的被長期壓抑的性意識。如郁達夫《沉淪》中的語句“蒼天呀蒼天,我并不要知識,我并不要名譽,我也不要那些無用的金錢,你若能賜我一個伊甸園內(nèi)的‘伊扶’,使她的肉體與心靈,全歸我有,我就心滿意足了?!薄爸R我也不要,名譽我也不要,我只要一個安慰我體諒我的‘心’。一副白熱的心腸!從這一副心腸里生出來的同情!從同情而來的愛情!”“若有一個美人,能理解我的苦楚,她要我死,我也肯的。”還有王以仁《神游病者》中“我最憎恨的,就是討厭的女子。她們既不肯和我這丑陋的窮士接近,卻又要留著許多翩翩倩影在我眼里,使我陷入于愛之苦悶的深淵中!”“我雖則沒有被愛的資格,但我求愛的心,終是不能象死灰一般的死了;我求愛的心,隨著蔓延的春草,連綿的春雨,一天盛似一天,一天熱似一天?!彪m然在有的小說中,主人公的戀愛持著現(xiàn)代人自由選擇的觀念,卻終究拗不過統(tǒng)治千年的封建婚戀觀和社會輿論的壓制,面對強大的習慣勢力,他們的愛情處理也只能顯得那么蒼白病態(tài)。葉靈鳳《女媧氏之遺蘗》中的有夫之婦惠為了愛情,與一個青年學生相戀三年,當被人發(fā)現(xiàn)后忍辱負重,臥床不起。郭沫若《葉羅提之墓》中的葉羅提暗戀其嫂,終因道德屏障而積憂成疾,最后吞金(嫂子的頂針)自殺。因此,題材的單一,情感處理方式的舊調(diào)重彈,構(gòu)成了這個時期小說抒情的特點。

另外,語言表述的有限性也影響了小說中情感的表達。情感一般渺茫深切,捉摸不定,作家們在創(chuàng)作時卻要用一種邏輯化的、具體可顯的話語來表達出來,這樣,體現(xiàn)在文本中的作者的感情就要比現(xiàn)實中作者的感情清晰明了得多,但也相對簡單了很多。五四青年面對時代的巨變和自己心里質(zhì)素的“過渡”特征,所表現(xiàn)出來的苦悶彷徨就是一種茫然無依的、說不清道不明的無涯的情緒,要在小說中具體可感地表現(xiàn)這種情感時有捉襟見肘之感,這樣,就需要設計相應的故事情節(jié)和場景環(huán)境來更明確的表現(xiàn)這些情緒。于是文本中就出現(xiàn)了“為文造情”的現(xiàn)象。而這些故事、情節(jié)又有可能與作者喊出的苦悶與絕望不協(xié)調(diào),不匹佩,這就導致作品所抒之感呈矯飾和夸張之狀。倪貽德在《玄武湖之秋·致讀者諸君》中曾對自己的愛情小說這樣說道:“……我這里面所描寫的,與其說它是寫實,倒不如說它是由我神經(jīng)過敏而空想出來的好;與其說它是作者自身的經(jīng)驗,倒還不如說它是為著作者不能達到幸福的希望因而想象出來以安慰自己的好?!奔词挂恍┐笞骷?如郁達夫、廬隱、王統(tǒng)照、鄭振鐸、冰心等,他們早期的創(chuàng)作也多存在這種現(xiàn)象。

郁達夫的《銀灰色的死》描寫了留日學生 Y君由于妻子亡故,又失去酒家少女靜兒的愛情,在飽受“靈與肉的沖突”的痛苦中,所有的希望、理想均被毀滅,最終孤獨地走向死亡。像這種源于性愛的刺激,主人公痛苦煩悶,最后親手埋沒和毀滅自己的理想,甚至生存的希望的情欲故事在“五四”小說中比比皆是。他們的逃避、墮落、死亡,不是因為理想的失敗,也不是因為奮斗后無路可走的失望,而只是單純地為了情感的孤獨、情欲的不能滿足就勇敢地走上了毀滅的道路。小說中大量充斥著的主人公的心里獨白語言,讓我們分明感受到主人公精神上的萎靡與似乎純?yōu)閻矍槎母蕢櫬涞男膽B(tài)。而且,它對于人世間的一切痛苦也只能在煙花柳巷中忘懷。作者設計這樣的故事來抒發(fā)苦悶的情緒,渲染死亡的凄涼,除了讓人感到頹廢以外,也有矯飾與夸張之嫌。在廬隱的小說中,與《銀灰色的死》中的的主人公對愛情的處理方式不同的是,其筆下的主人公在愛情失意之后往往不從自身的弱點來實際地考慮問題,而只是一味的抱怨命運的不公平。小說中這樣不切實際的、有過夸大的苦悶感情也讓人感到了作品的不真實。為此,有人總結(jié)道:“抓住一些情感,便拼命的宣泄發(fā)揮,是浪漫派作家的好處,亦其壞處。好處:不顧一切,率性直前,若能一往情深,亦頗足動人。壞處:恃才傲物,所見未必正確,觀察未必詳密,或失之偏頗,或失之空。”[3]所以,只有在作者的經(jīng)驗充足、感情真實、作品的情緒非常單純的情況下,小說的浪漫抒情才會具有一種詩的真摯與整一之美。

二、科學束縛了文學想象力

五四新文化運動高舉“民主”與“科學”兩面大旗。旗手陳獨秀在《新青年》中敬告青年,要“科學的而非想象的”[4],提倡青年崇尚理性,反對自由想象。胡適更是將科學的概念看作是“方法論”,崇尚實證、歸納、實驗等近代新科學方法,這種科學概念很快得到了同時代人的認同,并被搬用到了文學領(lǐng)域。于是,五四小說家們一改傳統(tǒng)直覺地面對世界的思維方式而堅持科學的面對世界:“(一)用科學的眼光去體察人生的各方面,尋出一個確是存在而大家不覺得的罅漏;(二)用科學的方法去管理、布局和描寫;(三)根據(jù)科學的原理做這篇文學的背景”[5](P23)很快,科學主義就自然過渡為文學的寫實主義。一些不合科學常識的想象就受到了壓制。我國傳統(tǒng)小說中描寫的鬼、魔、狐、仙、怪等超現(xiàn)實想象,以及“仙境”、“奇島”、“地獄”等超現(xiàn)實的環(huán)境和一些諸如“起死回生”、“靈魂出竅”等神秘事件就受到了五四作家們的徹底否定。文學被鉗制在了科學規(guī)律和現(xiàn)實真實雙重枷鎖下,喪失了自由的活力。小說創(chuàng)作變成了一味追求逼真地反映現(xiàn)實揭示現(xiàn)實的工具。

雖然,創(chuàng)造社同仁為這個時期貢獻了一批帶有濃重的主觀抒情色彩的浪漫主義文學作品,但作家們創(chuàng)作的想象力,始終無法超越現(xiàn)實的具體生活,始終受個體經(jīng)驗、常規(guī)思維邏輯的拘束,無法真正讓想象力騰飛起來。因此浪漫主義的表現(xiàn)沒持續(xù)多久,便很快匯入到寫實主義的潮流中。1924年,郭沫若在寫給成仿吾的信中,就自我否定了曾經(jīng)堅守過的文學“表現(xiàn)說”,轉(zhuǎn)而承認“文藝是生活的反映,應該只有這一種是真實的?!?/p>

在西方,浪漫主義在藝術(shù)上最為直接的表現(xiàn)就是強調(diào)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天才獨創(chuàng)、想象的自由飛翔和情感的自由流溢。而“五四”呈現(xiàn)給我們的浪漫文學創(chuàng)作,字里行間都是作家或“我”的大量的對現(xiàn)實生活苦悶的抒發(fā)。許杰的《醉人的湖風》抒寫了一個現(xiàn)代讀書人的窘困“——沒有錢的人,簡直是不該吃飯喲!沒有錢的人,簡直是不該走路喲!啊!沒有錢的人,簡直是不該做人,簡直是不是人!”郭沫若的《漂流三部曲》處處是主人公自怨自艾的聲音:“啊啊,我還有什么顏面自欺欺人,忝居在這人世上呢?丑喲!丑喲!庸人的奇丑,庸人的悲哀喲!……”這種類型的情感抒發(fā)不關(guān)心具體的生活過程,不關(guān)心環(huán)繞人物的客觀環(huán)境,更沒有西方浪漫主義文學中的奇特的想象,大膽的發(fā)揮,自由的創(chuàng)造,而過分熱衷于傳達“我”的主觀感受、內(nèi)心體驗,使小說成為了“我”傾訴現(xiàn)實煩悶、愁苦情緒的工具。鄭伯奇說:“我們新文學運動的初期,不產(chǎn)生西洋各國十九世紀的浪漫主義,而是二十世紀的中國所特有的抒情主義?!盵6]所以,可以說,五四浪漫主義小說的抒情,在某種意義上并非真正的抒情,而是作家的帶有現(xiàn)實意味的感情寫實。

再者,五四作家們對科學的盲目崇拜,使得“實地觀察”生活也成為了他們創(chuàng)作的一種風尚。他們認為,將自己“所見,所聞,所知,所感老老實實的寫出來,留住一個‘真’字。真的作品是好的作品?!盵7]于是,作家們就用照相機原模原樣地將生活記錄了下來,否定了小說本身具有的“虛構(gòu)”與“離奇”的意思指向,也就嚴重影響了文學的審美。有些作家雖有意識到其不足,但他們構(gòu)造的作品卻遭到無情的批判。如倪貽德的《玄武湖之秋》,據(jù)他自己說:“想我當初寫這部小說的動機,原是不滿于現(xiàn)實的苦痛,要想在藝術(shù)的世界中,建起空中的樓閣,求我理想中的人,來安慰我的寂寞,減輕我的欲求?!辈恍业氖?小說發(fā)表后,凡是與他有關(guān)系的人,都紛紛責難他,說他沒有真實感情,污蔑了女性的人格,壓得倪貽德惶恐不安,甚至丟了學校的工作。

五四的主題是追求民主、自由、解放。但一味求真的作家們由于生活經(jīng)驗的不足,苦于在現(xiàn)實生活中找不到大量的素材來反映主題,想象力又被當時對科學追求的時代潮流所限制,于是一些情節(jié)雷同、公式化的小說就不可避免的應運而生于作家的筆下。1922年,矛盾就在《創(chuàng)作壇雜評:一般的傾向》中描述了這一現(xiàn)象:“譬如描寫男女戀愛的短篇小說,差不多都是敘述男女兩個學生怎樣的在公園相見,怎樣的通信,大議其男女解放,怎樣相愛起來,怎樣成為眷屬,或受父母的逼迫而不能如愿;至于描寫在公園相見的情景,通信中語言,又大概是篇篇相象的?!盵8]甚而,有些小說中,為了彌補這一不足,就干脆直接用激切的語言、撕心的吶喊、憤憤不平的咒罵和直白的議論來痛快的宣泄內(nèi)心的情緒。結(jié)果思想上看似成功了,小說的審美藝術(shù)卻遭破壞了。恩斯特·卡西爾說過,文學只有“把事物堅硬原料熔化在他的想象力的熔爐里”才會出現(xiàn)“一個詩的、音樂的或造型的新世界”。[9](P209)所以,無論是將原生活材料照搬進文學創(chuàng)作中,還是借一點現(xiàn)實就大肆渲染感情者,其小說的藝術(shù)價值都是值得懷疑的。

三、難以突破對“人生問題”的思考

人生問題,本身就是一個帶有強烈現(xiàn)代色彩和深沉哲學意味的課題。五四“重估一切價值”口號的提出,讓許多青年陷入了對人生方向、目標、人生價值存在等問題的重新審視,并逐漸成為了一種流行。正如,冰心《春水·一六》所言:“心呵!/什么時候值得煩亂呢?”/為著宇宙,為著眾生。

因此,在五四時期,諸多作家都通過小說對這一“人生問題”進行了表述。如在葉圣陶的《沉思》中,青年女子瓊逸接受了個性解放的思想,自愿為一青年畫家充當模特。這一純粹的唯美行動卻引了一場混亂:粗鄙的軍閥想乘機揩油,瓊逸的未婚夫來找畫家打架,而當初完全沉浸于藝術(shù)、以神圣之心對待模特的畫家也抑制不住凡心動蕩。她為什么去做模特兒?她認為藝術(shù)是一種美(她還是一個演員),她要通過藝術(shù)給人生帶來一些歡樂。然而,畫家對她不理解,而有錢的人要霸占她。于是,她只好自己跑到一個亭子里去沉思。廬隱的《海濱故人》中的露莎在“五四”精神感召下,產(chǎn)生了反對封建禮教、追求個性解放和愛情自由的強烈愿望,以“探索人生”為己任,但“人生到底是什么”時刻侵襲著她,以致犯了“哲學病”,“弄得精神衰頹”。張聞天的《旅途》主人公“到墳墓中去徘徊,想到些人類生生死死的根本問題。”冰心《煩悶》中的青年知識者,也為“到底是吃飯為活著,還是活著為吃飯”而煩悶著。

20世紀初,西方哲學大量傳入,但因其強烈的現(xiàn)代性特質(zhì)以及其產(chǎn)生的語境背景與現(xiàn)實中國相異,故一時讓許多的五四青年難以消化。因此,對這種空泛的、難以捉摸的哲學的理解,體現(xiàn)在作品中,就轉(zhuǎn)化為對被哲學困擾著的知識分子的情緒、心理狀態(tài)的描寫。而這些小說又大多是借助簡單的情節(jié),由人物直接表述出來。有的描寫知識分子的恨世,有的頌揚著人間的愛。如冰心、王統(tǒng)照等作家不約而同的編織著“愛的哲學”。王統(tǒng)照《一葉》的主人公天根確信“愛”為人間的最大補劑?!段⑿Α放溉恕皭邸钡奈⑿Ω谢饲嗄攴溉税⒏?使其洗心革面,出獄后成為了一名知識分子。在張聞天的《旅途》中,愛能“變作偉大的太陽掛在天空中,光照著一切迷途中的青年?!北摹冻恕分心笎廴诨伪虮涞男??!骷覀冿@然都不自主的夸大了“愛”的作用,導致了文學藝術(shù)的失真,即使作品描寫再細致入微,這種膚淺的哲學認識,也只能造成作品藝術(shù)構(gòu)思的虛假性和感情抒發(fā)的浮淺性。

再如恨世的作品,廬隱的《麗石的日記》,王統(tǒng)照的《霜痕》《沖突》等,“所遇之人,皆面冷心險,所歷社會,皆沉沉有死氣?!边@種徹底的恨世者,要不就是一生所遭遇磨難過多,要不就是欲改造中國社會而不得成功。但這種過分的夸張的恨世,具體到文學創(chuàng)作中,卻使得人物的思想、姿態(tài)僵硬,感情也造作了。

要而言之,對“人生問題”的思考,使得“五四”小說中的抒情呈現(xiàn)出一種理念先行的說教特征。而這必然導致這種抒情突兀、生硬,感覺像是作者強加給小說中的主人公。基于這種“人生問題”思考的抒情,總給人一種“為賦新詩強說愁”的意味。這或許是那個“青春”年代的作家們一種較為普遍的心路歷程。雖然這些以抒發(fā)情緒為主的小說之作存在很多缺陷,但它蘊含其中的情感品質(zhì)和思想內(nèi)容,讓我們感受到了那個獨一無二的時代激蕩在“五四”青年心里的種種波瀾,以及他們生活年代的狀況情形與時代風面貌。同時,這種“抒情化”特征,也影響了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史上一大批作家的創(chuàng)作,開啟了中國現(xiàn)代小說抒情化的先河。

[1]梁實秋.梁實秋論文學[M].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yè)有限公司,1981.

[2]郁達夫.懺余獨自——《懺余集》代序[C]//陳子善,王自立.郁達夫研究資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3]獻曝[J].文藝青年,1942,5(1).

[4]陳獨秀.敬告青年[J].青年雜志,1915,9(1).

[5]茅盾.茅盾全集(第十八卷)[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

[6]鄭伯奇.《寒灰集》批評[J].洪水,1927,3(33).

[7]茅盾.自然主義與中國現(xiàn)代小說[J].小說月報,1922(7).

[8]沈雁冰.創(chuàng)作壇雜評:一般的傾向[J].文學旬刊,1922(33).

[9]恩斯特·卡西爾.人論[M].甘陽(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5.

Abstract:A great number of sentimental lyric novels emerged during the time of the M ay 4th Movement,but due to age characteristics,w riters’narrow vision,insufficient life experience,weak creative imagination and hard-to-break“l(fā)ife p roblem”thinking resulted in their neglectof fine depiction and thorough analysis.They over-exaggerated the effect of emotion,w hich caused the similarities in topics and p lots or artificial lyric of emotion and hyperbole,leaving us an imp ression of pseudo lyric.

Key words:lyric;pseudo lyric;literary imagination;life p roblem

[責任編輯 陳義報]

Romantic Chaos——a Probe into the Pseudo Lyric Phenomena in the May 4th Novels

L ILi-qin
(M innan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Fujian No rmal University,Quanzhou 362332,China)

I246

A

1009-1734(2010)06-0024-04

2010-11-26

李麗琴,講師,從事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研究。

猜你喜歡
抒情作家小說
作家的畫
文學自由談(2022年5期)2022-09-28 11:29:44
作家談寫作
作家現(xiàn)在時·智啊威
小說月報(2022年2期)2022-04-02 03:10:32
春 日
那些小說教我的事
會抒情的灰綠
簡論抒情體
大作家們二十幾歲在做什么?
英語學習(2015年12期)2015-02-01 14:08:30
『雙陽』抒情十八大
中國火炬(2012年12期)2012-07-24 14:13:34
鄯善县| 江永县| 公安县| 星座| 普定县| 永嘉县| 鄄城县| 洛隆县| 玛纳斯县| 大连市| 孙吴县| 海阳市| 广宁县| 南雄市| 丰都县| 淅川县| 舒城县| 调兵山市| 石台县| 乌兰察布市| 冷水江市| 松滋市| 周口市| 灵石县| 元阳县| 松原市| 贵阳市| 牙克石市| 揭阳市| 承德市| 息烽县| 昌黎县| 汝城县| 靖边县| 沧源| 泗阳县| 浏阳市| 马尔康县| 西林县| 吉安市| 翼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