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春
河南信陽市第四人民醫(yī)院皮膚科 信陽 464100
雀斑的治療方法較多,但多因復發(fā)而不能達到患者滿意。2008-01~2009-10我科采用飽和石碳酸溶液進行皮損局限性化學剝脫術治療面部雀斑 60例,并進行為期 3年的隨訪觀察,取得滿意效果?,F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1.1.1 病例入選:60例面部雀斑患者全部來自我科門診,均為自愿接受治療者。自幼發(fā)病,面部具有典型的皮損表現,即淡褐色至淡黑色斑點,針頭至米粒大,圓形或卵圓形,疏密不定。皮損冬重夏輕,數目不定,對稱分布,以鼻梁及眼眶下為多[1]。其中男 10例,女 50例,年齡 8~45歲,平均 20.5歲。1.1.2 病例剔除標準[2]:(1)曾接受過化學剝脫術者。(2)不能堅持剝脫術后避光者。(3)瘢痕體質。(4)妊娠、哺乳期婦女。(5)濕疹患者,尤其是異位性皮炎患者。(6)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取醫(yī)用石碳酸晶體若干置于玻璃容器內,在水溶液中加熱,然后加入少許蒸餾水,待晶狀石碳酸不再溶解時,即制成石碳酸飽和溶液待用?;颊咝g前洗去面部化妝品后,平躺于治療床上,用 75%的酒精棉簽擦拭皮損處,用以脫脂消毒。用木質牙簽蘸取配制好的石碳酸溶液,逐個準確點在患處(注意不要點到正常皮膚)。數十秒后,待皮損表面的石碳酸溶液完全滲透后,再次點涂。如此反復數次,直至皮損變成霜白色。術后 1周左右,待皮損自行結痂脫落而愈,切勿強行剝離。皮損數目過多或色素過深者可于 3周以后重復治療 1~2次,療程結束后進行為期 0.5~3年的隨訪觀察,統計復發(fā)率和療效。
1.2.2 注意事項:石炭酸化學剝脫術后最常見的并發(fā)癥是一過性、炎癥性的色素沉著,絕大部分患者術后 2~6個月內消退。為減少發(fā)生率并促其消退,必須注意:(1)不同年齡不同膚質的剝脫深度要有區(qū)別,寧淺勿深;(2)痂皮自然脫落,嚴禁強行剝離;(3)術后至少半年內避免強烈日曬,外出時使用 s p f>15的防曬霜;(4)忌服光敏性藥物,如磺胺類、四環(huán)素類、避孕藥、補骨脂、白芷及利尿藥等;(5)色素沉著 6個月內未消退者,應用藥物治療。
1.2.3 判定標準:術后 6個月進行療效評定。痊愈:雀斑消失,皮損皮膚恢復正常顏色;顯效:皮損顏色減輕或消退≥70%;有效:皮損顏色減輕或消退 30%~69%;無效:皮損顏色減輕或消退 <30%;總有效為痊愈加顯效[3]。隨訪 3年統計復發(fā)率。
60例面部雀斑患者接受石碳酸化學剝脫治療,痊愈 54例(90%);顯效 6例,總有效率 100%;隨訪 3年 8例復發(fā),復發(fā)率 1.33%。術中術后不良反應:術中皮損局部可有輕度紅腫及燒灼感,一般在術后 24h內消失。60例患者中有28例患者痂皮脫落后,有不同程度的色素沉著(發(fā)生率46.67%),其中 25例(約 89.10%)在術后 2~6月自然消退,余 3例色素沉著者經局部外用 0.1%維甲酸霜 1次/晚,于用藥后 2個月亦逐漸消退。所有患者均未出現萎縮性或肥厚性瘢痕以及明顯色素異?;驕p退等皮膚改變,患者術后滿意率達 92%。
雀斑是常見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色素沉著病。多見于女性,好發(fā)于面部,俗稱蒙面沙。5歲左右發(fā)病,青春期最明顯。雖無自覺癥狀,但會造成心里障礙,因此患者大多迫切要求治療。臨床上雀斑的外用治療藥物療效差且依賴性強,長期應用易造成面部皮膚變薄、毛細血管擴張及黃褐變等不良反應。而液氮冷凍因選擇性不強,臨床較少采用。各種美容激光療效好但治療費用昂貴,很多普通收入患者較難接受。臨床上化學剝脫術治療雀斑歷史悠久,其本質是用各種化學腐蝕劑進行人為控制的化學燒傷。因石碳酸對黑色素細胞有選擇性破壞作用,所以在色素性皮膚病的美容(特別是祛除雀斑)方面是常用的一種化學腐蝕劑。其原理是石碳酸與皮膚接觸后,造成表皮及真皮淺層蛋白凝固,使雀斑黑色素顆粒脫落,雀斑消失,最終達到祛除雀斑的美容目的。我們采用石碳酸進行皮損局部化學剝脫治療面部雀斑,是一種改良后的化學剝脫術,旨在為雀斑的治療尋求一種療效好、不易復發(fā)、創(chuàng)傷小、痛苦小、不良反應少且簡便易行的治療方法。常用有效濃度為 60%以上,濃度增加并發(fā)癥增加,濃度越低越易復發(fā)[4]。一般所選濃度多憑個人應用經驗而定。根據我們的經驗,為有效祛除各種深度的雀斑,采用的是石碳酸飽和溶液。
從本組的結果可以看出,此法痊愈率高(90%)、復發(fā)率低(1.33%)。因此我們認為,石碳酸皮損局部化學剝脫術治療面部雀斑療效肯定、安全易行、痛苦小、不良反應少且輕微、不易復發(fā)、費用低、患者易于接受、術后滿意度高,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
[1]吳志華.皮膚性病學[M].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1997:329.
[2]金力,王萍,陳學榮.化學剝脫術及其在皮膚科的應用[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2004,3(1):57-59.
[3]王莉,趙俊英,徐薇,等.Q開關 N d:Y A G激光治療膚色素性損害的療效觀察[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04,3(3):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