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唐詩中的“羅衣”及其文化意蘊(yùn)

2010-08-15 00:47:36曾艷紅
巢湖學(xué)院學(xué)報 2010年5期
關(guān)鍵詞:絲綢唐詩服飾

曾艷紅

(廣西師范學(xué)院,廣西 南寧 530000)

唐詩中的“羅衣”及其文化意蘊(yùn)

曾艷紅

(廣西師范學(xué)院,廣西 南寧 530000)

“羅衣”是唐詩中經(jīng)常伴隨著女性形象而出現(xiàn)的一個審美意象。在唐代現(xiàn)實(shí)生活中,“羅衣”是指女性所穿著的絲綢上衣,它包括衫、襦、襠、襖等幾種形式。在詩歌中,“羅衣”女性美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它襯托了女性的華麗、嬌柔及動態(tài)之美。同時,它也被人們賦與了女性身份識別、性別審美、民族符號等多重文化意蘊(yùn)。

羅衣;唐詩;意象;女性美

1 唐人的“羅衣”

“羅衣”是唐詩中經(jīng)常伴隨著女性形象而出現(xiàn)的一個審美意象,李白《贈郭將軍》“愛子臨風(fēng)吹玉笛,美人向月舞羅衣”、劉長卿《昭陽曲》“昨夜承恩宿未央,羅衣猶帶御衣香”。在我國古代,服裝形制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上下相連的深衣制,另一種是上衣下裳制。《詩·邶風(fēng)·綠衣》:“綠衣黃裳?!泵珎鳎骸吧显灰拢略簧??!雹伲ㄇ澹┤钤取な?jīng)注疏[M].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影印本。根據(jù)考古材料可知,在生活中,唐代的女裝以上衣下裳為主。而唐代女性的“衣”中,包括有衫、襦、襖、襠、半臂幾種款式。

衫:衫有兩個特點(diǎn),一是多為單衣,為人們春夏天所穿著者。《朝野僉載》卷一載杜景佺以“剛直嚴(yán)正,進(jìn)士擢第后為鸞臺侍郎、平章事?!跞武谥?,會善筮者于路,言其當(dāng)重入相,得三品,而不著紫袍。至是夏中服紫衫而終。”②(唐)張鷟·朝野僉載[M]·唐五代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說明了唐人的衫所穿著的季節(jié)。二是衫沒有袖端。《釋名·釋衣服》:“衫,芟也。袖末無袖端也”,③(東漢)劉熙,(清)畢沅疏證,王先謙補(bǔ).釋名疏證補(bǔ)[M].北京:中華書局,2008.衫是春夏所穿之衣,為了散熱的需要,故不設(shè)袖端。唐人男女均可著衫。有條件的人家多用紗、羅、縠等比較輕薄柔軟的絲綢面料縫制而成,采用對襟敞領(lǐng)的形式,常常貼身而穿。

襦:《說文》曰:“襦,短衣也?!庇袉?、夾之分。單者稱為“襜襦”或“襌襦”,夾者被謂之“裌襦”,唐人的襦多為有夾層者,張籍詩云“紅夾羅襦縫未成”,即為意此。襦在唐代也為男女皆穿,但女子多著襦,與裙配合,襦系在裙里。裴硎《傳奇》之《張無頗》中張無頗:“睹真珠繡帳中,有一女子,才及笄,衣翠羅縷金之襦。”④引自吳增祺主編.舊小說[M].上海:上海商務(wù)印書館,1985.《東城老父傳》中:“元宗為娶梨園弟子潘大同女,男服佩玉,女服繡襦,皆出御府?!?/p>

襖:在唐代,襖也是女性上衣的主要款式之一。馬縞《中華古今注》卷中說“(襖)蓋袍之遺象也。漢文帝以立冬日,賜宮侍承恩者及百官披襖子,多以五色繡羅為之,或以錦為之,始有其名。煬帝宮中有雲(yún)鶴金銀泥披襖子, 則天以赭黃羅上銀泥襖子以燕居?!雹伲ㄎ宕R縞.中華古今注[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56.襖的形制長于襦而短于袍,衣身較寬松,也是夾衣或棉衣,男女皆穿。

襠:襠在唐人的女裝中,可指(礻盍)襠,也可能指裲襠。(礻盍)襠是一種套穿于大袖衣的外面而不遮掩大袖的外套,《霍小玉傳》中描繪霍小玉“著石榴裙,紫(礻盍)襠,紅綠帔子”,②魯迅.魯迅輯錄古籍叢編[M](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97.宛如平生?!缎绿茣ぼ嚪尽分幸步?jīng)常提它,如武舞的舞服為“緋絲布大袖,白練(礻盍)襠”(P 520-522),“殿庭文舞郎,黃紗袍,黑領(lǐng)、襈,白練(礻盍)襠?!雹郏ㄋ危W陽修、宋祁等.新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裲襠則有點(diǎn)類似于今天的背心、馬甲之類?!夺屆め屢路分校骸把o襠,其一當(dāng)胸,其一當(dāng)背,因以名之也。”④(東漢)劉熙,(清)畢沅疏證,王先謙補(bǔ)·釋名疏證補(bǔ)[M]·北京:中華書局,2008,卷五。(P172)《新唐書·車服志》中也描繪了它的形制為:“裲襠之制:一當(dāng)胸,一當(dāng)背,短袖覆膊?!雹荩ㄋ危W陽修、宋祁等.新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卷二十四。

半臂:《事物紀(jì)原》引《二儀實(shí)錄》稱:“隋大業(yè)中,內(nèi)宮多服半臂,除即(卻)長袖也。唐高祖減其袖,謂之半臂。”⑥(宋)高承.事物紀(jì)原[M].北京:中華出版社,1989.“半臂”是短袖式的罩衣。唐代制作半臂多以用錦,《新唐書·地理志》中說揚(yáng)州土貢有“半臂錦”⑦(宋)歐陽修、宋祁等.新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卷四十一。,《通典·食貨志》中也說廣陵貢“半臂錦百段?!雹啵ㄌ疲┒庞?通典[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卷六。這是因錦的組織緊密、質(zhì)地厚實(shí),可較好的起到御寒作用的緣故。

2 “羅衣”與唐詩中的女性美

很早以來,絲綢服飾就成了女性美的良好載體。華麗溫潤的絲綢制成服裝,穿在女性身上,與女性光潔的皮膚,柔曼之體態(tài)相互映襯、相得益彰。詩人們早就發(fā)現(xiàn)了這一點(diǎn),故在詩歌當(dāng)中,女性美麗的形象常與絲綢服飾聯(lián)系在一起。如在《陌上?!分袑懬亓_敷之美時,沒有提到她形體相貌,而是寫其“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借服飾描寫以引發(fā)讀者對羅敷的容貌產(chǎn)生意味深長的聯(lián)想,女性之美借華麗優(yōu)雅的絲綢得以傳遞。在唐詩中也是如此,人們經(jīng)常用“羅衣”的描寫來襯托女性的美好形象。

首先,詩人以絲綢服飾展現(xiàn)了女性的華麗之美。作為高級的面料,絲綢所制成的服飾為女性所喜受,《舊唐書·輿服志》說唐時女性著衣的風(fēng)氣為:“風(fēng)俗奢靡,不依格令,綺羅錦繡,隨所好尚?!雹幔ê髸x)劉昫等.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卷四十五。故杜甫《麗人行》中描寫虢國夫人與秦國夫人“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絲綢制成有衣裙上用金線繡著孔雀與麒麟圖案,富麗奪目的效果使貴婦人們顯得氣度不凡;白居易《秦中吟十首·議婚》中的“紅樓富家女”身上是 “金縷繡羅襦”,溫庭筠筆下的女子也身著“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菩薩蠻》),對于這些身著絲綢服飾的女子,文字中雖不言其身份,然從這些服飾描述里,卻處處透著華麗與高貴,詩人欣賞和欲以表達(dá)的都是一種富貴之美。喬知之《下山逢故夫》,“妾身本薄命,輕棄城南隅。庭前厭芍藥,山上采蘼蕪。春風(fēng)罥紈袖,零露濕羅襦。羞將憔悴日,提籠逢故夫。”題為擬古,在現(xiàn)實(shí)生活中,勞動?jì)D女是不可能穿得如此華麗去從事勞作的,詩人之所以將其衣著寫得如此華美,就是因?yàn)樵谔迫搜劾?,穿絲織品是一種富貴的象征,代表著美麗和時尚。

絲綢服裝還展現(xiàn)了女性的嬌柔纖麗之美。由于絲織物輕薄的特點(diǎn),當(dāng)它穿在人體身上的時候,會清晰的顯露出人體曲線。對于那些纖弱苗條的女性而言,身著絲綢服飾,尤為顯得楚楚可憐,這極大的符合了人們自古以來對女性“柔弱”的審美取向。提到唐代的女性審美,人們會有一個印象,認(rèn)為唐代女性普遍個性張揚(yáng),是一個以豐滿、健碩為美的時代。但實(shí)際上唐人在個性上依然推崇女性的柔弱順從,如白居易的判文中頗多:“禮貴妻柔”,“德非柔淑,宜家之道則乖”、“妻惟守順”之語,①(后晉)劉昫等.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卷六七三。宋若莘的《女論語》中也專列“和柔”一章,要求女子對父母、公婆和丈夫都柔和有禮。在體態(tài)上,唐人也欣賞纖弱秀麗的女性,這種類型的美女在唐人筆下經(jīng)常出現(xiàn)。如唐傳奇《步飛煙》中的步飛煙“容止纖麗,若不勝綺羅”,②吳增祺主編.舊小說[M].上海:上海商務(wù)印書館,1985,乙集二。《杜陽雜編》卷上載元載寵姬薛瑤英 “肌香體輕”,“寶歷二年,淛東國貢舞女二人:一曰飛鸞,二曰輕鳳?!彼齻?“舞態(tài)艷逸,更非人間所有”,都是一副弱不禁風(fēng)的樣子。而絲綢服飾是展現(xiàn)女性嬌弱之美的良好伴侶:薛瑤英 “衣龍綃之衣,一襲無二三兩,摶之不盈一握?!憋w鸞輕鳳則“衣軿羅之衣”③(唐)蘇鶚.杜陽雜編(卷上),引自《唐五代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唐詩中很多詩句描寫絲綢服裝之輕薄,實(shí)際上是以絲綢輕軟的質(zhì)地襯托出女性柔弱的氣質(zhì)與體態(tài)。例如在許多閨怨詩中,就反復(fù)寫到羅衣之輕、薄,王涯《秋夜曲》“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秋夜里已是夜涼如水,而詩中的女子仍然身著薄羅衣衫,其嬌弱的形象自然惹人憐愛。又許景先《折柳篇》:“自憐柳塞淹戎幕,銀燭長啼愁夢著。芳樹朝催玉管新,春風(fēng)夜染羅衣薄?!碧锒稹都倪h(yuǎn)》“淚流紅粉薄,風(fēng)度羅衣輕。難為子猷志,虛負(fù)文君名?!币轮p、薄,都是因?yàn)樵谛睦砩嫌X得孤獨(dú),感到不勝風(fēng)寒的緣故,在這些情況下,羅衣之輕薄與主觀感覺上之清冷寂寞是互相映襯的。

絲綢服裝還襯托了女性的飄逸之美。我國古代的服裝造型總體上有著“褒博衣冠”的特點(diǎn),這種特點(diǎn)的形成與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絲國”,人們喜歡以絲綢制作衣服有關(guān)。④絲綢面料總的特點(diǎn)是輕薄、柔軟,但它的不足則是易生褶皺,容易吸身。因此,絲綢服裝的結(jié)構(gòu)造型不宜太緊身合體,以免緊繃、吸身造成不規(guī)則的皺紋;結(jié)構(gòu)分割線也不宜過多,以避免縫紉線跡產(chǎn)生的細(xì)碎褶皺,影響整體效果。寬松、直線型的服裝結(jié)構(gòu)造型就十分適合絲綢面料的結(jié)構(gòu)設(shè)計(jì),由此形成中國古代服裝寬衣博帶的特點(diǎn)。當(dāng)這種造型寬大的衣服穿在人體身上時,每當(dāng)臨風(fēng)站立,舉手投足之間,衣袂飄動,更可顯示出穿著者瀟灑飄逸的姿態(tài)。唐詩中常寫“羅衣”的動態(tài)美,以動態(tài)之美來襯托出女性的飄逸。如蕭德言《詠舞》:“低身鏘玉珮,舉袖拂羅衣。對檐疑燕起,映雪似花飛?!崩畎?《前有樽酒行二首》:“胡姬貌如花,當(dāng)壚笑春風(fēng)。笑春風(fēng),舞羅衣,君今不醉將安歸?!睖赝ン蕖饵S曇子歌》“羅衫裊回風(fēng),點(diǎn)粉金鸝卵?!痹谶@些詩句中,服飾之美和女性之美都不是靜止不動的,詩人追求的不僅僅是衣服本身的美,更主要的是服飾賦予人的那種靈動的姿態(tài)。因此,唐人描寫絲綢服飾時還經(jīng)常將其與外界事物如 “風(fēng)”一起描寫,以表現(xiàn)身著絲綢服飾的人物的飄逸,如 “悲歌淚濕澹胭脂,閑立風(fēng)吹金縷衣”(韓偓《遙見》)、“龍池宮里上皇時,羅衫寶帶香風(fēng)吹”(韋應(yīng)物《白沙亭逢吳叟歌》)、高堂靜秋日,羅衣飄暮風(fēng)”(王縉《雜曲歌辭·古別離》),正所謂“衣輕任好風(fēng)”,輕薄剔透的絲織品再加上搖曳飄動的姿態(tài),給人們的視覺帶來極大的審美感受。

3 唐詩中“羅衣”的文化意蘊(yùn)

符號是佩帶在身上表明職別、身份等的標(biāo)志。服飾正是這樣一種符號,它同語言文字一樣,具有區(qū)別意義的功能。法國美學(xué)家羅蘭·巴特說:“(服飾)它是處于純粹狀態(tài)中的語言?!痹谏钪?,“羅衣”包括種種細(xì)節(jié),而在唐詩中,當(dāng)當(dāng)服飾描寫也現(xiàn)在詩人筆下,濃縮成“羅衣”時,“羅衣”便成了區(qū)別意義的文化符號。

(1)古代男女服飾已定型,詩人巧妙地運(yùn)用服飾暗示人物性別,在唐詩中,“羅衣”是女性身份的象征。如在張祜《題真娘墓》:“佛地葬羅衣,孤魂此是歸。舞為蝴蝶夢,歌謝伯勞飛“,此詩即使我們不看題目,也會知道葬于此地的是一位紅顏女子。又于武陵《高樓》:“遠(yuǎn)天明月出,照此誰家樓。上有羅衣裳,涼風(fēng)吹不休”,薛逢《觀競渡》:“兩岸羅衣破鼻香,銀釵照日如霜刃?!本阋粤_衣指向女性。最典型者莫過于魚玄機(jī)的“自恨羅衣掩詩句,舉頭空羨榜中名”(《游崇真觀南樓,睹新及第題名處》)句,魚玄機(jī)感慨自已縱有詩書滿腹,才華橫溢,但由于她的女性身份,不能象男人一樣取得功名,實(shí)現(xiàn)自已的抱負(fù)。譚正壁先生評論道:“她的心情很顯明的表露出來了。可恨,她不是一個男性,雖有詩才似海,其將奈何!”⑤譚正壁.中國女性文學(xué)史話[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84.它反映了林丹婭所說的:“在人類文化中,‘服裝’已不再是、或是游離了它所指物質(zhì)的本質(zhì)與功能,它被賦予了文化性職能,它代表著性別,它就是性別符號,它是性別所意指的一切社會內(nèi)容。……女性在‘衣裙’之中經(jīng)歷了漫長的生長,現(xiàn)在,她與‘衣裙’合二為一,她是‘衣裙’,‘衣裙’便是她。”①林丹婭.當(dāng)代中國女性文學(xué)史論[M].廈門:廈門大學(xué)出版社,2003.

在中國古代,以服飾代指人物身份是一種常見現(xiàn)象。如人們熟知“巾幗”、“黔首”等詞,俱是從服飾文化中演變而來。但在詩歌中,“羅衣”與女性之間的這種緊密聯(lián)系并非天生而成,它有一個沉淀、演變的的過程。在古代,男性也需穿衣,并且也穿絲綢所制作的衣服,在唐前詩歌中,“羅衣”有時也指向男性,如在江淹《效阮公詩十五首》之三的“白露淹庭樹,秋風(fēng)吹羅衣”,②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M].北京:中華書局,1983.就不是指女性之衣。而在唐詩中,“羅衣”的出現(xiàn)更為頻繁,在意義指向上也更為明確,“羅衣”變成專指女性的審美意象。之所以會形成這樣的情況,我認(rèn)為這里面有兩個原因,一是由絲綢與女性美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即社會審美心理的長期積淀后而形成的。上面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在詩歌中的女性身上,無論是華麗之美、柔順之美還是飄逸之美,都帶著絲綢本身的特點(diǎn)。在古代,雖說男性也穿著絲綢所制作的服飾,但絲綢輕柔、細(xì)膩的質(zhì)地與女性陰柔的氣質(zhì)有著更多的相似相通之處,這些相似相通之處容易引發(fā)詩人的聯(lián)想,于是,“羅衣”就更多的與女性聯(lián)系在了一起。其次是在服制上。雖說古代的男性也著羅衣,但在日常生活中,男性,尤其是貴族男性的服飾一般以上下相連的袍服為主,而漢族女性多采用上衣下裳的服制。上衣下裳從魏晉以后一直到明代結(jié)束之前,在女性的服式上都占著主流地位。彼得·波格達(dá)列夫在《作為記號的服飾》一文中說:“服飾既是物質(zhì)的客體,又是記號?!雹郏ń菘耍┍说谩げǜ襁_(dá)列夫.作為記號的服飾[J].戲劇文學(xué),1992,(2).服飾有附著于體膚之外的標(biāo)志意義,而這種標(biāo)志意義是由它們的物質(zhì)特性、社會應(yīng)用及文學(xué)創(chuàng)作規(guī)律所共同決定的。在詩歌中,“羅衣”是女性身份的符號象征歸根到底是由它與女性日常生活的密切關(guān)系所決定的。

(2)服飾具有審美的功能,中國的古典詩歌向來對女性服飾表現(xiàn)得饒有興趣,以服飾美代替女性美,成了詩人們創(chuàng)作中的一大特點(diǎn)。在唐詩中,“羅衣”成為女性的美貌及青春年華的象征。權(quán)德輿的《玉臺體五首》中:“隱映羅衫薄,輕盈玉腕圓。相逢不肯語,微笑畫屏前。”女性圓潤的肌膚之美靠羅衫質(zhì)地的輕薄得以襯托出來。在我國古代男女不平等的社會狀態(tài)下,女性與服飾一樣,是被觀賞的對象。在服裝起源的原理中,原本就有所謂的“性吸引說”,即,人類穿衣服不是為了遮蔽,而是為了吸引。唐代女性講究妝飾,跟社會經(jīng)濟(jì)、文明程度固然有關(guān),但也跟性的開放、女子以服飾媚惑男人有關(guān)。對于從屬地位的女性而言,選擇美麗的服裝,是為了迎合男性的審美期待。當(dāng)沒有了取悅對象的時候,服飾似乎也失去了意義。崔國輔《怨詞二首》,“妾有羅衣裳,秦王在時作。為舞春風(fēng)多,秋來不堪著?!薄傲_衣裳”既見證了美好的年華及青春美貌,“不堪著”不僅僅是時令的緣故,而是沒有了欣賞者,錦衣華服在此時也失去了它的意義。這樣的情景在唐人筆下一次次出現(xiàn),如崔液 《代春閨》:“青樓明鏡晝無光,紅帳羅衣徒自香。妾恨十年長獨(dú)守,君情萬里在漁陽。”“君”在萬里之遠(yuǎn),青春美貌又有什么意義呢?王勃《銅雀妓二首》:“君王歡愛盡,歌舞為誰容。錦衾不復(fù)襞,羅衣誰再縫?!鳖}目雖是寫古,一樣具有現(xiàn)實(shí)的意義。

(3)服飾是社會的產(chǎn)物,政治、經(jīng)濟(jì)、文化等社會因素與服飾的發(fā)展變化密不可分,這就決定了服飾會具有特定含義,服飾所包含的內(nèi)容往往是社會種種現(xiàn)象的折射結(jié)果。漢民族在長期的歷史演進(jìn)中形成了自已獨(dú)特的服飾文化。歷史上以服飾作為漢族文化象征的例子并不少見,如孔子就曾經(jīng)說過:“微管仲,吾其被發(fā)左衽矣。”(《論語·憲問》)④(清)阮元等.十三經(jīng)注疏[M].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影印本。這是因?yàn)樵诠糯鷿h族的服飾中,衣襟都是右衽,只有少數(shù)民族及死者是穿左衽的衣服的緣故。儲光羲《明妃曲》詩云“日暮驚沙亂雪飛,傍人相勸易羅衣,強(qiáng)來帳前看歌舞,共侍單于夜獵歸”,詩中的王嬙在下雪天還穿著羅衣,在這里,“羅衣”成了她漢族女子身份識別的象征。中國屬于絲紡織文化圈范疇,⑤趙豐先生指出,從古代紡織原料使用的角度來看,世界可劃分為四個紡織文化圈,中國雖也使用葛、麻,但其特點(diǎn)是使用絲纖維,無疑是屬于絲紡織文化圈。見于趙豐.中國絲綢藝術(shù)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羅、紈、絹等絲織品是中原服飾文化的重要載體,而古代西北少數(shù)民族一般都服用毛織物,孟郊《征婦怨》中,“漁陽千里道,近如中門限。中門逾有時,漁陽長在眼。生在綠羅下,不識漁陽道。良人自戍來,夜夜夢中到。”也以“綠羅”代指漢文化,在唐詩中,絲織品、絲綢服飾由此成為漢族文化的標(biāo)志。

在生活中,服飾體現(xiàn)了人物的年齡、學(xué)識、人與人的關(guān)系等等,服飾作為非語言符號時時在傳達(dá)這些潛在的信息,實(shí)際上,它已是物化了的人的意識,具有指代性,久之成為心理定勢。在唐詩中,詩人們這樣濃墨重彩地寫女性服裝,既是他們對于女性服裝美的一種關(guān)注,認(rèn)可和審視。也可以看出時人對于女性的審美傾向,在一個以男權(quán)意識為主導(dǎo)的社會里,這實(shí)際上也代表著整個社會對女性服裝的期待和要求。黑格爾《美學(xué)》中說:“藝術(shù)的顯現(xiàn)通過它本身而指引到它本身之外?!雹伲ǖ拢┖诟駹栔?,朱光潛譯.美學(xué)(第三卷下冊)[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79.唐詩中的服飾描寫也是如此,我們可以說,服飾,尤其是進(jìn)入了審美狀態(tài)的服飾,其本質(zhì)上是一種物化了的人的意志和精神,它積淀著唐人的意識、情感與意識,具有一種折射時代風(fēng)氣和社會心理的意義與功能。

[1](清)阮元等·十三經(jīng)注疏[M].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影印本。

[2](唐)張鷟·朝野僉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3](東漢)劉熙,(清)畢沅疏證,王先謙補(bǔ)·釋名疏證補(bǔ)[M].北京:中華書局,2008.

[4]吳增祺主編.舊小說[M].上海:上海商務(wù)印書館,1985.

[5](五代)馬縞.中華古今注[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56.

[6]魯迅.魯迅輯錄古籍叢編[M](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97.

[7](宋)歐陽修、宋祁等.新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8](宋)高承.事物紀(jì)原[M].北京:中華出版社,1989.

[9](唐)杜佑.通典[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

[10](后晉)劉昫等.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11](清)董誥等.全唐文[M].中華書局,1983.

[12](唐)蘇鶚.杜陽雜編[M].《叢書集成》初編本。

[13]譚正壁.中國女性文學(xué)史話[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84.

[14]林丹婭.當(dāng)代中國女性文學(xué)史論[M].廈門:廈門大學(xué)出版社,2003.

[15]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M].北京:中華書局,1983.

[16](捷克)彼得·波格達(dá)列夫.作為記號的服飾[J].戲劇文學(xué),1992,(2).

“LUOYI”IN TANG POETRY AN ITS CULTURAL MEANING

ZENG Yan-hong
(Guangxi Teachers Education University,Nanning Guangxi 530000)

“Luo Yi” is a image that always associated female images that appeat in the Tang poetry.In the real Life of Tang dynasty,“Luo Yi”means silk coat that weared by female.They include Shan、Ru、Dan、Ao etc.In poetry,“Luo Yi”connect with the female’s beauty closely.It foils the female ‘s luxuriance、feminnin and dynamic beauty.At the same time,it is endowed cultural meaning of female personal identification、Sexual Aesthetic and national symbol.

Luo Yi;Tang Poetry;mage;female’s beauty

book=50,ebook=198

I207

:A

:1672-2868(2010)05-0050-05

責(zé)任編輯:陳 鳳

2010-07-11

曾艷紅(1971-),女,廣西桂林人。廣西師范學(xué)院,博士,研究方向:文化產(chǎn)業(yè)。

猜你喜歡
絲綢唐詩服飾
動物“闖”入服飾界
唐詩寫柳之妙
中華詩詞(2020年5期)2020-12-14 07:44:50
春夜講唐詩記
文苑(2020年7期)2020-08-12 09:36:30
唐詩里的日與月之爭
文苑(2020年5期)2020-06-16 03:18:32
聽諸子百家講“服飾穿搭”
雪人的服飾
遙望“絲綢路”
路上絲綢
唐詩賞讀
絲綢情調(diào)
Coco薇(2015年12期)2015-12-10 02:45:28
韶山市| 农安县| 宁都县| 湖口县| 宁武县| 富宁县| 当涂县| 永宁县| 南溪县| 丹凤县| 大同市| 盱眙县| 永新县| 龙川县| 会泽县| 达州市| 商南县| 榆林市| 资阳市| 蒲江县| 花垣县| 津市市| 鄢陵县| 调兵山市| 安平县| 河池市| 牡丹江市| 托克逊县| 喜德县| 逊克县| 德庆县| 乐都县| 海宁市| 通榆县| 襄樊市| 华宁县| 汾西县| 阿拉善右旗| 云梦县| 临邑县| 上饶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