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曉榮
(1湖南工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湖南株洲412008)
(2巢湖學院,巢湖安徽23800)
翻譯和差異性:因“異”而譯
夏曉榮1,2
(1湖南工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湖南株洲412008)
(2巢湖學院,巢湖安徽23800)
在翻譯中,譯者面對語言和文化的雙重障礙,很難完美地再現原作的內容和風格。語言和文化的差異性造成了翻譯之難,帶來一定程度的不可譯,即可譯性限度。但是,正是因為這些差異性,才有翻譯的必要。差異性是翻譯的緣起,差異性不可避免,與翻譯共生;翻譯中要保持差異性,翻譯的價值在于體現差異性;尊重語言差異性有利于吸收外語的長處,給本國語增添新的質素,擴大本國語的“界域”,提高本國語的表現力;尊重文化差異性有利于不同文化間的交流、互補和融合,增強文化活力,發(fā)展文化多樣性。
翻譯;差異性;語言;文化
英國著名翻譯家彼得·紐馬克(Peter Newmark)說:“不存在完美的、理想的或者‘正確’的翻譯?!痹诜g中,譯者面對語言和文化的雙重障礙,難以完美再現原作的內容和風格。語言和文化的共性使翻譯成為可能。但與此同時,各種語言文化的差異性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可譯,即可譯性限度??勺g性限度這一概念,是由西方語言學派的翻譯理論家提出的,其中以卡特福德(Catford)對語言與文化兩方面的總結頗具代表性。可譯性限度涉及語言文字的結構特征、語言的模糊性、思維表達方式及慣用法的民族獨特性、方法論的功能局限性、翻譯的層次論[2]。
語言是人類用來表達或交流思想和感覺的一套聲音及這些聲音互相結合的系統。語言的差異性體現在語音、詞匯、句法、修辭等各個方面。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fā)展過程中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現代漢語詞典》。各民族文化雖然存在共性,但文化的差異性也是不可避免的。由于人們在生產方式、歷史傳統、哲學思想、語言形成、地理環(huán)境各方面存在較大差異,作為社會文化產物的思維方式必然存在較大的差異。文化的差異性大致可歸納為地理環(huán)境的差異、歷史文化的差異、文化象征的差異、宗教信仰的差異、價值觀念的差異和社會規(guī)范的差異幾個方面??梢哉f,語言和文化的差異性存在廣泛,無法回避,增加了翻譯的難度。
語言和文化的差異性造成了翻譯之難,即使是翻譯大家也深深體會到這點。傅雷認為:“兩國文字詞類的不同,句法構造的不同,文法與習慣的不同,修辭格律的不同,俗語的不同,即反映民族思想方式的不同,感覺深淺的不同,觀點角度的不同,表現方法的不同”。王佐良認為:“翻譯里最大的困難是什么?就是兩種文化的不同”[10]。
語言和文化的差異性給翻譯工作帶來諸多困惑,增加了翻譯難度。但是,無論從語言維度還是從文化維度來看,差異性都是不可避免的,可以說,差異性與翻譯共生,“差異在本原處即已發(fā)生”。
據《圣經》創(chuàng)世記第11章記載,當時人類聯合起來興建希望能通往天堂的高塔。為了阻止人類的計劃,上帝讓人類說不同的語言,使他們相互之間不能溝通,計劃因此失敗,人類自此各散東西。因為耶和華在那里變亂天下人的言語、使眾人分散在全地上,所以那城名叫巴別(Tower of Babel),就是變亂的意思。“洪荒造塔語言殊,從此人間要象胥”[8]是對翻譯起源的藝術概括。
撇開神學的解釋,從翻譯的歷史來看,正是由于語言的差異性,翻譯才應運而生。世界各地的原始人類,在勞動中創(chuàng)造了各自的語言。隨著進一步發(fā)展,互相之間有了交往的可能和需要,翻譯也成為一種不可或缺的實踐活動。因此可以說,人類之間開始用不同語言進行交流,翻譯活動就開始了。
因為語言和文化的差異性,各種語言和文化有各自不同的特點,有落后和先進之分,歷史才會這樣發(fā)生:希臘學習埃及,羅馬借鑒希臘,阿拉伯參照羅馬帝國,中世紀的歐洲又模仿阿拉伯,而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則仿效拜占庭帝國。中國的佛經翻譯亦是如此,正是因為人們發(fā)現中華語言和文化同梵語和佛教有很大的不同,才會尊重差異性,直譯佛經,帶來大量異于漢語的詞匯和文法,佛教也成為中華文化的主流之一。
對于翻譯和差異性的關系,周作人給出了很好的回答。他在1924年7月2日發(fā)表的《余音的回響》中指出:
翻譯的外國作品,正因為“習慣和思想上我們中國人與外國人有點不太同的地方”,所有才有看的價值;倘若因這點不同而看不慣,那么最好不看以免頭痛,——更最好是看自己的作品。
的確如此,正是由于“不太同”,即差異性,才有看的價值,翻譯的價值。
索緒爾(Ferdinand de saussure)在《普通語言學教程》(Cours de Linguistique Generale)中,指出:語言符號的能指(signifier)是任意的,所指(signified)也是任意的,所指的任意性是使用不同語言的人們用以建構概念系統的手段,也是使用不同語言的人們對外部世界任意劃分的結果??梢?,語言的任意性決定了不同語言之間語言符號的所指的差異。
沃爾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形而上學的翻譯觀是建立在“純語言”的概念基礎之上。什么是“純語言”,他做出如下假設:
各種語言之間有一種超歷史的親緣關系:這種親緣關系存在于每一種語言整體的意指之中——任何一種語言都無法單獨體現這種意指,只有每種語言互為補充的意指的結合才能體現這種意指:這就是純語言。(Walter Benjamin, 1923)
在本雅明看來,“純語言”是最高的語言,是抽象完整的語言,存在于各具體的個別語言之中;個別獨特的意指方式有其局限性,需要互相補充,匯合成整體,才能完整地表達意思。他認為語言的本質只有在具體語言的差異中才能被把握,“純語言”是用來把握語言的差異性與補充性的手段??梢哉f,各語言相輔相成,互為補充,翻譯的目的在于存異,在翻譯中體現差異性,使文本成為在語言上走上“純語言”的一步。
本雅明用“純語言”來說明語言之間的差異,而法國哲學家雅克·德里達(Jacques Derrida)則提出了“延異”(difference)這一概念,認為翻譯就是差異中的延遲和延遲中的差異。德里達的“延異”概念,是指:(一)差異或區(qū)分,即“to differ”;(二)延期或推遲,即“to delay”。前者指空間模仿,后者指時間概念。德里達說:“可以說,每一種語言都在孤獨中萎縮、貧瘠、停滯、病態(tài)。由于翻譯,即由于這種語言的互補性,一種語言給予另一種語言它所缺乏的東西,而且是和諧地給予,語言間的這種交叉保證了語言的成長,甚至‘神圣語言的成長’,‘直到歷史的最終得救’。所有這些都是在翻譯過程中宣告的,通過‘語言的無限再生’宣告的?!盵12]
德里達從探索語言本質的角度來談翻譯,認為不同語言在語音、句法和意義上存在差異性,有著不同的表意方式,人們只有通過翻譯才能真正認識不同語言之間的差異;正是由于翻譯性,語言的互補性,語言得到成長。因此,差異性不應被隱藏起來,而應表現出來,翻譯的目的就是保護這些差異性。本雅明和德里達都關注翻譯與差異性的關系問題,本雅明闡說了“純語言”的概念,德里達對“延異”概念進行了思辨。可以說,在語言哲學家的眼里,翻譯的根本任務就是保存差異性,翻譯的本質是一種“差異性的游戲”。
德國哲學家、社會學家尤·哈貝馬斯(Juergen Habermas)提出了著名的交往行為理論(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翻譯可被看成一種交往活動,因為它涉及原作者、譯者和讀者的交往關系。筆者以為,從本質上講,翻譯可被視作是文化與文化間的一種交往行為。哈貝馬斯指出,從社會化的角度來看,交往行為是為了造就個人獨有的本質和特征。因此,譯者在翻譯中既要尊重自己,即保持譯語文化所獨有的本質和特征,又要尊重原作者(原文),即保持源語文化的差異性。人們發(fā)現的差異性越多,能夠承認和尊重的差異性就越多,就能更好地生活在一種相互理解和尊重的氛圍之中。換句話說,承認并尊重差異性是人與人、文化與文化之間良性交往的必要條件。
由此看來,無論是語言維度,還是文化維度,在翻譯中保持差異性的必要性不言而喻。翻譯的目的不在于求同,而在于存異,翻譯的價值在于體現差異性。一部譯作的價值不在于讀起來就像原文一樣,而在于它對源語言和源文化的差異性的反映程度。
尊重語言差異性,逐字逐句直譯外語,可以將外語異質的要素和表現方式引入本國語,對于本國語的改造和完善十分重要。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和荷爾德林(Friedrich H·lderlin)充分尊重并積極利用語言差異性,改造和完善了本國語。路德直譯《圣經》,使德語的形態(tài)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拓寬了德語的界域,為現代德語的生長打下了基礎。荷爾德林直譯希臘詩劇,給德語帶來了優(yōu)美的音調、節(jié)奏和韻味,使德語更具美的風致和曲折豐富的表現力。
在中國,人們也充分利用語言的差異性,給漢語帶來大量異于漢語的詞匯和文法,極大豐富了漢語,提高了漢語的表現力。例如,佛經的翻譯給漢語注入了大量的新語匯。“禪”、“劫”、“眾生”、“因緣”、“果報”、“功德”、“覺悟”、“剎那”、“大千世界”、“真諦”、“慧根”、“唯心”、“生滅”等等,這些都直接來自佛經的翻譯。佛經的翻譯還輸入了新的文法:(1)不用“之乎者也矣焉哉”等字。(2)倒裝句法極多。(3)提挈句法極多。(4)一句中或一段落中含解釋語。(5)多覆牒前文語。(6)有聯綴十余字乃至數十字而成之名詞。(7)同格的語句,鋪排敘列,動至數十[5]。而且,在翻譯中,詞和句都被拉長了,句子的語序也變得更自由,更靈活,更多樣化。
歷史上,爪哇人曾積極地輸入印度的思想文化,但固執(zhí)地以本族語為中心,沒有在輸入思想文化的同時,輸入印度語的表達方式,來帶動爪哇語的改造,以致今天的爪哇語表現力依然十分薄弱,十分落后。對此,洪堡特指出:“爪哇顯然是從印度獲得大量較高級的文明、文化要素的,但爪哇本地的語言并沒有借此而改變它那不大完善,不甚適合思維需要的形式,相反,它棄絕了極其優(yōu)秀的梵語的形式,強使梵語要素適應于它自己的形式。”[9]
上述事實,從正反兩方面說明:尊重語言差異性有利于吸收外語的長處,給本國語增添新的質素,擴大本國語的“界域”,提高本國語的表現力。即使再優(yōu)秀的語言,也總會有不足之處,也總會有表現力不夠的地方。一種語言,在一定的區(qū)域里生成,它的表現力也必然受到該區(qū)域的限制。只有尊重差異性,積極向其他語言學習,取長補短,才能提高本國語的表現力,并使之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在歐洲,翻譯實踐歷史悠久。上至羅馬帝國,下至今天的歐盟,自翻譯《圣經》起,將近2000年來,歐洲的翻譯活動一直沒有停止過。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都要靠翻譯來進行。有人甚至認為,歐洲文明源于翻譯。有人說,用古希伯來語寫的《圣經》和用阿拉伯語寫的《福音》(The Gospel),如果沒有先譯為希臘文和拉丁文,后來又被譯為中世紀和近代諸國語言的話,2000年來的猶太基督教文化就不會產生,那么精彩紛呈的歐洲文化也不會出現。英國的愛德華·菲茨杰拉德(Edward Fitzgerald)成功地翻譯了歐瑪爾·海亞姆(Omar Khayyam)的《魯拜集》(Rubaiyat),因而被列入英國文學史上的詩人行列。再如,《圣經》和《荷馬史詩》(Homer Epics)早已被其他文化廣泛接受,成為人類共享的文化遺產。
中華文化光輝燦爛,永葆青春,翻譯功不可沒。自東漢到宋代的佛經翻譯帶來了佛教文化,豐富了中華文化。自佛教傳入中國后,千余年來一直是中國人民的主要信仰之一,其間歷經數代高僧大德的弘揚提倡,眾多帝王將相、飽學之士也加入其中,終使佛教深入社會各個階層。佛教的哲理部份則與儒、道等相結合,融會、激蕩,然后匯入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大海里,形成中華文化的主流之一。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譯和鴉片戰(zhàn)爭以后的西學翻譯使得西方社會學、哲學以及各種科學思想和著作得以引進,極大改變了國人思想,促進了科學的發(fā)展,也正是因為無數譯者的努力,因為這些思想和文化的引進和傳播,才使中國沒有比西方落后得更遠。正如季羨林在《中國翻譯詞典·序》中所說:“倘若拿河流來相比,中華文化這一條長河,有水滿的時候,也有水少的時候;但卻從未枯竭,原因就是新水注入。注入的次數大大小小是頗多的。最大的有兩次,一次是從印度來的水,一次是從西方來的水。而這兩次的大注入依靠的是翻譯。中華文化之所以能長葆青春,萬靈丹藥就是翻譯。翻譯之為用大矣哉!”[6]。
日益頻繁的文化交流打開了不同民族的心理門戶,求新求異心理促使人們更愿意去接納、領略和欣賞異域文化。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進步,差異性必定在翻譯中發(fā)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尊重差異性,把某種文化中的信息以其本來面目呈現給另一種文化中的讀者,更有利于不同文化間的互補和融合,發(fā)展文化多樣性,共同進步。
譯事之難,已是不爭的事實。由于語言和文化的雙重障礙,譯者很難完美地再現原作的內容和風格。語言和文化的差異性造成了翻譯之難,帶來一定程度的不可譯。但是,翻譯和差異性,正是因“異”而譯。無論是翻譯之前,還是翻譯中,翻譯之后,無處不體現差異性的重要。差異性是翻譯的緣起,差異性不可避免,與翻譯共生;翻譯中要保持差異性,翻譯的價值在于體現差異性;尊重語言和文化的差異性有利于語言的發(fā)展,文化的交流、互補和融合。離開了差異性,交際將不復存在,失去意義,翻譯也將不復存在,毫無必要。
[1]Benjamin,Walter.1923.“The Task of the Translator,”Theories of Translation:An Anthology of Essays from Dryden to Derrida.(eds.)Schulte,R&Biguenet,J.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Chicago and London.
[2]包惠南.文化語境與語言翻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1.
[3]陳???中國譯學理論史稿[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4]洪堡特.論人類語言結構的差異及其對人類精神發(fā)展的影響[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5]梁啟超.翻譯文學與佛典[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
[6]林煌天.中國翻譯詞典[Z].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
[7]馬紅軍.翻譯批評散論[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0.
[8]馬祖毅.中國翻譯簡史(增訂版)[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8.
[9]譚載喜.奈達論翻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84.
[10]王佐良.翻譯:思考與試筆[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9.
[11]許鈞.翻譯論[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12]雅克·德里達.巴別塔[A].郭軍,曹雷雨.論瓦爾特·本雅明:現代性、寓言和語言的種子[C].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13]張羽佳.翻譯與差異性:馬克思文本研究中的一個問題[J].求是學刊,2007,(5):21-25.
Abstract:During the translation,the translators have to face the dual barriers of language and culture,so it is difficult to perfectly reproduce the content and style of the original text.Linguistic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cause the difficulty of translation and a certain degree of untranslatability,that is,limits of translatability.But translation is needed just because of difference.This is because difference is the origin of translation and it is inevitable and lives with translation;that difference is needed to maintain in the translation and the translational value is to reflect difference;that the respect for linguistic difference is conducive to absorb the advantages of foreign language,to add new quality to the native language,to expand"bounded domain"of the national language and to enhance the expressiveness of the national language;and that the respect for cultural difference is conducive to the exchange,complementation and integration among different cultures,strengthening cultural vitality and to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diversity.
Key words:translation;difference;language;culture
責任編輯:陳鳳
TRANSLATION AND DIFFERENCE:TEXES ARE TRANSLATED BECAUSE OF“DIFFERENCE”
XIA Xiao-rong1,2
(1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uzhou Hunan 412008)
(2 Chaohu College,Chaohu Anhui 238000)
H059
A
1672-2868(2010)04-0103-04
2010-02-01
夏曉榮(1984-),女,安徽巢湖人。巢湖學院教師,湖南工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譯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