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薇
(福州職業(yè)技術學院計算機系,福建福州350108)
《網絡工程與系統(tǒng)集成》課程項目驅動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
劉薇
(福州職業(yè)技術學院計算機系,福建福州350108)
項目驅動教學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法?!毒W絡工程與系統(tǒng)集成》項目驅動教學的基本實現(xiàn)過程分為:項目篩選、項目實施流程、學生分組、項目過程指導、總結考核,共五個過程。通過選取“實際的工程項目”來創(chuàng)設“工作情景”,通過“小組協(xié)作學習”的方式開展教學,通過完成“網絡工程項目”來達到“意義建構”。
項目驅動教學法;建構主義;網絡工程
目前,傳統(tǒng)的《網絡工程與系統(tǒng)集成》課程的教學比較適宜于側重理論學習的學科導向的普通教育,而不太適應以技能教學為主的就業(yè)導向的職業(yè)教育。主要表現(xiàn)在: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中心,始終扮演著傳授知識的重要角色,缺乏師生互動;教學內容理論性過強,缺乏配套的實驗實訓,學生動手機會少;教學缺乏“工作導向”,不注重“職業(yè)”與“技術”的結合,學生學習動力不足等。這些都不適合高職學生基礎薄弱、領悟能力低但思維活躍、喜歡動手操作的特點,從而導致他們學完這門課程后對網絡還是“似懂非懂”,動手能力差,缺乏創(chuàng)新能力,不能很好地適應將來就業(yè)崗位的需求。因此,必須尋求有效的教學模式來解決這些問題。
學習不是由教師把知識簡單地傳遞給學生,而是由學生自己建構知識的過程。學習不是被動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動地建構意義,是根據(jù)自己的經驗背景,對外部信息進行主動地選擇、加工和處理,從而獲得自己的意義。學習意義的獲得,是每個學習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對新信息重新認識和編碼,建構自己的理解。教學應當把學習者原有的知識經驗作為新知識的生長點,引導學習者從原有的知識經驗中,生長新的知識經驗。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需要共同針對某些問題進行探索,并在探索過程中相互交流和質疑,了解彼此的想法。教師的角色是學生建構知識的忠實支持者。教師的作用從傳統(tǒng)的傳遞知識的權威轉變?yōu)閷W生學習的輔導者,成為學生學習的高級伙伴或合作者。
“項目驅動教學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法。強調學生的學習過程必須與一個具體的項目問題相結合。以探索完成項目要求來引導和維持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創(chuàng)設真實的情境,讓學生帶著真實的目標去學習;學生擁有學習的主動性,教師則能引導學生探索并進行相應的評價。項目課程是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它既是一種課程模式,又是一種教學方法。這里的項目,是指以生產一件具體的、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產品為目的的任務。這種以行動為導向的項目教學法,不僅傳授給學生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他們的職業(yè)能力,這里的能力已不僅是知識能力或者是專業(yè)能力,而是涵蓋了如何解決問題的能力:方法能力、接納新知識的學習能力以及與人協(xié)作和進行項目動作(包括項目洽談、報價、合同擬定、合同簽署、生產組織、售后服務)的社會能力等幾個方面。
這一階段對教師綜合水平提出了較高要求,即要求教師應該具有比較豐富的項目開發(fā)經驗。教師應根據(jù)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合理設計具有真實系統(tǒng)應用背景的模擬項目或在校企合作中選擇合適的真實項目。項目的數(shù)目、大小和教學要求可根據(jù)實際條件具體確定。
本課程是培養(yǎng)網絡工程系統(tǒng)的規(guī)劃、設計、安裝與管理的系統(tǒng)集成人員,側重的是網絡通信系統(tǒng)的建構和網絡資源支持平臺(服務器、網絡存儲)的建構;并涉及網絡綜合布線、網絡安全部署和網絡性能測試與改進等問題。項目的選取應使學生既要掌握網絡系統(tǒng)管理與集成的基礎知識,又要具備初級層次網絡系統(tǒng)集成與管理的熟練的實踐能力。其所對應的職業(yè)崗位是企事業(yè)單位的網絡管理員、網絡系統(tǒng)集成商的技術工程師或項目經理助理等。根據(jù)教學大綱的要求,并依據(jù)循序漸進的原則,多方收集北大青鳥、新東方等著名IT培訓學校教學資料及美國思科網絡營銷公司、國內華為網絡公司和信息產業(yè)部的有關網絡技術培訓論證方案,還與本地知名網絡公司進行技術交流,以保證項目化教學實踐與實際網絡工作崗位要求完全對接。
以實際的工程項目為對象,選擇一個具有普遍性、典型性的項目案例-某中型公司的網絡改造項目,其涵蓋了一個完整的網絡工程設計與集成方案。這個項目以“實用、好用、夠用”為原則,既有整體的概念框架,又有具體細節(jié)的描述。將網絡系統(tǒng)集成的每個環(huán)節(jié)加以分析應用,即將這個大項目細分成多個小項目任務,這些任務包含了該課程的一個或多個知識和能力訓練點,并將其應用到教材的理論學習當中。讓學生在探索中去學習,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提高職業(yè)實踐能力。
根據(jù)項目的目標和任務,確定工作步驟和程序,此項目的流程共分為六個階段,即六個子項目,分別為:項目的招投標階段、項目的啟動階段、項目的實施階段、項目的測試階段、項目的驗收階段、項目的培訓和售后服務階段。
1、項目招投標階段包括:尋標、邀標或直接委托或議標、買標、招標書及附件、現(xiàn)場調研和分析、招標咨詢會、寫標書、投標、開標、評標、中標、合同簽訂。在此項目中明確招投標的流程、必備文檔和注意事項,注重現(xiàn)場答辯。
2、項目啟動階段包括:開工前協(xié)調會(包括施工前對施工人員安全教育、辦理施工人員施工現(xiàn)場出入證、確定設備、材料等存入的庫房、進一步明確施工人員進入現(xiàn)場時間)、現(xiàn)場二次調研用戶需求(包括勘測施工現(xiàn)場的施工環(huán)境情況,例如:電源系統(tǒng)、防雷接地環(huán)境、傳輸接入環(huán)境等)、需求分析與方案設計(根據(jù)投標書內容做出具體設計和實施方案)。在此項目中側重于如何對企業(yè)的網絡建設需求進行分析,針對需求分析的結果,運用所學知識,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3、項目實施階段包括:計算機機房實施、弱電智能結構化布線實施、通信傳輸平臺實施、網絡系統(tǒng)實施、應用服務系統(tǒng)實施。在此項目中,重點包括兩大部分:網絡部分與系統(tǒng)部分的實戰(zhàn)學習。具體為:掌握運用各種技術(如子網劃分、VLAN、Trunk、VTP、STP、OSPF、NAT、ACL等)構建網絡;掌握各種服務(Web服務、FTP服務、DNS服務、郵件服務、數(shù)據(jù)服務)及防火墻的設計與實施。
4、項目測試階段包括:項目單元測試、項目綜合測試(測試系統(tǒng)功能性、連通性、安全性、穩(wěn)定性)
5、項目驗收階段包括:項目初驗收、項目試運行、項目終驗
6、項目的培訓和售后服務階段:用戶培訓、售后服務(確定維護響應時間、質保期限、維護方式、支持機構等)
整個過程是一個重過程、重應用、重體驗、重全員參與的過程,具有主體性、合作性、研究性、開放性和創(chuàng)新性。構建這樣的項目案例學生可以在畢業(yè)設計或日后的工程實踐中直接利用。
項目分組標準是“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實行組長負責制,每組選擇一名組長承擔項目經理的工作,承擔全組人員的組織管理工作,項目總負責人為教師,分部門經理即各組組長,進行技術交流和溝通工作。此外項目經理還需要提供全組成員所有方案的技術問題解決、組織成員開展技術討論、查詢相關技術資料、組織撰寫項目方案,并為最后的項目實施安排人員,負責本組項目最后測試、報告、總結工作。課程老師指導工作,控制課程的組織和開展,以及項目總體發(fā)展方向的把握。
在項目教學法中,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到項目中是引入項目教學法的根本。在項目設計和實施過程中雖然成立多人的項目組,但在項目分工后,必須使每個學生在整個項目推進過程中都參與進來,不要讓基礎差的學生產生依賴思想,真正做到每個學生都有思路,都有收獲,都能掌握并學以致用。
先由教師對項目進行分解,并作適當?shù)氖痉?,然后讓學生分組圍繞各自的工程項目進行討論、協(xié)作學習,最后以共同完成項目的情況來評價學生是否達到教學目的的一種新的教學方法。項目教學法通過示范項目讓學生掌握最基礎的知識,并架起學習新知識的支點,然后運用知識遷移、協(xié)作討論來完成對知識的意義建構。在設計和制定項目的課程任務時,把知識點和高職學生不需要系統(tǒng)學習但需要部分掌握的內容融入其中,使學習過程成為學生參與者的創(chuàng)造實踐活動,注重的不是最終的結果,而是完成項目的實踐過程。學生在項目實踐過程中能夠理解和把握課程要求的知識和技能,體驗創(chuàng)新的艱辛與樂趣,培養(yǎng)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維和方法。
在項目的實施中,教師的角色是策劃、分析、輔導、評估和激勵。學生的角色是主體性學習、主動思考和做決定。教師在進行項目教學過程中,不是放手不管,而是要不斷提供指導、監(jiān)控和考核學生團隊。
為了能讓學生學到眾人之長,項目完成后的成果小結也相當重要。一般由項目組長和教師先后總結,包括思路總結和技巧總結,這有利于小組之間相互學習、積極競爭。思路總結能幫助學生明晰完成項目的最佳思考方法,找到自己理論上的不足;技巧總結使學生學會“舉一反三”,為學生展示不同的解決方法,再由教師與各項目組之間共同討論、評價各種方法的優(yōu)缺點及適用范圍。項目成績分三級來考核:第一級可由教師對小組項目情況總評,第二級是由小組成員對小組貢獻情況互評,第三級由學生本人進行自評。最后,綜合三級評定來確定每一個成員的最終成績。
《網絡工程設計與系統(tǒng)集成》課程采用項目驅動式教學,由于基于項目教學法比較直觀,學生認知效率高,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了以往學生厭學的局面。通過采用小組討論和項目教學法,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了學習能力和交往能力,促進了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項目式教學法能真正達到“在做中學”、“理實一體化”的效果,是一種適合高職教育與高職學生特點的教學模式,不僅適用于《網絡工程設計與系統(tǒng)集成》課程,同樣值得在其他課程中大力推廣。
[1]楊衛(wèi)東.網絡系統(tǒng)集成與工程設計[M].北京:科海電子出版社,2005,10.
[2]何劍民,郭紅艷.“案例項目驅動教學法”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福建電腦,2010,(1):188-189.
[3]許金普,徐鵬民,孫曉梅.“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研究[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08,(7):25-28.
[4]吳平,黃燕,黃嵐.計算機專業(yè)課程體系改革初探[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版),2006,(10):68-71.
G712
A
1671-5993(2010)04-0014-03
2010-06-02
劉薇(1975-),女,遼寧撫順人,福州職業(yè)技術學院計算機系講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計算機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