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紅
中國海洋大學 海底科學與探測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山東 青島 266100
“海岸動力地貌”課程中的互動式教學和人文教育
王永紅
中國海洋大學 海底科學與探測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山東 青島 266100
針對本科生對“海岸動力地貌”課程的背景了解少,而且普遍對專業(yè)課興趣差的現(xiàn)象,我們根據(jù)教育學原理,并結合本科生的心理特點,將互動式教學引入該課程的課堂教學和實習,并注入人文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海岸動力地貌;本科教育;互動式教學;人文教育
“海岸動力地貌學”課程是國家二級學科海洋地質(zhì)學的重要部分,是海洋地質(zhì)學專業(yè)中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從“靜態(tài)”角度認識海岸自然環(huán)境,包括動力(波浪、潮汐和風等)、沉積物、地貌及其有關生物,并且從“動態(tài)”的角度理解海岸地貌變化的規(guī)律和原因,包括地殼運動和海平面變化引起的長時間尺度海岸變遷、河流或沿岸供沙量變化導致中時間尺度海岸侵蝕-堆積演變以及風暴等產(chǎn)生的短時間尺度海岸剖面調(diào)整,也需要了解人類活動與海岸變化相互之間的作用關系,同時也認識到海岸動力地貌的相互響應關系。
但是在本科生的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由于大部分本科生對海岸的了解少,而且也沒有科研工作基礎,因此無法對課程的實際應用部分產(chǎn)生直觀感覺,也無法對課程的重要性產(chǎn)生認同,而且有些原理和地貌現(xiàn)象較難理解,因此學生在課堂上就會注意力不集中,有時發(fā)生學生缺課的現(xiàn)象。另外課程雖然安排實習,但是一天匆匆看過幾個地貌現(xiàn)象,也難以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針對這些問題,在近幾年的課程教學和實習過程中,筆者采用互動式教學,并在教學過程中結合課程內(nèi)容,融入人文情懷教育,更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并對實習內(nèi)容留下深刻的印象。
互動式教學方法是一種師生之間雙向溝通的教學方法。它與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灌輸法”、“理論法”、“啟發(fā)法”以及“案例法”等注入式教學截然不同,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反映和創(chuàng)造[1-2]。由學生與課程資源間的互動、學生與教師間的互動、學生間的互動和學生與教學環(huán)境間的互動等要素構成。與傳統(tǒng)的單向傳輸知識的教學模式不同,它強調(diào)師生之間雙向溝通與交流,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究、大膽創(chuàng)新。
發(fā)展心理學的“雙主體”理論認為,在教學過程中,“教”的主體是教師,客體是學生,媒體是教材。在教與學的雙邊活動中,教師應發(fā)揮其主導作用,促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發(fā)展思維,通過積極探究,使“死”的教材轉(zhuǎn)化為“活”的能力。從“學”的角度分析,教學過程中學生則是認知的主體,老師則需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去探究并獲取知識,在參與教學的全過程中得到生動、活潑、主動的發(fā)展[2-4]??梢?,互動式教學過程應包括兩個層面,即師生間的互動和生生間的互動。
由于基本理論知識的傳輸是保證有效互動的前提[5]。針對“海岸動力地貌”課程特點,只有引導學生對有關基本理論知識有所了解的情況下,學生的互動熱情才會被喚起,互動的途徑才會順暢,互動的效果才會呈現(xiàn)。盡管基本理論知識的傳授是課堂教學互動的必要,但是基本理論知識傳授應力圖較少地占用有效的課堂教學時間。
例如淤泥質(zhì)海岸的沉降滯后和侵蝕滯后原理有一定的理解難度,需要減少互動時間,基本以講授為主。但在講述紅樹林海岸時,展示紅樹林生活在海水中的圖片,就有學生詢問為什么紅樹林會生長在海水中,如何排除鹽分的問題,就可以考慮增加互動的時間。因為紅樹的生理功能并不復雜,而且學生有興趣,這時可以展示紅樹林葉片上有白色的分泌出的鹽粒圖片給學生看。但是并不繼續(xù)講述這一泌鹽系統(tǒng)的具體作用機制,從而引起學生的好奇心。這時要求學生在課下查閱相關文獻,下節(jié)課用幻燈片形式具體講述這一系統(tǒng)的具體的功能和作用過程,就會有良好的效果。
選材須符合以下幾個條件的要求:選材應充分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選材應當在整個學科的教學過程中由易漸難;選材需具有啟發(fā)性和思考性;選材應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探討熱情。
在“海岸動力地貌”課程上,關于歷史介紹,不能不提到歷史上有名的航海家。正是這些航海家在航海過程中對于海岸的了解,促進了人們對于海岸的認識,并由于對于海岸使用的需要,才使人們發(fā)展了對于海岸有關知識的研究。而航海家和航海史的例子容易使學生接受,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探討熱情,并且可以引起學生思考。因此在講述國外本學科的發(fā)展時,需要提到最早詹姆士庫克船長的航行,講述到國內(nèi)的航海家,需要提到鄭和的七次下西洋。但在講述時并不展開,要求學生查閱資料,下次課講述請學生使用幻燈片進行報告。并啟發(fā)他們需要注意的地方。因為有了目標和提示,學生能夠按照要求詳細講述這些航行,通過大量圖片展示航行路線、航行目的、對海岸的記錄以及航行的結果和意義,最重理解到對于海岸發(fā)展和研究的促進作用。
當學生根據(jù)自身掌握的基本理論知識并依據(jù)選材的境況紛紛提出各自的觀點與意見之后,其最原始與現(xiàn)實的心理渴望是希望從教師處得到觀點正確與否的評定,或者能夠聽到教師闡釋自身觀點理由的聲音。此時,教師的點評便顯得尤為關鍵。一般來說,教師的點評應當在剖示自己觀點的前提下,對學生的互動熱情與探討精神多予鼓勵和贊許。尤其是對那些解答偏軌的學生,使其感覺到互動的最大價值不是僅僅在于觀點的正確與錯誤,而在于其是否付出了思維、是否用了真心。唯此,才能保證互動教學的全面、充分與學生互動激情的延續(xù)。在點評時需要表明自己的觀點,并用簡練的語言恰當?shù)攸c評從而激勵學生的發(fā)言并幫助觀點模糊的學生理清思路。比如在講述全球變暖時,學生按要求查閱并講述了全球變暖的原因以及帶來的危害。在點評時要肯定學生的報告,但也要告訴學生研究對于未來氣候變化不同的研究者所持的不同觀點,并對重要的事件進行講述,如《東京議定書》的簽訂和其中的爭論以及原因。從而使學生產(chǎn)生深刻的印象及全面的了解。
隨著課程的不斷進行和知識的累積,學生需要對知識進行梳理歸納。一般需要教師對過去所學知識進行總結。比如在進行完兩個知識點的學習后,學生了解了海岸發(fā)育的基礎、控制海岸形態(tài)的因素以及海平面變化的知識后,教師和學生一起對這兩個知識點進行回顧,請學生講述應當了解的部分,并對學生的總結進行評述和補充。學生通過這些過程,思忖其他學生的觀點以及教師的點評,從而獲取本課程帶來的值得學習和思考的地方。通過以上兩個環(huán)節(jié)的課后行為,不僅強化了學生對重要基本理論知識的認知,為其搭建起正確的思維平臺,而且保證了課堂互動的有效延伸,鞏固與再生了課堂互動成果。
學生間的互動也在教學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雖然在課堂上也有學生合作完成準備某個知識點的內(nèi)容,但是大部分都是學生單獨完成。學生在學的過程中是主體,因此盡可能體現(xiàn)學生之間的互動效果。而本課程的實習部分則是提供學生進行互動式教學幫助的最好機會。由于本課程的特點,進行海岸實地觀察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為了避免以往野外實習走馬觀花的過程,使學生真正能夠?qū)Ω鞣N海岸有具體的認識,需要將海岸的觀察點和注意點貫穿到整個教學過程當中。比如在講授完基巖海岸知識后,就會將實習區(qū)域的基巖海岸情況介紹給大家,請學生收集有關的資料和圖片,請他們講述,這樣大家就對于實習區(qū)域有了基本的了解。而講述到砂質(zhì)海岸時也使用同樣的方法,告訴學生需要觀察的現(xiàn)象,比如海灘沉積物的觀察,海岸地貌的觀察,除了請學生收集資料,也向?qū)W生展示實習區(qū)域的資料和圖片。這樣在實習前再向?qū)W生簡單講述實習區(qū)的情況和需要觀察的地貌和動力現(xiàn)象時,學生已經(jīng)有了深刻的印象。而實習時分組進行,每組的學生也需要分工查閱資料并進行現(xiàn)象描述。但是報告要講述整個區(qū)域的情況,因此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非常重要。這樣需要學生之間互相督促和幫助。通過幾次實習報告的情況,可以推斷這種方法極大地提高了實習部分的作用和質(zhì)量。
“海岸動力地貌”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具有海岸帶獨特的地貌和美麗的風景。這些充滿美麗的景致和現(xiàn)象提供了一個天然的試驗場,幫助學生樹立專業(yè)思想、愛國思想,并使學生關注歷史和勤奮學習。因此教學過程和實習過程應該重視并結合這個特點融入人文教育,使其充滿人文情懷,使得學生更加全面的發(fā)展。
比如講到國外詹姆士庫克船長的航行,可以給學生講述人類是如何克服困難,通過對世界的好奇和征服欲望極大地促進了科學的發(fā)展,以及對于人類社會的貢獻。講到鄭和下西洋,可以談到中國的歷史,文明的輝煌,激發(fā)學生對于祖國的熱愛和自豪。
給學生展示各種地理地貌圖片和視頻等使學生認識各種地貌類型,使他們了解大自然無窮的魅力,使他們更加了解海岸,熱愛大自然。懂得本課程可以為海岸的發(fā)展提供最為直接的服務,使學生更加熱愛專業(yè)學習。
本課程涉及相當多的公式和任務。比如講到海岸動力時提到歐拉余流和斯托克斯漂流,在講授完知識點時,適當?shù)闹v述作為科學家的歐拉和斯托克斯。這兩位科學家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和不懈的努力,在科學研究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通過講述兩位科學研究的具體事例,告訴學生要勤奮學習才能有所作為。而且通過教師的講授,或者請學生講述,使學生不僅僅將公式和原理看成枯燥的數(shù)據(jù),而是和科學家的生活與學習聯(lián)系起來,增強了立體感,容易記住這些公式和基本的原理。
總之,通過互動教學和人文教育的滲入,使這門課程的學習變得生動有趣,學生也學習了知識。樹立了愛國思想和立志認真學習的目標。需要注意的是在延伸講述這些知識的時候控制好時間。
雖然互動式教學可以有效地發(fā)揮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作用并且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6-8],但是要在“海岸動力地貌”課程當中順利的實現(xiàn),需要一些必須的條件。
教師需要思考自己可以從哪些方面提出問題來引導學生,學生會提出哪些問題,如何應對課堂出現(xiàn)的自己沒有預料到的問題和情況。必須對所要教授的知識和想到的問題進行歸納、練習,做到胸中有數(shù),增強自己的知識水平及解決實踐問題的能力。
比如,學生在查閱文獻時,由于本科生缺乏研究基礎,不會查閱專業(yè)的文獻,這就需要告訴他們?nèi)绾螐膶W校圖書館網(wǎng)站查閱文獻,或者提供給他們一些文獻,請他們閱讀。學生準備材料需要引導,告訴他們需要注意的重點,并在隨后評論中及時總結他們的優(yōu)點和不足。尤其重要的是要適當控制互動的時間。如果一次講授需要兩節(jié)課,除了個別例子,則互動時間一般要控制在20~30分鐘。
在“海岸動力地貌”課程中采用互動教學可以幫助本課程的教學,但是實施時必須遵循教育規(guī)律。既要考慮學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又要考慮選材的展開深度與廣度,同時還要兼顧學生的互動情緒。基于本課程的特點,選擇合適的問題,滲入人文教育,可以促使學生熱愛祖國,樹立專業(yè)思想,提高學習興趣,因此能夠較好的完成本課程的教學,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1] 查有梁.教育模式[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8.
[2] 熊川武.論后現(xiàn)代主義觀照的教育主體現(xiàn)代化[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998,(4):9-16.
[3] 吳航.我國主體性教育理論研究的現(xiàn)狀及反思[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39(6):136-142.
[4] 張?zhí)鞂?論主體性教育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0,(8):13-18.
[5] 曾勇,隋旺華,劉堅.工科地質(zhì)類“產(chǎn)學研教”互動型合作教育機制研究[J].中國地質(zhì)教育,2006,(4):43-46.
[6] 周香.創(chuàng)新教育在課堂教學中的實施[J].當代教育論,2003,(5):97.
[7] 楊得兵.高校課堂教學也要創(chuàng)新[J].河南商業(yè)高等??茖W校學報,2003,(11):82-83.
[8] 王濤生,吳建功.突出技能培養(yǎng),創(chuàng)建科學的教學方法手段體系[J].湖南涉外經(jīng)濟學院學報,2006,6(3):34-36.
Interactive Teaching and Humane Education in the Course of Coastal Dynamics and Geomorphology
WANG Yong-hong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266100, China
Most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re not interested in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also know little about the course of coastal dynamics and geomorphology.In this situation, interactive teaching in the classroom is applied and humane education is emphasized during the course teaching based on principles of edu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The teaching results show that students have improved study interests and are able to grasp the basic content of the course.
coastal dynamics and geomorphology;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nteractive teaching; humane education
G642
A
1006-9372 (2010)01-0101-04
2009-11-23。
王永紅,女,副教授,主要從事河口海岸沉積環(huán)境和動力地貌的教學和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