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主導-主體”模式指導下的數學教學

2010-08-15 00:48:05俞宏波
關鍵詞:主體教學方法過程

俞宏波

(鄞州職業(yè)高級中學,浙江 寧波 315012)

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是“以教定學”,教師按照預設教案照本宣科,課堂上注重教師的講授演,一切都按教師事先設計的教案進行,教師主宰課堂,忽略了學生的感受,整個教學過程相對沉悶,很難體現出自主與創(chuàng)造性,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教學效果極差。因此應改變這種狀態(tài)。在中職數學的課堂教學中,片面強調教師與學生任何一方的主體性,都不利于學生的學習,也不利于師生的共同發(fā)展。在教學過程中,既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又應重視教師的主導作用,讓二者得到充分而協(xié)調的發(fā)揮。這就需要教師以“生本教育”理念為指導,在中等職業(yè)學校的數學教學過程中采用“主導-主體”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1 數學教學中“主導-主體”模式的提出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曾在一份報告中提出,教育應為人的一生幸福作好準備,未來教育的四大支柱是通過教育使學生學會認識、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從中可以看出,未來的教育決不能只滿足于給學生一點知識和技藝,它必須將學生置于一個有尊嚴、有個性、有巨大發(fā)展?jié)撃艿幕畹纳w的位置上,全面關注他們的發(fā)展需要,關注他們的精神生活,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使他們在生動活潑、主動和諧的發(fā)展過程中真正為自己一生的幸福作好準備。這是一個至高的目標和境界,它要求我們必須在平時的教學中注意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生為本。

西方的建構主義教育正是強調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主體能力,強調學習者利用已有知識主動學習,建構新的知識體系,讓學生有更多思考空間,培養(yǎng)自我學習的能力。但在具體的教學中,由于中職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限、理解能力不強,很難達到自我建構知識的程度,因此不能照搬西方“自助式”的建構主義教學方法,而應該提倡“主導-主體”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力求在中職數學教學實踐中,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例如通過學生與文本的對話,通過師生之間的對話,通過生生之間的對話等使學生的自我體驗、自我認識、自我解決問題能力均得到提高。通過教師的啟發(fā)、引導,使學生善于把不同知識重新組合,解決問題,善于從不同角度來觀察、分析問題,開拓思維,大膽提出自己的獨立見解等。要注意的是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并不是削弱教師的作用,反而是強化了教師的作用,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的主導性就體現在對學生主體性的啟發(fā)、組織和引導之中,這較之“滿堂灌”、“填鴨式”的所謂“主導性”來,對教師的要求不是低了,而是更高了。這要求教師不再是知識的簡單的“傳授者”而是學生獲取知識的“組織者”、“引導者”、“啟發(fā)者”。要求教師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努力探索師生的互動,探索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為主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把“備”的重點放在對學生的了解和分析上;把“教”的重點放在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上;把“導”的重點放在對學生心理、思維的疏導上;把“考”的重點放在對學生自學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上,把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作為素質教育的重點。既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實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做到以生為本,使“主導-主體”完美結合,產生真正屬于學生自己的知識體系。

2 數學教學中“主導—主體”模式的實踐

傳統(tǒng)的學習是以聽講、記憶、模仿、練習等為特征的接受學習。它要求學生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獲得盡可能多的知識和技能,有其強調接受和被動掌握的一面。這種長期的、單一的接受學習會導致學生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不斷地被忽視與冷落。長此以往,就不可能指望他們成年后,能夠獨立思考,富有個性和充滿自信。這就需要教師在繼承傳統(tǒng)的接受學習的優(yōu)點的同時,把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結合,把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引入課堂,引導學生理解知識的意義,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形成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觀,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成為更多地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這樣才能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體現,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的發(fā)揮。那么如何才能在數學教學中真正做到“主導-主體”相結合,提高教學質量呢?

2.1 更新教育觀念,實現兩個轉變

素質教育要求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擔負起促進學生主體性發(fā)展的責任,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更新教育觀念,實現兩個轉變。

2.1.1 要實現從知識論向主體教育論的轉變。學生是學校教育的主人,是學習的主體,因此,要努力培養(yǎng)和形成學生的主體意識及主動精神,培養(yǎng)和形成學生健全個性,使學生生動活潑地發(fā)展。以創(chuàng)新教育見長的美國教育十分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現、創(chuàng)造、溝通、表達、交流的意識和能力,同時,非常強調讓學生 “have a try”(試一試),鼓勵學生開動腦筋,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這一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為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型人才,我們必須強調讓學生從“吸收—儲存—再現”的學習過程中解放出來,轉向“探索—轉化—創(chuàng)造”。也就是說,讓學生擁有充分的“have a try”(試一試)的機會。在課堂上,教師要最大限度地面向全體學生,讓學生全員參與,師生互動,相互誘導,千方百計地要使自己的教學內容經過“外部刺激”,使學生產生情感體驗,最后內化“形成品質”。當然這一過程若沒有學生積極主動地自主參與,是無法實現的。同時,在教學過程和學校生活中,我們要積極營造一個生動活潑、寬松自由的氛圍,鼓勵學生自由探索、標新立異。

2.1.2 要實現“教材”向“學材”轉換。素質教育要求轉換觀念,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求把“教材”轉換為“學材”。在這個轉換中,教師“主導”作用的體現,是對教學內容的劃定,教學方法的選擇和教學進度的安排。學生“主體”作用的體現,是對“學材”的學習。這種學習,對學生來講,一方面是聽教師講,另一方面也是對“學材”的自學。然而現實的狀況是,課本只是教師的“教材”,卻成不了學生的“學材”,離開了教師的講,學生很少對課本進行津津有味的自學。因此要把教學的重點從過去單純研究如何教轉向研究如何教學生學這一方面來。這不僅是確立學生主體地位的要求,也是數學課實施素質教育的中心議題。實現不了這一轉換,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素質便無從談起。

2.2 做到師生平等,培養(yǎng)學習興趣

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必須要求師生關系融洽。師生之間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思想感情,改被動為主動。要鼓勵他們創(chuàng)造,鼓勵他們成功。教師要有與學生平等的角色意識,努力拉近與學生的心理距離。一進入課堂,教師就要以飽滿的熱情、良好的情緒和真誠的微笑面對每一個學生,消除學生的拘謹心理。為此教師在設計導入新課等教學活動時,要努力創(chuàng)設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要照顧到班上大多數學生的學習水平,盡量讓大部分學生都有成功的機會,從而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不能一開始就把學生問倒、把學生難住。如果讓學生一開始就碰了壁,喪失了信心,那要想讓他再進入積極參與的狀態(tài)就會很難,甚至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若要讓學生體驗數學,就要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讓學生親歷知識的應用過程,獲得對數學的理解。學生的學習并不是簡單地通過信息傳遞獲得信息輸入就能完成的,因為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會對學習活動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課堂教學是學生實實在在地“體驗”與“積淀”的過程。沒有體驗,知識和經驗就不能內化;沒有體驗,也就沒有自主、合作和創(chuàng)新。在此教師不再是主宰,不再是權威,也不再高高在上,居高臨下。心理上松了綁的學生就能一改畏首畏腳的狀況,積極思考,大膽發(fā)言,浮想聯(lián)翩,并時時迸出思想的火花。

2.3 提供自主機會,提高學習質量

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在教學工作中,教師的活動屬于外因,學生的自覺能動性屬于內因,教師的活動歸根到底要通過學生的自覺能動性才能發(fā)揮作用。因此,在教與學這對矛盾中,學生是主體,成功的教學在于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性,以達到教學的目標,而決不是由教師統(tǒng)攬一切,包辦一切。這就需要教師合理安排課堂教學結構,要圍繞著學生展開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自始至終讓學生唱主角,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成為學習的領路人。在課堂中,教師盡量少講,讓學生多動手,動腦操作,而不是把答案告訴學生,這樣容易造成學生對老師的依賴,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新方法的形成。學生的思維本身就是一個資源庫,學生往往會想出讓教師意外的好方法來。老師對學生實行“三包”(包動腦、包動口、包動手)更是不可取,因為這是對學生主體性的扼殺。此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多創(chuàng)設便于學生自主學習的環(huán)節(jié)。

在課堂上教師應該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環(huán)境,提供合適的參與機會,給予足夠的參與時間,促使學生主動積極參與。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變學生被動學習為學生主動參與;變以教師的“講授”為主為教師指導學生自己學習為主;變以學生 “洗耳恭聽”為主為學生積極思維為主;變“師-生”單向交流為“師—生”、“生—生”的多向交流。

2.4 轉變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

經驗表明,學生在課堂上能積極主動學習,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學習方法的多樣化。學生有“求新”、“求異”的心理,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能激發(fā)出學生濃厚的興趣。所以,在中職學校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跟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心理需求,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變枯燥為生動??朔鹘y(tǒng)教學中學生處于被動接受地位的狀況,深入研究和運用啟發(fā)式教學方法,使學生主動、積極、有效地參與到教學中,進而啟發(fā)學生的思維。

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訓練為主線、以思維為核心,已成為教學的主流。教師也必須適應社會發(fā)展的要求,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樹立“主導—主體”相結合的新型的建構主義教學理念,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創(chuàng)造性想象、立體思維、自我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yǎng)出新一代具有創(chuàng)造性和開拓精神的人才,以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實現國家教育方針規(guī)定的目標,實現教育的自我完善。

[1]溫彭年,賈國英.建構主義理論與教學改革[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2,(5).

[2]何克抗.關于建構主義的教育思想與哲學基礎[J].教育技術通訊,2006,(3).

[3]陳科.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導下的電工教學[J].寧波大學學報,2003,(2).

[4]郭思樂.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猜你喜歡
主體教學方法過程
論自然人破產法的適用主體
南大法學(2021年3期)2021-08-13 09:22:32
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方法初探
甘肅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42
描寫具體 再現過程
臨終是個怎樣的過程
教學方法與知識類型的適宜
關于遺產保護主體的思考
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收獲最大的是哪些,為什么?
Coco薇(2015年12期)2015-12-10 03:54:58
圓滿的過程
論多元主體的生成
初中數學教師不可忽視的幾種教學方法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18
郸城县| 鹰潭市| 年辖:市辖区| 大余县| 繁昌县| 名山县| 芜湖市| 大埔区| 南川市| 盘锦市| 城口县| 芜湖县| 沂源县| 宕昌县| 商都县| 怀远县| 舒城县| 新丰县| 关岭| 榆中县| 沿河| 镇巴县| 城口县| 平顶山市| 浦城县| 婺源县| 马鞍山市| 松桃| 修水县| 阿图什市| 定陶县| 东至县| 平昌县| 保定市| 宜兴市| 阜南县| 疏勒县| 阳曲县| 故城县| 五峰| 海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