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莉
造成白細胞減少的疾病有各種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巨幼貧、淋巴瘤、MDS、惡性轉(zhuǎn)移瘤、病毒性肝炎、藥物所致的免疫性粒細胞減少、自身免疫性粒細胞減少如SLE、惡性組織病、脾亢、嚴(yán)重敗血癥、粒細胞分布紊亂等。病因繁多,目前尚無一種毒副作用小、安全可靠、可長期使用的藥物。傳統(tǒng)中藥參附的主要成分為人參皂甙,水溶性生物堿等。具有益氣補陽,活血化瘀,激活骨髓造血、提高機體免疫力等作用。從而起到可以減緩白細胞下降程度,并可提升白細胞作用。因此使用參附注射液靜點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白細胞減少,取得滿意的療效。
1.1 對象 自2004~2008年在吉林省琿春市醫(yī)院住院及門診治療病例共164例,男88例,女76例,年齡13~72歲,平均38歲。其中白血病化療后30例,巨幼貧24例、MDS16例、自身免疫性粒細胞減少46例,再生障礙性貧血39例、脾亢9例。這些病例白細胞在0.8×109/L~3.8×109/L之間。符合白細胞減少癥的診斷標(biāo)準(zhǔn)。
1.2 治療方法 對于白細胞<2.0×109/L的病例,在用各種升白藥,如參芪片、鯊肝醇、生白能等治療后,白細胞上升不明顯然然后再用參附注射液40~50 ml,靜脈點滴,1次/d。其余>2.0×109/L,<3.8×109/L的病例直接用參附注射液40~50 ml,靜脈點滴,1次/d。結(jié)果一周后白細胞開始上升,當(dāng)升至4.0×109/L后停止治療,療程3~6周。
外周血白細胞低于4.0×109/L時為白細胞減少癥。循環(huán)中的白細胞包括各種不同類型的細胞:中性粒細胞、單核細胞、嗜堿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每一種細胞具有其獨特的功能。總的白細胞計數(shù)并不代表其中細胞類型計數(shù)正常。粒細胞中中性粒細胞占絕大多數(shù),因此所說的粒細胞減少等同于中性粒細胞減少。外周血中粒細胞絕對值成人低于 2.0×109/L,兒童低于1.5×109/L為中性粒細胞減少,如粒細胞嚴(yán)重減少,低于0.5×109/L為粒細胞缺乏。白細胞減少絕大多數(shù)是中性粒細胞減少,下面針對幾種情況討論白細胞減少機制。
對于化療后白血病患者,參附升白細胞機制是可減輕化療后的副作用,可能是由于參附可提高患者谷胱甘肽氧化酶含量,從而起到直接滅活黃嘌呤氧化酶,消除氧自由基減輕細胞脂質(zhì)過氧化程度,保護細胞免受損作用。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由于起到降低血液粘滯性,疏通微循環(huán)等作用,從而使更多化療藥物進入組織細胞,提高藥物濃度,防止產(chǎn)生耐藥性。誘導(dǎo)腫瘤細胞分化凋亡療效。對化療造成骨髓抑制有一定調(diào)節(jié)作用。對于免疫性白細胞減少與人體免疫功能有關(guān),參附提高患者白細胞機制一方面是由于提高患者免疫機體免疫功能。主要原因可能是參附通過促進吞噬細胞功能,可提高補體含量,升高脾臟抗體形成細胞數(shù)量,促進細胞體液免疫功能,提高淋巴細胞轉(zhuǎn)化率。動物實驗證實參附注射液不僅可提高體液免疫功能。還可以提高細胞免疫功能。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參附可以改善周圍血管和毛細血管的血流狀態(tài),使血管壁恢復(fù)正常功能,從而促使淤滯在脾臟器。血管內(nèi)的白細胞進入血流,使白細胞迅速升高[1]。
對于再障引起的白細胞減少,參附升高白細胞的機理除與免疫功能提高外,與微循環(huán)障礙的毛細血管開放數(shù)量增多有關(guān),可起到改善微循環(huán)消除自由基,保護組織細胞作用。還有促進骨髓造血干細胞分化增殖作用[2]。對于脾亢病例引起白細胞減少是因參附可以促使淤滯在脾臟內(nèi)的白細胞大量入血有關(guān)[3]。對于MDS升白機理是由于提高機體的細胞免疫及體液免疫功能的作用,還可能與其保護細胞受損有關(guān)。對于巨幼貧病例參附不僅有改善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還可以通過降低血液粘滯度,舒通微循環(huán)作用,使更多的營養(yǎng)進入細胞內(nèi)從而升白細胞作用。
參附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人參皂甙和烏頭堿。具有補氣溫陽功效。故可改善化療后正氣不足的狀況?;熀笠鸬墓撬枰种茩C理可能與改善血液流變學(xué),以及參附中的人參皂甙可阻止細胞鈣通道,防止鈣超載,減輕或抑制細胞結(jié)構(gòu)的破壞,從而提高了骨髓的造血功能。[4]
[1]張純.參附注射液治療血液病的臨床觀察.華西藥學(xué)雜志,2002,17,(1):70.
[2]邱仲川.參附注射液辯證治療腎陽虛型再障.華西藥學(xué)雜志,1999,14(4):280.
[3]郭興法.參附大補湯加減治療血小板減少10例.浙江中醫(yī)雜志,2001,9:378.
[4]張世偉.參附湯的藥理研究進展.江蘇中醫(yī),1990,11(2):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