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慧巖
“巨蠹”不是一日煉成的
■文/陳慧巖
步入信息社會的今天,一些大貪“巨蠹”被查辦的新聞不時充斥網絡報端,人們在對大貪巨蠹人人喊打、深惡痛絕的同時,對發(fā)生在身邊、甚至自己身上,諸如以人情往來為名,收受一些香煙、禮品、土特產等“揩油”行為卻常常網開一面,認為吃一頓飯、抽一包煙,乃區(qū)區(qū)小事,無關痛癢。須知“巨蠹”不是一日煉成的,從小貪到“巨蠹”必然要經歷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尤其是近日認真學習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后,我更加迫切的感到要想營造出一個風清氣正的社會環(huán)境,則人人應當樹立勿以“貪”小而為之,勿以“廉”小而不為的理念。
廉潔是我國傳統(tǒng)道德的一個基本規(guī)范,與禮、義、恥一起被人們并視為“國之四維”。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廉潔指不損公肥私、不貪污。元代的徐元瑞在《史學指南·吏員三尚》中說:“尚廉,謂甘心淡薄,絕意紛華,不納蕉堇,不受賄賂,門無道盟,身遠嫌疑,飲食宴會,稍以非議,皆謝卻?!?。由此可見,廉潔是奉公的基礎,光明磊落的前提,又是一個人自律的保證,自尊的動力。
在宋代羅大經撰的《鶴林玉露》一書中,有一個“一錢斬吏”的故事,讀來頗耐人尋味:張乖崖為崇陽令,一吏自庫中出,視其鬢傍巾下有一錢,詰之,乃庫中錢也。乖崖命杖之,吏勃然曰:“一錢何足道,乃杖我耶?爾能杖我,不能斬我也!”乖崖援筆判曰:“一日一錢,千日一千。繩鋸木斷,水滴石穿?!弊哉虅?,下階斬其首,申臺府自劾。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得知,“一錢”雖然不算多,但如果日取一錢,日積月累則會造成“千日一千,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的嚴重后果。其實,縱觀被查辦的大貪“巨蠹”,諸如成克杰、陳良宇之輩,無一不是從取“一錢”開始,踏上一條不歸路的,最終導致了身敗名裂、身陷囹圄,甚至身首異處的悲慘結局。
現(xiàn)實社會中,大貪巨蠹畢竟是少數(shù),更多的是像故事中那個“日取一錢”的小吏們。他們“貪”雖小,數(shù)量卻大,因此造成的危害便不能小覷。清朝順治皇帝欽定的《御制人臣儆心錄》中有這樣一段話:大臣不廉,無以率下,則小臣必污;小臣不廉,無以治民,則風俗必敗。如果說大貪“巨蠹”貪贓枉法,不能給下屬做出廉潔的表率,下級官員上行下效,會敗壞吏治的話,那么小貪盛行于世,民眾見怪不怪,導致的則是整個社會風氣遭到敗壞。俗話說:“千里長堤,潰于蟻穴。”正形象的表明了“小臣不廉”的嚴重性,螞蟻雖小,然而數(shù)量巨大,日復一日,最終必然會導致千里長堤的潰敗。
孟子曰:“吾未聞枉己而正人者也,況辱己以正天下者乎?”當前,我國正在大力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愿各行各業(yè)的人們在對大貪“巨蠹”喊打的同時,更要反觀自身,恪守職業(yè)道德,注重小節(jié)、細節(jié)、名節(jié),時刻保持高度警惕,真正做到警鐘長鳴,廉潔自律,分清公私美丑,彰顯浩然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