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作軍
(河南科技學院體育系,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3)
從武術功能演化看武術之發(fā)展
譚作軍
(河南科技學院體育系,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3)
文章運用文獻資料、邏輯分析的研究方法,從社會發(fā)展的歷史變遷中理清武術功能演化的脈絡。得出結論: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三大因素決定著武術功能的演變,也決定著武術的發(fā)展方向;武術功能的多元化決定著武術發(fā)展的多樣化;武術 “技擊”功能的弱化導致了傳統(tǒng)武術的失落和社會武術的萎縮。提出:武術本質功能的“技擊”必須得以更好的承繼,才能促使社會武術與競技武術的契合,改革學校武術教育的競技武術模式,使學校武術教育成為傳統(tǒng)武術和競技武術的橋梁和紐帶,從而恢復武術原貌,夯實競技武術根基,以期實現社會武術與競技武術并蒂開花。
武術 功能 演化 發(fā)展
武術是與中華民族同生共長的中國傳統(tǒng)體育項目,它深受傳統(tǒng)哲學、醫(yī)學、兵學、倫理學、美學等多種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熏染,在幾千年的產生、形成和發(fā)展的過程中形成了獨具民族特色的武術文化體系,她是中國社會不斷發(fā)展變化的特有事物,隨人類的需要而產生,并隨其需要而發(fā)展。武術之所以能發(fā)展到今天而從未間斷,與其自身功能的演化息息相關,武術的功能是武術存在、繼承、發(fā)展的源泉和動力,是構建武術理論體系的支柱,對武術乃至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發(fā)展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正如著名武術史學者曠文楠先生所說:“武術的歷史研究,是傳統(tǒng)文化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武術發(fā)生、發(fā)展歷史進程的探討,對武術演進的特點與規(guī)律的總結,對于更好地繼承與發(fā)展中華武術,有著重要的意義[1]”。從武術數千年發(fā)展的歷史長河中,理清武術功能演化的脈絡,探究武術發(fā)展的內在規(guī)律,從中分析武術發(fā)展現狀,為未來的武術發(fā)展提供參考。
無論是人類的認知活動、實踐活動,還是人類的思維活動,無不是一種由需要引起、經思維調節(jié)的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2]同樣武術的產生和發(fā)展也源于人類的安全和生存需要。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原始社會,人與獸的搏殺,人們自然而然的練就拳打腳踢、指抓掌擊、跳躍滾翻等技能,也掌握了砍、刺、扎劈等攻防形式,不言而喻,這些都構成了最為原始的搏斗術。但隨著生活環(huán)境的改變,人與人關系的復雜,人與人的爭斗隨即出現,人們通過自己的智慧有目的地使求生的本領發(fā)展成為自覺的自衛(wèi)技術,使得原始的搏斗術不斷積累與升華,這都促進了武技的發(fā)端。部落間戰(zhàn)爭的出現,兵器的產生以及不斷的改進、完善,先民們在戰(zhàn)前掌握武器的練習,以及為贏得戰(zhàn)爭而進行的教育與格殺訓練的“武舞”演練隨之出現,催生了武術的萌芽。直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子百家多種文化與武術交融,武術才有了相對獨立的活動特點和文化屬性,成為真正意思上的武術。從原始社會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武術萌芽階段的這段時間里,隨著社會發(fā)展,人類的需要在層次上的遞進,武術的功能也隨之得到了升華。但總的來說人們?yōu)榱税踩蜕嫘枰淖孕l(wèi)構成了該階段武術功能的主體。
人類社會的進步,階級社會的出現,國家的產生,統(tǒng)治者為追逐利益進行頻繁的戰(zhàn)爭,他們把軍備始終作為國家的第一要務,正如《孫子兵法·計篇》所說:“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冷兵器時代的戰(zhàn)爭,都是以短兵相接的格斗方式進行。士卒的軍事技能的好壞,訓練水平的高低,兵器的先進程度等都成為戰(zhàn)爭勝負的關鍵因素,最終決定著國家的安危。作為士卒軍事技能一部分的武術,就自然成為影響軍隊戰(zhàn)斗力的重要因素。同時在戰(zhàn)爭的需求下不斷促進著武器的改進,特別是冶金技術的出現以及不斷發(fā)展,大大推動了軍隊武器的變革,生產力的提高又為武器的改良和作戰(zhàn)方式的改變創(chuàng)造了物質條件,戰(zhàn)爭中兵器使用的演變及攻防格斗技術的不斷提高,在內容和形式上都不斷豐富著軍事武藝,促使武術不斷向前發(fā)展。同時以軍功授田宅、爵祿以及通過以習武博取功名等在無形之中極大的刺激了武術活動在民間的開展,特別是盛唐以來實施的“武舉制”以選拔軍事人才,為武術在民間得以迅猛發(fā)展提供了空間。所以在冷兵器時代,作為軍事技術的武術,能適應軍事實戰(zhàn)需要的技術就被推崇、推廣和提高,戚繼光在《紀效新書》中所再三強調的“既得藝,必試敵”,可以說是對武技實用主義的最好反映。動蕩的政治、頻繁的戰(zhàn)事促動了軍事武藝的發(fā)展,軍事實用武技在冷兵器時代成為主導也就成了必然。
在軍事的主導下獲得了長足進步的武術,同時也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深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滋養(yǎng),衍生了她的其他功能。在戰(zhàn)國時期從軍事武藝分離出的“兩兩相當”的“角力”、“手博”活動,成為統(tǒng)治者的享樂消遣,使得武術的娛樂觀賞功能開始顯現;從“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的典故中可以看出漢魏時期藝術化的兵械活動極具表演性;盛唐社會的空前繁榮,尚武之風盛行,從杜甫筆下的公孫大娘舞劍:“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羧玺嗌渚湃章?,矯如群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可以看出當時的劍術套路則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兩宋時期,社會經濟空前發(fā)展,商業(yè)繁榮,街頭巷尾“百戲”隨處可見,大量民間習武組織的孕育而生,有關武術“套子”記載以及有組織的武術擂臺賽的出現,使武術除軍事以外的其他功能都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成為武術發(fā)展的真正成熟期;明朝對文武全才的重視,為武術的百家爭鳴創(chuàng)造了條件,形成了套路運動為主的運動形式,成為武術的健身養(yǎng)生、娛樂觀賞和教育修身等功能的全面大發(fā)展時期。每當社會政治穩(wěn)定、經濟繁榮、文化興盛都會促進武術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交融,從而衍生和推進武術功能的多元化,也因其功能的多元化而促使傳統(tǒng)武術技術滲透于社會各個角落和各個層面,與此相協(xié)調的也就是豐滿的傳統(tǒng)武術技術體系和傳統(tǒng)武術技術形式的多元化。武術功用、武技形式和人氣三者之間形成了良性促動才能使這古老的文化得以長繼久存[3]。
宋代的戰(zhàn)場上已有火器的出現,直到明代有了較快發(fā)展,但由于統(tǒng)治者夜郎自大,最終沒有在軍事上得以大面積推廣和運用。直到明末清初,資本主義大規(guī)模的商品輸出加速瓦解了中國的自然經濟,催生著中國資本主義的萌芽;西學東漸進程中,西方的一些傳教士以及出國人員將西學帶入了中國,這些都促進了中西文化的交流,統(tǒng)治階級及一些有志之士也開始對西方文化有了一個更為清晰的認識,也開始引入西方文化為我所用,但我們還沒來得及充分吸收和運用西方的先進文化,鴉片戰(zhàn)爭轟鳴聲已經響起,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轟開天朝帝國的大門,隨之而來的中日甲午海戰(zhàn)、義和團運動和八國聯(lián)軍入侵北京,給清朝的統(tǒng)治者以巨大的震驚,朝野上下也真正見識到到了火器在軍事戰(zhàn)爭中的巨大威力。許多人意識到現代戰(zhàn)爭中已無用“武”之地,舊有武舉已不適用于選拔軍事人才,在“舉國上下,莫不知其無用”的呼聲中,光緒27年(1901年),清廷宣布廢除武舉制。由于火器在軍事戰(zhàn)爭中的廣泛使用,武術的軍陣格殺價值日趨衰微[4]。在火器逐步取代冷兵器的漫長歲月里,武術逐步喪失了軍事存在,加上動蕩年代統(tǒng)治者的極力壓制,使得武術不得不在民間找尋生存的土壤,并與當時的氣功、雜技、舞蹈等進一步交融,使得武術得到了飛速的發(fā)展,各個門派以及眾多拳種的確立,為武術之集大成創(chuàng)造了條件,推動著武術向體育化方向發(fā)展。
從清朝末期到民國這段時間里,在西方體育文化的影響下,西方體育項目隨著新式學堂的興辦進入了中國,以及當時我國大城市的部分教會學校和基督教青年會舉辦的西方體育項目的體育運動比賽,逐步改變著人們對武術的價值取向、審美觀念。人們開始嘗試把以前軍事武藝中的一些技擊套路進行改造,在其中加入一些表演的成分,使武術逐漸改變了以技擊為主要目的,保留其武術的技擊特點以滿足人們自衛(wèi)的心理需求,同時又要滿足人們觀賞需要及健身方面的需求,產生出一種西方體育模式的新武術。這種新的武術形式更強調從強身健體出發(fā),它不強調技擊價值卻要具備技擊特點。直到1924年5月的第三屆全國運動會的拳術、體操等表演項目中制定的“按手、眼、身、法、步”五項技法進行評分的簡單規(guī)則的出現[5],標志著武術朝著競技體育方向邁進,這在武術發(fā)展史上具有革命性的意義。
無論是清朝末期還是當時民國的時期,都沒有改變中國內政動蕩、外敵入侵以及國民體質羸弱的現實。由于武術對場地設施要求不高,師資隊伍隨處可尋,再加上作為中國傳統(tǒng)體育項目的武術本身具有的高度的文化認同等原因,武術就成為一種尚武強國的重要手段[6]。統(tǒng)治者及許多有識之士紛紛提倡以振興國粹,倡揚武魂為目的的“強兵、強國、強種”的軍國民教育。著名教育家徐一冰于1914年上書教育部“擬請于學校體操科內兼授中國舊有武術,列為必修科以振起尚武精神”,次年此建議被教育部采納[7]。1918年10月在教育部召開的全國中學校長會議上通過決議:全國中學校一律添習武術。這標志著舊時基本上衍傳于鄉(xiāng)村市井的武術活動正式進入學校,成為學校體育課程中的一項內容。孫中山在《精武本紀序》中也把武術精神歸結為“以振起以來體育之技擊術,為務于強種保國有莫大之關系推而言之的尚武精神”,加上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倡的“以國術來培養(yǎng)健康的體魄”。這都促動了武術活動在社會上的普及,大批武術社團、會館隨即孕育而生。由官方直接領導的中央國術館為首的國術館系統(tǒng),截止到1933年底,全國已有25個省市建立國術館近300余所,改變了中國武術長期分散發(fā)展的無控局面;民間的精武體育會、中華武士會、中華武術會、致柔拳社、武當太極拳社、匯川太極拳社等武術社團的成立,使得游離于市井的江湖下技逐漸在國術館、武術團、武術學校等新型武術組織找到了依靠。它們無不提倡“尚武精神”,武術已成為可振奮民族精神,鑄就尚武國民,以“強種保國”的教育手段,這使得民國時期武術的社會地位驟然提高。武術社會地位的提升促使武術再度崛起。
1952年,國家體委下屬的民族體育形式研究會對武術的領導,標志著武術被正式列入了現代體育范疇。1955年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對武術采取“暫時收縮,加以整頓”的方針,政府“對武術實行控制規(guī)模使之有節(jié)制的發(fā)展戰(zhàn)略[8]”,限制了攻防技擊類武術的發(fā)展。1956年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運動競賽制度暫行規(guī)定(草案)》,把武術列為表演項目,無形之中就引導武術向藝術表現方面發(fā)展。1957年6月,一場關于武術的技擊、健身和藝術表演的價值功能的爭論之后,以攻防技擊為主的實用民間武術的發(fā)展空間進一步被壓縮,以健身和藝術表演功能為主的武術成為國家發(fā)展的重點。從1957年按照簡單化、規(guī)范化的要求編寫的“簡化太極拳、初級套路、甲乙組套路”等22個武術套路在全國各層次的廣泛推廣,為武術競賽體制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技術規(guī)范化基礎。直到1959年我國第一部《武術競賽規(guī)則》的產生,以及近五十年來的七次修改后的武術規(guī)則確立了武術的“高、難、美、新”的技術發(fā)展方向,逐步推動著武術向競技體育模式演進。于是從基礎的少兒武術訓練班到一般武術學校,從小學的武術課到大學的武術教育,從各大高校武術系到各省市武術隊以及國家隊都是以競技套路為主的教學訓練模式,帶動的人才儲備,學歷教育,競賽體系,科研力量等方面,也都為競技武術“一條龍”服務的模式[9]。20世紀60年代以來的李小龍、成龍、李連杰等為代表的武術電影在國內外的廣泛影響,也加速了人們對藝術化武術的認可。從此,競技武術套路日新月異的發(fā)展,逐漸取得了中國武術發(fā)展的主導地位。從上可以看出競技武術套路從推出之時起為實現其表演的美學效果朝藝術化方向發(fā)展,隨著國際化進程的需要以及在入奧目標的引導下越演越烈,造成競技武術套路的技擊要素隨之弱化,使得競技武術套路與武術本質越走越遠,特別是競技武術套路帶著國人的萬分期盼在入奧征程中鎩羽而歸的今天,對競技武術套路未來發(fā)展之路的重新審視也越顯重要。正如栗勝夫先生所說:“高、難、美、新”四個字的發(fā)展要訣是不完全的,還必須在后面加一個“真”字,“高、難、美、新、真”,這才是我國競技武術套路技術發(fā)展的必由之路[10]”。同時只有夯實武術的“真”,競技武術套路的“高、難、美、新、真”的目標才能真正得以實現。
隨著社會環(huán)境的寬松,武術對抗運動陸續(xù)開展。散打運動在1989年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使得現代武術的技擊對抗形式在40年后得以確立并在以后取得了長足發(fā)展,特別是市場經濟體制確立后的一系列商業(yè)運作下的國內、國際武術散打比賽的成功舉辦,迅速占領了競技武術的半壁江山,使得武術的運動形式不再是套路一統(tǒng)天下。也正是從這時候,現代競技武術的運動形式出現了“打練分離”的格局,時至今日它仍然頗受爭議 。
從建國初期競技套路的重視到改革開放以來的武術散打和競技套路并重發(fā)展的競技武術格局,造就了競技武術一統(tǒng)天下的局面。民間傳統(tǒng)武術備受冷落,直到上世紀90年代前后,在一些有識之士發(fā)出的“向傳統(tǒng)武術回歸”的呼聲中武術主管部門也注意到了傳統(tǒng)武術的文化價值,提出“發(fā)展競技武術的同時,必須大力發(fā)展傳統(tǒng)武術”。從2004年在鄭州舉行的首屆世界傳統(tǒng)武術節(jié)以及其后各種形式傳統(tǒng)武術賽事的舉辦,以及各種媒介的介入和宣傳,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著傳統(tǒng)武術的發(fā)展,直到2008年12月30日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傳統(tǒng)武術職業(yè)賽事聯(lián)盟——武林大會聯(lián)盟(WMA)在北京舉行成立儀式,使得以拳種分類打擂的方式進行了近兩年的CCTV5《武林大會》賽事正式進入職業(yè)化運作,這將開創(chuàng)武術產業(yè)帶動傳統(tǒng)武術發(fā)展之先河。
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的日趨重視,隨即武術健身和養(yǎng)生功能得到了進一步的推崇,推動著健身武術的快速發(fā)展。太極拳以其獨特的文化特色,逐漸發(fā)展壯大。從簡化太極拳在全國的普及到陳、楊、孫、吳、武等各流派的傳統(tǒng)太極拳、械套路及競賽套路的創(chuàng)編和推廣,太極拳成了廣大愛好者的一道健身大餐,成千上萬人在街頭、公園等健身場地中為滿足自身需要的同時不經意間形成了社會太極健身大潮。太極拳成為武術項目中參與人數最多,參與國家最多,有獨立的賽事,各種形式的年會,學術會議最多,潛在學習人數最多等等的拳術[12]。甚至國內外武術愛好者更是把太極拳與武術當作兩個體育項目。隨著人們健身需求的進一步的增加,一些傳統(tǒng)拳術規(guī)定套路以及新的拳種陸續(xù)創(chuàng)編和推廣不僅滿足了競賽的需要,同時也滿足了人們健身的需求??梢院敛豢鋸埖恼f,6000萬武術人口中絕大部分為健身武術的練習者。
從上可以看出,為表現藝術的武術套路和實現技擊功能的散打造就了競技武術的一枝獨秀,使得武術越來越向體育領域邁進,健身武術在全民健身的倡導下得到蓬勃發(fā)展,二十世紀末以來民間傳統(tǒng)武術再次被重視,武術多元化功能的局面將在盛世中國得以全面呈現,武術的多元化發(fā)展已是必然。
源于原始人類自衛(wèi)活動的武術,在幾千年的歷史發(fā)展演變過程中與多種文化形態(tài)相互滲透,隨著政治、經濟、文化的變化而發(fā)展變化,她的功能由最初的防身自衛(wèi)向今天的強身健體、修身養(yǎng)性、藝術審美、陶冶情操和休閑娛樂等功能演化,呈現出多元化發(fā)展的趨勢。推動著武術向技巧、體操、舞蹈等非武術的“武舞”方向演進;散打的訓練方式以及技擊體系也越來越難以尋覓傳到統(tǒng)武術技擊方法和手段,這都導致了武術本質的弱化這個不可改變的事實。只有社會武術本質的“技擊”得到了加強,才能實現競技武術的“真”,傳統(tǒng)武術的回歸也就成了必然。
從武術功能演化各個歷史時期的不同側重來看,無論冷兵器時代“武舉制”創(chuàng)立與廢棄之舉,還是民國時期的軍國民教育的實施之初,都說明政治或者說行政的干預對武術發(fā)展的重要影響是其它任何手段所無法企及的。同樣,傳統(tǒng)武術的回歸在沒有較強行政手段的引導是難以實現的。
從社會武術的技擊需求的龐大群體來看,廣大青年學生對技擊愛好及需求成為學習武術的第一動力,通過教育行政部門的有效引導,我們把具有較強技擊性和文化性的傳統(tǒng)武術引入學校武術教育當中,改變學校武術教育的競技模式。使學校武術教育成為傳統(tǒng)武術和競技武術的橋梁和紐帶,從而恢復武術的原貌,夯實競技武術的根基,最終實現社會武術與競技武術的并蒂開花。讓武術這枝傳統(tǒng)文化的奇葩在盛世中國隨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復興,我們翹首企盼。
[1]曠文楠.中華武術歷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1995(3):1.
[2]張韶華,王 濤.需要——創(chuàng)造論——馬克思主義人類觀研究[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2.
[3]劉 軍,駱紅斌.傳統(tǒng)武術的文化內涵與當代武術發(fā)展[J].體育文化導刊,2007(8):86.
[4]楊建營.20世紀武術發(fā)展總體走勢的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04(7):44.
[5]溫 力.中國武術概論[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5.
[6]周偉良.中國武術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易劍東.民國時期的尚武思潮與武術[J].體育科研,1996(4).
[8]易劍東.中國武術百年歷程回顧[J].體育文史,1998(3).
[9][10]栗勝夫.中國武術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3.
[11]李 蕾.對21世紀中國武術發(fā)展的思考[J].體育文化導刊,2005(11):26.
[12]郭玉成.武術傳播引論[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6.
On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 from the Evolvement of the Wushu's Function
Tan Zuojun
(P.E.Department of 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nxiang Henan 453003)
The article clears up sequence of ideas from historical evolvement of Wushu's function 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questionnaire,logical analysis.The conclusion as follows:the evolvement of Wushu's function was decided by politics,economy and culture,which decided the direction of Wushu's development;multi-elements of Wushu's function decided the diversify of Wushu's development;reduction of Wushu's attack function leads to lose of traditional Wushu and wither of social Wushu.The paper suggest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ushu must inherit its intrinsic quality of attack,which impel social Wushu to competitive Wushu intergration;Wushu education in colleges is best platform for intergration between social Wushu and competitive Wushu,through reform teaching models of competitive Wushu,let Wushu has attack and culture feature,and make Wushu education in colleges become bridge between social Wushu and competitive Wushu,to restore Wushu's nature,enhance Wushu's foundation,realizing combination of social Wushu and competitive Wushu and growth.
Wushu function evolvement development
G85
A
1004—5643(2010)01—0003—03
譚作軍(1979~),男,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民族傳統(tǒng)體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