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薇薇(江漢藝術職業(yè)學院, 湖北 潛江433100)
淺析莫扎特鋼琴作品的風格與形成路徑
□林薇薇(江漢藝術職業(yè)學院, 湖北 潛江433100)
莫扎特 鋼琴作品 音樂風格 形成路徑
莫扎特的鋼琴音樂是他創(chuàng)作的重要領域,主要鋼琴作品以音樂優(yōu)美、流暢、明朗、樂觀為主要特征,有著既含蓄、典雅,又玲瓏剔透的音樂風格。通過對莫扎特鋼琴音樂作品風格形成路徑的分析發(fā)現(xiàn),莫扎特鋼琴作品風格的形成與其成長經(jīng)歷、成長環(huán)境及其性格有關。
奧地利作曲家沃爾夫岡·阿瑪?shù)聻跛埂つ兀╓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第二位大師。莫扎特的鋼琴音樂是他創(chuàng)作中的重要領域,主要鋼琴作品中有20多部鋼琴協(xié)奏曲、20余首鋼琴奏鳴曲,還有變奏曲、回旋曲和幻想曲等。莫扎特的鋼琴音樂不但具有優(yōu)美、流暢的特征,而且還具有明朗、樂觀的特征。莫扎特不僅是歌劇方面的天才,而且在鋼琴旋律方面中表現(xiàn)出非凡的才能。本文只在通過分析莫扎特鋼琴作品的風格極其形成路徑,在分析這位特殊音樂人才成長的特別經(jīng)歷的同時,進一步認識這位音樂天才的音樂才能發(fā)展過程,以期從中獲得一些啟示。
莫扎特的鋼琴作品被認為是溫暖、開朗、熱情、樂觀的,全無半點陰暗的氣味,常常被稱為是陽光般的音樂。同時,莫扎特鋼琴演奏風格以精致、典雅、纖巧、細膩而著稱于世,充分顯示了其天才的鋼琴音樂才能,其鋼琴作品的流暢、明朗、樂觀的風格,還展示出其思路開闊、充滿幻想、富于創(chuàng)造的精神。如其優(yōu)美的鋼琴樂曲,悠揚婉轉的風格,恰似歌劇中輕捷綺麗的詠嘆調。莫扎特的鋼琴音樂與一般作曲家的音樂相比,熱烈起來更熱情,傷感起來更哀傷,且每一首鋼琴作品里面都有許多的角色,每個角色又都有其重要性,還深刻地表達了豐富的感情,永遠使人能從中獲得美感。莫扎特鋼琴音樂的優(yōu)美、典雅、歡愉,是其鋼琴音樂的靈魂,使人感到寧靜、清澈、純潔。
莫扎特的鋼琴作品音樂晶瑩透亮,體現(xiàn)了青年人有激情、有朝氣、有活力、有理想,音色優(yōu)美,還有一種貴族氣派。莫扎特的變奏曲主要是巴黎時期的風格,其變奏形式是當時十分流行的。由于莫扎特在變奏曲的創(chuàng)作手法上比較拘謹,也并不十分重視變奏曲的創(chuàng)作,但是,莫扎特也有些比較好的變奏曲。其中,最受歡迎的、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根據(jù)古老的法國兒歌寫的《“媽媽”變奏曲》,寫了12個變奏。另外還有根據(jù)迪波爾的小步舞曲,以及根據(jù)格魯克的歌劇《麥加的朝圣者》等所創(chuàng)造的變奏曲,也都很具有感染力,能給人以情感感染。莫扎特比較忠實于奏鳴曲,鋼琴獨奏奏鳴曲代表著一個完全不同的莫扎特,莫扎特把奏鳴曲的發(fā)展部分變?yōu)楦鼮橛H切和家庭式的形式,他的第一樂章通常是奏鳴曲快板形式,其中包括各個主題之間進行連接的經(jīng)過句,主題有很好的對比,形成了其別具一格的作品風格。
莫扎特的鋼琴作品注重樂句的處理,很少有大起大落的強弱對比,但卻差不多每一句都有漸強漸弱的曲線,如創(chuàng)作于1778年的《第十一鋼琴奏鳴化曲》,其中最典型的一首樂曲《A大調鋼琴奏鳴曲》充分體現(xiàn)了莫扎特鋼琴音樂創(chuàng)作手法及其風格特征。莫扎特鋼琴音樂作品既含蓄、典雅,又玲瓏剔透的風格,可以在其多部作品中得到驗證。莫扎特的鋼琴作品主旋律往往是簡單而極富歌唱性的,彈奏時每一個音符都清晰突出,實而不硬,富有極強的韻味,樂句注重強弱的對比,奏出均勻清晰的音粒,但是這種對比并非大起大落,相反,卻是平滑而平緩的曲線,差不多每一句都有漸強漸弱的曲線,但樂句與樂句之間強弱對比經(jīng)常出現(xiàn)前后照應,錯落有致。莫扎特鋼琴音樂的跳音、連音、休止等都較準確地表達了作者的意圖,他所創(chuàng)作出來的音樂旋律像陽春一般流露著溫暖的光,如同來自天堂的音樂。
莫扎特三歲就能在鋼琴上彈奏,由于與鋼琴接觸較早,那時的莫扎特已經(jīng)能彈奏一些他所聽到過的樂曲片斷,這凸顯了其鋼琴天賦,以及在音樂方面的早熟。在莫扎特五歲時,他就能辨明單音、雙音、和弦的音名,即使是在不同的樂器上演奏出的音名他也能比較準確地辨別出來,真可謂“神童”的音樂家,早熟的奇才。莫扎特成長于一個音樂家庭,莫扎特的父親利奧波德是一個宮廷樂師,為了使小莫扎特能快速成長,作為唱詩班指揮的利奧波德在孩子音樂教育上竭盡心血,下足了工夫。在父親極為嚴格訓練下,他不凡的才華逐漸顯露,并讓人們驚艷。在父親的帶領下,小莫扎特很早就開始到各地演出,從1762年起,當時的莫扎特還只有六歲,當時的莫扎特已經(jīng)開始了漫游整個歐洲大陸的旅行演出。小莫扎特的父親除了要求他學習音樂方面的專業(yè)技能,還要學習多種外語以及歷史和文學。為了宣揚兒子的天才,列奧波爾德要求小莫扎特必須能夠聽從突如其來甚至異想天開的種種刁難性提議。莫扎特在旋律創(chuàng)意方面非常精巧清晰,他具備所有的感情而唯獨沒有激烈的感情,其原因就不難理解了。
莫扎特諳熟鋼琴,他能充分領悟到各種樂器的音色。莫扎特最大的風格特征是其在對位組合、對位應用、樂章結構、和聲轉調和調性色彩等方面的卓越藝術技巧是絕大多數(shù)職業(yè)樂師一生都達不到的。莫扎特過硬的絕對音準和卓越的藝術技巧,使他贏得了許多音樂大家和職業(yè)音樂家的贊譽。從莫扎特的代表性鋼琴作品27首鋼琴協(xié)奏曲就基本可以看出其鋼琴作品風格的形成路徑。莫扎特的27首鋼琴協(xié)奏曲是一個連續(xù)性的過程。1765年,9歲的莫扎特將巴赫的三首鍵盤樂奏鳴曲改編成了協(xié)奏曲,11歲那年他又將前輩的一些樂章改編成了四首鋼琴協(xié)奏曲,這四首鋼琴協(xié)奏曲雖然還沒有充分體現(xiàn)莫扎特自己的個性,但為其今后獨特的創(chuàng)作奠定了基礎,展示了他的膽子和志氣,以及其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性個性品質。莫扎特的一些協(xié)奏曲中充滿了寧靜的氛圍,這種風格既是父親嚴加管教的結果,也是當時貴族上流社會的需要和要求。如,1782年,莫扎特26歲時創(chuàng)作的《F大調第十一鋼琴協(xié)奏曲》、《A大調第十二鋼琴協(xié)奏曲》和《C大調第十三鋼琴協(xié)奏曲》三部作品,看似是作曲家的恬靜、安寧、成熟和超然心境,實則是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社會的要求和演奏的需要。在其中最杰出也是最常演奏的《第十二鋼琴協(xié)奏曲》中充滿了春天的明媚和亮麗,并且他為這個作品的三個樂章都寫了華彩樂段,從環(huán)境變化來看,是因為這一年莫扎特結了婚。在莫扎特35歲時他對生的默念和對死的沉思在其作品中有了一定的凸顯,這一階段已是由外界需要影響創(chuàng)作轉變?yōu)閮?nèi)在感受譜寫創(chuàng)作,內(nèi)在審美力量是這一階段引導莫扎特鋼琴音樂作品創(chuàng)作的主要前進力量。
綜合來看,莫扎特鋼琴作品風格的形成一方面是其自身音樂天賦和個性品格的結果,另一方面是其父親的要求和當時社會需要的結果。在創(chuàng)作的初始階段,莫扎特以改編鋼琴音樂作品為基礎,在繼承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地發(fā)展了各種寫作手法,增強了低音的旋律性。此后,莫扎特開始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進入了創(chuàng)作的中級階段,此時,其作品雖然有自己的風格,但主要還受到其父親和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最后,只有進入了完全自我思想階段,莫扎特的鋼琴作品才完全是對自我感受的表露,也才體現(xiàn)出典型的藝術家天性,也才是真正的莫扎特風格。從莫扎特的27首鋼琴協(xié)奏曲大致可以看出莫扎特一生的心路歷程。莫扎特是個熱愛生活、富于感情的人,他的鋼琴作品主要主題的性格是莊嚴、崇高、寧靜,對他的時代以及對后代都產(chǎn)生了較為深刻的影響,今天仍然展示著其巨大的藝術魅力。
[1]張洪島.歐洲音樂史[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3:131-138.
[2]趙鑫珊,周玉明.莫扎特之魂[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6:102-143.
[3]冷南妮.莫扎特鋼琴作品風格淺析[J].藝術百家,2009,(2):115-117.
(責任編輯:呂曉東)
E-mail:lvxiaodong8181@163.com
林薇薇,江漢藝術職業(yè)學院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