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對迪爾凱姆社會學方法論基本原則的評價
——以《自殺論》為例

2010-08-15 00:43陳旭峰
關鍵詞:客觀主義共性社會學

陳旭峰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北京 100871)

對迪爾凱姆社會學方法論基本原則的評價
——以《自殺論》為例

陳旭峰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北京 100871)

迪爾凱姆是實證主義的代表人物,社會事實是其整個社會學思想中最核心的一個概念。在《社會學方法的準則》一書中,迪爾凱姆集中論述了社會學方法論的兩條基本原則:把社會事實作為物來考察;到先于它存在的社會事實之中去尋找一種社會事實的決定性原因。迪爾凱姆把這兩條基本原則恰當?shù)倪\用在了《自殺論》一書中,但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問題。在研究過程中應該根據(jù)社會事實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對于變化較快、界限范圍往往比較模糊的社會事實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借鑒相對主義的研究方法,綜合運用客觀主義和相對主義這兩種研究方法,從而對社會事實作出更加具有說服力的說明和解釋。

社會事實;自殺論;客觀主義;相對主義

迪爾凱姆是實證主義的代表人物,他認為,“社會學不應該熱衷于對社會現(xiàn)象進行形而上學的思考,而應該把各種具有明確界限的現(xiàn)象作為研究對象”,[3](P2)為了使社會學有獨特的研究對象,迪爾凱姆提出了社會事實這一概念。他指出,“一切行為方式,不論它是固定的還是不固定的,凡是能從外部給予個人以約束的,或者換一句話說,普遍存在于該社會各處并具有其固定存在的,不管其在個人身上的表現(xiàn)如何,都叫做社會事實”。[2](P34)在《社會學方法的準則》一書中,迪爾凱姆集中論述了社會學方法論的兩條基本原則:首先,他強調(diào)的社會學方法論的一條基本原則是,“要把社會事實作為物來考察”;[2](P35)其次,他認為,“一種社會事實的決定性原因,應該到先于它存在的社會事實之中去尋找,而不應到個人意識的狀態(tài)之中去尋找”。[2](P125)

《自殺論》是迪爾凱姆的代表作之一,在社會學發(fā)展史上占有里程碑式的重要地位。這一方面是因為它在經(jīng)驗層面上驗證、深化和發(fā)展了他的社會學基本主張,更主要的是因為這一研究體現(xiàn)了以孔德為代表所倡導的實證社會學的基本精神,在踐行、發(fā)展實證社會學研究方法方面取得了承前啟后的實質(zhì)性突破。[4](P80)本文以迪爾凱姆的《自殺論》為例,對迪爾凱姆社會學方法論的基本原則的應用進行了考察,提出了筆者自己的一些見解。

一、把社會事實作為物來考察

迪爾凱姆認為社會事實是一種獨立的客觀存在物,因此應以自然科學的那種客觀態(tài)度對社會現(xiàn)象進行研究。在《自殺論》這本書中,迪爾凱姆指出,“把一個特定社會在一段特定的時間里所發(fā)生的自殺當作一個整體來考慮,我們就會看到,這個整體不是各個獨立事件簡單的總和,也不是一個聚合體的整體,而是一個新的和特殊的事實,這個事實有它的統(tǒng)一性和特性,因而有它特有的性質(zhì),而且這種性質(zhì)主要是社會性質(zhì)”。[3](P14)在迪爾凱姆的“社會事實”概念中,沒有為個體留有任何地位。筆者認為這在一定程度上來講是片面的,迪爾凱姆把自殺作為一種社會事實,強調(diào)以自然科學的客觀主義方法來研究自殺?!暗蠣杽P姆的‘社會事實’概念及其方法過于強調(diào)了研究主體和研究客體的隔離,忽略了研究主體和研究客體在認識和理解等方面的差異。當?shù)蠣杽P姆把社會事實當作物時,就意味著研究主體像研究物質(zhì)一樣來研究社會事實,這就意味著研究主體在進行研究時忽略了研究客體的主觀因素,強行把研究主體和研究客體隔離開來”。[5](P77)在科學研究當中,自然科學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客觀主義的研究方法,而社會科學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相對主義的研究方法。筆者認為對于自然領域當中的一些客觀存在可以用客觀主義的方法來研究,而對社會領域當中的一些客觀存在則需要用客觀主義與相對主義相結合的方法來進行研究。

在《自殺論》當中,迪爾凱姆運用所謂溯源學方法將自殺劃分為三種基本類型,即利己型自殺、利他型自殺和失范型自殺。筆者認為迪爾凱姆的這種劃分方式并沒有很好的遵循他的方法論原則。迪爾凱姆認為社會事實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屬于社會形態(tài)學方面的社會事實,屬于物質(zhì)性社會事實;另一類是屬于社會生理學方面的社會事實,屬于非物質(zhì)性社會事實。[1](P131)雖然他強調(diào)這兩個社會事實都具有一個共同特點:它們都只能是一種集體的屬性。但是對于某些社會事實,特別是非物質(zhì)性社會事實來說,主觀因素的影響是明顯存在的,這兩類社會事實的差異也決定了對這兩種社會事實的研究方法不可能完全一樣,在研究當中如果只是一味的套用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必然會得出誤導性的結論。我們知道人類社會不是永恒不變的,社會一直處于發(fā)展變化當中,而這種變化正是由社會當中一個個的個體推動的,在方法的選擇上,我們要根據(jù)研究對象和研究目的而變化,對于變化較慢、界限范圍清晰的社會事實,我們可以側重于采用客觀主義的方法來進行研究,而對于變化較快、界限范圍模糊的社會事實,則可以側重于采用相對主義的方法來開展研究。

二、用先前的社會事實來解釋社會事實

按照迪爾凱姆自己倡導的方法論準則,對一種社會事實只能用另一種社會事實來解釋。然而,在《自殺論》一書中,迪爾凱姆采用了一種迂回的方法來討論影響自殺率的主要原因。應用共變法否證了自殺是由心理和自然因素引起的,利用排除法證實了自殺是由社會因素引起的。筆者認為在否證和證實的過程中都是存在很多問題的。首先,迪爾凱姆運用共變法的過程就存在一些問題。舉個例子來說,迪爾凱姆為了否證心理因素對自殺的影響,舉例說猶太教徒中的精神錯亂病人要比其他教徒中多得多,然而恰恰相反的是,猶太教徒中的自殺傾向卻很微弱,所以得出結論認為心理因素對自殺不起作用。在這個過程中迪爾凱姆有偷換概念之嫌,迪爾凱姆要研究的是心理因素對自殺的作用,但卻是在猶太教徒與其他教徒之間做比較,這等于是擴大了研究范圍,因為在猶太教徒中分有精神錯亂和沒有精神錯亂的,在其他教徒中也同樣存在這種分類。心理因素與自殺不成同向變化可能是因為存在抑制變量或者其它變量,使得兩者之間關系沒有呈現(xiàn)出來。其次,迪爾凱姆僅僅根據(jù)排除法得出結論認為:自殺是由社會因素引起的,這樣是不妥的。我們不能認為自殺的原因就只有心理、自然、社會這三個方面,這種劃分是否包含了所有情況是值得商榷的。而且如果根據(jù)迪爾凱姆否證心理、自然因素的方式,也能否證社會因素對自殺的作用。因此,迪爾凱姆可以強調(diào)從社會的層面來開展研究,但是沒有必要運用不恰當?shù)姆褡C、證實方式來達到這個目的,這樣有點牽強。

對于迪爾凱姆強調(diào)用先前的社會事實來解釋社會事實這個原則,從解釋層次上來理解是可以的,但這一原則的應用也不是絕對化的,還是要因研究對象的變化而變化。特別是當我們研究的社會事實屬于非物質(zhì)性社會事實的時候,很多時候需要從諸多個人的意識狀態(tài)中去尋找原因,因為人的意識狀態(tài)是存在共性的,需要從個人的意識狀態(tài)中抽取出這些共性來解釋,就像韋伯所說的投入理解法就很好的說明了這一點。人之間的意識狀態(tài)是存在共性的,既然存在共性,就可以從個人的意識狀態(tài)中來尋找對社會事實的解釋原因。而且在人類社會中往往是人類意識當中這些共性的因素構建出了社會事實,所以是可以用共性來解釋社會事實的。雖然人類的意識狀態(tài)存在很大差異,但我們在從個別推向一般的過程中,在尋找對社會事實的解釋因素上更多的是要抽取出共性,而不是討論差異。

三、結語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迪爾凱姆提出的社會學方法論的基本原則是具有開創(chuàng)意義的,對社會學領域發(fā)揮的影響是深遠的。這些基本原則在《自殺論》中的應用具有開創(chuàng)性,但是在具體應用的過程中還是要根據(jù)社會事實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對于變化較快、界限范圍比較模糊的社會事實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借鑒相對主義的研究方法,綜合運用客觀主義和相對主義這兩種研究方法,從而對社會事實作出更加具有說服力的說明和解釋。盡管迪爾凱姆對自殺的分析存在某些不足,但他在《自殺論》中對社會學方法論基本原則的應用是具有開創(chuàng)意義的,他的分析屬于開拓性研究。《自殺論》的方法論意義遠比其得出的結論更具有學術價值,直到現(xiàn)在人們還一直在迪爾凱姆所開創(chuàng)的實證主義方法論道路上前行。

[1]賈春增.外國社會學史[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2]〔法〕E·迪爾凱姆.社會學方法的準則[M].狄玉明,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5.

[3]〔法〕E·迪爾凱姆.自殺論[M].馮韻文,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4]郗春嬡.《自殺論》及其方法論解讀[J].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5).

[5]郭仙草.迪爾凱姆的實證主義:社會事實[J].理論觀察,2007,(3).

陳旭峰(1983-),男,北京大學社會學系社會學專業(yè)2009級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城鄉(xiāng)社會學、教育社會學研究。

猜你喜歡
客觀主義共性社會學
中國社會學會農(nóng)業(yè)社會學專業(yè)委員會成立
邊疆研究的社會學理路——兼論邊疆社會學學科建構之必要性
第八屆全全科學社會學學術會議通知
共性
“數(shù)控一代”示范工程引領和推動共性使能技術在中小企業(yè)推廣應用
雷鋒精神與遼寧精神的共性研究
孤獨、無奈與彷徨:“空巢青年”與“獨居青年”的社會學分析
社會危害性判斷標準問題研究
試論德里達解構方法論(策略)的矛盾性
生命尊嚴的確立和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