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富平(甘肅天水師范學院文史學院中文系, 甘肅 天水 741001)
寫作是對具體時代的寫作。眼下,以農(nóng)民進城為題材的小說作品的大量涌現(xiàn)即是對這個社會轉型、市場化不斷深入的時代的回應。然而總體看來,此類作品大多停留在——諸如再現(xiàn)城市背景下農(nóng)村的貧瘠與農(nóng)民生活的困苦,或者揭示城市與農(nóng)村間的差距進一步拉大等——社會學層面,而缺乏一種深層開掘的人學內(nèi)涵。正因有如上認識,所以當我讀到青年作家王十月的短篇小說《你在恐慌什么》(發(fā)表于《飛天》2006年第11期)時,不禁眼前一亮,繼而覺得有進一步解讀的必要。
“沙緊緊地抱著鐵?!边@橫空而來的開篇第一句即構成了小說敘事的基點,整個故事可視為這句話的生發(fā)、展開與延伸。同時,沙和鐵這兩個人物以最“迅捷”的方式進入了閱讀視野。
顯然,沙和鐵作為人物的命名并非作者的隨意為之,而是富有深意的“經(jīng)營”。物質形態(tài)的沙是一種貼伏于地面的裸露的無遮蔽的存在,它給人一種干枯荒蕪、散亂乏力的慣常印象。而小說中的沙在精神境遇上與之有著某種對應關系。卑微的沙為周圍人所看不起,這首先體現(xiàn)在生兒子這件事上。在沙所在的村莊,生兒子不僅僅具有傳宗接代、延續(xù)香火的倫理意義,更關涉到生命尊嚴的樹立和精神支柱的獲得。而沙恰恰遭遇了生兒的艱難這一生命的巨大尷尬——“沙的女人為他生了四個女兒?!卑殡S這種尷尬的是村里人幸災樂禍地揶揄與嘲弄:“沙,你別生了,再生還是女兒,生一百個也是女兒,誰叫你是沙呀!”“誰叫你是沙呀!”這種不容置疑無從反駁的肯定語氣中包含著這樣一種信息,即“沙”不是沙的自我命名,而是來自他人的裁定。沙對他人裁定的被動接受則意指自我本真的被遮蔽,“沙”似的荒蕪與無望。
但沙不甘于生命的這種沙化狀態(tài),他說“老子偏要生,一定要生個兒?!痹诖耍瑢ι硜碚f,生兒已超越了生兒本身而成了一種實現(xiàn)自我的努力,一種反抗命運的儀式。“沙說,我不是沙,不是沙?!边@是無可奈何的喃喃自語,更是不無悲壯的反抗宣言。
“沙終于有了兒子?!焙诎档纳罱K于有了亮光,荒蕪的生命終于有了綠意。沙雖然無法自我命名,但他有權力給兒子命名——“沙給兒子取名叫鐵。”作為物質形態(tài)的鐵是一種堅硬的金屬,它讓人聯(lián)想到剛強、挺拔、獨立、果敢等詞語,總之,與“沙”有著極大的反差和強烈的對比,或者毋寧說鐵即是沙的反動。就此而言,沙給兒子取名為鐵真可謂用心良苦,其中蘊涵著超越現(xiàn)實、超越自我的理想訴求。他從自己的生命體驗出發(fā),把兒子的成長視為現(xiàn)實中沒能實現(xiàn)的自我在反向意義上的展開。兒子鐵成了沙存在價值的確認方式。正因如此,“沙接到兒子從建筑工地的腳手架上掉下來的消息后,就真的成了一堆沙”。兒子鐵的意外死亡無疑是沙生命鏈條最深刻的斷裂、精神世界的全面崩潰。小說多次寫到趕赴深圳處理兒子后事的沙總是把鐵的骨灰抱在懷中,這極具象征意味,不僅因為喪子的悲痛,更有對自我的絕望。兒子鐵化成了粉末狀的骨灰,沙的生命理想同時也被命運的車輪碾成了粉末。不難理解,骨灰與沙在存在形態(tài)上有著諸多相似之處。所以,小說通過“沙——鐵——骨灰”這三個意象的歷時性置換揭示出了沙圓圈式的命運——沙仍舊是沙!物質的沙構成了小說人物沙生命存在的隱喻。同時,這三個意象置換的背后暗含著沙“困境——掙扎——失敗”的精神歷程。
有必要特別指出的是,作者還設置了這一場景:沙和沙的女人在深南大街上遭遇搶劫,兒子的骨灰盒被搶,骨灰被拋撒一地。兒子鐵曾經(jīng)存在過的唯一“憑證”也被無情地毀掉,沙當初的那種理想訴求就顯得幾近于荒誕。作者剝皮見骨式的哲思之筆已觸及到生命本身的虛無。
從故事層面來看,小說《你在恐慌什么》事實上包含著兩個關于農(nóng)民進城的故事,一個是鐵的進城,另一個是沙和沙的女人的進城。二者之間存在著因果關系。作者顯然把前者作為背景淡化處理而主要突出了后者。
對于鐵來說,進城雖然意味著在建筑工地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但其中也不無對現(xiàn)代化的城市生活的潛在向往與追求。而沙和沙的女人的進城則完全是被動的無奈之舉,是鐵進城失敗的結果與見證。所以,當他們“茫然地走在深南大道邊”時,“對于這條中國最美麗的大道,全然沒有一點駐足欣賞的意思”。按照他們的情感邏輯,“兒子到你們深圳來打工,就死了”。強調“你們”意味深長,這表明城市是外在于自我的他者,進而不被他們予以精神上的認同,而且城市還扮演了一個痛苦和死亡的制造者角色,因為他們唯一的兒子死在了深圳。另外,沙和沙的女人問路的細節(jié)書寫更能彰顯當下農(nóng)村人的城市想象?!吧钅洗蟮郎宪噥碥囃?。深南大道兩邊的人行道上也是人來人往,可是對沙和他的女人來說,這問路不是誰都可以問的。穿著太時髦的,他們不敢問??瓷先ビ问趾瞄e的,這樣的人不能問。”“不敢”的自卑與“不能”的惶惑與他們是城市的外來者的自我身份定位緊密相關。反過來,城市又作為一種陌生的存在給偶然進入其中的他們帶來精神上的壓迫感。就這樣,小說以沙和沙的女人為敘事視角,給我們勾畫出了一幅當下中國“農(nóng)村——城市”的二元結構示意圖。
在小說故事空間的設置上更有寓意的是,作者還安排了沙和沙的女人去參觀世界之窗這一情節(jié)。起初,他們執(zhí)意不去“,現(xiàn)在就是讓他上天看一眼都沒有心情”,但拗不過劉干事“要是不去,我沒法向上面交待”的理由而勉強答應。雖然最終并沒有“看”成,但這仍是極具象征意義的一幕。世界之窗,作為深圳的標志性建筑,它是深圳中的深圳,它是現(xiàn)代中的現(xiàn)代,它是望世界的窗口,它是當今全球化浪潮中的世界的一個縮影。而沙和沙的女人的逃離世界之窗似乎也隱含著農(nóng)民在精神深處拒絕被現(xiàn)代化的意蘊。這不啻是小說反諷手法的絕妙運用。
綜上,小說《你在恐慌什么》中“村莊——深圳——世界之窗”的故事空間設置與“農(nóng)村——城市——世界”的當下時代“空間”之間有著嚴整的對位關系。這三組在意義所指上各有對位的象征在總體上又構成了一個可進行多向釋義的寓言,一個關于當下時代的寓言。
回到小說的題目上來,“你在恐慌什么”顯然是一個問句,而“恐慌”的對象無疑是小說的命意之所在。現(xiàn)在讓我們對這個問題做一可能性的探討。
晚年喪子,父母的悲痛程度可想而知。小說對此有相當傳神的描寫,比如,當沙得知兒子的死訊之后,“他軟在地上,半天沒有動一下,嘴張得老大,呵呵直喘氣,像一只破了口的皮球,一會兒就將他放空了”,直到三天后,“在醫(yī)院的太平間看到鐵那沒有一絲血色白紙一樣的臉時,沙才呵出聲來。沙的那一聲哭嚎將那個陪他們進太平間的護士嚇了一跳”。通過這種不動聲色的客觀化敘述,一個老人悲痛欲絕的情狀躍然紙上。然而,一個吊詭的問題在于,面對兒子的意外死亡,趕赴深圳處理后事的沙和沙的女人在更多的時候卻處于“無法悲痛”的悖論性情境之中。事實上,他們的喪子之痛始終未曾間斷,只不過處于被壓抑的狀態(tài)之中。當情勢稍有緩和,比如擺脫平頭的“糾纏”后,比如找到旅店時,他們的悲痛就泉水般噴涌而出。
那么,是什么使得他們無法悲痛?或者說是誰剝奪了他們表露悲痛這一人類基本情感的起碼權力?
表面看來,他們無法悲痛的起源與誘因是錢。兒子用命換來了三萬塊錢,生命因了死亡的機緣頃刻間被置換成可以量化的金錢。但這對劉干事與沙和沙的女人來說,有著根本性的差別。對前者而言,金錢無非是達成一筆交易完成一份差事的工具;但對后者而言,這三萬塊錢已非普通意義上的金錢,而是他們唯一的兒子的一種替代性存在,雖然明知“就是三十萬,三百萬也換不回一個鐵呀”。討價還價的背后是對鐵的價值的衡定。所以,我們看到了如下一幕:“拿到三萬塊錢的現(xiàn)金,沙和他的女人各數(shù)了兩遍。沙的女人忽然就不住地親著那三沓錢,哇哇地哭了起來?!蓖瑯?,小說中還有這樣的句子:“這可不是三萬塊錢,這是兒子鐵呀?!弊〉陼r,“掏出四十塊錢交給店主,沙感覺這是掏出了兒子的一根手指頭了”。就此而言,沙和沙的女人對錢的保護也正是對兒子鐵的保護。
起初,開車帶他們?nèi)ナ澜缰暗钠筋^有著一副“電視劇里常見的混黑社會的”可怕形象,特別是他一路上盤問有關錢的事。雖然很可能是問者無心,但身處于特定的情境中,聽者卻有意——平頭圖謀不軌,想殺人搶錢。錢使他們陷入了安全危機。為了排除這種危機,他們伺機逃離,決意回家,因為“早點到家了才算安全”。先是費盡周折找到火車站,而回家的火車已然開走;好不容易找到旅店,卻被趕了出來;流落街頭,又遭遇搶劫……就這樣,他們不僅沒能踏上回家之路,卻由此開始了逃亡的畏途。
安全危機愈加嚴重,隨之而來的恐慌進一步強化。最初令他們恐慌的是那些對自身安全構成威脅的壞人。這是一種模糊而又具體的心理反應。說其模糊,因為這來自沙和沙的女人先入為主的預設和想象;說其具體,因為這種心理反應只針對壞人這種特定類型的人。然而當他們有了如此一番感同身受的“實踐”經(jīng)歷后,恐慌在內(nèi)心中被不斷放大、加深,進而合乎邏輯地上升為對人本身的恐懼:人成了恐懼的別名?!暗教幎际侨?,哪里有安全的地方?”“到處都是人,到處都不安全?!边@不禁讓人想起薩特的那句名言:“他人即地獄!”
恐懼追逐得沙和沙的女人無處藏身,求生的本能暫時性地掩蓋了喪子之痛。這是一種怎樣的殘忍!最終,恐懼把他們驅逐出了屬于人的世界,他們來到了一座山上的墓地。怕鬼的同時又有所慶幸:“沙說,這下好了,沒人了?!币驗樗麄兊倪壿嬍牵耗沟丶词枪碛?,即是無人之境,而無人之境便是安全之所。然而仍不安全。無處沒有人,無處沒有恐懼。小說的結尾堪稱絕妙:
你是人,還是鬼!沙帶著哭腔。
白影愣了一下,捂著嘴想笑,卻沒有笑,捏著嗓子說,我是鬼。
沙長長地吁了一口氣,安慰女人說,別怕,是鬼。
女人說,嚇死我了。我還以為是人呢。
對人的恐懼竟然勝過對鬼的恐懼,作品的諷刺力度可謂入木三分。
綜上所述,小說《你在恐慌什么》通過對一個關于農(nóng)民進城的故事的講述,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幅消費時代的景觀,揭示了亢奮的現(xiàn)代文明對人的壓迫,以及由此導致的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斷裂、生命的相互疏離與冷漠,進而從根本上袒露出當下中國生存的無根基狀態(tài)。正是在此意義上,小說體現(xiàn)了主題開掘的深度與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