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馮,莫東華,劉智屏,文飛球
轉(zhuǎn)鐵蛋白受體 (transferring receptor,TfR)是一種跨膜糖蛋白,存在于大多數(shù)細胞表面,正常情況下,細胞內(nèi)鐵代謝所需的鐵離子需經(jīng)過 TfR進行轉(zhuǎn)運,可溶性轉(zhuǎn)鐵蛋白受體 (soluable transferring receptor,sTfR)是細胞膜 TfR經(jīng)蛋白水解酶作用生成的片段,在血漿或血清中能進行檢測[1],其水平與細胞 TfR呈平行關系,因此檢測血清 sTfR水平可間接反映總 TfR水平。由于大多數(shù)血清 sTfR來自紅系骨髓前體細胞,受體數(shù)量的多少和紅細胞生成速度有關[2-3]。急性溶血狀態(tài)下,紅細胞生成速度增加,因此,有理由將血清 sTfR作為評價溶血性貧血的指標。由于以往的研究主要側(cè)重于血清 sTfR與兒童缺鐵性貧血的相互關系的研究[4],個別研究雖然顯示溶血性貧血時該指標有變化[5-6],但血清 sTfR在急性溶血性貧血中的意義尚待進一步明確。本研究檢測 34例不同類型的溶血性貧血患兒的血清 sTfR水平,旨在為急性溶血性貧血的診斷提供新的依據(jù)。
1.1 一般資料 選取 2003年 3月—2006年2月在我院就診的各種類型的急性溶血性貧血患兒 34例作為溶貧組,這些患兒雖有慢性溶血性貧血疾病 (地中海貧血),但血紅蛋白 (Hb)在一段時間內(nèi)處于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水平,而入院前因各種誘因在短期內(nèi)出現(xiàn)溶血急性加重 (發(fā)作性),Hb水平迅速下降。34例患兒中男 22例,女 12例,年齡 6個月 ~12歲。選取同期進行體檢的正常兒童或上呼吸道感染的非貧血兒童共 12例作為對照組,男 8例,女 4例,年齡 6個月 ~12歲。各種溶血性貧血的診斷依據(jù)張之南等主編的 《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 》 (第 3版 )。
1.2 樣本采集及保存 體檢兒童于體檢時抽取外周靜脈血 2 ml,其他兒童均于入院后第 2天抽取外周靜脈血 2 ml,分離血清置 -80℃冰箱保存。
1.3 血清 sTfR的測定[7]有關操作方法嚴格按試劑盒說明書進行,先進行預實驗,條件穩(wěn)定后再進行樣本檢測。所有樣品均于整批內(nèi)測完。方法如下:(1)將 20μl標準品或血清樣本加到包被有鼠抗 sTfR單抗的 96孔板的孔中,輕輕混勻后,室溫孵育1 h;(2)棄血清,用 400μl的洗液洗孔 4次,然后加100μl HRP-鼠抗 sTRF二抗,室溫孵育 1 h;(3)棄二抗,用 400μl的洗液洗孔 4次,加 100μl顯色底物,室溫避光孵育 30 min;(4)加 100μl終止液終止顯色反應,在 30min內(nèi)測定其吸光度值 (A450)。
1.4 網(wǎng)織紅細胞 (Ret)絕對值計數(shù) 為進一步探討血清sTfR的變化是否受前體紅細胞變化的影響,對 11例同一類型而不同程度的溶血性貧血 (β-地中海貧血)患兒的外周血Ret絕對值進行計數(shù),分析血清 sTfR與 Ret絕對值計數(shù)的關系。Ret絕對值計數(shù)按照羅春麗等主編的 《臨床檢驗基礎》中描述的方法進行操作。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 SPSS 1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數(shù)據(jù)用±s)表示,多組數(shù)據(jù)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組間兩兩比較用 q檢驗,P<0.01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Ret絕對值計數(shù)與 sTfR水平的關系采用直線相關分析。
2.1 血清 sTfR檢測標準曲線的建立 分別采用 6種不同濃度的標準品建立標準曲線,每一濃度測定3個平行值,計算平均值 (見圖 1)。
2.2 不同類型的溶血性貧血患兒血清 sTfR水平 不同類型的溶血性貧血患兒及對照組兒童的血清 sTfR水平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F=10.96,P<0.01)。溶貧組和對照組的血清 sTfR水平分別為 (49.4±19.1)nmol/L和 (13.8±3.4)nmol/L,兩者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q=5.80,P<0.01,見表 1)。
2.3 地中海貧血患兒的血清 sTfR與外周血 Ret絕對值計數(shù)的關系 11例 β-地中海貧血患兒的血清 sTfR水平與外周血Ret絕對值計數(shù)呈直線正相關 (r=0.8011,經(jīng)相關系數(shù)的 t檢驗,t=4.02,P<0.0025,見表 2、圖 2)。
圖 1 血清 sTfR檢測標準曲線Figure 1 Serem sTfR testing standard curve
圖 2 11例 β-地中海貧血患兒外周血 Ret絕對值計數(shù)和血清 sTfR的關系Figure 2 Relation between peripheral blood reticulocyte absolute value count and serem sTfR in 11 children with thalassaemia
表 1 不同類型溶血性貧血患兒血清 sTfR變化Table 1 Serem sTfR in children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hemolytic anem ia
表 2 11例β-地中海貧血患兒的血紅細胞、Hb、Ret和血清 sTfR的值Table 2 Erythrocyte,hemoglobin,reticulocyte and serem sTfR in 11 children with thalassaemia
TfR是一種干預細胞攝取鐵,為細胞增殖和血紅蛋白合成提供所必需的鐵離子不可缺少的膜蛋白質(zhì)[8]。機體 80%以上的 TfR存在于骨髓紅細胞表面,其調(diào)控轉(zhuǎn)鐵蛋白由細胞外向細胞內(nèi)轉(zhuǎn)運鐵。細胞表面的受體數(shù)目受鐵的需要量調(diào)節(jié),在紅細胞發(fā)育過程中,細胞對鐵的攝取率與 TfR數(shù)量呈正相關,人體80%以上的鐵被紅系細胞用于合成血紅蛋白,因此紅細胞膜上需表達適量的 TfR以滿足細胞內(nèi)鐵的需要。細胞內(nèi)鐵是調(diào)節(jié)細胞表達 TfR的最主要因素。而 sTfR是 TfR的一個片段,主要存在于血液中,其含量較少受惡性腫瘤、炎癥、慢性疾病等因素的影響,并與機體內(nèi)總 TfR數(shù)量成正比例,能間接、準確地反映 TfR的數(shù)量。在缺鐵性貧血時,細胞內(nèi)鐵減少,對鐵的需要量增加,細胞表面表達的 TfR明顯增加,以至血清 sTfR水平也明顯升高;相反,當細胞內(nèi)鐵水平過剩時,TfR表達減少。國內(nèi)外許多對血清 sTfR的研究主要則重于缺鐵性貧血,許多學者認為血清 sTfR可作為診斷缺鐵性貧血的重要指標[9-10]。近年來的一些研究表明 TfR隨紅細胞生成率的高低而變化,其機制可能是大部分 TfR來源于骨髓幼紅細胞,受到幼紅細胞生成變化的直接影響[8,11]。骨髓紅細胞增生可使 TfR水平升高到正常范圍的 8~20倍。血清 sTfR的變化也逐步用于紅細胞生成評價。急性溶血性貧血時,骨髓紅細胞增生明顯活躍,血清 sTfR理論上應當有所變化。國外有報道表明紅系增生低下的患者其血清 sTfR水平降低,如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血清 sTfR為正常人的 47%,并有溶血性貧血患者血清 sTfR水平增高的報道[4-5,12]。本研究對 34例溶血性貧血患兒的血清 sTfR進行檢測,結(jié)果顯示,溶血性貧血患兒血清 sTfR水平明顯高于非貧血兒童,表明骨髓紅細胞增生旺盛的患兒其血清sTfR水平亦明顯增高,提示血清 sTfR可作為診斷溶血性貧血的一項間接指標。在不同類型的溶血性貧血患兒中,地中海貧血患兒血清 sTfR水平升高最為明顯,其中 β-地中海貧血患兒最高,而 G-6-PD組雖有所增高,但僅為對照組的 2倍,結(jié)果提示,在慢性溶血的基礎上出現(xiàn)急性溶血現(xiàn)象時,血清sTfR升高更為明顯一些,可能是因為地中海貧血患兒機體紅細胞不斷提前破壞,骨髓始終處于一種增生活躍狀態(tài),幼紅細胞的生成、釋放較其他急性溶血更為明顯所致。
Ret是血中新生紅細胞的標志,它可以反映骨髓有效制造和釋放紅細胞的能力。臨床上常用 Ret百分數(shù)表示,為受紅細胞基數(shù)影響的相對數(shù),Ret絕對值是測定紅細胞中 Ret的實際數(shù)值,故認為換算成絕對值更為合理[13]。由于血清 sTfR大部分來源于幼紅細胞,而溶血性貧血患兒多表現(xiàn)為骨髓增生活躍,外周血中 Ret增高,因此我們推測:外周血 Ret數(shù)量的高低可能與血清 sTfR水平存在一定的相關性,為證實這一推測,有必要進一步研究兩者變化的相關關系。本研究已經(jīng)證實,急性溶血性貧血患兒血清 sTfR的水平明顯高于對照兒,但不同類型的溶血性貧血患兒血清 sTfR水平差異較大,為此我們采用同一類型的急性溶血性貧血 (β-地中海貧血)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探討血清 sTfR水平與 Ret絕對值計數(shù)的關系,以避免不同類型的溶血性貧血患兒血清 sTfR差異較大而影響數(shù)據(jù)的分析,結(jié)果顯示血清 sTfR水平與 Ret絕對值計數(shù)呈正相關,提示外周血幼紅細胞數(shù)量可能影響血清 sTfR水平,sTfR可能主要來源于幼紅細胞,因此血清 sTfR水平變化可作為紅細胞生成評價的指標,也進一步為血清 sTfR作為溶血性貧血的診斷指標提供了依據(jù)。
1 Wians FH Jr,U rban JE,Kroft SH,etal.Soluble transferrin receptor(sTfR)concentration quantified using two sTfR kits:analytical and clinical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J].Clin Chim Acta,2001,30(3):75-81.
2 Nissen-Lie G,Birkeland K,Hemmersbach P,et al.Serum sTfR levelsmay indicate charge profiling of urinary r-hEPO in doping control[J].Med Sci Sports Exerc,2004,36(4):588-593.
3 Dim itriou H,Stiakaki E,Markaki EA,et al.Soluble transferrin receptor levelsand soluble transferrin receptor/log ferritin index in the evaluation of erythropoietic status in childhood infections and malignancy[J].Acta-Paediatr,2000,89(10):1169-1173.
4 王捷榮,熊英,鄒典定 .不同臨界點血清轉(zhuǎn)鐵蛋白受體對小兒缺鐵性貧血的診斷價值 [J].臨床兒科雜志,2006,24(2):119-120.
5 Matsuda A,Bessho M,Mori S,et al.Diagnostic significanceofserum soluble transferrin receptors in variousanemic diseases:the firstmultiinstitutional joint study in Japan[J].Haematologia-(Budap),2002,32(3):225-238.
6 劉慧,張璐,代玉龍,等 .血清轉(zhuǎn)鐵蛋白與 C反應蛋白在新生兒黃疸中的臨床應用 [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0,13(3):1007.
7 李強,茍清,廖清奎,等 .單克隆及多克隆雙抗體夾心 ELISA法測定血清鐵轉(zhuǎn)蛋白受體 [J].華西醫(yī)科大學學報,1995,26(4):398-402.
8 張洪明.轉(zhuǎn)鐵蛋白受體的結(jié)構(gòu)、表達及功能 [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08,12(3):114-117.
9 Punnonen K.Serum transferrin receptor,ferritin and TfR-F index in identification of latent iron deficiency[J].Eur JHaematol,1998,60(2):135-137.
10 孫紅,陳莎,游上游,等.血清可溶性轉(zhuǎn)鐵蛋白受體對缺鐵性貧血的診斷價值 [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6,21(21):1495-1496.
11 Widera A,Norouziyan F,Shen WC.Mechanisms of TfR-mediated transcytosis and sorting in epithelial cells and applications toward drug delivery[J].Adv Drug Deliv Rev,2003,55(11):1439-1466.
12 Ho CH,You JY,Chau WK,et al.Diagnostic value of serum transferrin receptor 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on hemolytic anem ia[J].Ann Hematol,2003,82(4):228-300.
13 沈定樹 .網(wǎng)織紅細胞計數(shù)的研究進展 [J].國外醫(yī)學臨床生物化學與檢驗學分冊,1996,17(5):207-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