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獻萍
(太原市東陵里青年路一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站,山西 太原 030001)
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UA)為介于穩(wěn)定型心絞痛和穩(wěn)定型心肌梗死(AMZ)之間的一組心絞痛綜合征,常發(fā)生難防性心絞痛,約10%發(fā)生AMZ,并可引起心臟猝死。UA主要病理基礎為不穩(wěn)定斑塊,其發(fā)病機制大多數與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血栓形成和冠狀動脈痙攣等因素有關,選擇適當的治療方法,改善其預后有重要意義。
48例UA病例均為我院門診和住院患者,年齡46歲~72歲,隨機分為兩組,每組24例。對照組男14例,女10例;治療組男16例,女8例。
①休息時出現典型心絞痛表現;②輕微活動時出現心絞痛,可逆性ST段抬高或降低≥0.1 mV;③單次心絞痛發(fā)作時間≥20 min,肌肉磷酸激酶-同工酶<正常上限 2 倍[1]。
住院后兩組病例均給予吸氧,持續(xù)心電監(jiān)護,臥床休息,低鹽低脂飲食,戒煙限酒,常規(guī)口服硝酸酯類制劑、鈣拮抗劑、β受體阻滯劑及腸溶阿司匹林片。對照組低分子肝素5000 IU腹壁皮下注射,每12 h 1次,共7 d;治療組舒血寧注射液20 mL每日1次靜脈滴注,療程14 d,低分子肝素5000 IU,腹壁皮下注射,每12 h 1次,共7 d。觀察兩組病例治療前后心絞痛發(fā)作次數、疼痛強度及持續(xù)時間、血壓、心率、血脂、血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靜息心電圖改變及藥物不良反應。
顯效:胸痛癥狀消失,下移ST段恢復正?;蛑饕獙揟波倒置變直立。有效:胸痛發(fā)作次數明顯減少,心電圖ST段回升或主要導聯T波倒置變淺達50%以上。無效或加重:臨床癥狀無改善,心電圖無變化或惡化。治療過程中出現下列事件稱為心臟事件:①難以控制的心絞痛;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
對照組治療后顯效4例 (16.6%),有效12例(50%),無效或加重8例 (33.3%),總有效率為66.6%;治療組治療后顯效8例(33.3%),有效14例(58.3%),無效或加重2例 (8.3%),總有效率為91.6%,兩組病例治療后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19例治療后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明顯下降,對照組治療前后無顯著變化。治療組耐受性良好,無1例發(fā)生嚴重出血,僅3例注射部位出現皮下瘀斑。
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主要病理基礎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伴有血栓形成,斑塊破裂后,斑塊下膠原和脂肪暴露,血小板激活并黏附聚集致血栓形成。同時UA患者存在局部心肌灌注不足和可逆性心肌缺血,在缺血和缺血再灌注過程中可產生大量的氧自由基,損傷血管內皮細胞,并且由于血小板聚集性增強、纖溶性降低更易于形成血栓。舒血寧注射液是第4代銀杏葉提取物,主要成分為黃酮苷和萜類內酯,具有多方面作用。黃酮苷具有清除自由基作用,降低心肌缺血后血流再灌注時自由基對血管壁及心肌的損害;同時能調整血管張力,維持正常血流供應,增強組織細胞對抗缺血作用,使缺血區(qū)血流量增加。低分子肝素是肝素通過解聚和分離制得的小分子肝素片段,具有抗凝血酶、抗凝血因子Ⅹa,促進抗凝血酶Ⅲ等作用,生物利用度高(皮下注射90%吸收)??鼓蜃英鷄作用持續(xù)時間長(24 h),與血小板結合部位少,使用后較少引起血小板減少,自發(fā)出血傾向小,一般劑量無須做凝血因子連續(xù)監(jiān)測[3]。
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將舒血寧注射液與低分子肝素聯合應用,在抗凝、抗血小板、降脂、擴張冠狀動脈、降低心肌耗氧量等方面有協(xié)同或互補作用,而不良反應無明顯增加,能有效緩解心絞痛癥狀,改善心肌缺血,預防和減少心肌梗死發(fā)生,是治療不穩(wěn)定心絞痛安全有效的措施,值得推廣使用。
[1]陳灝珠.實用內科學[M].10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8.
[2]陳吉田,邱久立,盧麗莉.銀杏葉注射液治療不穩(wěn)定心絞痛臨床觀察[J].中華實用中西醫(yī)雜志,2005,21(9):1285-1286.
[3]盧建毅,王麗霞.低分子肝素治療不穩(wěn)定心絞痛的療效及其對內皮功能的影響[J].臨床內科雜志,2002,19(3):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