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妮, 李 寧, 鄧大軍
(1. 遼寧社會科學院 哲學研究所, 沈陽 110031; 2. 沈陽警官學校, 沈陽 110141; 3. 遼寧美術職業(yè)學院 基礎部, 沈陽 110031)
隨著全球化趨勢的演進,跨文化交流迅速增加。對異文化的體驗總是具有挑戰(zhàn)性的,特別是外國人進入中國后,接觸中國文化時往往感覺不知所措,因為中國文化確實與他們的文化背景大相徑庭,有時這種文化障礙令他們感覺不可逾越。實際上文化都是人化的結果,沒有不可逾越的文化障礙,只有令人畏縮的文化心理。本文從近年來遼寧中澳文化青年發(fā)展中心承擔的幾個中澳跨文化交流項目,即“中國文化行(China Cultural Tour)”、“中國經(jīng)歷”(China Experience)和“中國年”(Year in China)所積累的第一手資料入手,分析澳大利亞年輕學者初次進入中國所感知的文化沖突以及隨之而來的心理震蕩與特殊體驗,以此詮釋跨文化心理體驗的差異性,為跨文化交流提供理解不同文化的心理渠道[1]15-18。
澳洲人在文化價值方面更推崇平等,表達方式更直白,帶有浪漫主義感情色彩。他們描述到:“在澳洲的課堂上,針對同一個問題,每個學生都會有陳明自己觀點和看法的機會,而且每個人都不愿意自己的觀點和別人相同。沒有自己的觀點,那是件很愚蠢的事。”澳洲人的性格外向、自信,在社交場合樂于自我表現(xiàn),張揚個性自由;在表達自己的觀點時總表現(xiàn)得胸有成竹,仿佛他的觀點無懈可擊,他就是這方面的專家。這往往被東方人理解為自以為是。澳洲人的平等與直白精神是與其個體價值取向緊密相聯(lián)的。澳大利亞承襲西方文化,其源頭是希臘文明,其精髓是彰顯個性自由精神,這決定了其外傾性氣質(zhì)。澳洲文化對歐洲文化外傾基因的傳承和對粗獷質(zhì)樸的澳洲本土文化的揚棄,孕育了澳洲人坦率直白的精神氣質(zhì)[2]。
中國人則注重“謙遜”與“內(nèi)斂”。來自澳大利亞的研修學員發(fā)現(xiàn),中國人更強調(diào)對尊長的敬重與服從,謙虛謹慎、非常務實是中國人突出的文化價值追求?!霸谡n堂上,老師很少給予學生表現(xiàn)的機會,而學生似乎也習慣于老師帝王般地‘霸道’”;“中國人和他們的上司說話時,往往都帶著敬畏的神情,對于上司的觀點他們從來沒有反對的意見”;“中國家庭的孩子對父母似乎都有些‘畏懼’,和家長說話總是畢恭畢敬的”。這些現(xiàn)象在澳大利亞是不可想象的:在家庭中,孩子和父母爭吵是很平常的事情;在學校里,學生經(jīng)常當眾反問老師,每個人都有權利平等地表達個人觀點,學生對老師通常直呼其名;上級與下屬之間,也必須以平等、友好、商榷的語氣進行對話和交流。澳大利亞研修學員的這些感受,真實地體現(xiàn)了中國人與澳洲人在文化道德價值追求方面的差異,即中國人“等級觀念”的底色與澳洲人“平等”的底色。在研修學員們看來,中國人總是過度地敬重他人而“小視”自己,對于這種“謙虛”,他們的印象也頗為深刻:“初次和中國的球員接觸時,他們的言談和態(tài)度傳達的信息是,他們的技術和水平很一般,因為他們幾乎都對你說‘我的水平很一般,請多指教’??梢坏劫悎錾险嬲^量時,你就發(fā)現(xiàn)受騙了,那些說自己技術一般的中國球員,踢得比我好多了。”中國人說話大部分喜歡“拐彎抹角”,表達意愿時很模糊,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中國人的“等級觀念”以及表達方式委婉含蓄的風格是傳統(tǒng)文化長期積淀與熏陶的結果。中國人深受儒家文化影響,儒家文化的核心是尊卑有別和長幼有序的等級觀念,敬畏尊者和長者的價值推崇,使中國人不敢“妄自尊大”,從而形成了謙遜敬畏的性格。另外,儒家文化的突出氣質(zhì)就是內(nèi)斂性,“中庸”、“慎獨”講的都是內(nèi)斂性的精神境界。這些特質(zhì)外化到行為層面,就表現(xiàn)為謙虛謹慎、含而不露[3]。
中國人思考事物習慣于“從大到小”。澳大利亞青年有時認為中國人“摸不透”,不是因為弄不清某個句子的意思,主要是由于不習慣中國人的思維方式。闡述因果關系時,中國人擅長用歸納法,先將具體細節(jié)闡明,然后才予以歸納。澳洲人則喜歡用演繹法,結論在前,細節(jié)在后。表現(xiàn)在語言層面上,漢語的表達習慣是“因為……所以……”。由于受到這種思維方式的影響,中國人說英語時,盡管原因很長,仍然習慣于把because放在前面,把so放在后面以引出結論,他們沒有意識到這種表達不符合英語習慣。澳洲人則認為首先應該把主要觀點或結論扼要地予以闡明,然后才陳述原因,羅列細節(jié)。按照中國人的思維方式來陳述,澳洲人聽起來就感到思路不清、觀點不明,在兜圈子、捉迷藏。中國人事事從大局出發(fā),注重發(fā)揮整體優(yōu)勢,相信“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團結就是力量”[4]。一個中國人在公共場合與大家相處時,總是想盡量表現(xiàn)得與大家和諧一致,并認為這樣才適宜得體。
澳洲人觀察事物則習慣于“從小到大”。從哲學的邏輯意義上講,從大到小看事物也就是認識上的演繹方法,從小到大思考事物其實就是認識上的歸納方法。澳洲人觀察事物“從小到大”的思維方式廣泛地存在于其生活中。比如,澳洲人的姓氏順序與中國人正好相反,或許是由于更注重個人,或許是認為每個家庭是由具體的個人所組成的,因而是名在前、姓在后。澳洲人寫時間,總是先寫某日,然后寫某月、某年。他們首先記住是哪一天,然后才是哪一個月、哪一年,或許他們認為這個具體的日子才是最重要的。澳洲人處處從小處著眼,注意細節(jié),有時為了追求細節(jié)的完美,寧可忽視或放棄整體感。一個澳洲人在公共場合與大家相處時,總是想盡量表現(xiàn)得與眾不同,以彰顯其自身價值。
澳洲人由于奉行“個人主義”,對個人價值過度看重與標榜,浪漫和理想主義氣質(zhì)突出。所以,他們的心理預期容易超出客觀事實,體驗挫折的機率會大大增加,加之心理承受力差,其看似陽光率真的個性之下,內(nèi)心多是緊張不安的。澳洲人進入中國后,最感不適應的不是語言障礙,而是文化價值與生活層面帶來的困擾[5]90-91,這與中國人進入異文化的體驗有顯著差異(中國人最感不適應的是語言障礙)。對澳洲青年來說,語言障礙只是適應困難中很小的因素,因為借助肢體語言和澳洲人活潑外向的個性,可以極大彌補語言交流的不足。來自于價值觀與生活層面的沖突以及由此帶來的心理震蕩,與澳洲人秉承的個人主義價值取向關系緊密。一般來說,每個人在進入異文化時,認知上會產(chǎn)生“文化的自我中心”(ethnocentrism)錯誤,認為與自己的價值觀和行為模式類似的文化才是好的、正確的,與自己的價值觀和行為模式差異很大的文化則是不好的、錯誤的,從而產(chǎn)生對抗、厭煩、焦慮情緒[6]。澳洲人在自己文化的長期熏陶下,已經(jīng)形成了比較穩(wěn)定的價值觀,行為方式也會受到這種價值觀的指引。他們來到一個陌生的文化環(huán)境中,發(fā)現(xiàn)當?shù)厝说男袨槟J脚c自己的行為模式不同,并且按照已有的價值觀無法解釋,或者會有負面的解釋時,就會產(chǎn)生適應問題。很多適應問題的產(chǎn)生是由于隱藏在行為背后的價值沖突造成的,特別是奉行“個人主義”,強調(diào)對自我的信任與尊崇時,這種“文化的自我中心”會更突出,從而加劇了心理震蕩。
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則以現(xiàn)實主義為價值取向,其自我認知、自我體驗與自我評價來自于事實,因此自我定位較為客觀、準確。為人處世時,他們基本能較為客觀地評估自己的能力,持有較為客觀的自我預期,因此不會冒進,也較少體驗到心理落差。中國人的心理預期與實際經(jīng)歷的差異不大,他們把想法付諸實施,并且隨時能保持對這一進程的監(jiān)控。中國人的這種準確定位以現(xiàn)實主義為價值取向,加之審慎的思維特點,使他們的心態(tài)較為平和、安祥。中國人在異文化環(huán)境中的適應困難主要來自語言障礙,因為中國人的傳統(tǒng)文化彰顯著集體主義精神,他們對人際關系有很強的倚重,而語言則是建立人際關系的橋梁,一旦無法通過有效的語言來發(fā)展緊密的人際關系,就會引起他們的內(nèi)心緊張[7]208-210。很多在國外生活的中國人最為不適應的是孤獨,而對于國外的文化則表現(xiàn)出非常強的適應能力,因為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多民族文化交融且東西方文化交匯,這些歷練了中國人對文化的包容能力,因此文化沖突與震蕩不十分明顯。
澳洲人重視公共道德,組織紀律性強,他們在公共場合自覺排隊,紅燈亮時絕不會穿越斑馬線,“夾塞兒”會引起強烈羞恥感。澳洲人的“排隊”意識很強,是因為他們都有一種普遍的道德義務感和道德責任感,認為遵守社會公德是每個人應盡的義務和應履行的職責。澳洲人認為道德就是對一種確定性的遵行,否認這種確定性,也就否定了道德[8]210。
中國人則對社會公德表現(xiàn)出乏信。開始在中國生活時,很多澳洲青年很難接受中國人隨意與缺乏公德的行為,比如:在中國的公交車上,經(jīng)常有人隨地吐痰、吸煙、大聲打電話,然而卻無人制止,甚至連公交車司機也聽之任之、熟視無睹;在中國一些城市,時常會有行人為了走捷徑而踩踏綠地,但卻無人阻止;在中國一些大學的圖書館,竟然有些大學生無視別人的存在,隨意在閱覽室里大聲說笑,卻也無人制止;此外,還有在公共場所相互擁擠、不論干什么都不排隊等。中國人缺乏公共意識,其實也是文化使然。中國人的人際關系是“差序格局”[9]39,即每個人都以自己為中心,不斷地向外擴散出類似同心波紋的關系網(wǎng),越接近中心人際關系越緊密、情感卷入程度越大,這使中國人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看重關系的親疏遠近。中國是禮儀之邦,中國人看重人際關系是因為中國奉行集體主義,他們認為“人”不是一個獨特的、孤立的實體,而是生活在各種人際關系中的實體,“自我”與他人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這衍生出中國人的“好面子”,他們注重周圍人的評價,關注他人,所以中國人是注重形象的。但為什么中國人在公共場所又極不注重形象,缺乏公德意識呢?這是由于公共場所不屬于自己,也不屬于任何“圈內(nèi)人”,因而有些人認為沒有必要關心和愛護這些地方[9]63。
兩個來自于不同文化的主體進行交流溝通時,其本質(zhì)是兩種文化間的對話。要正確處理文化差異在個體生活、個體心理方面產(chǎn)生的影響,實現(xiàn)文化差異的整合,調(diào)適交流中產(chǎn)生的矛盾沖突,確實需要一定的心理能力與行動技巧。
跨文化意識的重要內(nèi)涵包括對異文化的熟悉程度、對差異性的接納程度以及順應異文化的心理準備。具體來說,跨文化交際之前,對異文化越熟悉,對即將面臨的文化心理體驗差異預計越準確,面對各種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生活方式、行為方式的差異時就越有寬容與接納的能力,并表現(xiàn)出客觀公平的態(tài)度。那些成功適應中國文化的澳洲研修生總是表現(xiàn)出這樣的特征: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用中國的文化行為方式進行交流,具備足夠的寬容精神,設身處地從中國文化體系的角度來理解信息,積極進行文化差異整合,站在中國人的立場上設想和理解對方用意,表現(xiàn)出一種求同存異的心理感情趨向。他們時時處處設身處地從對方的角度著想,為成功適應中國文化生活奠定了必要的心理基礎。
移情的字面意義是用自己的感覺去體驗他人的感覺,是整合文化差異、實現(xiàn)有效交流的重要手段。具體地說,移情就是有意識地超越民族本土文化定勢的心理束縛,站在另一種文化模式中進行思維的心理傾向。澳洲人進入中國后,應以積極主動的心態(tài)學習中國文化、承認中澳在文化價值、文化思維、文化心理與文化行為等方面的差異性,以開放的態(tài)度面對差異,并嘗試放棄已有的文化價值體系,接納中國的文化價值體系,從中國人的思維方式中感知和體認事物與人,包括理解和區(qū)分自我與他人的價值、邏輯、意圖、思維方式、心理感受等。很多澳洲人在來中國之前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培訓,如通過觀看中國的記錄片等方式來了解中國文化,因而進入中國后表現(xiàn)出較強的行為能力,縮短了適應周期,提高了適應質(zhì)量。
中澳文化心理差異顯著,跨文化交往時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和尷尬的場面,甚至會有矛盾或沖突產(chǎn)生?;膺@些問題還需要隨機應變的能力:首先,對不同文化有深入的了解,知道何者涉及根本原則問題,何者在形式上是可以靈活變通的。比如,中國人對自己的傳統(tǒng)文化懷有強烈的歸屬感和認同感,任何觸及中國核心文化的“不敬”言辭都會令中國人不快,會被認為“荒唐無禮”,從而破壞交往中的氣氛和苦心經(jīng)營的情感。其次,隨機應變是以雙方的相互尊重為前提的,不能為達到自己的目標而忽視對方的感受。人們喜歡對方尊重自己,尊重自己的成就、自己的信仰、自己要說的話。如果在交流過程中能夠通過手勢、目光、微笑和鼓勵的言語向?qū)Ψ奖硎咀鹬?,那么對方也會作出積極的回應。相互尊重是保證跨文化交流順利進行的重要因素。
總之,中國文化奉行儒家之道,澳洲人主張物競天擇,這兩種不同的價值體系以及社會和文化環(huán)境,促成了中國人與澳洲人不同的文化特征和行為特征。要實現(xiàn)文化差異的整合,在交際中需要有相應的技巧,那就是個體需要在維持自我文化認同感的同時,盡量保持對其他文化的開放與接納態(tài)度。隨著中澳兩國文化交流的不斷深入,兩國人民的交流與融通也越來越向前推進,在明確兩國文化差異的基礎上相互借鑒、揚長避短,正是中澳兩國跨文化交流的發(fā)展趨勢。
參考文獻:
[1]王妮.跨文化和諧:中國文化體驗的心理解讀 [M].沈陽:遼寧大學出版社,2008.
[2]王曉凌.中澳文化差異比較 [J].江淮論壇,2001(4):74-79.
[3]高鳳霞.跨文化交際中的文化差異 [J].商丘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1):51-52.
[4]涂成林.澳大利亞學者對中國的研究 [J].開放時代,1999(1):104-107.
[5]牟岱.中國文化行:跨文化的體驗 [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4.
[6]陳慧.留學生中國社會文化適應性的社會心理研究 [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6):135-142.
[7]明恩溥.中國人的素質(zhì) [M].北京:京華出版社,2002.
[8]趙家琎.當代澳大利亞社會與文化 [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9]費孝通.鄉(xiāng)土中國 [M].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