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占云
活血解毒湯治療消化性潰瘍120例
王占云
目的觀察活血解毒湯治療消化性潰瘍的臨床療效。方法將120例患者隨機分成2組各60例,治療組以活血解毒湯治療;對照組以奧美拉唑、阿莫西林、果膠鉍口服治療,療程均為6周,然后對兩組的患者繼續(xù)隨訪一年,并再次比較兩組同期的復發(fā)率。結果6周后臨床潰瘍愈合總有效率治療組為95.0%,對照組為73.3%,一年后治療組復發(fā)率為7.7%;對照組復發(fā)率為83.8%。2組比較無論潰瘍愈合總有效率還是潰瘍復發(fā)率差異均有顯著意義(P<0.01)。結論活血解毒湯治療消化性潰瘍療效顯著且復發(fā)率低。
消化性潰瘍;中藥治療;活血解毒湯;三聯(lián)療法
消化性潰瘍(PU)是最為常見的消化性疾病,以發(fā)病時間長、治療效果差、病情易復發(fā)為特征。臨床上治療方法甚多,自2008年6月~2009年6月,筆者臨床應用自擬活血解毒湯治療,取得較好療效,現(xiàn)作如下報道。
1.1 診斷標準 ①胃脘部疼痛,伴脹滿、噯氣、泛酸、惡心嘔吐等;②發(fā)病常與情志不暢、飲食不節(jié)、勞累、受寒等因素有關;③纖維胃鏡可見胃黏膜炎癥、潰瘍病變,無幽門梗阻或大出血;④6周內未接受過正規(guī)抗?jié)冎委煛?/p>
1.2 一般資料 全部120例均為本院門診患者,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60例,男47例,女13例;年齡17~64歲,平均(39±7.5)歲;病程2~19年,平均(6±2.1)年;其中GU25例,DU35例。對照組60例,男49例,女11例;年齡19~58歲,平均(38±6.9)歲;病程2~16年,平均(5±2.3)年;其中GU24例,DU36例。2組病例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療方法
1.3.1 治療組 予活血解毒湯。
活血解毒湯藥物組成:
三七15g,黃連12g,雞內金12g,白芍10g,公英10g,白及15g,赤石脂15g,香附12g,元胡15g,佛手10g,海螵蛸12g,枳殼30g,炙甘草6g。
涼水浸泡半小時后,水煎分服,一日三次溫服,一日一劑
隨癥加減:惡心、嘔吐重者加代赭石30g(先煎)、旋覆花15g(另包);泛酸加烏賊骨12g、制瓦楞子12g;口苦明顯加龍膽草9g,丹皮10g;胃脘悶脹加紫蘇10g、臺烏12g、厚樸12g;
1.3.2 對照組 運用國際通用的三聯(lián)療法,口服阿莫西林3粒,3次/日,果膠鉍3粒,4次/日,飯前半小時及睡前空腹口服;奧美拉唑20mg,2次/日。
1.4 療程 2組均6周為1個療程,3個療程后統(tǒng)計療效。
1.5 觀察項目 2組均于治療前、治療結束時、治療后1年分別做胃鏡檢查潰瘍病灶及黏膜變化情況。統(tǒng)計臨床療效及潰瘍病灶愈合率、復發(fā)率。
1.6 療效標準[1]痊愈:癥狀全部消除,胃鏡下潰瘍病灶愈合,病變黏膜恢復正常;顯效:癥狀全部消除,潰瘍病灶基本愈合,黏膜組織仍有輕度炎癥;有效:癥狀部分消除,潰瘍病灶愈合≥50%;無效:癥狀無改善,潰瘍病灶愈合<50%。胃鏡復查發(fā)現(xiàn)有活動性潰瘍者為復發(fā),余為未復發(fā)。
2.1 2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組60例,痊愈43例,占71.7%;顯效9例,占15.0%;有效5例,占8.3%;無效3例,占5.0%??傆行?5.0%。對照組60例,痊愈24例,占40.0%;顯效13例,占21.7%;有效7例,占11.7%;無效16例,占26.7%??傆行?3.3%。2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治療組臨床療效明顯高于對照組。
2.2 2組潰瘍病灶愈合及復發(fā)情況比較 治療組治療結束時潰瘍病灶愈合52例,愈合率86.7%;1年后復發(fā)4例,復發(fā)率7.7%。對照組治療結束時潰瘍病灶愈合37例,愈合率61.7%;1年后復發(fā)31例,復發(fā)率83.8%。治療組潰瘍病灶愈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而復發(fā)率明顯低于對照組,2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消化性潰瘍是一種慢性復發(fā)性潰瘍,約80%的潰瘍在1年內復發(fā),5年內復發(fā)率最高可達100%,避免復發(fā)是一項難題[2]。衡量潰瘍病治療藥物優(yōu)劣有5個標準,即止痛效果、潰瘍愈合速度、復發(fā)率、副作用、價格[3]。三聯(lián)療法時國際通用的治療潰瘍病的有效方法,目前在臨床得以廣泛應用,可以迅速清除幽門螺旋桿菌,抑制胃酸分泌,保護胃粘膜,從而促進潰瘍的愈合。兩組對比,活血解毒湯具有潰瘍愈合速度快,復發(fā)率低,未發(fā)現(xiàn)副作用,且價格低廉的優(yōu)勢。本方具有活血化瘀,消腫生肌,鎮(zhèn)吐止嘔,消積開胃的功效,方中海螵蛸咸、澀,既制酸止痛,又止血斂瘡;三七,白及收斂止血,消腫生??;蒲公英 黃連清熱解毒;延胡索、川楝子佛手行氣止痛;雞內化食消積;白芍、甘草滋陰揉肝,緩急止痛。醫(yī)學研究表明,海螵蛸制酸,保護胃黏膜[4];白及能止血、抗菌[4];蒲公英對胃潰瘍及胃黏膜損傷有保護性作用[4];川楝子、延胡索有非常顯著的治胃痛作用[4]。上藥合用,可以減輕黏膜炎癥,改善胃循環(huán),加速黏膜的修復,從而達到斂潰瘍、護胃膜、制胃酸、生新肌的綜合作用。故潰瘍能迅速愈合,且愈合后不易復發(fā)。同時還要消除潰瘍病的誘因,調情志,節(jié)飲食,慎起居,勿妄勞作,忌食辛、硬食物,不飲酒、吸煙等,也可預防和減少消化性潰瘍的復發(fā)。
[1]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6.
[2]陳灝珠.實用內科學[M].10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1570-1579.
[3]鄭芝田.消化性潰瘍的研究現(xiàn)狀[J].中華消化雜志,1982,2(3):125-127.
[4]郭蘭忠.現(xiàn)代實用中藥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9:974,517,179,451.
10.3969/j.issn.1009-4393.2010.13.132
122400 遼寧省建平縣醫(yī)院 (王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