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 琦 執(zhí)教
■袁曉東 評析
讓美在古詩教學中升華
——《舟夜書所見》教學設計、反思與評析
■童 琦 執(zhí)教
■袁曉東 評析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體會詩人所描繪的河上夜晚的迷人情景,陶冶愛美情趣,培養(yǎng)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2.理解詞句意思了解古詩敘述的內(nèi)容,想象美景。3.背誦課文、默寫課文。
教學重難點:在朗讀詩句中進入情境,有感情朗讀。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1.板書課題。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清代詩人査慎行經(jīng)常暢游于山水之間。他飽覽過無數(shù)奇觀異景。一個寧靜的夜晚,游玩了一天的他獨自坐在船上休息,沒想到卻被此時河上美景深深吸引。他不禁詩興大發(fā),提筆寫下(板書)——舟夜書所見。
2.解讀詩題。
3.齊讀課題。
4.師配樂范讀。
1.輕聲讀詩(齊讀,同桌互讀)并校正讀音。
2.點名讀及全班齊讀,鞏固字音。
3.全班齊讀。
1.學生再讀詩并自由想象。
2.師范讀,學生聽讀想象(配樂)。
3.同位互說詩意。
師:同學們說的非常帶勁!有位小朋友看到書上為這首詩畫了一幅畫,他也忍不住按照自己的理解畫了一幅,我把畫帶來了,你們來看看!
1.CAI:出示畫面,提出問題。
2.小組討論,師巡視指導。理解第一句: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重點理解“月黑”、“孤光”、“一點螢”。
3.指導朗讀。
指導理解第二句:“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
1.指名讀詩(配樂,全過程)。
2.全班配樂吟誦。
1.教師推薦一首描寫夜景的詩《楓橋夜泊》,并共同欣賞學生收集的夜景詩。
2.布置拓展作業(yè)。
【板書設計】(略)
【課堂實錄】
一、創(chuàng)設情境,解讀詩題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清代詩人查慎行經(jīng)常暢游于山水之間。他飽覽過無數(shù)奇觀異景。一個寧靜的夜晚,游玩了一天的他獨自坐在船上休息,沒想到卻被此時河上美景深深吸引。他不禁詩興大發(fā),提筆寫下——
(板書課題:舟夜書所見)
師:聽了老師的介紹,同學們也預習了,你們知道詩人坐在船上寫下的是什么嗎?
生:看到的美景。
師:是什么時候的景色呢?
生:是在夜晚看到的景色。
師:對,夜晚詩人坐在船上寫下了美景。來,一起讀讀詩題。(齊讀課題、范讀)
師:這是怎樣一幅迷人的景致?。∫股?,詩人陶醉了,口中不覺吟道……(配樂)
二、讀準讀順,過好語言關
師:想去看看這美景嗎?走,讓我們到詩中去感受吧!打開書,輕聲讀讀詩,注意把生字讀準。(生自讀)
師:讀給同桌聽聽,字沒讀準幫她糾正過來。(同位互讀)
師:誰愿意第一個試試讀給我們聽聽。(指一生讀詩)
師:老師聽清楚了,“螢”“簇”你讀得真準。還有誰來讀讀?(再指名一生讀)
師:不僅讀得準,還讀得非常流暢,大家一起來讀讀。(全班齊讀)
三、營造氛圍,體驗情感美
師:詩人此時正被這河上美景深深吸引,同學們現(xiàn)在再讀讀詩,邊讀邊想象,好嗎?
生(齊答):好?。ㄉ宰x想象)
師學法指導,再讀、范讀、想象(配樂)。
師:看到了嗎?
生:看到了。
師:大家都陶醉其中了,把你看到的景象說給同桌聽聽。
四、以畫為媒,感悟語言美
師:同學們說得非常帶勁!有位小朋友看到書上為這首詩畫了一幅畫,他也忍不住按照自己的理解畫了一幅,我把畫帶來了,你們來看看!(CAI:出示畫面)
師:看!這就是她的畫。她把詩人描繪的景象畫出來了嗎?
生(爭先恐后):“畫出來了!”“沒有畫出來!”
師:有的說畫出來了,有的說沒有畫出來,要有理由告訴我。這樣吧,大家讀讀詩,看看畫,書上的插圖也可以瞧瞧,把你的想法說給小組的同學聽聽。(小組討論,師巡視指導)
師:誰第一個發(fā)表你的見解。
教師指導理解第一句: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
生:詩中寫“月黑”,月亮應該是被烏云遮住了。但畫里出現(xiàn)了月亮,畫錯了。
師:你們同意嗎?(同意)你真會讀書。哦,詩中寫“月黑”,原來是一個漆黑的、沒有月亮的夜晚呀!(師相機板書:月黑)
師:來,我們就讓月亮躲進云層吧! (CAI:師操作隱去月亮)
師:說得好!老師就請你來讀讀這句吧!(生讀)
師:月黑……瞧,連月亮都不忍心打破這夜的寂靜呢。你讀得真好!還有誰讓我體會這是一個寂靜的無月的夜晚。(再指名讀)
師:這么寧靜的夜晚,瞧,岸邊還有點點燈火呢!是這樣的嗎?(紛紛舉手)大家都有意見了,誰來說說?
生:應該把房子里的燈光都去掉,因為書上說“孤光一點螢”,只有船上一點光,是“孤光”。
師:你抓住了“孤光”,原來詩人看到的只有小船上的一盞漁燈。難怪詩人稱它為“孤光”。(板書:孤光)
那你們還從哪知道是一盞漁燈呢?
生:“月黑見漁燈”,漆黑的夜晚就只有一盞漁燈。
師:是的,這句話看得出來。還有一個地方呢?(全班舉手,齊說:一點螢)
師:不明白,是一只螢火蟲飛到河面上來了?你怎么說“一點螢”就是一盞漁燈?
生:“一點螢”就是一點點燈光。如果很多燈的話,燈光就很亮了。
師:哦,難怪說—點“螢”,是什么?
生:就是像螢火蟲那么小。
師:聽她這么一說我突然明白了,原來那盞漁燈的光太弱了,就像螢火蟲的光似的。好,我們來一起看一看。(板書:一點螢)
(CAI:隱去岸邊燈光)
師:剛才是你說的,就請你來讀讀這句話好嗎?(指名剛才發(fā)言的學生讀第一句話)
師:是啊,漁燈的光是多么微弱啊!“孤光一點螢”誰再來試試?(再指名讀,并指導讀“見”)
師:我感受到了。那盞漁燈的光太微弱了。天地一片漆黑,只有孤零零的一盞漁燈靜靜地映在河面上。它的光雖然微弱但在漆黑的夜晚卻顯得特別明亮。難怪詩人說“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能把這樣的景象讀出來嗎?自己試試讀讀吧!(學生自讀)
師:誰來試試?(指名一生讀)
師評:你瞧,那盞漁燈在黑夜里放射它的光芒呢?你能讓我瞧見它嗎?你再試試。我閉上眼睛了,要讓我看到哦。(生再讀)
師:看到了一點,但是還是太微弱了。還有誰讓我看到?(再指名讀)
師:真美,那盞漁燈就像小精靈似的,誰再讓我體會?(再指名讀)
師:老師想跟你一起讀好嗎?(師生齊讀)
師:誰再來試試?這樣,老師請這個小組的同學一起來好嗎?(一四人小組讀)
師:請男孩來讀。(男生讀)
師:女孩也不示弱,我們在腦海里想象這盞在黑夜里閃閃發(fā)光的漁燈。(女生讀)
師:小小的漁火雖然微弱,但在詩人看來,真是……(接讀“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
師:來,讓我們閉上眼睛,邊吟誦邊想象。(全體配樂齊讀)
五、放飛想象,領悟意境美
指導第二句:“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
師:這時,一陣微風吹來,河面起風了……看看這幅畫,你還想說什么?
生:我想說光還不夠,因為詩中第四行說:傲作滿河星”應該滿河都是星星,但它沒有。
師:我不明白為什么要畫滿河星,你從哪知道?
生:第二句。
師:那你給大家讀讀吧。(生讀第二句)
師:讀得好,你怎么體會的呢?
生描述:那微風把河面吹起了層層波浪,那波浪把一點螢光吹散了,就……(說不下去了)
師:沒關系,誰來幫他接著描述。
生:后來,燈光散開了,就像一顆顆小星星。
(板書:散作滿河星)
師:你們的意思我明白了,但小朋友沒有畫出來啊,怎么辦呢?……他沒有畫,我們可以閉上眼睛去想象啊。(師配樂范讀第二句,生閉眼想象)
師:你們看到什么了?把你看到的美美地說給大家聽聽。
生:漁燈的影子映在河面上,微風一吹,把燈光吹散了,就像漫天的小星星。
生:微風吹來,水面泛起了層層波浪,漁船上的漁燈照在河面上,波浪吹散開來就像滿天的星星。
師:想看嗎?
生:想。
師:微風拂過,那倒映在河面上的一點漁火呀,一下子被細浪攪碎了,散向遠方,河面的燈光好像漫天的星星向我們眨眼呢。你們能把看到的景象讀出來嗎?同桌之間試著讀讀這句。(同位互讀)
師:誰試試?(指名讀)
師:我看到浪了,也感覺到風了,只可惜星星太少了,誰讓我看到多一點的星星。(再指名讀)
師:他試圖讓我看到更多的星星,糾正一個字音‘傲”,第四聲。請你再來讀讀。(再讀)
師:這回看到的星星多了,還有誰能讓我看到滿河的星星。(指名讀)
師:風吹起來了,浪涌起來了,滿河的星星在跳動。真美!還有誰讓我感受到美?(再指名讀)
師:讀得真好。誰跟她一起讀?我們一起讀。(全班齊讀)
師:那點點像螢火一樣的漁燈在風的吹動下,散開成滿河的星星。(板書:散作滿河星)
師:是啊,在詩人的眼中,滿河的燈光如同星星閃動,那么在你的眼中像什么?
生:像星星撲通一下跳到水里了。
師:表揚你的想象力,是撲通一下,一下嗎?
生:是全部星星都跳到河里去了。
師:是啊,銀河里的星星都鉆到河里了,金光閃耀啊!還像什么?
生:星星都跳到河里去洗澡了。
生:滿河的星星像無數(shù)金子掉到水里了。
師:糾正一點,是滿河燈光像金子,多漂亮啊!
生:就像螢火蟲跳到水里戲水。
師:一只?兩只?
生:是無數(shù)只!
師:同學們的想象力真豐富啊!如果你們來寫,絕對不亞于詩人。來,讓我們閉上眼睛,邊想象邊吟誦。(全班配樂齊讀)
六、悅納語言,傾吐心語
師:經(jīng)過我們的想象,這幅畫面就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了???,夜深了,岸邊農(nóng)戶家的燈火熄滅了,只剩下一盞漁燈,起風了,漁火隨風搖晃,滿河的燈光閃動。來,請—個同學讀詩助興吧?。ㄖ该x詩,配樂)
師:讀得真好,誰能看著畫面吟誦?
師:我們都陶醉了!甚至有些同學揚起手做動作一起配合。讓我們站起來隨著畫面一起吟誦吧!(全班配樂吟誦)
七、拓展實踐,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美
師:現(xiàn)在老師還要給大家推薦一首描寫夜景的詩,看看這首《楓橋夜泊》。(CAI:出示詩句)
師:你們還收集了哪些描寫夜景的詩,讓我們一同欣賞。(指名兩生吟誦)
師:今天我們學習的這首詩特別美,老師要給大家布置一個很有意思的作業(yè)。(音樂)大家都很喜歡這首詩,那就用喜歡的方式表達對這首詩的喜愛吧。可以畫一畫,也可以說一說,甚至為它譜上曲子唱一唱。咱們武漢的夜晚越來越美了,看看江灘,看看長江大橋,嘗試著去寫寫武漢的夜景,如果你有興趣可以像小詩人一樣寫首小詩。這幅畫可以拿回家,貼在你的床頭或送給你的親朋好友。
【課后反思】
《舟夜書所見》是清代詩人查慎行的一首夜景詩,詩人把夜晚河面上由靜到動,漁燈倒影“散作滿河星”的神奇、美妙的畫面濃縮在短短的20個字中,字里行間洋溢著對大自然美麗景色的贊美。如何讓學生領略語言文字之美,感悟精神之美,體驗詩人表達的藝術匠心,獲取詩人展現(xiàn)美的那些形象和情感?如何讓學生經(jīng)歷知識學習的過程,并在體驗學習的過程中受到美的熏陶?我嘗試了“以畫為媒,激發(fā)想象,讀中悟情”的特色教學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營造氛圍,體驗情感美
不論是開課,還是在多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我以情化講的語言貫穿始終,把詩句的意境進行拓展性描述,努力創(chuàng)設出一個個具體生動的情境。我借助音樂形象,在恰當?shù)臅r候去渲染,課堂上適時響起的悠揚的古箏音樂一次又一次地觸發(fā)著學生的情感體驗,使他們在音樂的熏陶下感受到語言文字的動人魅力。我借助圖畫,讓學生在看圖中聯(lián)想到語言文字所描繪的畫面,使學生從有限的畫面上感受到畫中情,聆聽到畫中音,激發(fā)了學生的情感思維,讓學生領會到詩中的意境美。
二、以畫為媒,感悟語言美
我們?nèi)绾渭茉O一座溝通學生與文本的橋梁,不再支離破碎地去讀古人的詩詞,而是整體地去感受詩中的語言文字,與詩人進行情感的溝通呢?我借用了一幅與詩意不吻合的畫面,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讀、觀察、思考等探究活動去獲得對語言的感悟。學生自主的對古詩進行品賞,這時從詩中獲取的原有信息與他們從畫上看到的產(chǎn)生了激烈的碰撞。學生通過自己的讀書、看畫、討論、思考,體會了“月黑、見、孤光、一點螢”并出現(xiàn)了一幅“漆黑的夜空下一盞漁燈靜靜地映在河面上”的畫面,這樣不必去解釋文字,學生就能在自讀中揣摩詩意,在研讀中領悟語言,在引讀、導讀、議讀中品味語言,在誦讀中提升語言。
三、放飛想象,領悟意境美
第二句中“風簇浪”、“滿河星”的動態(tài)景觀促使我嘗試拓展學生的想象空間,希望學生進一步在想象中感悟語言。一句“你們看到什么了?”激發(fā)了學生的情感,想象的翅膀就被迅即展開。學生閉眼描繪“心畫”,建立語像,我因勢利導:詩人眼中滿河的燈光如同星星閃動,那么在你的眼中像什么呢?充滿創(chuàng)意的語言從孩子們的嘴里蹦出。學生在想象中身臨其境,心有感悟,讀的時候也充滿感情。這時的讀是用心的讀,有所感悟、有所體會的讀。一遍又一遍地吟誦品出了味,悟出了情,理解了語言,也悅納了語言。漸漸地,古詩語言如同已出,吟誦如吐心語,學生便開始與詩人一道共同抒發(fā)對大自然美麗景色的贊美。
四、拓展實踐,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美
我在課前發(fā)動學生收集有關詩篇,學生們興趣盎然,紛紛通過咨詢家長、查閱書報去搜尋。上課時,孩子們爭先恐后,一首首意境悠遠的古詩誦讀得有滋有味。學完課文后,我設計了一組實踐題,讓孩子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受:或乘興作畫,將詩句變成一幅風景畫,再現(xiàn)意境,從中受到美的熏陶;或激情吟誦,體會詩的意境和詩人的感情;或賦詩寫文,描寫情境,抒發(fā)胸臆;或譜曲吟唱……學生們量體裁衣,交上來的作業(yè)各具特色,充分展示了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他們不僅理解了語言,感悟了美,還創(chuàng)造了美。
古詩是中華文化的沉沉載體,古詩的教學更應注重對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把文學藝術的珍貴雨露浸潤到學生靈魂深處,使學生習染文人氣韻,詩人氣質,使其情思情趣越來越豐盈和高雅,這種境界正是我們不斷追求的目標。
【專家點評】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diào)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關注學生獲得知識、形成能力的過程與方法,重視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諸方面的熏陶、感染。古詩的教學如何讓學生經(jīng)歷知識學習的過程,并在體驗學習的過程中受到美的熏陶?這節(jié)課作了有益的嘗試。
一、打破常規(guī),改革古詩教學的課堂結構
《舟夜書所見》描寫了作者所看見的漁燈之光散入河面,被波浪蕩漾開來,仿佛滿河都是星光的奇異景象。由于學生年齡較小,他們對詩中所描寫的美境感性認識較少,理解不易到位。于是,教師借用了一幅與詩意不吻合的畫面,以此為線索串聯(lián)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與語言文字比較閱讀,把畫面想象得更豐富、更形象。畫面由不吻合到吻合的過程就是學生觀察、思考、品味等自主探究活動的過程。這種“以畫為媒,激發(fā)想象,讀中悟情”的特色教學方法,改變了古詩教學由老師牽引著學生,逐字逐句串講詩意的傳統(tǒng)做法,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創(chuàng)設情境,實現(xiàn)古詩感悟模式的突破
古詩教學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對古詩語言所蘊含的形象美、意境美有所感悟和體驗,從點滴文字中去感受中華文化的深遠。教學中,教師努力營建積極的情感氛圍,在多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或用動情的語言描述,或借助音樂形象渲染,或借助圖畫將抽象的語言文字具體化、形象化、美感化,努力創(chuàng)設出一個個具體生動的情境。如感悟“月黑”的意境時教師引導:你看,連月亮都不忍心打破這夜的寂靜呢,咱們可不要打擾呀,你再試著讀一讀!再如生讀“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時,教師說:我看到了,風吹起來了,滿河的燈光就像星星在跳動,真美啊,你帶著大家讀讀好嗎?課堂上,隨著情感的變化,學生們被深深吸引住了,整個人,整個思維仿佛跟隨詩人來到河邊,與詩人共享“一點螢”散作“滿河星”的驚喜之情。
三、拓展延伸,加強課堂與生活的結合
在精讀一首詩后,再拓展讀其他幾首詩,能有效地訓練學生的語感,提高語言文字的欣賞感受能力,受到美的熏陶。教師在課堂上啟發(fā)學生互相交流查閱資料的收獲,不但擴大了學生的視野,增長了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了學生搜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這對學生終生有益。它打破了課內(nèi)外的界限,擴展了學生的課外閱讀,很好地實現(xiàn)了課堂教學與學生生活的溝通。
(作者單位:童琦武漢市江漢區(qū)黃陂街小學袁曉東武漢市江漢區(qū)小學教研室)
責任編輯 廖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