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賽強 (長江大學體育學院,湖北荊州434023)
一個健全的人不僅應該有生理健康,而且應該有心理健康。然而目前高校大學生的心理疾病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據報道,在全國范圍內抽查18.6萬名大學生的結果表明,20.13%的學生有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其中男生比女生的比例高[1]。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已嚴重影響其成長,解決該問題已迫在眉睫。高校體育活動可以讓大學生從運動中得到精神上的愉悅,緩解因學習任務的繁重所帶來的心理壓力,從而促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為此,筆者對高校體育活動和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關系進行了探討。
進入大學的新生面對陌生的環(huán)境,常常感到人際交往的困惑。人際交往的困難常常使許多學生把自己封閉起來,變得越來越壓抑。不少學生雖然表面上整天在人群中周旋,但內心卻異常孤獨。有的因找不到知心朋友而焦急,有的為不被理解而煩惱。因人際關系問題而引起情緒波動現(xiàn)象十分普遍,女生更為明顯。在女生的心理障礙問題上,人際敏感居首位[2]。
大學生已進入青春期的中后期,他們精力旺盛,能較好地適應外部環(huán)境的變化。另一方面,這一時期大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也具有不穩(wěn)定性和可塑性。學業(yè)的重壓、擇業(yè)的競爭和挫敗、消費上的盲目攀比、甚至戀愛過程中的煩惱,無一不使大學生產生焦慮困惑、情緒波動、抑郁緊張、失去自信、消極自卑、性格孤僻和心理失衡。這些不良的情緒反應對他們的身體成長影響巨大。
在大學生參與的體育活動中,經常進行籃、排、足球以及接力跑、拔河等集體項目的鍛煉,在對抗性比賽的過程中會讓人慢慢地改變孤僻的習性,逐步適應與同伴的交往,團結互助。參加游泳、溜冰、單雙杠、跳馬等項目的運動,則會使學生在運動中不斷地克服害怕摔倒等膽怯心理,以勇敢無畏的精神去戰(zhàn)勝困難,越過障礙,克服和消除靦腆、膽怯和自卑的心理障礙。參加乒乓球、網球、羽毛球、跨欄、跳高和跳遠等活動,可克服優(yōu)柔寡斷的心理障礙,經常鍛煉后會變得堅強、果斷。下棋、打太極拳、氣功等運動項目對調節(jié)神經活動、克服急躁沖動等大有益處[3]。
高校體育課與其他學科相比,其實踐性十分明顯。在體育課教學活動中,師生之間以及學生之間相互合作,可增進相互了解,有利于改善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的人際關系。學生為了學習和掌握運動技術和技能,不僅需要自身的努力,更需要教師和同學的理解與友愛。當進行難度較大的器械練習時,學生往往會產生懼怕心理,教師可采用諸如點頭示意的恰當表情動作,運用 “膽大者帶膽小者練習”等暗示教學法,從而消除和緩解學生過度緊張焦慮的不良心理[3]。
體育競賽活動對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當學校 (或系班)組織體育比賽時,可以看到同班同級乃至不同系科的學生,可以拋開平時的怨恨和隔閡,一起為本年級或本班級鼓勁加油。對參與比賽的學生來說,通過努力拼搏為集體爭得榮譽,對于增強自信心、克服自卑等心理障礙有不可替代的功效[4]。
1)在新生入學教育周進行心理衛(wèi)生教育,使其了解到大學生活中將會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可能產生的心理困擾,從而有面對現(xiàn)實的心理準備??梢杂杏媱?、有步驟地開展 “大學生生理和心理特征”、“科學用腦”、“應激與健康”、“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等講座,讓學生掌握消除心理壓力等自我心理保健的科學知識。
2)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體育活動,充分發(fā)揮體育在健身、健心的作用??梢越M織許多不同內容和形式的體育活動,如撥河、登山和越野跑等集體活動,這樣可以充實大學生的業(yè)余生活,陶冶學生的情操,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3)由于體育競賽活動對改善大學生的心理素質有重要作用,相關部門要把體育競賽活動作為一種業(yè)余文化在高校積極推廣。
[1]宋維真.應重視大中學生的心理衛(wèi)生 [J].人民教育,1991,(1):55~57.
[2]邵清秀.非專業(yè)女大學生在體育課中心理障礙的產生及克服[J].教育科學,1990,(10):13~14.
[3]裴云奇.克服心理缺陷的體育鍛煉方法[J].青年心理咨詢,1992,(4):33~34.
[4]陳明.大學生的體育競賽心理 [J].大眾心理學,1992,(5):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