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婷
(陜西師范大學 歷史文化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2)
古代中朝兩國的交往歷來就是中國古代對外關系成功的典范,它們建立的宗藩關系長達十二個世紀①。在這期間,雙方使者不僅是政治使命的執(zhí)行者,更是經(jīng)濟、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為當時的對外關系和社會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不僅僅如此,他們還撰寫異國見聞和出使經(jīng)過,留下了許多有關對方國家的珍貴史料。韓國方面,較為著名的有在唐土14年的崔致遠所撰的《桂苑筆耕集》和明清使者的朝天錄、燕行錄②。中國方面,使人們不僅把撰寫使記作為自己的使命,還力圖更直觀地反映朝半島的山川景色、風土人情、禮儀制度等等,因此,他們往往采用圖經(jīng)的形式撰寫。北宋徐兢的《宣和奉使高麗圖經(jīng)》就是這方面的代表作,可惜在流傳中圖佚僅存文。目前,保存完好的圖經(jīng)僅存清人阿克敦的《奉使圖》。《奉使圖》是1999年中央民族大學韓國文化研究所的黃有福教授發(fā)現(xiàn)的,之后他重新標注整理,由遼寧民族出版社出版,并于當年在《當代韓國》冬季號上發(fā)表了《清朝阿克敦〈奉使圖〉初探》介紹了《奉使圖》的編者及其歷史價值。這引起韓國學者的極大關注,紛紛對它投入研究,并于2000年由韓國暻園大學亞細亞文化研究和中國中央民族大學韓國文化研究所共同編輯出版的《亞細亞文化研究》第四輯中發(fā)表了首批研究成果③。但此后的《奉使圖》研究似乎被冷卻,國內(nèi)僅有2005年北華大學東亞歷史與文化研究中心的廉松心博士發(fā)表的關于《〈奉使圖〉概況及史料價值的研究》和2007年韓國外國語大學李永成教授的《〈奉使圖〉與〈東游集〉及鄭玙等問題的考辨》。本稿以前人著述為基礎,對《奉使圖》的編撰目的及成書過程和其圖的價值做進一步探討,以就教于諸師友方家。
《奉使圖》現(xiàn)收藏于中國民族圖書館善本部,分圖、文兩冊。據(jù)黃有福教授所說,圖冊上下長 46.5厘米、左右寬29厘米、厚4.2厘米;文冊規(guī)格與圖冊相同,只是厚度稍差3.8厘米。封面用錦緞裝裱的馬糞紙制作,錦緞顏色為淺墨綠色,間有白色、桔黃色、咖啡色組成的花紋。筆者所見雖為2003年北京圖書館所編的《使朝鮮錄》叢書中的影印本,雖非原本,但仍可觀其大貌。
《奉使圖》所著編者為阿克敦。阿克敦(1685-1756年),字沖和,《清史稿》所記為仲和,章佳氏,滿洲正南旗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進士,仕途并非坦蕩,曾兩度被革職并“擬監(jiān)后斬”,但仍能化險為夷,官至相國,是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重臣。他曾于康熙五十六年(朝肅宗四十三年,1717)、康熙五十七年(朝肅宗四十四年,1718)、康熙六十一年(朝景宗二年,1722)、雍正三年(朝英祖元年,1725)四次出使朝鮮。在第四次出使回來后不久,阿克敦便完成了《奉使圖》,于當年六月將其裝訂成冊[1,p82]。
《奉使圖》分為圖、文兩冊。圖冊由余敏中、鄒一桂、介福、董邦達等四人的序詩和王澍的書名題及二十幅圖組成。在這二十幅圖中,第一幅為阿克敦在京的畫像,第二幅為鳳凰山(今遼寧鳳城縣境內(nèi))的風景圖,其余十八幅是關于朝鮮的圖畫,其中有兩幅渡鴨綠江的往來圖,五幅朝鮮風景圖,五幅迎使冊封禮儀圖,六幅清史臣行使圖。同時,阿克敦將四次出使朝鮮途中所寫的二十八首詩,分別題寫在二十幅畫中,并在詩后附有“可敦”簽字和“阿克敦”、“立恒”、“南村”等印章落款,另外,每幅畫上還都有一塊極小的“鄭玙”印章。由于阿克敦本人的資料中只字未提他會作畫,所以黃有福教授認定鄭玙是阿克敦四使朝鮮時隨行的無名畫工,是二十幅畫的作者,“至少以某種形式參與了二十幅畫的繪制過程”[1,p84]。筆者也認同鄭是二十幅畫的作者,或參與了畫的繪制,但不認為鄭曾四次隨阿克敦出使朝鮮,至少不是每次都隨行。據(jù)朝鮮《承政院日記》第五八九冊,英祖元年乙巳三月望后條記載,阿克敦第四次出使朝鮮時曾向畫工索取過命題畫?!坝忠杂佣急O(jiān)言啟曰:差備譯官來言,副敕書出小紙,以曾前敕行時,例有屏風求請之事矣。今番則除卻例給屏風,以紙本畫出六件圖。而山水八張則以半真彩畫出,方外圖一張、畫僧道寺觀漁圖一張、畫江河舟楫圖一張、畫山川林木耕圖一張、畫水田牛犬男婦小兒讀圖一張、畫屋舍花木文人制服以真彩畫出,而必以善手寫畫以給?!鄙纤畧D、方外圖、僧道寺、江河舟楫、山川林木、耕作圖等等,這些都是《奉使圖》中出現(xiàn)的內(nèi)容。可以肯定,此時阿克敦已經(jīng)為作《奉使圖》而準備,并開始設計每幅圖的場景。如果此時他的同行中有畫工,或他曾有畫工同行去過朝鮮,他當創(chuàng)造條件讓兩國畫工交流,可今日所見并無這方面的史料。另外,《奉使圖》與阿克敦所開的單子如此吻合,也證明了作圖的畫工對朝鮮并不怎么了解,而只能按照并不善畫的熟悉朝鮮情況的阿克敦的構思作畫。許是素材不夠,他也只能作阿克敦本人在京的畫像和遼寧鳳凰山的景色。
阿克敦為何要編《奉使圖》呢?這就不能不提《東游集》,李永成教授在他的論述中詳細地說明《奉使圖》是從《東游集》而來?!稏|游集》是阿克敦從前三次出使朝鮮的詩稿中選出的,本來只供蔣衡書法,后隨著影響的進一步擴大,阿克敦才在第四次出使時準備作畫素材,并在歸國后請鄭玙完成[2,p22]。鄭玙的生平資料至今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有關記載,他生活的時代距今僅二三百年,如果是一代名流畫家,對于汗牛充棟的清史資料而言,不可能沒有任何文字記載。雍正元年(1723),阿克敦兼翰林院掌院學士,充《圣祖實錄》副總裁,充《國史》及《會典》副總裁[3,p卷481]。他此時一定結交不少文人學士,其中當然也有善畫的名家,他為何要讓無名的鄭玙作畫呢?有兩種可能:第一,鄭玙曾到過朝鮮,對朝鮮有一定的了解,便于溝通,阿可敦可以將自己的經(jīng)歷更真實地讓畫匠表現(xiàn)出來,這與前面所述并不矛盾,前所述只是為證明鄭玙并非四次出使朝鮮;第二,阿克敦對圖的要求并不高,只是為他所作的二十八首詩配的插圖。清時的詩歌隨圖不及唐宋,但相對于明朝已有一定的復興,從《紅樓夢》中的詩詞就可見一斑。阿克敦喜歡詩并作了不少詩,在第四次出使前,他的《東游集》中的二十首詩已經(jīng)廣為流傳,他要出配有插圖的精裝版的詩集也是不足為怪的,可能是后來仕途的影響,使此愿望沒有實現(xiàn)。
除了二十幅畫及詩之外,圖冊前還有于敏中、鄒一桂、介福、董邦達等四人的序詩和王澍的書名題?!斗钍箞D》的書名題字時間明確寫的是雍正三(1725)年十二月四日,而它裝裱成冊是在雍正三年的六月。于敏中是乾隆進士,官至文化殿大學士、文淵閣領事,他為阿克敦的詩作了和韻詩,落款是“恭和相國大老夫子大人元韻,呈請誨定”[4,p475]。鄒一桂和董邦達是雍正和乾隆時期的著名畫家,他們?yōu)椤斗钍箞D》題寫序詩,落款分別是“沖和老師相大人訓正”、“題奉相國大司寇誨正”[4,p478]。從這些落款分析,他們的題寫時間應在阿克敦領協(xié)大學士的乾隆十三年(1748)年和他去世前的乾隆二十一(1756)年之間。介福查不到他的生平資料,但他的詩夾在鄒、董之間,應該和他們是同一時期??梢?,書名的題字是在書裝裱成冊的半年后所題,序詩是在它裝裱成冊之后的二十四年到三十年之間才寫在畫冊的扉頁上的。
文冊包括包括史貽直、錢維城、陳大倫、彭邦疇、陳世倌、蔣溥、劉統(tǒng)勛、文恭公、英和、錢陳群、梁詩正、德齡、沈德潛、錫縝、鄂禮、長白存耆等十六人的幅詩和跋文。這些詩文有些注明日期,有些沒有,但根據(jù)他們的落款和主要活動時期,可以推測這些詩題寫的時間是1752年至1881年之間。
綜上所述,《奉使圖》是阿克敦為他出使朝鮮所做的二十八首詩所做的插圖本的詩集,在裝裱成冊時僅有鄭玙所繪的二十幅圖及其阿克敦在每幅圖上的題詩。在流傳中,人們肯定其圖的價值,半年后當時著名書法家為其題名《奉使圖》。二三十年后,當阿克敦官至相國時,當時著名文人畫家在它裝訂后前面的空白頁上題詩做跋,成為今日所見之圖冊。此后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其特殊的價值,紛紛為它題詩,所以就另行裝訂一本成為今日所見之文冊。
《奉使圖》的圖是研究18世紀前期清與朝鮮的政治與外交關系史的獨一無二的形象資料。該圖既有清史臣在朝鮮境內(nèi)入與歸的沿途見聞,又有清使冊封朝鮮英祖王的全過程,是一卷完整的清使入朝冊封圖。早在大清建國的當年(1636),皇太極就代領數(shù)萬大軍入侵朝鮮,迫使朝鮮王與之訂立屈辱的“丁丑條約”,雙方確立了宗藩關系。由于當時的軍事需要,清廷對朝鮮歲貢的要求是具有掠奪性的。據(jù)《清太宗實錄》記載,清崇德四年十月(1639)李朝的第一次歲幣是:“黃金百兩,白金千兩,棉綢二千疋,各色布萬二千疋,五爪龍席四條,各色花席四十條,豹、鹿、獺、青黍(鼠)等皮共九百張,水牛角二百對,上等腰刀二十六口,順刀二十口,蘇木二百斤,胡椒一石,茶千包,大小紙張二千五百卷,米萬包?!盵5,p14-15]這更加深了兩國的矛盾,朝鮮有二心也是不足怪的。清朝入主中原之后,繼承儒家的統(tǒng)治思想,也逐漸重視大一統(tǒng)下藩屬國的政治意義,努力改變與朝鮮的關系,主要方式一是大量裁減歲幣,二就是加強兩國聯(lián)系。阿克敦的幾次出使恰是在這樣的轉(zhuǎn)折期,由此他注意觀察朝鮮官民的神態(tài)及言行,留下了“蹊轉(zhuǎn)雙旌無仰視,路人伏地意尤恭”(第五幅)的詩句。同時,圖中還畫有對清使恭順的朝鮮國王、官員和人民。這和目前史學界認為的朝鮮王朝對清朝有鄙視的態(tài)度有所不同。
“粗通言語效中華,官是鴻臚古大加。人意未能全解識,有時書代數(shù)行斜?!保ǖ诰欧蛟姡┱f明了兩國共同的漢字文化圈,以及兩國使臣交流時筆談的交流方式。二十幅圖中,共有十八幅有人物,除阿克敦的畫像和鳳凰山圖外,十六幅有朝鮮人物。這十六圖反映了漢文化對朝鮮的長久影響,迎送使者的禮儀由漢的禮儀為基礎,宮廷表演的舞蹈有唐的風韻,雜戲表演又好似在宋的街頭,服飾民間穿漢服,官方穿明服。
阿克敦注重觀察和收集朝鮮的風俗民情,為研究18世紀初朝鮮社會生活、歷史與風俗提供了許多寶貴的鏡頭。二十幅圖除兩幅在中國外,在朝的十八幅圖中有十六幅繪有山,確切地反映了朝鮮半島多山地的情況。第六幅圖是有關農(nóng)耕的圖,第十三幅是漁民撒網(wǎng)的圖,這些說明當時主要兩大產(chǎn)業(yè)是耕種和捕魚。他還以旁觀者的眼光觀察當時人們的風俗習慣,既有民間盛行的山臺儺禮(第七幅),又有宮廷舞蹈(第十八幅)。第四幅的序詩“朝鮮好鬼,而不重(僧、道)二氏,春秋祀著唯孔子、關帝而已?!庇涗浟顺r王朝重儒輕佛、道的政策和民間盛行巫術的情況。
此外,還有第七幅儺禮戲和第九幅、第十四幅的太極圖對韓國演戲史和國旗史都有所改寫,其價值已被多次論述,不再重述。
《奉使圖》是編者阿克敦的詩集,因其配有圖而逐漸受世人重視,圖冊和文冊的附詩和跋,都是其裝裱之后另加的。《奉使圖》中的圖對研究18世紀前期朝鮮社會生活、清與朝關系和中華文化對朝鮮的影響具有重要價值。對于后來所附的詩文,由于涉及者眾多及筆者書法和文學造詣所限,故沒有涉及,但它們同樣具有重要的價值,期盼更多的人研究及利用《奉使圖》,使它的價值得到進一步發(fā)掘與利用。
[注釋]
① 朝貢冊封的宗藩關系應從唐對統(tǒng)一新羅的冊封到1876年朝日《江華條約》的簽訂,朝鮮淪為日本殖民地止。
② 朝鮮對明朝的使行稱“朝天”,對夷狄的清朝使稱“燕行”。
③ 金源模“關于奉使圖的太極圖形旗”,黃有?!胺钍箞D成書始末”,李英“奉使圖中所見的建筑研究”,趙孝淑“奉使圖中所見的服飾研究”,史真實“奉使圖中所見的山臺禮的演出形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