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晁迥的莊學(xué)思想

2010-02-16 22:18肖海燕
周口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 2010年1期
關(guān)鍵詞:心性虛空莊子

肖海燕

論晁迥的莊學(xué)思想

肖海燕

(華中師范大學(xué)歷史文化學(xué)院,湖北武漢430079)

在儒、道、釋三教合流的思想背景下,以莊學(xué)為中心調(diào)和儒、道、釋,成為宋代莊學(xué)的重要特點之一。晁迥不僅積極調(diào)和莊子與儒家思想、莊子與佛學(xué)的關(guān)系,他還吸收佛學(xué)和老莊思想中的修道理論重新組合成“虛空為體,心息為用”的修身心法,體現(xiàn)了佛教心性論對宋代莊學(xué)的滲透。

晁迥;宋代莊學(xué);三教合一;心性論

宋代儒、道、釋三教都有了新的突破,并且在發(fā)展過程中交融互攝,彼此合流。學(xué)者們兼收并蓄、博采眾長的學(xué)術(shù)態(tài)度和自由解經(jīng)的創(chuàng)新精神,在注解《莊子》時得到充分體現(xiàn)。注《莊》者從不同的角度闡釋《莊子》的思想,莊學(xué)成為各種思想活躍的載體?!靶男哉摗笔撬未?、道、釋三教共同關(guān)注和探討的時代課題,也是宋代思想最為突出和新穎的內(nèi)容,這一點在宋代莊學(xué)中有典型的體現(xiàn)。宋代學(xué)者借《莊子》闡發(fā)心性之學(xué),使該時期的莊學(xué)和前代相比,在思想上呈現(xiàn)出新的特質(zhì)。在宋代莊學(xué)思想中,既包含儒家的性命道德學(xué)說,又可見道教的內(nèi)丹心性論,還有禪宗的明心見性論。晁迥在調(diào)和三教思想的基礎(chǔ)上,吸收佛學(xué)和老莊思想組成新的修身心法,是以佛教心性論解《莊》的重要代表之一。

晁迥,字明遠,澶州清豐人(今屬河南省),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公元980年)進士,曾任殿中丞、太常丞、翰林學(xué)士、工部侍郎、集賢院學(xué)士、禮部尚書等職,以太子少保致仕,著述有《翰林集》30卷、《昭德新編》2卷、《法藏碎金錄》10卷、《道院集要》3卷、《迦談》4卷等。《法藏碎金錄》和《道院集要》成于仁宗天圣年間,這兩本書以語錄體的形式記錄了晁迥對儒、道、釋三教思想的深入探索和深刻理解,也反映了他的莊學(xué)思想。鄧廣銘先生在《王安石在北宋儒家學(xué)派中的地位》[1]一文中指出,晁迥“確實是熔冶了儒釋道三家學(xué)說于一爐的一個人”,他“吸收和汲引釋道兩家心性之學(xué)于儒家學(xué)說之中”,為儒家心性學(xué)的建構(gòu)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對宋學(xué)的創(chuàng)新也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文試對晁迥的莊學(xué)思想作一簡要論述。

一、調(diào)和莊子與儒佛關(guān)系

宋初統(tǒng)治者在崇尚儒學(xué)的同時,對佛道二教也給予了極大的關(guān)注和支持,不僅推動了佛道二教的發(fā)展,而且引發(fā)了當時關(guān)于三教合一的討論,晁迥是主張三教合一的儒家學(xué)者的代表。在《法藏碎金錄》中,晁迥指出:

儒教之法,以正身為深切,勿求其名而名自得矣。道教之法,以養(yǎng)生為深切,勿求其功而功自成矣。佛教之法,以復(fù)性為深切,勿求其證而證自知矣。是三者率以無心而然也[2]卷1:430。

儒家之言率性,道家之言養(yǎng)神,禪家之言修心,其理一也,何煩諍論?[2]卷8:552

孔氏之教,以忠恕為宗;老氏之教,以道德為宗;釋氏之教,以覺利為宗。舉其宏綱,盡在此矣。內(nèi)外同濟,闕一不可[2]卷9:579。

在他看來,儒、道、釋三教思想雖然各有特點,但在很多方面都是相通或互補的。僅從以上論述,我們很難判斷晁迥的思想傾向。盡管如此,作為一個儒家學(xué)者,他的立場仍然是儒家的,他之所以不厭其煩地論證三教的共通之處,正如漆俠先生所言,他實際上是希望“尋繹出吸收佛道思想的一個門徑,使儒家思想更加豐贍、更加光彩,作者的立場并沒有脫離儒家思想的軌范,亦即沒有離經(jīng)叛道”[3]。也就是說,晁迥是站在儒家的立場上來吸收佛道思想的。因此,晁迥對莊儒關(guān)系十分關(guān)注并有自己獨特的認識。他說:

儒家所貴,貴乎有法以成德,故《周易》云:“君子言有物而行有常?!钡兰宜?忌乎有機而喪道,故《莊子》云:“賊莫大乎德有心而心有眼。”宗趣各別,兩不相妨[2]卷9:578。

儒家思想強調(diào)道德規(guī)范的作用,莊子則主張順應(yīng)自然,二者在宗趣上似乎背道而馳,但晁迥認為這并不妨礙二者的融合。在他看來,莊儒的共通之處是主要的,尤其是在對道的認識和學(xué)道的方法等方面:

《論語》云:“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薄独献印吩?“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后?!薄吨芤住吩?“范圍天地之化而不過?!薄肚f子》云:“至精無形,至大不可圍?!狈蛉缡?原其語意分限者,束教之儒不當輕議老莊之書也[2]卷10:600。

《論語》和《老子》中的描述都是形容圣人思想境界之高,非常人所能理解;《周易》和《莊子》中的描述則同是形容道的無邊無際,晁迥舉此說明,老莊思想和儒家思想并無高下之分。在學(xué)道的方法上,老莊思想和儒家亦都有可取之處:“學(xué)法之人,或未能深入妙境,但且?guī)熇献又論p、莊子之鞭后、蘧子之知非、顏子之改過,若能致力悉備,自然暗合于道?!盵2]卷3:465只要吸收各自的長處,自然能夠體會到道的真妙。不僅如此,晁迥還將莊子的相關(guān)思想與孔子的重義輕利以及顏回之樂進行比附:

孔子以不義、富貴視如浮云。莊子謂真性之外皆為塵垢。夫如是,則悠悠之事,何足介意?[2]卷7:544

一簞一瓢,顏子不改其樂;一丘一壑,莊子不易其樂。去五鼎而食,豐屋而居,果得勝茲樂乎?[2]卷6:530

如果說調(diào)和莊儒是為了順應(yīng)時代發(fā)展的需要,那么,和會莊佛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莊禪內(nèi)在的理論淵源。在佛教中國化的過程中,老莊思想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其中,禪宗與莊子之間的關(guān)系尤為密切。禪宗思想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借鑒和吸收了莊子哲學(xué)的內(nèi)容,另一方面,隨著禪宗的發(fā)展,其宗教理論也對莊學(xué)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這一點在宋代莊學(xué)中表現(xiàn)得十分突出。宋代禪風(fēng)盛行,禪的觀念深入人心,以禪解《莊》的現(xiàn)象非常普遍。在這種思想背景下,宋代學(xué)者積極調(diào)和莊佛關(guān)系,晁迥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他首先提出,佛道的宗旨沒有差別,并重點舉《莊子》和佛教的概念進行說明:

道釋宗旨,但其華竺之言有異也,考其大略,意同耳。且如莊子有云“大覺”者,予謂釋氏“菩提”之義也;又有云“至樂”者,即釋氏“涅槃”之義也[2]卷5:498。

晁迥認為,莊子所說的“大覺”與佛教中的“菩提”意同,莊子所說的“至樂”亦與佛教所謂的“涅槃”意同?!捌刑帷焙汀澳鶚劇痹诜鸾趟枷胫惺欠浅V匾?可以說,道與佛尤其是莊子與佛教在基本宗旨上是一致的。盡管如此,晁迥也承認二者的理論還是有淺深的差別:

予初讀南華真人之書,因齊物之理自得一法,目之曰“逍遙大同觀”,且無一事可爭。后讀西方圣人之書,因無我之理又得一法,目之曰“平等大空觀”,兼無一物可齊。由是省己之所學(xué)有增長,二家之書有淺深矣[2]卷1:436。

晁迥認為,莊子通過齊物達到的“逍遙大同”的境界,不如佛教通過無我達到的“平等大空”的境界。

不過,莊子與佛教的高下淺深并不是晁迥關(guān)注的重點,他的主要目的是和會兩家思想。因此,在他看來,莊子的思想和佛學(xué)的相通之處似乎隨處可見:

予引古佛名號,人多笑其迦談,因思以理和會之也。莊子云“至德之人,無聲之中,獨聞和焉”,豈非觀音佛之“法門”乎?又云“宇泰定者,發(fā)乎天光”,豈非定光佛之“名相”乎?[2]卷2:446

不僅如此,晁迥還援引莊老思想解釋佛經(jīng):

《金剛?cè)两?jīng)》云:“無住菩薩聞佛所說,一味真實,不可思議,專念諦聽,入清白處,身心不動。”予因援老莊之言,配解清白二字。所謂清者,得非老子云“孰能濁以靜之徐清”乎?所謂白者,得非莊子云“瞻彼闋者,虛室生白”乎?但能到此徐清虛白之地,亦可謂之入清白處矣[2]卷4:480。

這種和會并非人人都能做到,晁迥認為,由于莊子和佛教的有些概念存在“小異”,如果執(zhí)著于一端,是很難和會的,因此,必須得意忘言:

道書言“真人”、“至人”,佛書言“大乘”、“最上乘”者,其理大同小異,若執(zhí)所說,則難為和會[2]卷8:570。

釋氏書說“如來之心,起相而性不動”,道家書說“至人之心,順緣而真不失”,得意忘言,其歸一揆[2]卷10:607。

莊子的“至人之心,順緣而不失”和佛教的“如來之心,起相而性不動”之間,存在明顯的差別,但是,晁迥通過得意忘言的方法進行調(diào)和,從而把佛教的心性論引入到莊子思想當中。他不僅調(diào)和莊佛,還將莊子、孟子、孔子關(guān)于心的思想分別與佛教“戒”“定”“慧”三種修持方法一一對應(yīng):

莊子所云“心齋”者,性之自然戒也。孟子所云“我四十不動心”者,性之自然定也??鬃铀啤拔崴氖换蟆闭?性之自然慧也。內(nèi)典統(tǒng)而名之曰“三無漏學(xué)”。夫識敏智圓之士,方能和會,不滯于一隅爾[2]卷10:594。

晁迥的這種做法,不僅反映了宋代儒、道、釋合流的時代思潮,而且表明三教合流是以心性論為契合點的。

二、“馴致妙道,當以虛空為體,心息為用”

在論證了莊子思想與儒佛的關(guān)系之后,晁迥在論《莊》時就十分自然地將這些思想融合在一起。例如,晁迥吸收佛道二教的修道理論,重新組合成修身的心法:

今取《莊》、《老》二子,《圓覺》、《楞嚴》二經(jīng)文注之句,集成三連珠,為己心要,盡其美妙,可以專行固守也。言意始末,該括虛空,蓋明二教大同。夫馴致妙道,當以虛空為體,心息為用。其句云:“唯道集虛,虛其心,心息相依,息調(diào)心凈,凈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盵2]卷9:579

“唯道集虛”出于《莊子》,“虛其心”取自《老子》,“心息相依,息調(diào)心凈”出自《圓覺經(jīng)》,“凈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出自《楞嚴經(jīng)》,都和虛、空、心、息相關(guān)。因此,“以虛空為體,心息為用”是修道的重要法門。

首先,以虛空為體。晁迥指出,道家和佛教的宗旨都和虛靜有關(guān):“學(xué)法者舉要言之,但學(xué)道家宗旨清虛淡泊,佛家宗旨微妙寂靜,如此足矣。其清虛淡泊,出《前漢書·敘傳第七十》說莊子之事;其微妙寂靜,出《楞伽阿跋多羅寶經(jīng)》及《大般若經(jīng)》中是也。”[2]卷4:494“清虛淡泊”和莊子有關(guān),也就是說,莊子和佛教都以虛靜為宗旨。基于這樣的認識,他在論述如何入道時,十分強調(diào)“虛靜”:

唐賢白樂天有詩云:“淡然無他念,虛靜是吾師?!鼻f子云“唯道集虛”,老子云“歸根曰靜”。夫人若能虛靜其心,則于道最為親切,此三種理有淺深,俱為入道之門,故予采而師之[2]卷8:560。白居易的“虛靜”、莊子的“唯道集虛”、老子的“歸根曰靜”雖然有淺深高下之分,但都講虛靜其心,晁迥認為這是“入道之門”。而入道的方法,則以莊子的“虛心”為最佳:“入道之法,虛心最妙,虛心之利,內(nèi)外協(xié)吉。外則如虛舟觸物而人不怒,內(nèi)則如虛室生白而吉祥止,此不妄語,學(xué)者詳之可知也?!盵2]卷10:598若不能虛心,則真德喪而不能體道:

莊子云:“賊莫大乎德有心而心有眼,及其有眼也而內(nèi)視,內(nèi)視而敗矣。”夫莊生大意謂分別是非,探射幽隱,喪真德也,自是道教之一說。若據(jù)內(nèi)典《金剛經(jīng)》中說五種之眼,除“肉眼”、“天眼”謂在面之眼,其次三種,皆謂在心之眼也。觀一切法空為“慧眼”,見空中有一切法為“法眼”,并包大備為“佛眼”,莊生之說亦不相妨[2]卷9:577-578。

莊子所說的“德有心而心有眼”強調(diào)的是心眼的負面影響?!督饎偨?jīng)》所說的五種眼,除“肉眼”“天眼”之外,“慧眼”“法眼”“佛眼”也都是心之眼,但其含義是正面的。應(yīng)該說,在心眼的問題上,莊子和佛教存在很大的差別,但晁迥卻說二者并不相妨。究其原因,莊子否定心眼主要在于其導(dǎo)致心不虛,而佛教心眼的功能主要是觀空,二者的最終目的都是追求心的虛空狀態(tài)以體道、入道,所以,他認為二者不相妨。

禪宗講“見性成佛”,體道亦離不開“見性”,在佛教思想中,虛空也是性的重要特點:

儒書言“清明在躬,氣志如神”,莊子言“水靜猶明,而況精神,圣人之心靜乎”,普光佛為《無盡意》,說“凈明三昧”:離一切煩惱,性如虛空,不受垢染,本無一物,元空之體,凈之極也,寂照含虛空,終顯之用,明之極也[4]卷1:619。

“清明在躬,氣志如神”出自《禮記·孔子閑居》,其意與莊子所說的“水靜猶明,而況精神,圣人之心靜乎”相似,亦指靜心,普光佛又提出“性如虛空”。若論其同,則三者的思想在本質(zhì)上都以虛空為體。晁迥又引用郭象《莊子注》“凡非真性,皆塵垢”的說法,將“性”稱為“真性”。關(guān)于真性虛空的特性,他也多次強調(diào),如:“夫真性妙空,并無一物者,謂之清凈。”[2]卷10:597“真性無物,廓然虛明,究極三空,何有一法?”[2]卷4:480

結(jié)合前面的論述,心以虛為妙,性以空為妙,則“以虛空為體”就應(yīng)該心性并重。晁迥在論述當中已經(jīng)注意到了這一點。他引用一些相關(guān)的詩句歌訣,指出學(xué)佛法的關(guān)鍵:

密禪師《語句》云:“靈靈自覺元無物,擾擾他緣盡是空。”又云:“勿認紛紛境,唯觀了了心?!卑咨俑翟娫?“一性自了了,萬緣徒紛紛?!币凰抻X《證道歌》云:“一切數(shù)句非數(shù)句,與吾靈覺何交涉?!薄肚f子注》云:“凡非真性,皆塵垢也?!狈?qū)W法之人,但自了悟靈明之心,是謂本源。所有念念妄想,皆是塵垢,勿令染著,久當證知清凈法身也[2]卷4:481。

從晁迥所引的這些詩句可以看出,心和性之間的界限十分模糊,可以說,二者都是本源。因此,學(xué)佛法的關(guān)鍵在于拋開所有妄念,追求真性,了悟靈明之心。這也是“以虛空為體”的重要內(nèi)容。

其次,以心息為用。前面論證了心和性的關(guān)系,晁迥又指出,心和息也是密不可分的:“不止之心,妄心也;不動之心,真心也。歸心不動,方是自心,此是止息之義。故其文以自心為息。又息者,氣也,自者,從也。氣從心起,故其文以自心為息。又思心住則息住,心行則息行,息住則心住,息行則心行,所以禪家、道家惟以心息二法最為切要。”[4]卷2:624心息二法是禪宗和道家修道的重要方法。他又舉例證明,莊子和佛教都比較重視養(yǎng)息、調(diào)息:

莊子云“真人之息以踵”,又有進薪傳火、養(yǎng)息續(xù)命之旨,此必然之理?!度A嚴論》云:第四禪,身心寂滅,離出入息,喜動亦無,三災(zāi)不至。又佛教“蛇奴安居調(diào)息”,因此得道。《楞嚴》、《圓覺》、《禪那》注有“心息相依,息調(diào)心凈”,此可以養(yǎng)生,可以入道[4]卷2:625。

“心息相依,息調(diào)心凈”的方法可以養(yǎng)生、可以入道,該方法若能純熟掌握,就可以謂之“精修”,“似動不動,真人深深之息;似用不用,如來空空之心。心息相依,息調(diào)心凈,混融純熟,名曰精修”[2]卷8:552。

晁迥在《圓覺經(jīng)注》“心息相依,息調(diào)心凈”八字的基礎(chǔ)上,又提出“心”“息”“音”三者結(jié)合的所謂“三合應(yīng)天機法門”:

予自得一法,強名曰“三合應(yīng)天機法門”。三者謂“心”、“息”、“音”也。其初先見《圓覺經(jīng)注》中有八字云“心息相依,息調(diào)心凈”,予以為此正是禪那入道之門,遂引別書加乎演潤,重其事也?!靶摹弊忠f子云“至人之心若鑒”,取其寂而照,不將迎于物?!跋ⅰ弊钟忠f子云“真人之息以踵”,取其深而細,從根本中來。其后耳中嘗聞妙音,殊勝不可名狀,正是觀音入流之處,又契莊子云“無聲之中,獨聞和焉”。每當日暝宴坐、心息相依之際,而其妙音清遠,聽之而凝湛融怡,有以見天然,妙吉祥,助其樂,欲三者相合,所以激勵贊嘆,形于文言多矣。此則予之自知貴者也[2]卷5:502。

晁迥明確指出,“三合應(yīng)天機法門”中的“心”“息”二字都取字《莊子》,“音”之旨意又與莊子“無聲之中,獨聞和焉”的思想契合,足見他對莊子思想的重視。

由上可見,“以虛空為體”,“以心息為用”,都不離心性的修持。因此,在晁迥看來,心和性都是修道的重要內(nèi)容,而佛教和莊子思想中都有這兩個方面的內(nèi)容:

《楞嚴經(jīng)》有說“圓融”、“清凈覺”,《南華經(jīng)》有說“放曠”、“逍遙游”,此二者貫心達性,表里相應(yīng),禪機道用,何煩別求?[2]卷10:604

佛教和莊子思想都“貫心達性”,二者表里相應(yīng),禪機道用盡在其中,無須他求。

綜上所述,晁迥雖然是儒家學(xué)者,但對佛學(xué)和莊子思想都有深入研究。他在調(diào)和莊子思想與儒佛關(guān)系的基礎(chǔ)上,重點將佛教心性論融入莊子思想,反映了宋代儒、道、釋三教合流的時代思潮。

[1]鄧廣銘.王安石在北宋儒家學(xué)派中的地位:附說理學(xué)家的開山祖問題[J].北京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1991 (2):23-28.

[2]晁迥.法藏碎金錄[M]//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wù)印書館,1983.

[3]漆俠.宋學(xué)的發(fā)展和演變[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2:162.

[4]晁迥.道院集要[M]//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wù)印書館,1983.

On the"Chuang Tzu"theory of CHAO Jiong

XIAO Haiyan
(Institute of History&Culture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Wuhan 430079,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nfucianism,the Buddhism,the Taoism absorb each other to introject,integrating the Confucianism,the Buddhism,the Taoism into the"Chuang Tzu"theor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haractors of the" Chuang Tzu"theory in the Song Dynasty.CHAO Jiong absorbed the theory of the Buddhism and the Taoism to found a new way of seeking the Tao,which has reflected that the infiltrating of the Buddhist theory of mind and nature into the"Chuang Tzu"theory in the Song Dynasty.

CHAO Jiong;the"Chuang Tzu"theory in the Song Dynasty;the Confucianism,the Buddhism,the Taoism absorb each other to introject;the theory of mind and nature

K01

A

1671-9476(2010)01-0015-04

2009-10-20

肖海燕(1981-),女,湖北天門人,講師,歷史學(xué)博士,主要從事老莊學(xué)研究。

猜你喜歡
心性虛空莊子
虛空通道大迷宮
你在黑暗中看我
心性與現(xiàn)實
SUMMARIES OF ARTICLES
牟宗三“道德創(chuàng)造心性論”探微
《莊子說》(二十二)
《莊子說》(二十)
《莊子說》(十五)
關(guān)于它,或水
虛空眨眼
西吉县| 浦东新区| 奉节县| 贵定县| 阿克| 龙山县| 苍溪县| 台安县| 大洼县| 遵义县| 溧阳市| 平远县| 合阳县| 鄂托克前旗| 永德县| 卢湾区| 勐海县| 白银市| 杭锦旗| 龙井市| 荔浦县| 五指山市| 沙洋县| 肥城市| 清徐县| 闸北区| 玉田县| 和静县| 武陟县| 正镶白旗| 镇安县| 县级市| 杭锦后旗| 云龙县| 朝阳县| 沙洋县| 九龙城区| 晋江市| 江安县| 弥勒县| 贡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