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東(浙江省寧波市北侖顧國和中學)
調味語文課堂
——對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幾點反思
胡 東(浙江省寧波市北侖顧國和中學)
新課程主張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既讓學生全面發(fā)展,又要凸顯個性,尊重差異,為學生的終生學習、可持續(xù)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新課程實施以來,課堂教學、教師的教學行為發(fā)生了很大變化。但隨著改革熱潮的退卻,身處國家級課改實驗區(qū)的筆者,以自己的一孔之見,目睹了當前語文教學的幾種現(xiàn)狀:
學生狀: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成了網絡和教輔材料的俘虜。人手一冊的教輔材料是他們的“武功秘笈”,無所不包的網絡資源成為他們作業(yè)的導師。自覺的學生拿著它在課前操練,囫圇吞棗地吃下語文知識。不自覺的學生想當然地認為有了它們之后,自己的武功已經天下無敵了,即使敵人來了,只要臨陣磨槍就能拒敵于千里之外。以上兩類人對于教師在課堂上的講授只作欣賞,不做參與。
教師狀:課程改革的春風刮過,我們并未迎來漫山遍野的金色。撲面而來的是人們對課改是與非的種種評價之聲。我們的老師徘徊在個性化教學與知識性考查的十字路口。從課改實驗區(qū)獨立命題回歸到市統(tǒng)考的框架之中。迫于考試的壓力,我們部分教師剛伸出去的探索的觸角又縮了回來,他們不敢拿學生的命運去實踐自己的教育探索。在課堂上,他們始終不敢越雷池半步:以語文書為本,以教師教學用書為標準,扎扎實實地傳授語文知識,實實在在地輔導答題技巧,以達成課堂教學質量的最優(yōu)化。
課堂狀:由于這種心態(tài)作祟,教師的課堂教學活動呈現(xiàn)出一個單向的信息系統(tǒng),似乎又有重新回歸到“一言堂”和“滿堂灌”模式的趨勢。
目前的社會,衡量教師課堂教學效率的標準仍是以分數(shù)取勝,所以教師的教學逐步使本來應該充滿活力與靈氣的教學活動變?yōu)榭嗖豢把缘氖虑?從而使以人為本,發(fā)展人的能力為核心的課改處于山窮水復疑無路的境遇之中。
面對這一現(xiàn)狀,我們語文教師就應該去尋求新的教學視角與方法以達到語文教學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結合鄙人的教學實踐就語文課堂閱讀教學談談自己的點滴思考。
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我們的教材無非是個例子,對于文本存在著多元解讀和個性解讀的可能。我們所面對的是青少年學生,他們最大的特點是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叛逆性。如果我們在課堂上把問題講清楚,把答案原原本本的告訴他們,怎能滿足他們的胃口。于是就需要我們教師對文本作深入細致地解讀,挖掘出教師與學生解讀的共同點,就其內容得到新發(fā)現(xiàn)與新理解。如教學《木蘭詩》時就“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珊箚査?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xiāng)?!边@一段,很多參考書包括教師教學用書都認為表現(xiàn)了木蘭不慕榮華富貴,甘過普通百姓生活的優(yōu)秀品質?!耙磺€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們不妨讓學生作大膽的假設:木蘭做了尚書郎,接下來會有怎樣的結果?學生興致高昂,答案豐富多彩,其中達成共識的是木蘭倘在朝廷中任職,難免有現(xiàn)形之時,那就是欺君之罪,會招來殺身之禍。于是教師順勢利導:那么這段還能體現(xiàn)木蘭的什么品質?“機智,細心”學生脫口而出。這不正好與后文的表述吻合了嗎?這是對文本的又一種解讀,合情合理。正是因為教師對教材有了深入的理解,才有學生深入的思考。
在教學《唐雎不辱使命》這課,學生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在這過程中,他們了解許多歷史文化知識。同時對《戰(zhàn)國策》這一史書又有了全新的認識。
語文教師應以教材為媒介,用自己的生命體悟和讀寫實踐和學生進行心靈的對話,這樣才能使我們的課堂更精彩有效。
新課改提倡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培養(yǎng)。語文課堂教學的情感性,關鍵在于不可只作狹隘的淺表的理解,熱衷于搞什么賣弄虛情、仿效煽情的設計,追求矯情的技巧,而應當花費工夫去鉆研文本的情脈,激發(fā)學生因文本而動情,因動情而在課堂上傾情,使他們在高昂的情緒中產生想象和頓悟,在思維和情感的強烈震撼中領悟作者獨特的個性和美好的情感。在教學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時,我先運用多媒體展示日本侵略者殘害我們同胞的圖片,同時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學生沉浸在對同胞的同情和對敵人的憎恨中,我依稀發(fā)現(xiàn)幾位女生眼中淚光閃閃,接著教師作聲情并茂的示范朗讀,我隱約聽到輕微的啜泣聲,然后讓學生選讀和品讀,我的學生哽咽了、憤怒了。最后,當我們一起讀艾青的詩歌《我愛這土地》,當我小結道: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感動,總有一種信念讓我們前行,那就是良心、責任還有使命!同學們的表情是嚴肅的,我感受到愛國主義情感在他們的心海里掀起了波瀾。
“情動于中而形于言”,優(yōu)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摯情感的外化,“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動學生幼稚而又單純的心靈,文章情,教師情,學生情決定了語文教學突出的情感性。語文教學如果能以美感人,以情動人,用情感來打開學生心靈的門扉,必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最佳教學效果。
新《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的學習要“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義和作用?!?/p>
有教師在教學《烈日暴雨下的祥子》時緊緊抓住老舍對柳枝兒的描寫語句細細品讀,把柳枝在烈日和風雨中的表現(xiàn)和祥子的命運進行聯(lián)系分析來解讀這篇小說;有教師抓住《故鄉(xiāng)》中魯迅省略號的使用的分析慢慢咀嚼來解讀閏土的心理與性格;更有教師在《范進中舉》閱讀教學中抓住手的描寫為分析人物的切入點。讓學生穿行在字字句句的“密林”中,用自己的感官和心靈去觸摸語言文字,用自己的情感與經驗去關照語言文字,沉潛其中,品味再三,用簡單的詞語構建一個使心靈震顫飛揚的快樂過程。
有人說,語文猶如一碗米飯,狼吞虎咽,以為既不甜,也不咸,淡而無味。但如果把它含在嘴里,仔細咀嚼,等到淀粉化為麥芽糖紛紛滲出,你再細細品味,就能嘗到那絲絲甜意,讓人回味無窮。
我們的語文教學就要從咬文嚼字入手,帶領學生品味語言的奧妙,領略語文的魅力,從而使語文課彰顯出它的語文味。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學與樂不分。
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是相同的。課文中的許多事例可能是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經歷過、聽到過、看到過的。教師要啟發(fā)學生喚醒以往生活體驗,強化心靈參與,讓文中的事例與現(xiàn)實社會中的事例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地接觸、碰撞、交流,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感悟文本。
在教學《丑小鴨》一課結束時,我布置學生寫題為《我也是一只丑小鴨》的周記。其中一位學生寫道:自己是從外地到北侖來求學,由于課程內容的不同自己在剛開始的時候學習成績相當?shù)脑愀?。同學的鄙夷眼神、老師的嘆息、父母的失望令我無限的感傷。我似乎就是那只到處流浪的丑小鴨,只不過我流浪的是心靈。渾渾噩噩進入初中,一次語文閱讀競賽我幸運的獲得了全年級第二名的成績。讓我重新認識了自己,我也能成功。老師告訴我,初中是一個全新的學習世界。我相信只要有信心、肯努力、不放棄,丑小鴨也將有變成白天鵝的一天。
在教學《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一課時,教學生聯(lián)系自己談談有無類似的經歷,當時的心情如何,最終又是如何應對。正如茅盾所說的,“應當一邊讀,一邊回想他所經歷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邊讀,一邊到現(xiàn)實生活中去尋找”。
外聯(lián)的生活化能引導學生與文本進行深度對話,并喚醒學生內心的記憶,與自我對話,傾聽內心的獨白,激蕩情感的漣漪,催生智慧的火花。
閱讀是一項個性化很強的活動,這一特點決定了閱讀需要學生的主動參與,教師和教參都不能代替學生來閱讀。要真正實現(xiàn)有效的閱讀教學,教師就要根據(jù)不同的課文選取文本的內容、情感、教學形式上的某些突破來調味我們的語文課堂,從而改變目前的語文課堂教學現(xiàn)狀,讓我們的語文課堂真正實現(xiàn)和諧、有效。
參考資料:
1.王思維《閱讀成為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語文教學通訊》2008年第 2期。
2.謝智慧《談教學素材的合理運用》,《語文教學通訊》2008年第 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