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中國工會維權機制探索研究*

2010-02-15 10:28:41任國友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 2010年6期
關鍵詞:中國工會合法權益工會組織

任國友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 安全工程系,北京 100048)

中國工會維權機制探索研究*

任國友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 安全工程系,北京 100048)

創(chuàng)新工會維權機制,最大限度地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中國工會的基本職責所在,也是當前工會協(xié)調勞動關系的現(xiàn)實需求。為此,創(chuàng)新工會維權機制成為各級工會組織破解維權困境的根本路徑之一。構建工會維權創(chuàng)新機制涉及的因素較多,有必要界定創(chuàng)新工會維權機制的基本原則、內容框架與檢驗標準?;趯鹑谖C的現(xiàn)實感受與理性思考,創(chuàng)新工會維權機制成為中國工會的應然選擇。

工會維權觀;維權機制;創(chuàng)新路徑

最大限度地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中國工會的基本職責,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維權觀(簡稱工會維權觀)的理論基點。從當前工會工作面臨的客觀形勢和勞動關系的發(fā)展趨勢來看,創(chuàng)新工會維權機制,最大限度地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當前工會走出維權困境的根本路徑。

一、中國工會維權的現(xiàn)實困境

當前,我國工會維權面臨諸多現(xiàn)實困境,主要表現(xiàn)在:

1.我國正處于社會重要轉型期,相關法律制度對工會維權保障不力。當前,我國正處在經(jīng)濟轉體制、政府轉職能、企業(yè)轉機制的社會轉型時期[1],市場經(jīng)濟體制和法制建設還不完善,還未真正建立起完全適應市場經(jīng)濟的分配機制和勞動關系調節(jié)機制,由此導致勞動關系雙方力量對比嚴重失衡,企業(yè)侵犯職工合法權益的事件屢屢發(fā)生。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是我國法律賦予工會組織的一項基本權利。《中國工會章程》規(guī)定:“中國工會的基本職責是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秳趧臃ā芬?guī)定:“工會代表和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依法獨立自主地開展活動”。2001年新修改的《工會法》明確規(guī)定:“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工會的基本職責”。這些規(guī)定,不僅以法律的形式明確了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工會的基本職責,而且進一步明確了工會代表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法律地位。這是我國工會長期的艱苦實踐、多年的艱苦努力才得以實現(xiàn)的,也是我國工會本義的回歸。然而,由于現(xiàn)行《工會法》等有關法律制度只做出了原則規(guī)定或法律規(guī)則存在缺陷,造成其在實施過程中,一些法律制度滯后于形勢發(fā)展,且不具備可操作性,使工會維權得不到有效保障。

2.工會僅能行使監(jiān)督權,而并無執(zhí)法權,基層組織維權效率低。在我國,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不僅是工會的基本職責,也是我國政府不可推卸的責任[2],作為重要的執(zhí)法主體,可以通過行政手段強行制止企業(yè)對職工合法權益的侵害,彰顯政府在維護職工權益中的重要角色。從現(xiàn)行法律來看,我國工會組織對企業(yè)違法行為僅能行使監(jiān)督權,而并無執(zhí)法權。當企業(yè)對工會不予理會或者對其提出的要求拒不接受時,工會往往是難有作為的。因此,政府的行為對工會維權能否取得成效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3.工會維權手段缺乏,集體談判權得不到有效保障。集體談判權是在集體勞權中運用最為廣泛的一種權利,也是工會最主要的維權手段。然而我國現(xiàn)行的法律制度和集體談判制度對工會集體談判權保障不力,導致工會維權手段單一,缺乏科學的維權手段。

4.工會組織在非公企業(yè)中覆蓋面低,職工群體的團結權得不到有效保障。工會要履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基本職責,其前提就是最大限度地把職工群眾組織到工會中來,這是工會發(fā)揮橋梁紐帶作用、鞏固黨的階級基礎、擴大黨的群眾基礎的根本條件。然而,現(xiàn)實的情況是當前我國非公企業(yè)的絕大多數(shù)勞動者 (比如農(nóng)民工)仍然游離于工會組織之外,進而導致其合法權益得不到有效維護。

5.工會干部整體素質有待于提升,適應能力弱。面對工會維權的新形勢、新情況,工會干部的整體素質和適應調整能力也成為制約工會維權的原因之一。

二、科學構建工會維權創(chuàng)新機制的原則、內容與檢驗標準

(一)構建工會維權創(chuàng)新機制的基本原則

1.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工會維權中,有明確清晰的工作思路和措施是工會維權的前提,也是工會發(fā)揮維權作用的基本保障,但并不能說明工會維權是萬能的,什么都能做,必須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基本原則。首先,應結合“黨政所急、職工所需、工會所能”的工作定位[3],把職工的意愿和要求作為工會工作的重點,在維權工作上有所突破,以維權的實效取信和凝聚職工。其次,從服務職工群眾的實際需要出發(fā),明確自身工作目標。工會的服務對象是職工群眾,工會以人為本就是以職工的愿望和需求為本,努力提高職工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努力滿足職工的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權益需求,為職工辦實事、做好事。最后,要從工會獨特的社會定位出發(fā),發(fā)揮自身特色和優(yōu)勢,充分體現(xiàn)群眾組織的特點,在化解矛盾、為職工排憂解難方面發(fā)揮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

2.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企業(yè)利益與職工利益從根本上說是一致的。但是,由于領導與職工所處的位置不同,擔負的責任不同,因此,對同一問題的看法往往也有所不同。實事求是地講,沒有哪個企業(yè)的領導不想把自己的企業(yè)搞好。但是,理論與實踐、客觀與實際常常很難完全統(tǒng)一。職工看問題一般注重結果而不注重過程。工會組織是黨領導下的群眾組織,其主要負責人一般都是黨委常委,直接參與企業(yè)重大問題決策,這就要求工會必須處理好企業(yè)利益與職工利益的關系,否則會損害工會在職工心目中的形象和威望。

3.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的原則。古人云:“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吉無不利?!币簿褪钦f,當事物發(fā)展到極度困難的時候就會發(fā)生變化,而且這種變化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因此,作為擔負維護職工合法權益重要職責的工會組織,一定要善于審時度勢,靈活把握,不能僵化教條式地照搬過去的“老黃歷”。否則就會適得其反。只有堅持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fā),才能增強工會維權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4.主動、依法、科學維權的原則。當前,工會維權觀體現(xiàn)了主動、依法、科學維權的本質要求,是廣大工會干部的行動指南。這就要求廣大工會干部應當增強責任意識和法制觀念,通過理性合法的途徑和方式,規(guī)范維權行為,明確維權方向。在當前勞動關系日益復雜化、多元化,而相關的法規(guī)政策、管理體制不盡完善,執(zhí)行難以到位的情況下,工會既要促進發(fā)展又要維護職工根本權益,并不容易。堅持“主動、依法、科學維權”的有機統(tǒng)一,才能增強維權效果。

5.政府、企業(yè)、工會“三方”協(xié)商原則。根據(jù)國際勞工組織 1976年 144號《三方協(xié)商促進國際勞工標準公約》規(guī)定,三方機制是指政府(通常以勞動部門為代表)、雇主和工人之間,就制定和實施經(jīng)濟和社會政策而進行的所有交往和活動。即由政府、雇主組織和工會通過一定的組織機構和運作機制共同處理所涉及勞動關系的問題。我國應著力完善“三方機制”,這是推進工會維權機制建設的制度保障。

(二)工會維權創(chuàng)新機制的框架內容

依據(jù)上述基本原則,將中國工會維權工作進一步進行梳理,形成以下基本內容。

1.勞動關系預警機制。勞動關系預警的基點是以更有力的措施協(xié)調勞動關系,維護職工合法權益[4]。工會要充分運用集體協(xié)商等民主管理制度的機制作用,圍繞穩(wěn)定生產(chǎn)經(jīng)營秩序、穩(wěn)定職工崗位、穩(wěn)定職工基本收入,加強和完善與行政方的充分溝通,切實保障企業(yè)利益和職工群眾的基本權益。因此,加大勞動關系預警機制建設力度,擴大對重點地區(qū)、重點困難企業(yè)監(jiān)測預警的范圍和頻度,切實建立健全工會內部信息通報、勞動關系預警及處置機制,是工會維權的現(xiàn)實需求。

2.職工素質提升機制。職工群體素質參差不齊,這是工會維權中必須面對的難題。因此,切實提高職工的實用技能和就業(yè)能力,運用現(xiàn)有一切條件,并爭取獲得政府有關部門更多的教育培訓資源,增加培訓投入,擴大培訓規(guī)模,改進培訓方式,進一步加大企業(yè)職工教育培訓的組織力度,提高廣大職工的整體素質和適應能力。各級工會組織可以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最大限度地把職工的聰明才智和創(chuàng)造熱情調動起來,形成“企業(yè)關心職工權益、職工關心企業(yè)發(fā)展”的和諧氛圍。

3.幫困扶貧工作機制。加大幫困扶貧工作力度,切實關心困難職工生產(chǎn)生活,這是工會聯(lián)系群眾的良好方式。以推進困難職工幫扶中心建設為載體,建立健全以政府財政資金為主體、工會經(jīng)費相配套、各種社會資金為補充的籌資機制,堅持臨時救助與日常幫扶相結合的服務方式,加大對困難職工的就業(yè)幫助、生活救助、上學資助、醫(yī)療扶助和法律援助。

4.三方對話協(xié)商機制。加強勞資和政府三方機制,開展社會對話,是維護工人權益的重要手段。2008年亞歐工會領導人會議和亞太地區(qū)工會領導人會議[5]進一步重申了三方協(xié)商機制的重要性,認為三方機制和社會對話是在全國和國際范圍內實行良好管理方式必不可少的因素,是建立一個能夠實現(xiàn)經(jīng)濟增長和使人人都能從事體面勞動的經(jīng)濟社會框架絕對必要的。

5.維權維穩(wěn)并重機制。“雙重受托責任”要求中國工會不僅實現(xiàn)職工的維權訴求,還應實現(xiàn)黨政的維穩(wěn)訴求,盡管兩種訴求的根本取向是一致的,但其具體權益的實現(xiàn)方式、操作路徑和實現(xiàn)程度還是有差異的。結合中國國情,處理這種差異的最佳策略是依法維權、確保穩(wěn)定。

6.維權方式多維機制。維權內容的全面性和復雜性要求維權方式和手段要多樣化并具有靈活性,應注意維權的形式和方法隨維權對象的變化而變化[6]。目前,在堅持依靠法律維權的基礎上,應積極采取多種手段,多管齊下實施維權。

7.法律援助機制。事實上,建立以企業(yè)勞動爭議委員會和工會勞動法律監(jiān)督委員會為依托的職工法律援助機制,是深受廣大職工歡迎的好方式,且具有可操作性?!秳趧臃ā返诎耸畻l規(guī)定,勞動爭議調解委員由職工代表、用人單位代表和工會代表組成,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主任由工會代表擔任。調解委員會是調解本企業(yè)勞動爭議的組織。由于工會是介入勞動爭議的第三者,決定了在處理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的爭議,必須堅持合法、公正、及時的原則秉公執(zhí)法。這就從根本上維護了職工的合法權益。

8、社會化維權機制。工會是社會經(jīng)濟矛盾,特別是勞動關系矛盾的產(chǎn)物,與社會勞動和職工群眾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7]。因此,工會的群眾化、民主化、法制化使工會具有了普遍的社會化傾向。工會必須走出自我封閉、內部循環(huán)的狀態(tài),納入到社會全局的體系中去運作,建立社會化維權的格局,全力履行維權的歷史使命,構建“黨委領導,行政支持,各方配合,工會協(xié)調,職工參與”的社會化維權新格局。

(三)檢驗工會維權創(chuàng)新機制的標準尺度

工會工作千頭萬緒,涉及的因素較多。要檢驗工會維權工作的好與壞,建立客觀標準和檢驗尺度是必然要求。筆者基于對金融危機的現(xiàn)實感受與理性思考,提出了檢驗工會維權效果的“五看”標準。

一看是否符合國家“維穩(wěn)”要求

中國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和實踐表明,穩(wěn)定是壓倒一切的大事,也是維護勞動者長遠和整體利益的根本保障和客觀要求。要想維護職工自身利益,前提是必須保障社會穩(wěn)定,這也是檢驗工會維權機制創(chuàng)新的客觀前提。

二看是否更好地發(fā)揮工會維權的職能

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工會的基本職責,同時工會必須密切聯(lián)系職工群眾,聽取和反映職工群眾的意見和要求,關心職工的生活,幫助職工解決困難,全心全意為職工服務,發(fā)揮工會獨特作用的服務功能。因此,在特殊情況下,比如金融危機時期,工會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要維護和保護好職工最基本的權益[8],充分發(fā)揮服務功能??傊?能否更好地維護廣大職工群眾基本的生存權和發(fā)展權成為檢驗工會維權機制創(chuàng)新的基本條件。

三看是否有利于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是工會在經(jīng)濟社會轉型時期面臨的最突出的問題。而處理好勞資矛盾,是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一個基本前提。工會在維權時必須處理好維權和維穩(wěn)的關系,既不能有意損害企業(yè)利益,也不能對工人提出過分要求,應在和諧勞動關系的原則框架下,引導其理性維權。

四看是否能夠顯現(xiàn)維權的長遠效果

工會要堅持維護職工長遠利益和短期利益的統(tǒng)一,堅持維護企業(yè)合法經(jīng)營權益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統(tǒng)一。要著眼于國家經(jīng)濟發(fā)展和企業(yè)長遠發(fā)展,利用自身獨特的優(yōu)勢團結組織職工開展多種多樣的維權活動,如“共同約定行動”等,高度重視、認真做好和維護好職工合法權益。

五看是否突出維權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市場經(jīng)濟催生了多種經(jīng)濟成份,形成了多種身份的職工群體,“把職工群眾組織到工會中來”是新形勢下的要求[9],也是工會維權的基礎。各級工會組織必須正視這個問題,按照先易后難、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步解決好職工的問題。工會組織只有因時因地因人確定不同時期的維權重點,才能根據(jù)不同類型職工群眾的不同需求,從企業(yè)實際和職工實際出發(fā),分層次有重點地維護,增強工會維權的實效性。

三、推進工會維權的基本路徑

基于以上分析,構建科學的工會維權機制是工會履行基本職責、做好維權工作的基本保障[10],是工會落實“組織起來、切實維權”的工作方針的具體體現(xiàn)。當前,我國正處于改革開放不斷向縱深發(fā)展的社會轉型期,必然會引發(fā)社會各種利益沖突和矛盾[11]。值得關注的是中國工會在社會轉型中阻止了組織斷裂而實現(xiàn)了自身的轉型[12],發(fā)展成為具有制度合作特色的功能型工會,這是中國工會行使維權職能的組織基礎,也是中國工會破解維權困境的現(xiàn)實保障。

1.找準定位,服務“維穩(wěn)”大局。工會工作必須服從服務于黨和國家工作大局,這是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fā)展道路的根本要求[13]。中國工會工作從來都是圍繞著黨的政治任務和中心工作來進行的,工會要始終堅定不移地把黨的中心工作作為重點,把工會工作放到全黨大局中去把握,找準位置,發(fā)揮作用,體現(xiàn)作為。

2.著眼長遠,采用制度救濟。制度救濟是中國工會雙重受托責任的現(xiàn)實要求[14]。盡管中國工會的雙重委托人在根本利益目標上具有一致性,但所追求的具體目標差異也是客觀存在的。中國工會所具有的雙重受托責任決定其在勞動關系協(xié)調過程中必須做到求同存異,對一致性的利益訴求,工會責無旁貸予以實現(xiàn);而對目標差異的利益訴求,工會也應充分引導和協(xié)調,將職工權益救濟行為納入到制度范圍解決的同時,溝通協(xié)調,充分尊重并引導職工利益訴求,并在制度層面予以完善,為工會的依法維權、科學維權提供依據(jù)。

3.整合資源,形成維權合力。工會維權機制是一個開放的系統(tǒng)。它既是整個社會關系協(xié)調機制的組成部分,也要在社會各個方面的參與中形成和發(fā)展[15]。在新形勢下,工會組織必須跳出自我循環(huán)的圈子,廣泛地借助社會力量,充分利用和整合維護勞動者權益的社會資源,發(fā)揮我國工會的政治和自身優(yōu)勢,逐步形成“黨委領導、政府重視、各方支持、工會運作、職工參與”的社會化維權格局,有效化解勞資矛盾,促進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

4.組織起來,夯實維權根基。就工會組織而言,把廣大職工組織起來,是工會維權的前提和基礎,是激發(fā)工會活力的關鍵。當前,要著力推動基層工會組織建設,重點擴大工會組織的覆蓋面。工會要從方便職工入會、便于職工參加工會活動、有利于工會開展維權工作的角度出發(fā),建立與職工分布狀況和流動特點相適應的基層工會組織。要健全從工會小組到各級工會委員會的組織網(wǎng)絡系統(tǒng),充分發(fā)揮各級工會組織的作用,形成有力的網(wǎng)絡維權優(yōu)勢,最大限度地把廣大職工組織到工會中來,形成工會組織強大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

5.主動學習,提升維權能力。發(fā)揮工會作為黨聯(lián)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的重要作用,在“組織起來,切實維權”中提高工會的維權能力,應成為工會組織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理論研究和社會實踐的重點[16]。要提高工會的維權能力,關鍵要做好兩方面工作:一是轉變維權方式,二是健全維權機制。工會組織作為學習型組織的倡導者,面對工會維權和協(xié)調勞動關系的新形勢和新任務,要大力倡導廣大工會干部和職工走學習之路,這是進一步提升維權能力的關鍵所在。

[1]王正成 .談我國當前工會的維權困境與對策建議 [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36):140-142.

[2]裝志軍 .轉型期我國工會的維權困境與對策研究 [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6.

[3]高樹成 .對金融危機條件下工會維權問題的思考 [J].工會論壇,2009,15,(3):27-28.

[4]諸惠忠 .充分發(fā)揮工會在應對金融危機促進經(jīng)濟發(fā)展中的作用 [J].中國職工教育,2009,(6):60-61.

[5]黃汝接,徐孝千 .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兩次亞歐和亞太工會領導人會議 [J].國外理論動態(tài),2009,(5):51-53.

[6]李會欣 .高校勞動關系的變化與工會維權機制的創(chuàng)新 [J].西華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26,(2):31-33.

[7]桑樹德 .加強工會維權機制建設的探索與思考 [J].工會理論研究,2007,(4):21-23.

[8]李學兵 .淺談工會在金融危機中的獨特作用 [J].工會理論研究,2009,(2):9-11.

[9]申國林 .關于健全完善工會維權機制的探討 [J].企業(yè)家天地下半月刊 (理論版),2009,(5):165.

[10]張安順 .完善工會維權機制的思考 [J].中國職工教育,2006,(9):53.

[11]姚驚波 .非公企業(yè)中勞資沖突問題探討 [J].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 (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4,(2):76-77.

[12]馮同慶 .制度性危機規(guī)律與制度性合作特色 -從義烏經(jīng)驗看改革開放30年中國工會的變遷 [J].工會理論研究,2009,(1):1-3.

[13]高大慧 .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工會作用的思考 [J].北京市工會干部學院學報,2009,24,(2):61-64.

[14]任小平,許曉軍 .“雙重受托責任”下的中國工會維權機制研究 -以工會介入“鹽田國際”罷工事件為例 [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08,(10):10-17.

[15]張智青 .高校工會維權機制的建設 [J].工會論壇,2007,13,(6):51-52.

[16]張寶剛 .試論提高工會維權能力的方式與機制 [J].北京市工會干部學院學報,2005,20,(2):7-10.

On theM echan ism of Labor Rights Protection of China’s Trade Un ions

Ren Guoyou
(China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Relations,Beijing100048,China)

To innovate upon themechanism of labor rightsprotection is the basic responsibility of China’s trade unions and the demand of coordinating labor relations.Therefore,in order to resolve the problems of trade union work,trade unions must innovate upon themechanis m of labor rights protection of trade unions,give a definition of the basic principle,concept frame and inspection standards of the mechanism of labor rights protection.

trade union’s concept of labor rights protection;mechanism of labor rights protection;path of innovation

D412.6

A

1673-2375(2010)06-0019-05

2010-05-29

任國友 (1969—),男,黑龍江大慶人,碩士,副教授,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安全工程系安全工程教研室主任,主要從事公共安全與應急管理、石油化工安全、事故調查與處理技術、職業(yè)安全衛(wèi)生方面的教學科研工作。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一般項目“突發(fā)群體性事件演化規(guī)律研究”(10YYA031)。

[責任編輯:鳳 聲]

猜你喜歡
中國工會合法權益工會組織
創(chuàng)生與成長——中國工會的紅色足跡(三十二)
工會博覽(2022年33期)2023-01-12 08:53:36
打造有溫度的工會組織——記北京服裝學院工會工作
工會博覽(2022年14期)2022-07-16 05:48:20
創(chuàng)生與成長——中國工會的紅色足跡(二十七)
工會博覽(2022年17期)2022-07-15 07:26:12
自流井區(qū):即時調處欠薪案件 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青海:建立“綠色通道”保障農(nóng)民工合法權益
工會組織要善于“春風化雨”
當代陜西(2020年20期)2020-11-27 01:43:48
不得與工會組織任職期內人員解除勞動合同
紅土地(2017年2期)2017-06-22 10:23:42
從載體到理念:中國工會新媒體應用的實踐及發(fā)展趨勢
青少年合法權益 我們共維護
陜西畫報(2016年1期)2016-08-02 03:58:38
為游客的合法權益支起保護網(wǎng)
公民與法治(2016年9期)2016-05-17 04:12:13
黄大仙区| 泾川县| 福安市| 积石山| 万山特区| 黄大仙区| 天全县| 阿鲁科尔沁旗| 镇宁| 孟津县| 前郭尔| 兰考县| 观塘区| 武邑县| 铁岭县| 丰城市| 德兴市| 丹阳市| 克什克腾旗| 濉溪县| 铁岭县| 舟曲县| 渝北区| 丹阳市| 大理市| 竹溪县| 朝阳区| 蕉岭县| 吴桥县| 五指山市| 东台市| 古浪县| 吕梁市| 章丘市| 凌云县| 天祝| 苏州市| 乐平市| 芜湖市| 藁城市| 周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