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弘
[摘要]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新形勢下,社會對大學生素質和能力的要求已經越來越高。而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作為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的有效栽體,自然也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構建和諧校園文化,建設和諧育人環(huán)境,完善高校隱性思想政治教育,能進一步推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滲透性,為高校各項文明活動提供良好基礎。
[關鍵詞]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和諧校因文化;栽體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09)04-0031-02
校園文化是一種對內集中體現為育人氣候,對外向社會樹立一種學校形象的特殊文化,這是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項新課題。近年來,校園文化已成為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優(yōu)化校園成才環(huán)境,促進校園文明建設,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構建和諧校園文化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校園文化,它既不是“世外桃源”,也不是“院墻文化”,對于它的內涵可以有廣義與狹義的劃分。從廣義上來說,其實可以分為校園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兩方面。校園物質文化主要是指校園文化的物質設施方面,具體指優(yōu)美的校園環(huán)境和齊全先進的硬件設備設施,這是校園文化的硬件和直觀表現形式。校園的精神文化主要是指校園建設的政策指導和制度建設,以及師生員工間價值觀、理想信念、行為規(guī)范和校風學風等校園環(huán)境方面。
(一)通過不斷加大對于校園設備的更新力度,改善校園文化的物質環(huán)境,才能讓廣大師生享受到最快捷最先進的教學資源。同時,保持一個美觀整潔的校園環(huán)境,能陶冶廣大師生的學習情操,提高學習效率,濃厚學習氛圍。
(二)高校制度文化建設,為校園各類活動和行政機制正常運作的制度保障。一整套切實可行的政策和制度體系能夠對學生并且加以正確評估并積極引導學生正確的約束自我、參與管理。本著與時俱進的方針,促進高校制度文化不斷創(chuàng)新,加強校務執(zhí)行透明度,規(guī)范權力運行機制,創(chuàng)建一個科學、高校、協調和公正的校園制度環(huán)境。高校精神文明建設,為校園的精神文化環(huán)境奠定基礎。通過以馬克思主義科學發(fā)展觀統(tǒng)領青年價值觀發(fā)展。培養(yǎng)在校學生愛國、愛社會主義、愛校園的高尚情操,鼓勵在校優(yōu)秀的教研作品和校園科技創(chuàng)新,在弘揚社會主義主旋律的同時,提倡各種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和諧發(fā)展。
(三)從狹義上來說則是指課堂教學以外的,以第二課堂和業(yè)余生活形式所表現出來,并以行為文化和精神文化為主要內容的一系列活動所形成的精神環(huán)境和文化氛圍。
不論廣義的校園文化,還是狹義的校園文化,它都體現了一種高校的風貌。而它的發(fā)展如何,直接關系到當代大學生的成長成才。因此,我們必須對校園文化有全面、正確、科學的認識,把握校園文化的發(fā)展,構建和諧校園文化。
二、校園文化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載體提供基礎
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是指承載、傳導思想政治教育因素,能為思想政治教育主義所運用,且主客體可借此相互作用的一種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形式。校園文化載體。通過創(chuàng)建和諧的校園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達到塑造在精神品質、智慧能力和體魄諸方面獲得充分發(fā)展的合格人才創(chuàng)造良好的精神條件和環(huán)境氛圍。校園文化環(huán)境,則主要通過為教育主客體之間多樣互動的文化活動提供其特殊的生存空間,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滲透性進行,為思政教育的文化載體提供了現實基礎。
校園文化有其豐富的內涵,校園文化的特征也可從不同角度予以分析。就其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來看,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校園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載體。校園文化通過特定的人文環(huán)境的熏陶、滲透和升華,將其長期培育與積淀的專業(yè)精神與傳統(tǒng)作風,形成人們共同的觀念追求、節(jié)制標準和行為規(guī)范,從而不斷作用于校園文化主體。它像一只無形的手,指導著學生們向著健康而有序的方向發(fā)展,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實現以德育人的目標。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導著校園文化建設的方向。在內容上,校園文化建設要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題內容,同時還要把握其他內容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在層次上,校園文化建設要以人為本,尊重人的價值與主體精神,開發(fā)人的智能,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以人為中心的同時,直接以科學理論武裝人、啟迪人,提高人的覺悟,升華人的思想;在目的性上,校園文化對人的熏陶和影響是潛移默化的,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則有明確的目的指向,它就是要使先進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化為人的自覺行為。
(三)校園文化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校園文化以其開放性、適應性的特點與社會密切聯系,社會上最新的思潮與時尚都會敏感地被校園文化所接受,對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須密切關注社會文化的“熱點”與學生思想的“活躍點”,更新觀念,改進工作,增進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緊迫感,引領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發(fā)展。
沒有一個和諧的校園環(huán)境,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就無法擁有一個存在和發(fā)展的有利空間,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發(fā)展就難以順利進行??傃灾?,校園文化,作為思政教育的主要載體之一,與校園的文化環(huán)境之間有著相互交叉,不可分割的關系。校園環(huán)境文化建設既屬于校園文化建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時,校園文化的建設也離不開和諧校園這樣一個現實環(huán)境基礎。二者相輔相成,互相作用。
校園的環(huán)境文化建設,既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實提供重要途徑,同時也屬于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和諧的校園文化需要有一個和諧的校園環(huán)境,培養(yǎng)文化道德的校園風尚是校園環(huán)境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一所校園除了在物質和制度上保證校園一切活動的順利進行,保障師生的切身利益,同時也要在師生之間推崇高尚的道德品質,教師們通過與學生之問教與學的互動,促進校園和諧氣氛能夠不斷延續(xù),為高校文化建設提供良好校園氛圍。
三、通過構建和諧校園環(huán)境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創(chuàng)建和諧校園環(huán)境,首先需要從構建和諧校園文化開始。和諧文化所具有的和諧性、人本性、整體性和歷史永久性的本質特征,要求建立的校園文化體現出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同時它也應該是以人為本的現代文化,反映廣大青年師生的民意;在整體建構上,要使校園物質文化、校園制度文化、校園精神文化以及校園環(huán)境文化達到和諧統(tǒng)一,使之成為一個相互聯系的有機配合體;繼承優(yōu)良的傳統(tǒng)校園風尚,使高尚的校園文化具有更加持久光明的發(fā)展前景。由于高校環(huán)境建設,不管是物質環(huán)境還是精神環(huán)境,同等包含與高校文化建設的部分,因此,創(chuàng)建美好校園氛圍,必須以高校文化建設為基礎。提倡先進的高校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隱性環(huán)境提供豐富的資源。
(一)加強政治性文化建設,保證校園文化發(fā)展的正確方向。政治性校園文化建設為整個校園文化的積極、健康、向上發(fā)展起到引導性作用,為加強政治性校園文化建設,提供開展
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氛圍。充分利用校園廣播、報刊、講座等宣傳工具,以形式多樣的活動為載體,對大學生進行愛過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和黨的基本路線教育。
(二)加強道德性文化建設,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情操。加強校園道德性文化建設,對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情操、良好的修養(yǎng)、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創(chuàng)造良好的校園文明風貌十分重要。
(三)加強校園科學文化建設,牢固樹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校園科學文化建設,對引導學生勤奮學習、刻苦鉆研,面向實踐、多出成果,走與實踐相結合的成長成才之路,能起到較好的作用,進一步地促進學校良好的學風形成。
(四)注意引導學生中的“熱點”文化現象。各種社會思潮對校園文化的影響和沖擊是不可低估的,它對學生思想、行為起著積極或消極的作用。我們要注意有針對性地加強思想教育,進行正面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認識與觀念。
(五)加強文體性文化建設,豐富學生課余文化生活。校園內豐富多彩、寓教于樂、積極向上的文藝體育活動的展開。對廣大青年學生的身心健康、道德情操的陶冶,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yǎng)和校園文化的整體化建設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社會主義指導思想的一元化要求高校精神文明建設應該在價值核心體系上堅持中國社會會注意方向,并不斷以馬克思主義科學發(fā)展觀統(tǒng)領青年價值觀發(fā)展。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培養(yǎng)“四有”新人,培養(yǎng)在校學生愛國、愛社會主義、愛校園的高尚情操,鼓勵在校優(yōu)秀的教研作品和校園科技創(chuàng)新。在弘揚社會主義主旋律的同時,提倡各種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和諧發(fā)展。通過創(chuàng)造和諧優(yōu)美的校園環(huán)境,提高廣大學生的個人綜合素質,為校園的文化建設順利進行開辟平坦的道路。
發(fā)揚民主充分調動廣大師生加強自己主人翁一是,主動承擔起建設高尚精神文明的責任,為校園文明建設粗出自己的力量?!獋€校園具有充分民主的氛圍,是師生積極參與校園文化建設的基本條件。通過民主建設,使盡可能多的師生能夠找到發(fā)揮自已作用的途徑,多方采納校園群眾優(yōu)秀建議,并為其開拓多的建議渠道,使高校民意總能得到全面關注,學校的重大決策能夠得到公平公正的執(zhí)行,通過這些措施激發(fā)師生的主人感、榮譽感、歸屬感。
通過社會實踐相結合,擴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隱性環(huán)境。當代大學生正面臨從校園走向社會的過程,校園文化的發(fā)展需要面向社會。青年學生們更能從自己的實踐體驗中了解社會、理解社會,適應社會人才需求。加大高校思想政治隱形環(huán)境的建設,需要各個高校將其作為一項“校園文化育人-3]程來抓,精心設計和組織開展內容豐富、吸引力強的活動,把德、智、體、美各育滲透到文化活動中去,使大學生的思想情感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實,道德境界得到升華。同時,本著求實創(chuàng)新的原則,各高校應該鼓勵創(chuàng)辦具有本校園鮮明特色的校園文化,發(fā)揮各個不同地區(qū)人文地理及歷史的長處,通過各高校之間不斷交流,取長補短,使校園文化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發(fā)展勢頭。
參考文獻:
[1]張耀燦.陳萬柏.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秦在東.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論[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3]陳萬柏.思想政治教育裁體論[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4]張耀燦.鄭永廷.吳潛濤.駱郁廷.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