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俠
[摘要]經濟社會的迅速發(fā)展和教育觀念的不斷更新導致中學數學教師角色處于尷尬的境地,為推動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確保新課程實驗改革的順利進行,必須加快中學數學教師的角色轉換。
[關鍵詞]數學教師 角色 轉換
經濟社會的迅速發(fā)展和教育觀念的不斷更新導致中學數學教師角色處于尷尬的境地,為推動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確保新課程實驗改革的順利進行,必須加快中學數學教師的角色轉換。
一、今天的中學數學教師不好當
1.信息爆炸凸顯出數學教師知識存量不足
傳統(tǒng)社會中,信息的產生,更新轉慢,信息傳遞渠道少,教師“聞道于先”獲取理性認識,“游學”四方獲取人生的感悟,然后傳給學生,學生往往為先生的博聞強記、知識淵博所折服?,F在,教師了解和掌握的知識相對社會信息總量越來越少,而且很多在迅速地過時,在一定時期內,學生掌握的信息量常常比老師掌握的信息量大,涉及面寬,甚至更先進。這種現狀就提出了一個問題:一向以傳授數學知識為神圣使命的教師現在還能傳授什么?
2.世事復雜顯示數學教師視角有限
教師盡管有著比學生更多的認識上的深刻性、知識結構上的系統(tǒng)性的優(yōu)勢,但這種優(yōu)勢被今天我們面對事物的復雜程度弱化。教師對世界的看法只是眾多可能看法中的一種,看問題的角度是眾多角度中的一個,從理論的角度來說,作為一名中學數學教師,不應該以自己的標準和角度遮掩學生去發(fā)現另外的標準、角度。這就等于提出了一個問題:習慣于我講你聽的教學方式向哪里轉變?
3.課程的大幅度改革,教學內容的不斷更新,數學教師必須更新教學手段,只有學習、學習、再學習
在初中,引入了“三視圖”的教學,體現出數學知識的應用,而現行高中數學新教材變動更大。這就給中學數學教師提出了一個問題:如何適應教材改革的內容,研究教法,進入新世紀數學教學領域?
二、中學數學教師素質的內涵
1.嚴謹求實的個性特征
學術上必須一絲不茍、扎扎實實,即使通過想象、直覺、類比等一些不嚴謹方法創(chuàng)造出來的命題,也必須進行嚴格的邏輯證明。眾所周知的歐洲17世紀哥尼斯堡7橋問題無解的結論就引入了一個新的數學分支——圖論。教師的務實精神,一舉一動,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2.勇于開拓的創(chuàng)新精神
數學自身的產生和演變,就從未滿足過已有的事實,數學發(fā)展中數學概念、定理、法則的形成或建立就是一個不斷完善、創(chuàng)新的過程。數學特級教師馬明在觀看電視轉播的世界杯排球比賽時,從場地工作人員擦地的一事想到,如果用一米寬的拖布把整個場地拖一次至少要走多長路程的問題,并用化歸原理把所走的路程(長度)轉化成場地面積計算,這是一般人不屑一顧的事,卻是數學家運用數學的良好機會。是見一個高素質的數學教育工作者,他會不失時機地應用數學意識。
3.抽象概括、善于抓住本質的能力和知識更新的能力
首先,在處理數學或其他學科中的問題時,能透過現象抓本質:其次,應注意數學理論知識的更新,學習和研究近幾年的數學著作和文獻,了解最基本的研究成果,掌握最普遍、最重要的數學知識。1766年,德國中學數學教師提丟斯從《自然觀察》中31提出一個“級數”表示:當時發(fā)現的6顆行星與太陽之間的距離。到1772年柏林天文臺臺長波德在他的《研究星空指南》又修改了提丟斯的“行星軌道數列”,預測在火星與木星之間還有未被發(fā)現的星星,到1801年元旦之夜果真發(fā)現了谷神星,可見數學預測的神奇功能。
4.理解、掌握數學思想方法
數學思想即數學的基本觀點,就是數學知識最為本質的、高層次的成分,它具有主導地位,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指導原則。著重要領會數學思想是:化歸思想、函數與方程思想、符號化思想、數形結合思想、集合與對應思想、分類與討論思想、運動與變化思想等。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思想的具體化,也是解決問題的工具,如配方法、待定系數法、分解與合成法等恒等變換方法,以及換元法、對稱法、判別式法、伸縮法等映射反演方法。
5.適應現代教育理念的教育價值觀、對象和活動觀
加強數學應用知識和應用能力的自身培養(yǎng)。在國外,一些國家開設的“問題解決”的課程,是基于把數學應用作為數學教育的主要目標這一觀念,值得我們借鑒和重視。尋求最優(yōu)化可以說是人類的一種生存本能,在我們周圍,最優(yōu)化問題幾乎隨處可見。例如,如何使有限的材料得到最充分的應用;如何利用有限的空間(庫房、車廂)使得存貯量或貨運量最大;如何在商品銷售中,調整商品價格,薄利多鎖,獲得最多利潤;如何在體能訓練中調整訓練強度和練習節(jié)奏,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合理安排人員的配制,使全員勞動生產率最高,等等。把這些問題抽象成為一個理論問題,就是如何使系統(tǒng)在給定的條件下,達到最理想的效果。
三、中學數學教師角色的轉換方向
l.創(chuàng)立一體化的教師教育體系
教師職前培養(yǎng),人職培訓和在職教育形成系列,使不同層次的教師教育具有連續(xù)性,為教師的自身可持續(xù)性創(chuàng)造條件。對于廣大在職中學數學教師,主要通過職后的繼續(xù)教育培訓、校本培訓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繼續(xù)教育可以通過不同渠道和不同層次進行,即使學歷合格的老中學數學教師要適應新內容的教學也要有一個再學習的過程。應借助于計算機網絡,建立中學教育繼續(xù)教育網站。開發(fā)網上教師培訓資源,構建立體培訓網絡,打破教師的教學時間和空間上的局限,大幅度提高覆蓋面。
2.改革數學基礎知識的教學
過去的題海戰(zhàn)術的教學模式,強調學生的機械識記,忽視了知識的形成過程和學生的認知結構,素質教育應加強數學概念和數學命題的教學,注重概念形成過程和定理推理過程,重視數學知識的形成、發(fā)展與問題解決的過程,教師要講精、講透、講活,使學生在掌握數學知識結構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數學認知結構。
3.更新教師的教學觀和數學觀
多年來,我們對數學的認識限于兩個片面性:一是數學的作用僅限于工具性,而忽視了其文化性和訓練價值.要注意數學的內容、思想廣泛和語言已廣泛滲入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成為現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定的數學素養(yǎng)是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形成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即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質的基礎。二是數學特點總是指抽象性、精確性和應用的廣泛性。其實,抽象、精確、應用的廣泛也是其他學科的特點,因而,要改變枯燥乏味的數學概念教學,教師必須進行觀念的更新,即承認數學的雙重性,演繹推理和觀察、歸納、類比是數學固有的,承認比較、分析、集合、抽象和概括是學生應具有的邏輯思維能力:淡化概念,加強訓練,把解題方法和技巧放在應有的位置。
4.重視教師現代教育技術的學習
全面掌握計算機的基本知識,能夠用計算機解決數中的一些疑難問題、自主制作多媒課件,通過計算機網絡提高自身的業(yè)務水平,了解教育教學動態(tài),充分挖掘包括網絡資源在內的校內外各種資源,建立校際資源交流與共享機制,使之形成現代化手段與現代數學思維觀念的相容性,發(fā)揮數學課程資源的最大效能,進一步提高教師本身的數學課程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