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丙香 司興勇
本節(jié)課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九年級下冊)第十單元《常見的酸和堿》課題一的部分內容。學生已經(jīng)學完酸、堿和酸堿指示劑的部分知識,但對于酸的性質和本質還不是很清楚。根據(jù)《全日制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新課標”)的理念,我們盡可能通過以化學實驗為主的多種活動,使學生體驗科學研究的過程,激發(fā)學習化學的興趣,強化科學探究意識,促進學習方式的轉變,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初步掌握酸的性質和本質;能完成簡單的探究實驗。
過程與方法:學習運用實驗的方法獲取信息,運用比較、歸納、概括等方法,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增強對化學現(xiàn)象的探究欲,發(fā)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學精神。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學會用歸納分析的學習方法,認識什么是酸。
三、教學準備
溶液導電性實驗儀器、紫色石蕊試液、稀鹽酸、稀硫酸、鋅粒、氧化銅粉末。
四、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教師活動:多媒體展示牽?;ǖ囊曨l資料,讓學生思考牽牛花變色的原因。
師: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可以用酸堿指示劑、酸堿試紙來檢驗溶液的酸堿性。大家知道物質的酸性和堿性的本質及其區(qū)別是什么嗎?這堂課,我們先來看看酸的本質是什么。
2.收集證據(jù),提出假說
教師活動:多媒體提供碳酸、鹽酸、醋酸、硫酸的化學式。
師:請大家說說這些酸的共同點在哪里?
師生活動:學生進行交流分析,談談自己的看法,教師也參與進去,形成生生交流與師生交流的局面。學生逐漸形成正確的認識——酸溶液中都有H+。正是由于H+的存在,酸具有某些通性。
多媒體展示大家的共識:酸溶液中都有H+。
3.驗證假說,得出結論
師:試管中的紫色石蕊試液,在不借助任何化學藥品的情況下,能否變成紅色?為什么?
生:能。因為生成了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試液變成紅色。
師: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設計意圖:溫故知新,為學生的后續(xù)學習提供支持,并以問題的形式激發(fā)學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
師:請同學們想想看,稀鹽酸和稀硫酸也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色嗎?
生:應該也能。
師:俗話說,實踐出真知。我們通過實驗來驗證推測吧。
學生實驗一:分別在紫色石蕊試液上滴加稀鹽酸和稀硫酸。
生:稀鹽酸、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多媒體展示結論:稀鹽酸、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成紅色。
師:稀鹽酸和稀硫酸還有其他共性嗎?
設計意圖:問題不斷深化,激發(fā)學生不斷思考。
學生實驗二:稀鹽酸、稀硫酸與鋅粒及氧化銅粉末的反應。
生:鋅粒與稀鹽酸和稀硫酸反應都能產(chǎn)生氣體;氧化銅粉末在稀鹽酸和稀硫酸中消失了,溶液的顏色發(fā)生變化。
多媒體展示結論:鋅粒與稀鹽酸和稀硫酸反應都能產(chǎn)生氣體;氧化銅粉末在稀鹽酸和稀硫酸中都消失了,溶液的顏色都發(fā)生變化。
師:稀鹽酸、稀硫酸都能與鋅粒及氧化銅粉末產(chǎn)生反應,由此可見,它們在性質上是有共性的。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實驗,增強學生自主設計實驗的能力和操作能力,并讓學生體會到實驗是一種重要的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
師:為什么它們會具有一些相似的性質呢?
設計意圖:問題不斷深入,逐漸逼近學習目標,激發(fā)學生繼續(xù)深入思考問題的本質。
學生實驗三:氯化鈉溶液導電性實驗。
師:氯化鈉溶液為什么會導電?
師生活動:共同回憶物理課中學到的導電原理,推測氯化鈉溶液導電的原因。
教師用Flash動畫演示氯化鈉溶液的導電過程,解釋電離的概念,介紹電離方程式。
生:溶液能導電是因為溶液中存在著能自由移動的陰、陽離子。
學生實驗四:稀鹽酸和稀硫酸的導電性。
師生活動:根據(jù)燈泡亮了這一實驗現(xiàn)象,推測稀鹽酸和稀硫酸是否具有導電性。
生:稀鹽酸與稀硫酸都能導電。
師:為什么稀鹽酸和稀硫酸能導電?
生:參照氯化鈉溶液能夠導電的原理,推測出稀鹽酸和稀硫酸中也存在著能自由移動的陰、陽離子。
多媒體展示結論:稀鹽酸、稀硫酸中都存在著相同的陽離子——H+,它們在化學性質上具有相似性。不僅稀鹽酸、稀硫酸中存在H+,還有其他一些物質在水溶液中也能電離出唯一的陽離子——H+,我們把它們歸為一類物質——酸。
設計意圖:學生體驗整個問題解決的過程,從中領會學習方法。
4.交流應用
師:有關環(huán)保組織檢測到某工廠向河中非法排放酸性物質。請利用你所學的知識,設計兩種檢測酸性廢液的方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會到化學就在身邊,運用化學知識也能解決實際問題,這樣既能讓學生驗證自己掌握知識的程度,又能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成就感。
五、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有兩個的特點:一是按照新課標的要求,對教科書的相關知識內容進行了整合,設計了一條較為清晰的問題解決思路。我們通過“什么是酸”這一問題的解決,讓學生經(jīng)歷了解決問題的全過程,使學生既習得了知識,又掌握了學習方法,充分體現(xiàn)了基于問題式學習的優(yōu)勢。二是充分發(fā)揮了多媒體的優(yōu)勢。在學習開始,我們利用多媒體展示牽?;ǖ囊曨l資料,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講解氯化鈉溶液導電性時,充分展示了多媒體形象直觀的特點,將微觀粒子形象化、具體化,便于學生理解。由于本節(jié)課實驗較多,討論整理的環(huán)節(jié)比較費時,用多媒體展示學習內容及其結論,能充分體現(xiàn)多媒體信息容量大、節(jié)省學習時間的特點。
(作者單位:山東泰山學院化學與環(huán)境科學系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實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