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洪博
關鍵詞:泌尿生殖道;支原體培養(yǎng);藥敏分析
中圖分類號: R446.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8-2409(2009)05-0890-02
近年來,由解脲支原體(Uu)和人型支原體(Mh)等支 原體引起的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呈上升趨勢,加上抗生素的廣泛應用和不規(guī)則用 藥等原因,耐藥株越來越多[1],這類微生物引起的非淋菌性尿道炎、尿路結石、前 列腺 炎、腎盂腎炎也越來越難以根治,已受到高度重視[2]。因此對支原體感染進行耐藥 性檢測 指導臨床合理用藥,選擇有效的抗菌藥物進行經驗治療,尤其是對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具有重要 的意義。筆者對2006年2月至2009年2月來本院就診的1362例患者泌尿生殖道支原體培養(yǎng)及藥 敏檢測結果進行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標本來源
標本取自本院婦科、皮膚科、泌尿外科1362例就診人員,其中男765例 ,女597例;年齡11~65歲;就診原因為不孕不育或女性會陰部瘙癢,分泌物多而常規(guī)治療后 不見好轉,或男性尿道有分泌物或刺激征但尿常規(guī)陰性。
1.2 標本采集
被檢者取標本前一周內無抗生素使用史,男性取標本前2h以上未排尿 。尿道分泌物:清潔男性尿道口,以無菌棉簽插入尿道口2~4 cm 處,旋轉無菌棉簽1~2 周后 停留30 s取出分泌物。前列腺液:尿道口癥狀不明顯或尿道中分泌物極少者,按摩前列腺,以 無菌操作留取前列腺液。宮頸分泌物:用無菌棉簽擦拭宮頸口多余分泌物后,再取宮頸口內1 ~2 cm處分泌物或陰道后穹窿處分泌物。尿液:先清洗尿道口和外陰,留取中段尿。各種標本 留取后均置無菌試管內立即送檢。
1.3 試劑盒來源
采用廣東珠海市銀科生物技術應用研究所提供的支原體培養(yǎng)、鑒定、藥 敏一體化試劑盒。所有試劑均在有效期內使用。
1.4 檢測方法
嚴格按照試劑盒操作說明進行。將棉拭子或液體標本接種后,每孔覆蓋 兩滴無菌礦物油, 用蓋封好試劑條,寫上標簽與接種時間。經35 ℃培養(yǎng),24 h 或48 h分 別觀察顏色變化,24 h 相對應的小孔由黃變紅或橙色提示Uu生長;48 h 相對應的小孔由黃變 紅或橙色提示Mh生長;72 h 仍不變色為陰性。由于Uu 分解尿素,Mh 分解精氨酸,肉湯pH上升,使酚紅指示劑顯紅色或橙色,仍為黃色為陰性。同時觀察藥敏 結果:美滿霉素、環(huán)丙沙星、司帕沙星、羅紅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交沙霉素、左氧 氟沙星、紅霉素、多西環(huán)素、甲砜霉素,11種抗菌藥物22個藥敏孔(均為高低兩種濃度),相 應的藥敏孔由黃變紅提示支原體生長為耐藥,仍為黃色提示敏感。
2 結果
2.1 支原體感染情況
1362例就診患者支原體感染率為31.94%(435/1362),其中單一U u感染328例(24.08 %),單一Mh感染22例(1.62%), Uu 合并Mh感染85例(6.24 %)。男性 支原體感染率為32.94%(252/765),女性30.65 %(183/597)。
2.2 支原體標本分布
檢出支原體:尿道分泌物223株(51.26 %),前列腺液18株(4.14 %) ,宮頸分泌物142株(32.64%),尿液52株(11.96%)。
2.3 支原體藥敏結果
對435 份陽性標本進行11種抗菌藥物的藥敏測定,結果:支原體對 交沙霉素、美滿霉素、多西環(huán)素敏感率高,分別為96.36%、94.80%、93.22%,這些可 作為治療支原體的首選藥物;支原體對環(huán)丙沙星的耐藥率最高為(83.5%),其次是司帕沙星(79 .4%)。
3 討論
支原體感染引起的非淋球菌尿道炎(NGU)病例近年來不斷增加, 現(xiàn)在已經成為NGU中最 主要病原體, 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本室統(tǒng)計3年我院皮膚科、婦產科及泌尿外科懷疑有 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患者1362例, 支原體檢出率為31.94%。其中單一Uu檢出率為24.08%,單一 Mh檢出率為1.62%,Uu+Mh混合感染檢出率為6.24%,提示本地區(qū)泌尿生殖道支原體感染以 Uu 為主。分析不同年齡組檢出率, 發(fā)現(xiàn)21~40 歲年齡段感染人數最多, 分析原因可能這 個年齡段的人社會活動最活躍, 支原體在性亂者、淋病患者中檢出率較高, 性伙伴數越多,性活躍指數越大, 感染率越高。
解脲支原體(Uu)和人支原體(Mh)可引起附睪炎、慢性前列腺炎、陰道炎、宮頸炎等 疾病,并與男性不育密切相關[3]。在女性不孕癥患者中,亦有相關部分是由于感染 支原體后 黏膜被破壞,局部非特異性免疫反應增強,巨噬細胞大量吞噬精子,使機體產生大量抗精子抗 體,致使受孕失敗[4]。支原體缺乏細胞壁,β2內酰胺類等抑制微生物細胞壁形成的 抗菌藥 物對其沒有作用。傳統(tǒng)治療泌尿生殖道感染的一些抗菌藥物如喹諾酮類,由于大量的使用致 使其耐藥率日趨升高。因此, 不經支原體培養(yǎng)及藥敏試驗而經驗用藥很容易導致支原體感染 治療的失敗。對有泌尿道感染癥狀的患者進行支原體培養(yǎng)及藥敏試驗十分重要。
以上資料顯示,本地區(qū)支原體感染率(男性32.94%,女性30.65 %)無性別差異,這與有關 文獻報道不符,說明不同地區(qū)男性與女性感染率有差異,這可能與當地生活習慣或別的其他 原因,還有待進一步探討。藥敏分析顯示,支原體陽性患者對環(huán)丙沙星、紅霉素、司帕沙星及羅紅霉素的耐藥性普遍較高,故不宜選用;而對交沙霉素、美滿霉素、多西環(huán)素敏感率普遍 較高,在無條件做藥敏試驗或藥敏試驗結果未報告之前可作為首選用藥[5]。但由于 支原體 耐藥株的不斷出現(xiàn)及各地用藥情況、耐藥株的不同,對于治療效果不佳的泌尿生殖道支原體 感染應參考藥敏試驗結果,交替使用或聯(lián)合使用當前最敏感的藥物,做到合理用藥, 減少抗菌 藥物濫用,以防止交叉耐藥導致的耐藥株上升[6,7]。
參考文獻:
[1] 張莉敏,張曉梅,孫穎,等. 非淋菌性尿道(宮頸)炎283例解脲脲原體藥敏分析[J]. 臨床皮膚科雜志,2003,32:455.
[2] 劉瑾,張磊,趙曉嵐,等. 宮頸糜爛與解脲支原體、沙眼衣原體感染關系的臨床研究[J]. 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04,18:482-483.
[3] 李影林. 臨床微生物學及檢驗[M].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5:453.
[4] 高宗玲. 不孕婦女中沙眼衣原體、解脲脲原體、淋球菌感染的現(xiàn)狀[J]. 上海醫(yī)學檢驗雜志,2003,18(4):241-243.
[5] 陳利, 曾踐高. 泌尿生殖道性傳播疾病的病原體分布與藥敏分析[J]. 中國感染控制雜志, 2004,3(3):228.
[6] 龔向東, 葉順章, 張君炎, 等. 1991-2001 年我國性病流行病學分析[J]. 中華皮膚科雜志, 2002,35(3):178-182.
[7] 肖嶸, 文海泉, 曹成海, 等. 2002 年湖南地區(qū)性病門診患者支原體感染情況調查及藥敏結果分析[J]. 臨床皮膚科雜志,2003,32(8):451-452.
(收稿日期: 2009-05-02)
[責任編輯 王慧瑾 高莉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