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奎志
摘要:中國古典的文學(xué)批評從解釋《詩經(jīng)》起就形成了“過度詮釋”,并且在對愛情詩詞、山水詩詞、閨怨詩詞、詠物詩詞的解釋中都明顯地帶有對道德和政治意義的偏愛,形成了道德和政治指向上的“過度詮釋”。中國古典文學(xué)批評中的“過度詮釋”并不是從客觀上無法避免的,而是一種主觀上的故意,它得到了中國古典文學(xué)理論和批評方法上的有力支持。
關(guān)鍵詞:詮釋;“過度詮釋”;文學(xué)批評
中圖分類號:I206.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0-7504(2009)06-0115-06收稿日期:2009-04-20
“過度詮釋”(over-interpretation)一詞是意大利學(xué)者昂貝多·艾柯1990年在劍橋大學(xué)的演講中提出的概念。所說的“過度詮釋”是指不滿足對作品字面意義的理解,認為作品的字句背后隱藏著一種秘密意義,從而對作品進行了過分的解釋?!斑^度詮釋”根源于對詮釋限度的強力突破和對詮釋者權(quán)力的無限夸大,它認為對作品的解釋可以不局限于文本自身,作品的意義也可以無限衍義,當把“無限衍義”的解釋強加到作品身上時,就形成了批評中的“過度詮釋”。當把目光轉(zhuǎn)向中國古典的文學(xué)批評時,可以看出其中亦存在著明顯的“過度詮釋”。
一、“過度詮釋”的道德指向
“過度詮釋”不滿足對作品字面意義的理解,它力圖挖掘出隱藏在字句背后的文化積淀、政治態(tài)度、宗教情緒、道德情懷、心理情結(jié)等,因而,對作品中文化、政治、宗教、道德、心理等意義的挖掘就成為“過度詮釋”的通常表現(xiàn)形式。從這一角度來看,文學(xué)批評中的“過度詮釋”就是很普遍的現(xiàn)象,那種凡是過分專注于作品的文化、政治、宗教、道德、心理意義,對作品進行“無限衍義”的闡釋都可能屬于“過度詮釋”。
中國古典文學(xué)批評中的“過度詮釋”早在解釋《詩經(jīng)》時就出現(xiàn)了。按照朱熹的說法,《詩經(jīng)》中的《風》都是男女相互詠歌,表達相互間一種愛慕情感?!胺病对姟分^《風》者,出于里巷歌謠之作,所謂男女相與詠歌,各言其情也。”并不包含有什么隱藏的寓義,但傳統(tǒng)的文學(xué)批評卻要從中挖掘出道德或政治含義,如《關(guān)雎》本來是描寫男女青年兩情相悅的愛情詩,可中國古典批評家卻要從巾挖掘出一種政治的或道德的教化意義。于是,《關(guān)雎》一詩也就有了多種含義:有的認為是贊美“后妃之德也”、“風天下而正夫婦”:“《關(guān)雎》,后妃之德也,風之始也,所以風天下而正夫婦也。故用之鄉(xiāng)人焉,用之邦國焉。風,風也,教也,風以動之,教以化之?!庇终J為是“憂在進賢”:“《關(guān)雎》樂得淑女,以配君子,憂在進賢,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賢才,而無傷善之心焉。是《關(guān)雎》之義也。”更有人提出這首詩是對“康王晏朝”的諷喻和規(guī)勸:“周漸將衰,康王晏起,畢公喟然,深思古道,感彼《關(guān)雎》,性不雙侶,愿得周公,配以窈窕,防微杜漸,諷喻君父。”這些解釋無一例外地都把一首普通的愛情詩道德化、政治化,對其意義作了道德和政治上的“無限衍義”,這就屬于一種典型的“過度詮釋”,并且這種“過度詮釋”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中國古典文學(xué)批評不但對愛情詩從道德和政治上來解釋,對表現(xiàn)日常生活的詩也表現(xiàn)出同樣的思路。,杜甫有一首《江村》詩,本來是描寫家庭生活情趣的,但宋代惠洪在解釋“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這兩句時卻挖掘出了所包藏的政治含義。他認為:“妻比臣,夫比君?!寰郑钡酪?。針合直而敲曲之,言老臣以直道成帝業(yè),而幼君壞其法?!勺?,比幼君也?!标愑舨煌饣莺榈恼f法,但也沿著道德的角度來加以解說:“此蓋言士君子宜以直道事君,而當時小人反以直為曲故也。覺范(即惠洪)今以妻比臣,稚子比君,如此,則臣為母,君為子,可乎?何不察物理人倫至此耶?”還有人認為,詩中的“老妻以比楊妃。稚子以比祿山。蓋祿山為貴妃養(yǎng)子。棋局,天下之喻也。妃欲以天下私祿山,故祿山得以邪曲包藏禍心”。在這些批評者那里,描寫表現(xiàn)日常生活的情景本具有比喻君臣、治理天下的含義,固可以從政治、道德角度加以“無限衍義”,造成了“過度詮釋”。
中國古典文學(xué)批評中的“過度詮釋”還延伸到了山水詩和閨怨詩中。山水詩主要是描繪山川景色,贊美自然風光,傳達詩人對山水的熱愛之情,僅僅是“模山范水”之作??膳u家卻認為詩人是“借花卉以發(fā)騷人墨客之豪”。于是,《詩經(jīng)》中的鳥禽花卉就有了“比興”的意義,而《離騷》中的美人香草也包含著君子忠貞之喻。正如沈祥龍所說:“詠物之作,在借物以寓性情,凡身世之感,君國之憂,隱然蘊于其內(nèi),斯寄托遙深,非沾沾焉詠一物矣?!币蚨裢蹙S的《終南山》這樣一首描寫終南山景色的詩也就有了一種政治寓義,《唐詩紀事》中說“或說此詩為議時之作”,是在“皆譏時宰”,并具體解釋說:…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言勢為位盤踞朝野也?!自苹赝希囔\人看無,言徒有其表而無內(nèi)也。‘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言恩澤偏也?!度颂幩?,隔水問樵夫,言畏禍深也。”甚至在具體解釋濤中的景物、物象時,也進行了“無限衍義”,挖掘其中包藏的寓義,像韋應(yīng)物《滁州西澗》中兩句寫景的句子“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就被元代的趙章泉解釋成“君子在下,小人在上之象”。
同樣,閨怨詩只是抒發(fā)少女少婦思念心上人的哀怨愁懷,這是一種很常見的情感表達,可中國古典批評家認為其有“托閨怨以寓放臣逐子之感”,是“極命風謠里巷男女哀樂,以道賢人君子幽約怨悱不能自言之情”。于是,溫庭筠的《菩薩蠻》“小山重迭金明滅”一詞本來描畫了一個慵懶嬌媚的女子晨起梳妝的情景,張惠肓在《詞選》中卻說這首詞以女子比做有才能而不得志的士人:“此感士不遇也。篇法仿佛《長門賦》而用……‘照花四句,《離騷》初服之意?!辈⒄J為“照花前后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四句是說政治上不得志,退而加強德行的修養(yǎng),這和屈原《離騷》中的“退將復(fù)修吾初服”是同一個意思;歐陽修的《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一詞本來是寫一個女子思念心上人而不得相見。并想象著心上人正在難以看到的地方和青樓女子玩樂。張惠言亦認為包含著和《離騷》巾“閨中既以邃遠兮,哲王又不悟”的同樣含義,并具體解釋說:“‘庭院深深,‘閨中既以邃遠也;‘樓高不見,‘哲王又不悟也;章臺游冶,小人之徑;‘雨橫風狂,政令暴急也,亂紅飛去,斥逐者非一人而已。殆為韓范作乎?”這里張惠言把“庭院深深深幾許”解釋成宮中變得非常深遠,“樓高不見章臺路”解釋成楚懷王不醒悟,認為這首詞表達了屈原當年被放逐、感嘆見不到懷王的同樣意思。這種對山水和閨怨詩詞的解釋顯然是一種“過度詮釋?!?/p>
可以看出,中國古典文學(xué)批評從解釋《詩經(jīng)》起就形成了“過度詮釋”,而且在對各種題材濤詞如愛情詩詞、山水詩詞、閨怨詩詞、詠物詩詞的解釋中都明顯地帶有對道德和政治意義的偏愛,從
而形成了道德和政治指向上的“過度詮釋”。
二、支持“過度詮釋”的理論基礎(chǔ)
中國古典文學(xué)批評中之所以長時期地、普遍地存在著“過度詮釋”,并不是客觀上無法避免的,而是一種主觀上的故意,也就是說。中國古典文學(xué)批評家從主觀上就不想避免“過度詮釋”,并且還從作品意義和讀者的接受角度提出了支持“過度詮釋”的理論。
從對作品意義的理解上,中國古典批評家認為,文學(xué)作品的意義是多義性的,沒有一個固定的意義,這種觀念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經(jīng)在實踐中表現(xiàn)出來了。當時的群臣們存外交談判時,常常以斷章賦詩的方式來表達心志,雖然所引的詩都為人們所熟知,但表達的意思卻和詩的原意并不相同。正如曾異在《復(fù)曾叔祈書》中所說:“凡左氏引《詩》,皆非《詩》人之旨……此非詩人之情,而引詩者之情也?!边@種“賦詩斷章,余取所求”所表達的只是“引濤者之情”,而“非詩人之情”。這就從實踐層面上否定了作品意義的固定性,為后來流傳的“過度詮釋”開了先河。
同樣,先秦時期在解釋《詩經(jīng)》時也不去追索詩的原有意義,而是按照自己的需用來解釋,孔子就是其中的代表。如《詩經(jīng)·碩人》中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句,本意是形容衛(wèi)莊公夫人的美貌,但當子夏問隱藏在詩句后面的深意時,孔子卻回答說“繪事后素”。子夏由此領(lǐng)悟出“禮后乎”。按照朱熹的解釋,“禮后乎”是講“禮必以忠信為質(zhì),猶繪事必以粉素為先”。意思是說繪畫必須先有粉地,然后才可以施以五彩,人必須先具有素樸忠信的美質(zhì),然后才可以學(xué)禮,加以文飾??梢钥闯?,孔子在解釋《詩經(jīng)》時并不遵循作品的原意,而是加進了自己的意思,正如明代的鐘惺在《詩論》中指出的:“且讀孔子及其弟子之所引《詩》,列國盟會聘享之所賦《詩》,與韓氏之所傳《詩》者,其詩、其文、其義,不有與詩之本事、本文、本義絕不相蒙而引之、賦之、傳之者乎?”更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對上述兩條《詩經(jīng)》的解釋是立足于道德角度,表現(xiàn)出一種明確的道德指向,孔子這種解釋《詩經(jīng)》的方式對后世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也引領(lǐng)著中國古典文學(xué)批評的道德化、政治化走向。
如果說先秦時期從實踐層面上開始了對作品的自由解讀,它也同樣提出了允許自由解釋的理論雛形?!兑捉?jīng)·系辭》中就有“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的說法。“見仁見智”說從總體上認識到了對一個問題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看法。這為文學(xué)批評中自由解釋提供了一個理論前提?!盾髯印ご舐浴穭t又說:“善為《詩》者不說,善為《易》者不占,善為《禮》者不相,其心同也?!逼堊诱J為,善于解釋《詩》的人之所以不作解說,是因為《詩》可以有著不同的解釋,對《詩》的解釋存在著風險,所以“善為《詩》者不說”。到了漢代,則從理論上明確提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來解釋作品,這其中,董仲舒的“《詩》無達詁”和劉向的“《詩》無通詁”說就是典型的代表?!啊对姟窡o達詁”、“《詩》無通詁”雖然只是說《詩經(jīng)》本身不存在一個固定的解釋,但從《詩經(jīng)》這一個具體的作品沒有確定的解釋,也自然地會想到,所有的文學(xué)作品都沒有一個固定的意義,每一個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來解釋作品,從而為文學(xué)批評中“過度詮釋”提供了一種有力的理論支持。
董仲舒和劉向之后,又不斷有人提出詩沒有固定意義的說法,從不同的角度豐富著“《詩》無達詁”、“《詩》無通詁”的理論。這其中明代的鐘惺提出了“《詩》,活物也”。他說:“《詩》,活物也。游、夏以后,自漢至宋,無不說《詩》。不必皆有當于《詩》,而皆可以說《詩》。其皆可以說《詩》者,即在不必皆有當于《詩》之中。非說《詩》者之能如是,而《詩》之為物,不能不如是也。”在鐘惺看來,《詩》是一個“活物”,《詩》這個“活物”沒有“一定之解”,《詩經(jīng)》所以能夠流傳后世,就在于它可以被后人從不同的角度來理解和闡釋,各家在引《詩》、賦《詩》、傳《詩》時,其意思可以不相同,甚至有“與《詩》之本事、本文、本義絕不相蒙”者,又能感到與“詩之事、之文、之義未嘗不合”。因而,他得出結(jié)論:“‘六經(jīng)有解乎?‘六經(jīng)無解不名其為‘六經(jīng)矣!‘六經(jīng)有一定之解乎?‘六經(jīng)有一定之解,不成其為‘六經(jīng)矣!”《六經(jīng)》沒有“一定之解”,而《詩》就更是如此了。因為“《詩》之理至足而義無窮”,所以《詩經(jīng)》“解可也,不解可也,千百皆解而終無一解可也”。鐘惺把《詩》比喻為“活物”,從而就使其具有了解釋的無限可能性,也給了讀者解釋的更大權(quán)力和空間。在對《詩》的解釋中,不存在著哪一種解釋對與錯、是與非的問題,因為“《詩》之體自一”,而“《詩》之用且萬”,“欲使宋之不異于漢,漢之不異于游、夏,游、夏之說《詩》,不異于作《詩》者,不幾于刻舟而守株乎?”
清代的盧文弭則提出:“夫《詩》有意中之情,亦有言外之旨,讀《詩》者有因詩人之情,而忽觸乎己之情,亦有己之情本不同乎詩人之情,而遠者忽近焉,離者忽合焉?!对姟窡o定形,讀《詩》者亦無定解。試觀公卿所贈答,經(jīng)傳所援引,各有取義而不必盡符本旨?!痹谒磥?,《詩經(jīng)》中的詩沒有一個固定的意義,因為讀《詩》的人有因循詩人的情感而觸發(fā)感動,也有的則與詩人有著不同的情感,和詩人產(chǎn)生一種忽遠忽近、忽合忽離的感受。因而,因讀詩人的感受不同,讀《詩經(jīng)》的人也不存在一個固定的解釋。
中國古典文學(xué)理論也給了讀者的自由解讀空間,從讀者的角度支持著“過度詮釋”。這種支持在孟子那里就開始了。在孟子那里,文學(xué)批評就是一個“以意逆志”的過程。盡管后世對于“以意逆志”中的“意”,究竟是讀者之“意”,還是作者之“意”,是古人之“意”,還是今人之“意”,理解并不一致,但無論怎樣,“以意逆志”說都開啟了讀者自由解讀的可能。
如果說“以意逆志”說只給讀者的自由解釋提供了一個模棱兩可的方案,那么,后來的一些說法則明確提出,讀者的解釋可以不符合作者的原意,也可以不符合作品的意思。南宋劉辰翁就說:“凡大人語不拘一義,亦其通脫透活自然。觀詩各隨所得,或與此語本無交涉?!痹谒磥恚驗檎苋怂f的話不拘泥于一種意思,而讀詩的人也可以隨其心意,各取所得,甚至他解釋的可能與原來的意思沒有一點關(guān)系。清代沈德潛的說法和劉辰翁相近:“古人之言,包含無盡。后人讀之,隨其性情,淺深高下,各有心會?!鄙虻聺撘舱J識到了古人的話中包含著無盡的意義,因而,后來的人在解釋古人的作品時,就不必索古人之意,而可以隨其自己的性情,各有自己的心得。沈德潛之前的王夫之也說過同樣的話:“作者用一致之思,讀者各以其情而自得?!彼e例說:“故《關(guān)雎》,興也,康王晏朝,即為冰鑒。‘謨定命,遠道辰告,觀也,謝安欣賞而增其遐心?!痹谕醴蛑磥?,《關(guān)雎》本是一首詠說性情、起興頌美的詩,但卻有人說它是對周康王晏朝荒政進行規(guī)諫引諷;《大雅·抑》“謨定命,遠道辰告”一句本來是
敘述朝政大事按時昭告天下,讓人察知政績的情形,而東晉的謝安讀此詩時卻賞其“偏有雅人深致”,借以增其遐心,寄托胸臆。因而,他得出結(jié)論,“人情之游也無涯,而各以其情遇,斯所貴于有詩”。魏源在論述三家詩與《毛序》的異同時,則把編作者分為“作《詩》者”、“采《詩》者”、“編《詩》者”三個層次;把讀者分為“說《詩》者”、“賦《詩》者”、“引《詩》者”三個層次。他認識到了“作《詩》者”、“采《詩》者”、“編《詩》者”的心思各不相同;而“說《詩》者”、“賦《詩》者”、“引《詩》者”所取的意義也各不相同?!胺蛟?,有作詩者之心,而又有采詩,編詩者之心焉;有說詩者之義,而又有賦詩,引詩者之義焉?!边@就從作品和讀者兩個方面否定了文本意義的固定性。給予讀者更大的自由解釋空間。
讀者的解釋不僅可以不必符合作者的意思或是作品的原意。甚至還可以把自己的意思強加到作品身上。清代袁枚在《程綿莊詩說序》中指出:“作詩者以濤傳,說詩者以說傳。傳者傳其說之是,而不必盡合于作者也?!嶂^吾說已定,后之人不可復(fù)而發(fā)明,是大惑矣?!痹睹鞔_提出說詩者的解釋“不必盡合于作者”。完全可以“復(fù)而發(fā)明”,只要表達自己的感受就行了。譚獻說得更明確:“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讀者之用心何必不然?!痹谧T獻看來,讀者完全沒有必要考慮作者是否表達了某一種意思,只要自己感受到了某種意思就可以了,讀者的解釋完全是自由的。如果說袁枚、譚獻只是允許了讀者可以自由解讀,那么早在宋代的程頤則為讀者的錯誤解讀作了辯護:“善學(xué)者不要為文字所梏,故文義雖解錯而道理可通行者,不害也。”程頤認為,讀者的解釋不要被文字所桎梏,對于那些優(yōu)秀的讀者,即使是把文本的意思解釋錯了,但如果其解釋有一定的道理,這也沒有什么妨害。
可以看出,“詩無達詁”、“《詩》元通詁”、《詩》為“活物”、“《詩》無定形”、“詩無定價”等,這些說法都從作品角度否定作品有固定意義:而“以意逆志”、“各隨所得”、“各以其情而自得”、“各有心會”、“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讀者之用心何必不然”、“文義雖解錯而道理可通行者,不害”等,又強調(diào)讀者的解釋未必一定符合作品的原意,這給了讀者極大的自由解讀空間。兩者共同構(gòu)成了中國古典文學(xué)批評中“過度詮釋”的理論基礎(chǔ),從而真正地催生了中國古典文學(xué)批評中的“過度詮釋”。中國古典文學(xué)批評中之所以能夠長久地、普遍存在著“過度詮釋”,其根源正是來自這種理論上的支持。
三、支持“過度詮釋”的批評方法
中國古典文學(xué)批評不但有支持“過度詮釋”的理論基礎(chǔ),還形成了一整套支持著“過度詮釋”的批評方法。這其中“比興”、“比德”、“寄托”和“意內(nèi)言外”說是最主要的代表。
“比”和“興”原來是《詩經(jīng)》“六義”中的兩種??追f達認為,所謂“比”、“興”是“《詩》之所用”,實際上是指《詩》的表現(xiàn)手法,是說《詩經(jīng)》中運用了賦、比、興這三種表現(xiàn)手法?!氨扰d”手法的運用為挖掘其中包藏的深一層意義提供了前提條件,從“比興”角度來解釋作品也就成了一種有效的批評方法,尋找作品中的“比興”意義也成為中國古典文學(xué)批評中的一種普遍現(xiàn)象。如漢代文人就從“比興”的角度出發(fā)來解釋《詩經(jīng)》,挖掘其中隱藏的道德和政治含義。在解釋《小雅·裳裳者華》中“裳裳者華,其葉渭兮”一句時,《毛詩傳箋》就說:“興者,華堂堂于上,喻君也,葉渭然于下,喻臣也;明王賢臣,以德相承而治道興,則讒諂遠矣?!蓖瑯?,對《離騷》古人也從“比興”這一角度來解讀,如王逸所說:“《離騷》之文,依《詩》取興,引類譬喻,故善鳥香草,以配忠貞;惡禽臭物,以比讒佞;靈惰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賢臣;虬龍鸞鳳,以托君子:飄風云霓,以為小人?!庇谑牵峨x騷》中所描寫的人、事、景、物也有了一種隱喻的意義,香草可以喻美德、喻賢臣、喻人才;美人可以喻楚王;而駕駛車馬被比喻治理國家,規(guī)矩繩墨被比喻成國家法度,眾女妒美則是比喻群小妒賢,而男女婚約則被解釋為比喻君臣遇合。“比”、“興”方法成為《詩經(jīng)》、《離騷》所共同運用的表現(xiàn)方法,也成為批評家挖掘作品意義的有效法寶?!氨取?、“興”方法不僅僅體現(xiàn)在《詩經(jīng)》、《離騷》這些經(jīng)典的作品中,它也成為中國古代詩詞共同遵循的創(chuàng)作方法,并且是否運用“比”、“興”方法,是否具有“美刺”意義還成為了評價作品的一個重要原則。
由于詩詞中普遍運用了“比”、“興”手法,并且這種“比”、“興”方法又和類比、比擬、隱喻、象征、“美刺”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鄭玄就明確說過:“其實美、刺俱有比、興者也?!眲③囊舶选氨取?、“興”和“美刺”聯(lián)系起來,并更重視“刺”。因而,從“比”、“興”角度來解釋作品就成為一種有效的方式和普遍的現(xiàn)象,批評家們不再關(guān)注作品的字面意義,而是側(cè)重挖掘其間所隱藏的類比、比擬、象征、隱喻、寄托、“美刺”意義,這種對“比興”意義的追求也造成了文學(xué)批評的“過度詮釋”。
與“比”、“興”相近的“比德”說也同樣推動著中國古代文學(xué)批評的“過度詮釋”?!氨鹊隆闭f認為,自然界中的事物,無論是美的還是丑的,都具有和人、事相互“比德”的意義,人們可以從自然事物聯(lián)想到人、人的品德或是某種事件的性質(zhì)。
和“比興”說一樣,“比德”說也注重隱藏在事物背后的意義。注重挖掘作品中人、事、景、物包藏的深意。于是,本來只是屬于自然的事物、景象也就有深一層的“比德”意義:舊題賈島撰《二南密旨》中就把自然景物都與人相比擬:“山影、山色、山光,此喻君子之德也。亂峰、亂云、寒云、翳云、碧云,此喻佞臣得志也。黃云、黃霧,此喻兵革也。白云、孤云、孤煙,此喻賢人也。澗云、谷云,此喻賢人在野也。云影、云色、云氣,此喻賢人才藝也?!贬屘撝性凇读黝愂骤b》中則說:“巡狩,明帝王行也。日午、春日,比圣明也。殘陽、落日,比亂國也。晝。比明時也。夜,比暗時也。”這種對作品“比德”意義的強調(diào),也是造成“過度詮釋”的一個重要因素。
中國古典批評中的“過度詮釋”在清代的常州詞派那里達到了頂峰。常州詞派大談詞的“比興”?!氨扰d”之風也由此盛行?!俺E稍~興,雖不無皮傅,而比興漸盛?!钡V菰~派一方面強i周詞中的“比興”,又變換名稱,以“寄托”一詞來解釋詞中的“比興”。因而,常州詞派所謂的“寄托”就與“比興”完全同義,只是說法不同。
在常州詞派看來,“比興”、“寄托”不僅僅是一種表現(xiàn)手法,有無“比興”、“寄托”還成為評判詞優(yōu)劣的標準。從“比興”、“寄托”角度評價詞的優(yōu)劣,也就注重挖掘詞中的“比興”、“寄托”,像張惠言評價溫庭筠的《菩薩蠻》“小山重迭金明滅”、歐陽修的《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就極力強調(diào)其中的“比興”含義。陳廷焯則不再注重溫庭筠的華麗辭采,而是認定其詞和離騷相通:“飛卿《菩薩蠻》十四章,全是變化《楚騷》,古今之極軌也。徒賞其芊麗,誤矣!”
常州詞派提出的“意內(nèi)言外”的批評方法也同樣支持著批評中的“過度詮釋”。“意內(nèi)言外”是許慎在《說文解字》解釋“詞”這一詞語時提出的,常州詞派所說的“意內(nèi)言外”則是從“比興”、“寄托”意義上考慮的,是羅大經(jīng)在《鶴林玉露》里所說的“言在于此,而意寄于彼”。因而,所說的“意內(nèi)言外”是指作品中的語言和意義可以不一致,從表面上來看,所言的是兒女私情、花革樹木,但其內(nèi)含的真實意思卻可以和禮教、道德相通,在解釋作品時就可以從表現(xiàn)兒女私情、花草樹木的言辭中挖掘出一種道德、教化意義。
因為,詩詞可以“移其情而豁其趣,則有益于經(jīng)學(xué)者”,因而詩詞中不僅不需要回避閨房兒女之語,反倒可以“極命風謠里巷男女哀樂,以道賢人君子幽約怨悱不能自言之情”。因為“善言詞者,假閨房兒女之言,通之于《離騷》、變《雅》之義,此尤不得于時者所宜寄情焉耳”。借艷詞托喻風騷之旨,“以之作正聲也可,以之作艷體亦無不可”。而批評者也可以用“意內(nèi)言外”的批評方法使之與經(jīng)學(xué)相通,從兒女私情中闡發(fā)出禮教、道德意義。這種對詞中“比興”“寄托”的挖掘也形成了中國古典文學(xué)批評中“過度詮釋”的又一個高峰。
可以說,“比興”、“比德”、“意內(nèi)言外”說為文學(xué)與政治教化的聯(lián)姻找到了一條最佳的途徑,也為批評中的“過度詮釋”找到一個很好的借口。由此,中國古代也大興“比興”、“比德”、“意內(nèi)言外”之風,并繁衍出“興象”、“興寄”、“寄托”等多種概念。這些方法都是要求詩人用泉石勝景寓含教化之意,以山水清音表現(xiàn)仁智之樂,而批評者也要從“比興”、“比德”、“意內(nèi)言外”的角度來解釋作品。這也促成了文學(xué)批評中穿鑿、牽強之風的盛行。
[責任編輯杜桂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