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8年5·12大地震中,面對突如其來的巨大災(zāi)難,很多教師忠實地履行了自己扶助學(xué)生的光榮義務(wù),表現(xiàn)出一種舍生忘死、可歌可泣的精神境界。然而,也有一個名叫范美忠的老師不僅不顧學(xué)生自己先行逃跑,而且事后還“洋洋自得”地向人們表白其生存邏輯:“在這種生死扶擇的瞬間,只有為了我的女兒我才能考慮犧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親,在這種情況下我也不會管的……”
撻伐之聲遍野,范美忠隨之“聲名鵲起”。在危險和災(zāi)難來臨時,作為相對強者的范美忠沒有沖上前去抵抗危險,不僅違背了人類的生存秩序,而且放棄了一名教師的職業(yè)責(zé)任。范美忠不打自招,毛遂自薦地當(dāng)了公眾道德評說的靶子。
懦弱是人類共有的情緒,戀生避死亦應(yīng)視為人的本能。但是如何處置自己的這種“情緒”與“本能”呢?大約,我們不會支持“情緒與本能不可抗拒”的說法。茍曉超、譚千秋等老師已經(jīng)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昭告了世界:人的勇氣,抑或是對于責(zé)任的考慮,才是不可抗拒的!作為一名師者,身處險境的時候,舍身救生就是最高級別、最美的形態(tài)的舍生取義。
驀地,我想起了“血性”一詞,想到了我們所缺失的血性教育。
血性是一種壯美,是一種瞬間顯現(xiàn)出來的、捍衛(wèi)生命價值的極其剛烈的行為。這種行為服從于正義、自由、人道,表現(xiàn)出永恒的價值,卻不屈從于茍且偷安、順延生命的庸人邏輯。茍曉超、譚千秋,他們是有血性的,他們雖死猶生;范美忠之類的人非但沒有血性,而且,其所言所行在有意無意間還辱沒了人的血性。同情或支持范美忠的論調(diào),就意味著對茍曉超、譚千秋等英雄壯舉的漠視乃至嘲笑。
我們生活在一個有著長期農(nóng)耕社會傳統(tǒng)的國度里,經(jīng)過長期的歷史積淀,“忍一時風(fēng)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好死不如賴活著”等思維方式已經(jīng)逐漸融入了人們的血液,人們把善終一生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動輒以“小不忍則亂大謀”來告誡自己。于是血性的流失,漸次讓人們忘記了責(zé)任、氣節(jié)、榮譽,乃至民族國家!試想,類似范美忠這樣的人如果生在戰(zhàn)爭年代,會成為什么樣的人?
什么是英雄?楊靖宇、黃繼光、張志新、殷雪梅等人何以成為了國人心目中的英雄人物?思考這樣的問題,會讓我們由衷地感到,血性乃是鑄就英雄人物的脊梁。近代中國史是一段不堪回首的任人宰割的屈辱歷史,中華民族之所以久衰不亡,很大程度上與我們的民族血性有關(guān)。每當(dāng)國難當(dāng)頭,就會有成千上萬的志士仁人挺身而出,或舍生取義,或慷慨赴死。郁達夫說:“沒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憐的民族;有了英雄人物而不知擁戴的民族,是毫無希望的奴隸之邦?!蔽覀兊膰?我們的民族從來都是幸運的——我們有英雄,而且我們擁戴英雄——血性的火種一刻都不曾熄滅,一直都在艱難地燃燒著。
有評論認為,如果范美忠在日本,其下場是顯而易見的。90多年前,日本把一個類似“范跑跑”的偷生者編入教材,使其飽受時代唾罵——
1912年4月15日,泰坦尼克號巨輪在首航中撞上了冰山。正如影片《泰坦尼克號》中所表現(xiàn)的那樣,在巨輪沉沒之前船長決定:將有限的求生機會留給婦女和兒童。幾乎所有的成年男子都既自愿又無奈地等待死神的到來。
但是,在那生死存亡的時刻,一個名叫細野正文的日本籍乘客男扮女裝,冒著被水手們認出、打死的危險,爬上了載滿婦女和兒童的救生船。他混跡在一群婦孺羸弱者之中,僥幸撿回了一條性命。然而,細野正文上岸后無法掩飾自己的性別和身份。他的丑陋嘴臉和名字,一夜之間出現(xiàn)在世界各大媒體上,自然也傳到了日本。
細野正文回國后,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簡直成了整個民族的“恥辱”和“敗類”。他先是接到了如雪片般飛來的充滿憤怒與譴責(zé)的信件,接著又收到了他供職的運動廳的解雇信,然后是象征著男人地位的武士身份被取消。他逃生的卑鄙行徑被編入了日本的教科書,成了教育下一代的反面典型。從此,他陷入了萬劫不復(fù)的深淵,在巨大的羞辱中茍延殘喘地熬過了自己的后半生。他活得不正直,死得也不坦然。
在細野正文撒手人寰的時候,一位記者發(fā)表了蓋棺論定的評論:“有的人活著他已經(jīng)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在泰坦尼克號巨輪上將求生機會留給婦女和兒童的那些男人,將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而細野正文,則在人們的心目中早已死掉了。他恥辱地多活了些年,還不如當(dāng)時勇敢地死去?!?/p>
細野正文是視弱者不顧而搶奪生路;范美忠是丟下自己的學(xué)生不顧狂奔逃生,且不以為恥反以為榮。他們所處的時空與情境雖大相徑庭,但是二者猥瑣的人格和行為何其相似乃爾!
因為重視血性教育,因為有血性,日本民族在很多時候都不會任人宰割。他們的命運中固然少不了悲壯,但鮮讓人感覺凄涼,每每讓其敵手也驚悚不己——
1945年6月,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駐守沖繩島的10萬日軍同20多萬強行登陸的美軍浴血奮戰(zhàn),直至最后一槍一彈。在空中,數(shù)千名神風(fēng)特攻隊隊員,駕著滿載炸彈的飛機沖破層層火網(wǎng),撞向敵艦。另外,45萬沖繩居民也以令人難以置信的勇敢與軍隊一起共赴國難。其中,戰(zhàn)死和自殺者竟達12萬人以上。日軍駐沖繩島守軍司令牛島滿中將和參謀長長勇中將在彈盡糧絕的最后時刻,在其堅守的最后一條坑道入口處,按照武士道的傳統(tǒng)刨腹自殺。許多婦女兒童在最后時刻紛紛跳海自盡。
在外無援兵,內(nèi)無糧草的絕境中,這些日本人同占絕對優(yōu)勢的美軍拼死戰(zhàn)斗了整整83天。在自己遭受慘重損失的同時,也迫使敵人付出了巨大代價。登陸美軍傷亡高達4萬9千人。其中包括美軍司令官巴克納中將。美國海軍也遭到了其歷史上空前未有的損失,其中毀傷軍艦400艘以上,傷亡官兵近萬人。
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往往被我們視為望而生畏的洪水猛獸。其實它的要義就是一句話,一句一百八十度地迥乎于我們傳統(tǒng)觀念的話,那就是“賴生不如好死”。日本人受他們心目中信仰和榮譽感的支配(姑且不論別人是怎么看待日本的奴化教育、愚忠教育,以及日本人心目中的“信仰”和“榮譽感”的),將勇敢無畏視為美德,對貪生怕死嗤之以鼻。由此我們不難理解日本人給細野正文的待遇和對他的評價了,也不難理解當(dāng)年的日本侵略者為什么要給寧死不屈、痛擊過他們的楊靖宇、張自忠等人的遺體列隊敬禮了——尊崇高貴的血性,連這些侵略者也不例外。
在建國60年之際重讀歷史,有些史料是很讓人覺得沉重的。比如,當(dāng)年清兵入關(guān)時,其全國(1636年始改國號為清)人口不過百萬,軍隊不過數(shù)十萬。明朝人口數(shù)千萬,軍隊上百萬,而就是這十萬清兵入主中原,如入無人之境,在短短30多年間,殺死漢人3200萬,使?jié)h人人口減少了三分之二。再比如,南京大屠殺,當(dāng)時進攻南京的日軍只有5萬人,而守衛(wèi)南京的國民黨軍隊有15萬人。結(jié)果5萬日軍殺死了15萬全副武裝的中國軍人和15萬中國老百姓。侵華8年,日軍以100多萬軍隊殺死了3500多萬中國軍民。敵人再兇殘,亦不是刀槍不入,以一當(dāng)十、當(dāng)百的天兵天將。當(dāng)時的中國敗在哪里?既敗在科技落后,裝備落伍上,更敗在血性不足,抵抗不力上。與其說是被強敵所打敗,不如說是被自己的孱弱、不求氣節(jié)所俘虜。具體事例不忍贅述,那些歷朝歷代層出不窮的漢奸就是最好的明證。
對“東亞病夫”一詞,國人的理解大多是:清末中國人吸鴉片,導(dǎo)致身體瘦弱,所以遭洋人輕視。其實不然。最近有學(xué)者考證:西方人將我們稱為“東亞病夫”最根本的原因,是國人思想意識和精神狀態(tài)出了問題,麻木不仁。試想,如果一個族群是由成千上萬個范美忠、細野正文這樣的個體組成的,這個族群不是“病夫”又是什么?日本人往往認為他們才是中國漢唐文化的繼承人。漢唐時代的中國人,也曾是一個十分剛勇、倔強的族群,重然諾輕生死,男人們把榮譽、責(zé)任看得高于一切。李廣不愿受辱于刀筆吏,引頸自刎,“天下知與不知,皆為盡哀”;李陵降于匈奴,“隴西之士居門下者用為恥焉”。只因了這份血性,才令我們自信和令敵人感慨:“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可是今天,我們的電影、電視、書刊及現(xiàn)實生活中,充斥著一股陰柔味。我們的教育也在致力于培養(yǎng)兼蓄陽光與溫柔兩種氣質(zhì)的“陰陽人”,只是,到了最危急和艱險的時刻,誰來托起對國家民族的大任?范美忠身為人師,自己背棄了職業(yè)信仰不說,他能培養(yǎng)出什么樣的“國家棟梁”呢?150多年前,龔自珍感嘆中國人血性匱乏,說到當(dāng)時連杰出的強盜都沒有,至今回味此言,猶覺吁聲在耳。
上個世紀80年代初,第四軍醫(yī)大學(xué)一位名叫張華的大學(xué)生舍身救助一位掉在糞池里的老農(nóng),英勇犧牲,引起了媒體上激烈的爭論,人們普遍爭論的主題是:一個風(fēng)華正茂的天之驕子,為了救一位普普通通的69歲老農(nóng)而犧牲,倒底值不值得?爭論的結(jié)果是:我們不能用功利性的倫理去判定生命的價值,最需要學(xué)習(xí)的是這樣一種精神。這是一種什么精神?筆者以為,這也是一種血性的精神。我們慶幸得出了這樣一種結(jié)果。
尊崇血性也是一種價值取向——比如大家都對軟弱的中國足球表示理解,不再恨鐵不成鋼了,那么我們有何血性可言?軟弱說明中國足球缺少血性,而理性地批判中國足球的軟弱則是對血性的呼喚,對金錢足球的唾棄。在一個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社會中,富有血性者往往更能給自己所在的群體帶來利益與榮耀。
前一段時間,日韓獨島(日本人稱之為“竹島”)之爭又起,韓國再次占了上風(fēng)。韓國領(lǐng)導(dǎo)人之所以能登上獨島宣示主權(quán),在于一個名叫洪淳七的普通韓國人,為韓國贏得了不可逆轉(zhuǎn)的優(yōu)勢。洪淳七23歲時登上獨島,獨自一人、一槍,守衛(wèi)“國土”三年零八個月,其間,多次與日本漁船、巡邏艇對峙,始終堅貞不屈,大義凜然。相比之下,我們沒有“洪淳七”帶來的幸運,中日之間的釣魚島之爭,由于日本實際上控制了該島嶼,使我們始終處于“用證據(jù)表明它是我國固有領(lǐng)土”的不利地位。血性,氣貫長虹、氣吞山河的絕美品質(zhì),一旦一個國家或民族都到了最關(guān)鍵的時刻、最危險的時候,最可仰仗的矛與盾都非它莫屬。我們要有“中國心”,就必須具有“中國血性”。
建國已60年了,我們該清醒地意識到,實現(xiàn)民族的偉大復(fù)興絕不單單是指經(jīng)濟上的發(fā)展。事實上,一個精神羸弱的民族也是難以躋身世界經(jīng)濟強民族之林的。教育有責(zé)任培育一代新人的民族精神,特別是要尊崇和展現(xiàn)我們中華兒女的血性。當(dāng)時“理解”范美忠和為范美忠辯護的人們,請冥想一下:設(shè)若大江南北、長城內(nèi)外的教師都在用范美忠的“理念”誨人不倦,會給我們帶來一個怎樣的世界?
熱愛生命,就要展現(xiàn)和升華生命的價值。從這個意義上說,“血性”意味著向死而生。血性教育是生命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極。我們需要有血性的教師,更要教育出有血性的年輕一代。
(作者單位:江蘇新沂市教育科學(xué)研究所)
責(zé)任編輯鄒韻文